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二聚体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介入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8
1
作者 林春尧 刘晓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72-376,共5页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的老年STEMI患者117例,根据TIMI血流和心肌呈色分级分... 目的探讨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CHA2DS2-VASc评分对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PCI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8月大连市友谊医院心内科接受直接PCI的老年STEMI患者117例,根据TIMI血流和心肌呈色分级分为复流组92例,无复流组25例。又根据D-二聚体水平分为高D-二聚体组75例(D-二聚体>1.01 mg/L),低D-二聚体组42例(D-二聚体≤1.01 mg/L)。比较复流组和无复流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CHA2DS2-VASc评分,分析两者对无复流现象的预测价值。结果无复流组D-二聚体及CHA2DS2-VASc评分明显高于复流组(1.72 mg/L vs 0.48 mg/L,P=0.001;4.00分vs 3.00分,P=0.002)。ROC曲线分析显示,D-二聚体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无复流的曲线下面积为0.777(95%CI:0.683~0.870,P=0.001),较两者单独预测无复流效果更好。高D-二聚体组血栓抽吸和无复流比例明显高于低D-二聚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浆D-二聚体及CHA2DS2-VASc评分是无复流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血浆D-二聚体水平联合CHA2DS2-VASc评分预测无复流现象较单用D-二聚体水平或CHA2DS2-VASc评分更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无复流现象 血栓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压与冠状动脉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王中华 谢莲娜 +4 位作者 钟雪焱 秦颖 刘晓辉 孙玉兰 吴鹤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03-105,共3页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0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支数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102例)、单支病变组(77例)、双支病变组(... 目的探讨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狭窄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对拟诊冠心病或确诊冠心病的住院患者405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根据病变累及左前降支、左回旋支和右冠状动脉支数分为4组:冠状动脉正常组(102例)、单支病变组(77例)、双支病变组(102例)和3支病变病(124例)。冠状动脉病变狭窄的严重程度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所有患者在术中测量主动脉血压及外周桡动脉血压。结果3支病变组主动脉、外周桡动脉收缩压和脉压均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P<0.05),双支病变组主动脉收缩压、外周桡动脉收缩压和脉压显著高于冠状动脉正常组,单支病变组与冠状动脉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与脉压随着狭窄支数的增加而增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脉压、桡动脉脉压、年龄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关系最为密切。结论脉压是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且主动脉脉压的预测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血压 冠状血管造影术 桡动脉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