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40例 被引量:1
1
作者 吕晶 周正国 +2 位作者 曲芳 孙英健 单丽华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运用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提高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1个疗程后(14天)... [目的]运用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提高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的疗效。[方法]将8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40例采用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1个疗程后(14天)观察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0%。[结论]运用化痰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化痰通腑法 卡马西平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风痰闭阻证50例临床观察
2
作者 褚剑英 周正国 《北方药学》 2011年第10期6-7,共2页
目的:运用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提高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风痰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我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 目的:运用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提高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风痰闭阻证的疗效。方法:将100例癫痫部分性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我科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50例卡马西平治疗,治疗组采用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一个疗程后(14天),观察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结论:运用涤痰熄风通腑法结合卡马西平治疗癫痫部分性发作风痰闭阻证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化痰通腑法 卡马西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段夹脊穴不同针刺方向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疗效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赵耀 王立恒 +8 位作者 赵海丰 王昭琦 王晓光 王鹏 伊璠 单郑鹏 刘洋 卢雷 李志君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0期1124-1128,共5页
目的探究腰段夹脊穴不同针刺方向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分成3组,A组予华佗夹脊穴直刺深刺(与矢状面平行0°进针),B组予华佗夹脊穴斜刺深刺(与矢状面30°角),C组予... 目的探究腰段夹脊穴不同针刺方向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分成3组,A组予华佗夹脊穴直刺深刺(与矢状面平行0°进针),B组予华佗夹脊穴斜刺深刺(与矢状面30°角),C组予华佗夹脊穴直刺浅刺,各30例,A、B、C组穴位取腰1-腰5华佗夹脊穴,深刺组针刺2寸,浅刺组针刺1寸。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针刺前及治疗当天,90 d的功能障碍指数(OD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腰椎功能评分(JOA),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当天和90 d后,A组和B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5);治疗后当天,A组和B组ODI评分明显低于C组(P<0.05);治疗后当天,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和C组(P<0.05);治疗期间,3组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角度和深度针刺华佗夹脊穴对治疗慢性非特异性腰痛均具有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障碍,缓解疼痛,但深刺对短期内改善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效果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段 夹脊 针刺方向 慢性非特异性腰痛 临床疗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配合耳穴压籽治疗颈性眩晕5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红旭 高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8期71-71,74,共2页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它的产生与颈部病变有关,常于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猛然扭转或过度后屈颈部时发生,每次发作时间较短。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半数以上伴有头痛,40岁以上中年病人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效... 颈性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它的产生与颈部病变有关,常于颈部活动时出现,特别是猛然扭转或过度后屈颈部时发生,每次发作时间较短。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眩晕,伴恶心,呕吐,甚至大汗淋漓,半数以上伴有头痛,40岁以上中年病人发病率较高,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我们于2004年2月~2006年8月,采用针灸配合耳穴压籽的方法治疗颈椎眩晕病人55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耳穴压籽 颈性眩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5
作者 施学清 李铁 谷玉琴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10期89-90,共2页
目的观察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采用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和对照组(39例,仅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19%,对照组有效率33·33%... 目的观察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的疗效。方法将7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采用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和对照组(39例,仅用西药常规治疗),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9·19%,对照组有效率33·33%,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79,P<0·01)。结论养阴凉血、解毒祛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阴凉血 解毒祛瘀 过敏性紫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43例 被引量:7
6
作者 赵海丰 周正国 王宝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0期85-86,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疗效。[方法]将8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选取相同穴位。治疗组43例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43例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间歇2日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疗程进...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疗效。[方法]将86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两组选取相同穴位。治疗组43例穴位注射利多卡因,对照组43例穴位注射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10次为1疗程,间歇2日进行下一疗程。治疗2疗程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13例,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1.40%。对照组,临床治愈5例,显效8例,有效8例,无效22例,总有效率48.8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注射利多卡因治疗紧张型偏头痛安全可靠,简便易行,价廉,无成瘾性,无毒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偏头痛 颅周肌肉痉挛 肌筋膜痉挛 利多卡因 穴位注射 头痛 中西医结合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塞27例 被引量:16
