期刊文献+
共找到45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省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患者知行现状及感染因素的分析
1
作者 陈禹存 潘立阳 +4 位作者 李璐 杨世宏 王茹馨 张睿哲 常昭瑞 《中国卫生统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57-560,565,共5页
目的 调查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患者知识行为情况,探索布病流行传播风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重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2021年7月—2023年6月大连市布病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布病知识... 目的 调查大连市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患者知识行为情况,探索布病流行传播风险因素,为及时采取有针对性干预措施,保护重点职业人群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描述2021年7月—2023年6月大连市布病确诊病例流行特征、布病知识知晓情况和防护行为等,利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选择符合病例对照研究的对象,使用SPSS 26.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 大连市人间布病患者男性多于女性,且50岁以上人群居多,职业以农民为主,文化程度较低,小学及以下人群占47.13%。布病知晓率较低,感染途径呈多样化。经过倾向性评分匹配纳入病例组248例,对照组248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布病感染因素除了防护用品穿戴情况还和布病健康干预包获得情况有关。结论 大连市布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较低,尤其是高年龄、文化程度较低的农民等高危人群知晓率较低且防护意识淡薄,存在感染布病的风险,应扩大宣传覆盖面,通过多种途径,有针对性开展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特征 布病知晓率 防护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2
作者 周毅恒 张瑜 姜杰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8-552,共5页
目的 研究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8—2022年在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且被诊断为跌倒伤害的60岁及以上人群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 目的 研究辽宁省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害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描述性分析2018—2022年在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门、急诊首次就诊,且被诊断为跌倒伤害的60岁及以上人群流行特征,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特征,计算构成比并采用χ^(2)检验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018—2022年大连市共收集60岁及以上人群跌倒伤18 596例,占总伤害病例的52.65%;年度跌倒伤病例的占总伤害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男性病例7264例,女性11 332例,男女性别比为1:1.56。60~<65岁人群跌倒伤占比最高(28.88%),其次为65~<70岁(23.61%)和70~<75岁(15.26%)人群。跌倒伤害发生家中和公路/街道占比最多,分别为36.67%和30.07%。伤害性质主要为挫伤(43.50%)和骨折(33.34%),其中85岁及以上人群骨折占比(43.23%)最高,且占比与年龄的增长正相关(r=0.99,P<0.05)。受伤部位集中在下肢、头部和躯干,占比分别为29.64%、22.88%和22.47%。临床严重程度主要为轻度(58.68%)和中度(39.59%)。结论跌倒伤害是大连市60岁及以上人群首要伤害原因,且占总伤害病例的比例逐年上升,女性和85岁以上人群是重点人群,应根据不同性别和年龄组人群跌倒特征开展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岁及以上人群 跌倒 特征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小学生乙型肝炎预防知识调查 被引量:8
3
作者 张元强 刘丹 孙相明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7期539-540,共2页
目的 了解大连市小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学生对乙型肝炎的知识较缺乏,知晓率在9 15 %~6 5 95 %之间,而且其获得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 目的 了解大连市小学生对乙型肝炎防治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乙型肝炎预防知识相关问题的调查。结果 学生对乙型肝炎的知识较缺乏,知晓率在9 15 %~6 5 95 %之间,而且其获得乙型肝炎相关知识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电视、电台等媒体,即不全面,又不系统。结论 小学校应尝试采用寓教于乐、生动活泼、多方位多形式渗透的互动式健康教育模式,有计划地把预防乙型肝炎等相关传染病知识渗透到健康教育课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防治知识 问卷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区小学生家长预防铅中毒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4
作者 朱秀芬 王丽 +8 位作者 郭芳盛 夏春翔 刘春燕 姜岩 许岩玲 潘松 王红 孙守通 朱聪林 《中国健康教育》 2006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小学生家长对儿童铅中毒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其健康相关行为的现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两个市区15所学校的3~5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全校师生及家长开展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健康教育... 目的了解大连市区小学生家长对儿童铅中毒知识的知晓状况及其健康相关行为的现况,评价健康教育的干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对两个市区15所学校的3~5年级的学生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对全校师生及家长开展相关知识及行为的健康教育干预,以相同的方法和相同的问卷评价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学生家长关于儿童铅中毒相关知识的平均得分显著提高(P〈0.01);家长和学生的某些健康相关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变。