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连海域5种经济鱼类的生长、死亡及资源合理利用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刘修泽 吉光 +9 位作者 王彬 段妍 王小林 王爱勇 柴雨 孙明 郭栋 董婧 王源元 田杨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3-80,共8页
根据2017—2018年大连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FISATⅡ软件对大连海域小黄鱼、高眼鲽、长绵鳚、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这5种常见经济鱼类的生长、死亡及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5种鱼类的渐近体长(L∞)为222.4~495.5... 根据2017—2018年大连海域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基于FISATⅡ软件对大连海域小黄鱼、高眼鲽、长绵鳚、大泷六线鱼和许氏平鲉这5种常见经济鱼类的生长、死亡及资源利用现状进行评估。研究结果显示,5种鱼类的渐近体长(L∞)为222.4~495.5 mm,生长系数(K)介于0.36~0.69间。当前5种经济鱼类的开发率(E)为0.57~0.71,均大于0.5和单位补充渔获量最高时开发率(E_(max)),表明资源已处于过度开发状态;结合Bverton-Holt动态综合模型结果,当前5种鱼类的捕捞强度偏大、开捕体长较小。综合考虑鱼类的拐点年龄、临界年龄、繁殖及经济利益,建议小黄鱼、高眼鲽、大泷六线鱼、长绵鳚和许氏平鲉的最适开捕体长分别为136、237、207、297 mm和160 mm。本研究结果可作为这5种经济鱼类资源管理的参考,在具体的渔业政策制定中,还需要进一步保证调查数据的时效性和调查方式的全面性、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海域 种群参数 资源状况 经济鱼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鸭绿江口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征初步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吉光 刘修泽 +5 位作者 董婧 王小林 王爱勇 郭栋 王源元 田杨 《水产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34-439,共6页
2017年5—12月,在距离鸭绿江大桥下游35 km处的鸭绿江河口水域,船两侧各吊挂1片舷张网,水平网口10 m,垂直网口4 m,网衣长20 m,囊网网目5 mm,网口固定于船舷两侧长12 m的横杆上,每月1次调查鸭绿江河口区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征。每次连续进... 2017年5—12月,在距离鸭绿江大桥下游35 km处的鸭绿江河口水域,船两侧各吊挂1片舷张网,水平网口10 m,垂直网口4 m,网衣长20 m,囊网网目5 mm,网口固定于船舷两侧长12 m的横杆上,每月1次调查鸭绿江河口区脊尾白虾的生物学特征。每次连续进行24 h、4个潮流的渔获物采集。结果显示,5—12月共计8个航次捕获脊尾白虾206 kg,体长为23~78 mm,体质量为0.2~7.9 g,平均体长(50.7±9.9)mm,平均体质量(2.3±1.4)g。其中雌虾的体长及体质量均值均高于雄虾,t检验表明,雌虾与雄虾的体长、体质量均值均有显著差异(P<0.05)。体长(L)与体质量(m)关系为:雌性,m=9.9×10^(-6)L^(3.1138)(r^(2)=0.9219);雄性,m=2.2×10^(-5)L^(2.9081)(r^(2)=0.9274)。异速生长因子b与3均无显著差异(P>0.05),雌雄个体均接近于等速生长。5—12月的航次调查数据结合生产作业渔船的捕捞信息表明,脊尾白虾的繁殖期为5—9月,繁殖盛期为6月和8月。绝对生殖力(FA)为468~3151粒,平均为(1809±707)粒。绝对生殖力与体长、体质量的最佳拟合关系为幂函数方程,分别为FA=0.0194L^(2.7652)(r^(2)=0.7487),FA=482.31m^(0.8955)(r^(2)=0.83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尾白虾 鸭绿江口 繁殖生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