7
作者 孙明 单丽华 +3 位作者 周正国 曲芳 孙英健 于海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6期57-58,共2页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脑梗塞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脑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7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1个疗程后(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脑梗塞疗效。[方法]将54例急性脑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27例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配合依达拉奉治疗,1个疗程后(10天)观察急性脑梗塞的改善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总有效率92.6%。[结论]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半夏白术天麻汤 依达拉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升平主任从气论治冠心病学术经验总结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宁 周文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8期194-195,共2页
冠心病严重威胁国民健康,增加社会负担,其防治有着深远及重要的意义。周升平主任着眼从气论治冠心病,病机多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重视补脾与疏肝,通过健脾补益宗气,疏肝调畅气机,同时结合腹式呼吸,以气血运行畅达而治疗胸痹。
关键词 冠心病 从气论治 经验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铁教授治疗不寐经验总结 被引量:1
9
作者 周正国 汪莉 曲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期144-145,共2页
李铁教授认为不寐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原因致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阴虚不能纳阳或阳虚不得入于阴。总与心肝脾肾以及气血不足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疾病、药物、食物、年龄有关。临床证型繁多,... 李铁教授认为不寐是由于情志所伤、饮食失节、劳逸失调、久病体虚等原因致脏腑机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阴虚不能纳阳或阳虚不得入于阴。总与心肝脾肾以及气血不足有关,现代医学认为与疾病、药物、食物、年龄有关。临床证型繁多,临证往往不知所措。李铁教授执简驭繁,分为三证,包括不寐(入睡困难)、少寐(时寐时醒)、早醒(醒后不寐),治以此三证三法临证,获效颇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寐 少寐 早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赵海丰 周正国 王宝成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2年第3期77-78,共2页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80例病例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与口服百优解对照组40例,治疗3周观察结果。[结果](1)卒中后抑郁患者经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率比较(x珋&#... [目的]研究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分组的原则将80例病例分为针刺治疗组40例与口服百优解对照组40例,治疗3周观察结果。[结果](1)卒中后抑郁患者经两组治疗前后Hamilton抑郁量表HAMD总分、减分率比较(x珋±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1,两组间比较,均为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2)经两组治疗前后CGI量表分比较(x珋±s),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P<0.01,两组间比较P>0.05,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抑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抑郁 针刺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皮针体针并用治疗急性脑梗死偏瘫76例 被引量:5
11
作者 单丽华 周正国 +2 位作者 曲芳 王宝成 赵海峰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4期90-90,共1页
[目的]观察头皮针加双侧体针强刺激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20天)观察急性脑梗死偏... [目的]观察头皮针加双侧体针强刺激疗法治疗脑梗死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我科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治疗,1个疗程后(20天)观察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0%,对照组为6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疗法能提高急性脑梗死偏瘫侧肢体的临床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塞 头皮针加体针双侧强刺激疗法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隔降脂药饼灸治疗脾虚血瘀型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丁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9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隔降脂药饼灸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调节作用。客观地评价隔降脂药饼灸法临床疗效的优越性,为降血脂疗法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临床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隔药... 目的观察隔降脂药饼灸对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调节作用。客观地评价隔降脂药饼灸法临床疗效的优越性,为降血脂疗法提供新的途径。方法临床研究中采用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隔药饼灸组和艾灸组,每组30例。隔药饼灸组采用自制艾炷隔自制药饼灸,将名中医降脂方药研成细末醋调,制成药饼分别放置于穴位上,然后将纯艾绒制成的艾炷放置药饼上,施灸。取穴天枢、丰隆、肝俞、脾俞。每次每穴灸5壮,1次/d。艾灸组采用艾条点燃施灸于穴位上。选穴均与隔药饼灸组相同。施灸过程中注意保持艾条红火状态,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次每穴10 min,两组疗程均为30 d。分别观察治疗前后血清TC,TG等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试验均有效降低血清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指标(P<0.01),对高密度脂蛋白有部分提升作用,提示隔药饼灸组降脂效果优于艾灸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隔药饼灸 原发性高脂血症 胆固醇 三酰甘油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穴位注射治疗紧张型偏头痛48例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东 周正国 曲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治疗肾张型偏头痛临床疗效。[方法]选穴风池穴、印堂穴、阿是穴,注射药物654-2,每次5mL,5次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48例,治愈31例,好转1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5.42%。[结论]针刺注射654-2治疗偏头痛有效,无毒副作用。