结论对小学生家长进行预防儿童铅中毒健康教育,可以同时指导家长及其子女的健康相关行为改变,对于改善我国儿童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儿童 铅中毒 相关行为改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2008-2012年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主要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范雪松 于蕾 +5 位作者 潘立阳 刘丹红 王晓立 周毅恒 姚伟 吴隽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08,共3页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动态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5年疫情和流调资料的流行特征;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大连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 目的探讨手足口病的动态流行特征,为制定有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5年疫情和流调资料的流行特征;采集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子和粪便标本,采用RT—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大连市2008—2012年共报告手足口病46897例,报告重症例633例,死亡例13例;6—8月为发病高峰,发病年龄主要在5岁以下儿童,男性高于女性,重症病例以0~3岁居多;病例以散居儿童和幼托儿童为主,但散居儿童有下降趋势;EV71仍然是流行毒株,易引起重症病例发生。结论2008—2012年大连市手足VI病发病存在明显的时间、地区、性别和年龄差异,重症病例的主要流行株为EV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特征 动态研究 肠道病毒EV7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农村饮用水卫生状况与细菌性痢疾流行状况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黄丹 范雪松 +1 位作者 徐小冬 李晓枫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74-277,共4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方法统计分析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监测数据及2009-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据。结果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不高,2009年最高(76.2%),2012年最低(64... 目的了解大连市农村饮用水的卫生状况及肠道传染病的发病情况。方法统计分析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监测数据及2009-2013年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数据。结果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不高,2009年最高(76.2%),2012年最低(64.6%),呈上下波动趋势,主要的超标项目为微生物指标和硝酸盐;大连市2009-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2009年发病率最高(32.0233/10万),2013年发病率最低(20.6498/10万),城市地区的发病多于农村地区;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的合格率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未显示存在相关性。结论大连市2009-2013年农村饮用水总体合格率不高,大连市2009-2013年细菌性痢疾发病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饮用水 卫生 细菌性痢疾 流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血液透析中心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的细菌学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17
7
作者 徐丹 张群 梁玉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278-279,共2页
为了解某市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细菌污染情况,2006年11--12月,对该市2所省级和3所市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空气合格率为77.78%(7/9),物体表面合格率95.00%(19/2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 为了解某市血液透析中心的透析液和透析用水及环境细菌污染情况,2006年11--12月,对该市2所省级和3所市级医院的血液透析中心进行监测。结果显示,空气合格率为77.78%(7/9),物体表面合格率95.00%(19/2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80.00%(16/20);B液污染严重,检出菌落数为55.13--262.32CFU/mL,主要为表皮葡萄球菌;消毒液细菌学检测合格率为90.00%(9/10),原液有效消毒因子含量合格率仅为25.00%(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透析液 细菌污染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6—2014年大连市伤害监测点暴力伤害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周毅恒 关磊 +2 位作者 姜杰 梅丹 李晓枫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434-438,共5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暴力伤害发生情况及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与分析2006—2014年间首次就诊于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的暴力伤害病例数据。结果收集暴力伤害监测病例31 271例,占伤害监测总数18.6%,男女性别... 目的了解大连市暴力伤害发生情况及特征,为开展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收集与分析2006—2014年间首次就诊于大连市伤害监测哨点医院急诊的暴力伤害病例数据。结果收集暴力伤害监测病例31 271例,占伤害监测总数18.6%,男女性别比为2.7∶1,21~40岁人群比例最高(53.24%),商业服务人员(21.65%)在各职业中所占比例最高。暴力伤害主要发生在公共场所(38.71%)和商业服务场所(17.86%),发生时间集中在18:00—22:00(34.62%);伤害发生时的活动以休闲活动(66.65%)和有偿工作(10.37%)为主;伤害性质主要为挫/擦伤(57.99%)和锐器/开放伤(22.61%),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大,骨折的比例逐渐增大(rs=0.96,P<0.01);病例主要以轻度伤害(78.88%)为主,并且多数患者治疗后回家(85.73%)。结论大连市暴力伤害防控的重点人群为中青年男性,相关部门应开展有效的干预措施以减少该类伤害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力伤害 监测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就业现状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禹存 李程 +5 位作者 徐振杰 熊帮洁 佟伟 周薇薇 岳玉妹 高晓虹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68-368,F0003,共2页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个体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劳动能力下降,加之社会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着严重误区,艾滋病人在... 