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旅顺口区虾夷扇贝海区采苗技术研究与现状调查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志刚 蔡之昕 +2 位作者 朱伟国 耿帅帅 潘欣茹 《科学养鱼》 2016年第12期45-46,共2页
虾夷扇贝味道鲜美、肉质丰满、产量较高,并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虾夷扇贝养殖生产技术的发展,亲贝资源量逐渐上升,在繁殖季节海区里出现大量虾夷扇贝浮游幼虫。近年来我区相关企业和养殖户每年都在旅顺海域开展“自然... 虾夷扇贝味道鲜美、肉质丰满、产量较高,并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随着虾夷扇贝养殖生产技术的发展,亲贝资源量逐渐上升,在繁殖季节海区里出现大量虾夷扇贝浮游幼虫。近年来我区相关企业和养殖户每年都在旅顺海域开展“自然采苗”,我们在多年采苗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采苗的技术方法进行了改进,对充分利用虾夷扇贝浮游幼虫资源、获得优良苗种有很大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采苗技术 繁殖季节 亲贝 附着基 旅顺口 增养殖 苗种生产 贝苗 天然苗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塔河湾海区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与繁殖规律 被引量:14
2
作者 高悦勉 田斌 +2 位作者 于永刚 孙新权 马汝河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35-339,共5页
用组织学方法对大连塔河湾海区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塔河湾海区浮筏养... 用组织学方法对大连塔河湾海区养殖虾夷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的性腺发育和繁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生殖细胞的发育过程,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可分为5个时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和休止期;塔河湾海区浮筏养殖的虾夷扇贝性腺指数峰值出现在3月中旬,为17.27;该扇贝的繁殖期为4~5月,繁殖盛期为4月中下旬,繁殖期水温为5.0~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夷扇贝 性腺发育 性腺分期 繁殖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海区青蛤的性腺发育和生殖周期 被引量:10
3
作者 白胡木吉力图 马汝河 +1 位作者 高悦勉 宋冠男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96-199,共4页
根据大连海区青蛤Cyclina sinensis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及肥满度的周年变化确定其繁殖期。依据青蛤性细胞本身的特点和发育规律将其性腺发育分为5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青蛤肥满度的周年变化与性腺组织学变化... 根据大连海区青蛤Cyclina sinensis性腺的组织切片观察及肥满度的周年变化确定其繁殖期。依据青蛤性细胞本身的特点和发育规律将其性腺发育分为5期,即增殖期、生长期、成熟期、排放期、休止期;青蛤肥满度的周年变化与性腺组织学变化相吻合,肥满度最高为8.07%(8月2日),最低为5.27%(12月1日);大连自然海区的青蛤性腺发育过程以1年为1个周期,7月中旬至9月上旬为繁殖期,繁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中旬,水温为24.0-2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性腺发育 生殖周期 肥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蛤的受精细胞学观察 被引量:2
4
作者 白胡木吉力图 高悦勉 于永刚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65-268,共4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青蛤Cyclina sinensis卵子受精和第一次卵裂的过程。青蛤的成熟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此时可以接受精子入卵即受精。在水温23.2℃条件下,精卵混合6 min时精子开始入卵;混...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方法,用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青蛤Cyclina sinensis卵子受精和第一次卵裂的过程。青蛤的成熟卵处于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此时可以接受精子入卵即受精。在水温23.2℃条件下,精卵混合6 min时精子开始入卵;混合15 min时,受精卵开始排出第一极体;混合21 min时,受精卵开始排出第二极体;雄原核在第二极体释放前形成,第二极体释放后很快形成雌原核,雌、雄原核逐渐在中央靠拢;42 min时,雌、雄原核融合成合子;50 min左右时,受精卵完成第一次卵裂,成为两个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蛤 受精 极体 雌原核 雄原核 细胞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参池塘养殖中秋季及越冬前管理的重点 被引量:1
5
作者 宋显斌 崔桂静 +1 位作者 耿帅帅 潘欣茹 《科学养鱼》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46-46,共1页
夏末秋初随着天气转凉,池塘水温逐渐回落,早晚温差加大,对海参的应激性刺激相应增加,加上夏季高温期海参池塘内有机物及大型藻类死亡腐败造成的水质、底质的恶化,海参的活动、代谢以及有机质的分解消耗了大量氧气,产生了大量的有... 夏末秋初随着天气转凉,池塘水温逐渐回落,早晚温差加大,对海参的应激性刺激相应增加,加上夏季高温期海参池塘内有机物及大型藻类死亡腐败造成的水质、底质的恶化,海参的活动、代谢以及有机质的分解消耗了大量氧气,产生了大量的有害废物,底质水质变差,使海参的生长变慢,并有可能造成海参发病。而提高海参池塘养殖产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秋季及越冬前管理,因此海参池塘养殖的秋季及越冬前管理显得尤为重要。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冬前管理 池塘养殖 海参 秋季 夏末秋初 大型藻类 有害废物 管理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细菌性败血症的诊断及防治 被引量:3
6
作者 于永刚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09年第5期124-125,共2页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为细菌性出瓶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病等,作为暴发性流行病其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也最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d,短期内会造成大量死鱼。因此,了解其... 细菌性败血症又称为细菌性出瓶病、腹水病、出血性腹水病、出血病等,作为暴发性流行病其危害最重,流行最广,周期最长,殃及的鱼类品种最多,死亡率也最高,患此病的鱼从发现症状到死亡仅3—5d,短期内会造成大量死鱼。因此,了解其发生过程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对保证养殖生产的正常进行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性败血症 鱼类品种 防治 诊断 暴发性流行病 养殖生产 发生过程 腹水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