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鳞副泥鳅(2n♀)×泥鳅(4n♂)杂种后代染色体带型及FISH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贾光风 李雅娟 +1 位作者 钱聪 高敏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72-75,146,共5页
文章对二倍体大鳞副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进行Ag-NORs、CMA3/DA/DAPI及FISH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对照组泥鳅×泥鳅(2n×2n)杂交后代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为2个,杂交组2n×4n杂种后... 文章对二倍体大鳞副泥鳅♀×四倍体泥鳅♂杂交后代的染色体进行Ag-NORs、CMA3/DA/DAPI及FISH等系列研究。结果表明,①在对照组泥鳅×泥鳅(2n×2n)杂交后代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为2个,杂交组2n×4n杂种后代的间期核和中期分裂相中最高银染点数为3个;②在对照组2n×2n杂交后代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中,2条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显示有明亮的CMA3阳性部位,杂交组2n×4n杂种后代有丝分裂中期分裂相中3条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显示明亮的CMA3阳性部位;③应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技术可以将核糖体5.8S+28S rDNA清楚地定位在杂交后代中期染色体中部着丝粒染色体(M)的端部区域。在对照组2n×2n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二簇杂交信号,而在杂交组后代中期染色体上可以检测到三簇杂交信号。通过Ag-NORs、CMA3/DA/DAPI荧光显带及核糖体5.8S+28S rDNA的FISH定位在杂交后代得到的NORs位点相吻合,位点数目为3个。该结果为杂种后代提供了直接的三倍体细胞遗传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鳞副泥鳅 泥鳅 四倍体 AG-NORS CMA3/DA/DAPI FIS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