艾滋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治愈方法,它在全世界广泛流行,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经济问题。个体一旦感染艾滋病病毒,其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劳动能力下降,加之社会对艾滋病的认识还存在着严重误区,艾滋病人在生活中仍受到一定的歧视,就业机会匮乏,谋生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较差。本调查旨在了解大连市HIV感染者/AIDS病人的就业现状,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积极有效干预,改善社会支持状况,提高其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V感染者 AIDS病人 就业现状 大连市 调查 艾滋病病毒 社会经济问题 公共卫生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2013年大连市跌倒伤害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周毅恒 梅丹 陈杨 《中国健康教育》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753-755,762,共4页
目的探讨大连市跌倒伤害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为平台,收集大连市3所伤害监测医院的急诊科首诊为跌倒的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横断面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在108 759例伤害监测病... 目的探讨大连市跌倒伤害的流行现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全国伤害监测系统为平台,收集大连市3所伤害监测医院的急诊科首诊为跌倒的伤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横断面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在108 759例伤害监测病例中跌倒病例为30 551例,占所有哨点医院就诊伤害病例的28.1%,其中男性(17 300例,56.6%)女性(13 251例,43.4%)性别比为1.3∶1;年龄主要集中在25~64岁之间,占所有病例的62.0%;专业技术人员(5039例,16.5%)和离退休人员(4394例,14.4%)位居职业分布的前2位;跌倒发生场所占比最高的是公共居住场所(24.6%),其次为家中(22.2%);5岁以下儿童和65岁以上人群最常见的受伤部位均为上肢,分别占78.4%和29.7%,其余人群均以下肢伤害为主。随着年龄的增长跌倒伤害造成的骨折和住院的比例呈逐渐增长的趋势。结论公共居住场所和家庭是跌倒伤害发生的主要场所,不同年龄人群跌倒伤害的部位和性质均有所不同,建议针对不同的活动场所和年龄组开展相应的跌倒预防干预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跌倒 伤害 流行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行为及相关需求调查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丽 谷宁 姜岩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5期355-358,共4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健康需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以合理利用健康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11个区市县2200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 目的了解大连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健康需求,评价健康教育效果,以合理利用健康教育资源,更好地开展健康教育工作。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对大连市11个区市县2200人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大连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为58.5%,健康行为形成率为52.8%。健康知识主要来源于大众传媒(电视、广播和报纸、杂志、书籍等),对健康知识的需求主要为常见病防治、食品与营养卫生、传染病防治及健康生活方式等知识。结论大连市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应依据居民健康需求,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传播作用,促进居民健康知识的提高和健康行为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知识 健康行为 健康需求 健康教育 居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中学男生吸烟现状调查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春燕 谷宁 +2 位作者 王丽 王伟 李柏 《中国健康教育》 2010年第4期315-316,共2页
目的了解大连市未创建无吸烟学校的中学男生吸烟情况及校内外控烟工作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大连市6所中学的916名男生进行控烟知识、行为、学校控烟和家长吸烟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烟... 目的了解大连市未创建无吸烟学校的中学男生吸烟情况及校内外控烟工作现状,为开展控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取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法,对大连市6所中学的916名男生进行控烟知识、行为、学校控烟和家长吸烟等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调查对象烟草危害知识知晓率为85.2%,现吸烟率为2.1%。有26.2%的学生不能主动回避他人的吸烟行为而被动吸烟,有50.4%的学生曾见到老师在校园内吸烟,学生家长的吸烟率为52.1%。结论多数学生了解了控烟相关知识,但校内外控烟环境尚未建立。应加强对学生和教师的控烟教育和行为干预,提高学生劝阻家长吸烟行为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危害 男生 知晓率 吸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氧气湿化液细菌污染程度的监测
13
作者 徐丹 邹梅 刘君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182-182,共1页
关键词 大连市 氧气湿化液 细菌污染 病原微生物 医院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首例附红细胞体病个案分析
14
作者 陈风义 袁玉 +4 位作者 郑莉莉 崔昱 秦元华 由相玲 王慧玲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3-104,共2页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人畜共病之一的附红细胞体病(以下简称附红体病)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995年我省的抚顺市及西丰县参与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牵头"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开始对人畜共病之一的附红细胞体病(以下简称附红体病)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1995年我省的抚顺市及西丰县参与了由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行病学微生物学研究所牵头"附红细胞体感染人畜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其结果表明两地域的人畜附红体感染均为阴性.据兽医部门提供的资料证实,近年来在大连地区的畜间附红体感染较为普遍,病畜的死亡现象日渐上升,已被列入防疫的日程.在人间,附红体的感染多呈隐性感染,只在个别情况或应激状态下才发病,本文阐述即属这一型,并结合文献作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附红细胞体的流行现状调查报告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凤义 张凤 +9 位作者 姚伟 袁玉 杨世宏 王保仁 胡斌 王亚辉 崔昱 郑莉莉 李广焱 金丰久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00-100,132,共2页