关键词 紧张型偏头痛 穴位注射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不足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4
作者 李东 周正国 曲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71-73,共3页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予补肾填精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尼莫地平口服。经过1个疗程(35d)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 [目的]观察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肾精不足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予补肾填精法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尼莫地平口服。经过1个疗程(35d)治疗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治愈5例,显效6例,有效2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9.60%。对照组治愈2例,显效4例,有效2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1.8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填精法治疗血管性痴呆较尼莫地平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肾精不足证 补肾填精法 尼莫地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紧张型)25例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明 单丽华 +3 位作者 周正国 曲芳 孙英健 于海燕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1年第2期96-97,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生理盐水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1个疗程后(10天)观察头痛的...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穴位注射治疗紧张型头痛(TTH)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紧张型头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针刺配合生理盐水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1个疗程后(10天)观察头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6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维生素B12注射液穴位注射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偏头痛 针刺 穴位注射 维生素B12注射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戾气学说”溯源 被引量:2
16
作者 周正国 曲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0年第3期14-15,共2页
"戾气学说"本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六淫邪气为致疫之由,虽未出《内经》之藩篱,但未免偏颇。而自清代医家吴有性创立了瘟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诸多学者和医家皆认为"... "戾气学说"本源于《黄帝内经》。历代医家以"非其时而有其气"的六淫邪气为致疫之由,虽未出《内经》之藩篱,但未免偏颇。而自清代医家吴有性创立了瘟疫病因学说—"戾气学说",诸多学者和医家皆认为"戾气学说"已经完全脱离了《内经》,是一种全新创造性的病源学说。诚如医家能伏案细研《瘟疫论》一书,即便以一己之见,亦能明了吴氏乃依据《内经》的理论,才有此振聋发聩之声。对中医病因学中的"戾气学说"溯本求源,以求同道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戾气学说 瘟疫论 内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铁教授肝脾同调验案举隅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通强 李铁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4年第4期20-21,共2页
李铁教授认为肝属风木,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脾属湿土,主运化,主统血,喜燥而恶湿;肝与脾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相互协调,藏血与统血相互为用,肝脾失调可导致多种病症。李铁教授肝脾同调,四逆散-胃脘痛、四君子汤-过敏性紫癜,疗... 李铁教授认为肝属风木,主疏泄,主藏血,体阴而用阳;脾属湿土,主运化,主统血,喜燥而恶湿;肝与脾联系主要表现在疏泄与运化相互协调,藏血与统血相互为用,肝脾失调可导致多种病症。李铁教授肝脾同调,四逆散-胃脘痛、四君子汤-过敏性紫癜,疗效满意;还注重与患者沟通交流,从心理上指导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脘痛 过敏性紫癜 肝脾同调 四逆散 四君子汤 李铁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刺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72例观察 被引量:1
18
作者 单丽华 周正国 曲芳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8年第5期104-104,共1页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饮食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病与单纯饮食疗法的疗效对照。[方法]将112例单纯性肥胖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肥胖病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减肥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关键词 肥胖病 针刺疗法 饮食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铁教授中汤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内闭心包证20例的效果分析
19
作者 周正国 汪莉 曲芳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36期186-187,共2页
目的总结李铁教授中汤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内闭心包证20例的效果分析。方法 4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李铁教授中药汤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 目的总结李铁教授中汤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内闭心包证20例的效果分析。方法 40例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李铁教授中药汤联合甘露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甘露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高于对照组的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李铁教授中汤药治疗出血性中风痰热内闭心包证患者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 通腑泄热 养阴和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铁教授经方治疗阿狄森氏病1例经验总结
20
作者 汪莉 李铁 周正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8期96-97,共2页
阿狄森氏病在中医历代医家未见系统论述,但结合本病临床表现,李铁教授认为,其与"黑疸"、"女劳疸"、"虚劳"等有类似之处.患者在发病后期可出现全身性黑色素沉着,尤以脸部出现最为明显.虽然本病的病因病机... 阿狄森氏病在中医历代医家未见系统论述,但结合本病临床表现,李铁教授认为,其与"黑疸"、"女劳疸"、"虚劳"等有类似之处.患者在发病后期可出现全身性黑色素沉着,尤以脸部出现最为明显.虽然本病的病因病机可以从外感六淫,邪气久积而向元阳不足、命门火衰转化,从肾论治为治疗本病之大法.临床以和缓为主,以经方八珍汤加减,辅助以益气养阴、化湿解毒等法.以调和阴阳,改善患者免疫.在众多交杂的病证中先理胃气,养胃阴,收到了较好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狄森氏病 女劳疸 黑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