关键词 大连地区 附红细胞体 流行病学 调查 检验 注意事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地区首例人体肾膨结线虫感染及流行病学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崔昱 郑莉莉 +3 位作者 戴晓冬 秦元华 陈红 陈凤义 《中国人兽共患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2-363,共2页
关键词 肾膨结线虫感染 流行病学分析 大连地区 KIDNEY 肾膨结线虫病 世界性分布 寄生线虫 感染动物 哺乳动物 人体感染 th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健康教育在大连健康城市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7
作者 夏春翔 《中国健康教育》 2005年第4期277-278,共2页
关键词 健康教育 健康城市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大连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侯豪华 毛玲玲 +3 位作者 梁玉红 刘芸 刘学升 邓宝成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897-902,共6页
目的对大连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2例SFTS病例,其中存活病例79例,死亡病例33例,分析存活组与死亡组... 目的对大连地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影响预后因素进行分析,为早期治疗降低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2020年大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112例SFTS病例,其中存活病例79例,死亡病例33例,分析存活组与死亡组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以及影响SFTS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共纳入112例患者,病死率为29.5%。年龄,合并糖尿病、高血压,房颤,住院时间死亡组与存活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症状中死亡组患者早期出现神经症状、出血表现比例高于存活组患者,实验室指标中钙离子、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乳酸脱氢酶、肌酐、尿素氮水平、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活动度、清蛋白、血小板、C-反应蛋白、病毒载量水平,死亡组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神经系统症状、出血表现、肌酸激酶>170 U/L可作为预测SFTS患者预后的指标。结论大连地区SFTS患者病死率较高,病毒载量、早期神经系统表现、出血表现和早期肌酸激酶>170 U/L可作为患者预后预测指标。大连地区高病死率的原因是否与病毒株和毒力差异,以及临床治疗差异等相关,需要进一步研究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 临床特征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认知率与接受率的meta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于兆佳 陈禹存 +3 位作者 张丹丹 宋子璇 庞丽 曲波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78-582,共5页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HPV vaccination)在我国人群中的认知程度和可接受性。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 目的通过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了解人乳头瘤状病毒疫苗(HPV vaccination)在我国人群中的认知程度和可接受性。方法制定检索策略和纳入排除标准,检索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整理并运用R3.2.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相关文献53篇,经meta分析合并后得出我国人群中HPV疫苗的知晓率为17.13%(95%CI:14.04%~20.46%),认知率为18.64%(95%CI:10.87%~27.92%),HPV疫苗的接受率为66.20%(95%CI:57.63%~74.28%),给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接受率为65.48%(95%CI:56.85%~73.63%)。结论我国人群中HPV疫苗的知晓率及HPV疫苗的认知率较低,但该疫苗的接受率较高,且大部分人愿意给女儿接种该疫苗。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人群对HPV疫苗的认知水平,更有助于促进HPV疫苗的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PV疫苗 知晓率 认知率 接受率 MET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足口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 被引量:44
20
作者 安庆玉 姚伟 +1 位作者 吴隽 范雪松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76-578,共3页
【提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部分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2008--2012年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提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发病的部分危险因素,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Meta分析对2008--2012年国内外已发表的有关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手足口病发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文献10篇,经异质性分析,分别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随机效应模型进行OR值合并,并计算其95%可信区间。职业为幼托儿童、户口类型为流动人口、便后少洗或不洗手、饭前少洗或不洗手、有吸吮手指或咬玩具习惯、家庭儿童数大于1的合并OR值分别为1.67(1.25~2.22)、1.78(1.25~2.53)、1.93(1.44~2.58)、2.48(1.16~5.29)、1.72(1.19~2.48)、1.20(0.87—1.66);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饭前少洗或不洗手、有吸吮手指或咬玩具习惯的合并结果不稳定。结论职业为幼托儿童、户口类型为流动人口、便后少洗或不洗手等3个因素是影响手足口病发生较可靠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足口病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