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轻工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一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美云 宋顺喜 +4 位作者 聂景怡 谭蕉君 金永灿 平清伟 罗清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7-190,共4页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 在轻工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培养“创新能力突出、知识体系广博、工程素养深厚”的一流轻工人才是推动行业转型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轻工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和挑战,陕西科技大学联合兄弟院校和行业企业创建了教学联合体,以数字化赋能教研形态,经过多年探索与实践形成了“跨越时空”的人才培养新体系,打造了“互补共享”的教研教学新形态,构建了“多维协同”的工程能力培养新机制,形成了一流轻工人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轻工人才培养质量。本文介绍了陕西科技大学轻化工程专业教学联合体在轻工一流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举措和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化工程 人才培养 教学联合体 跨校联合 校企联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兴趣驱动、专业导向和多维评价的“有机化学”创新教学研究
2
作者 李玲 侯传金 《塑料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00-200,共1页
“有机化学”是面向我校轻化、食品、生物、纺材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课程共计80学时,5学分。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有机合成与路线设计等。... “有机化学”是面向我校轻化、食品、生物、纺材学院大一、大二学生开设的学科基础课,课程共计80学时,5学分。内容包括有机化合物的命名、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有机化学反应及机理、有机合成与路线设计等。“有机化学”是各相关专业课程如“食品化学”、“生物化学”、“高分子化学”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学院 纺材学院 创新教学 兴趣驱动 生物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基硼氮共掺杂碳点的制备及其改善铜硫化物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3
作者 代云川 王晓冬 +1 位作者 王志伟 郭延柱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0-158,共9页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 以氧化纤维素(OC)为碳源,硼酸和氨水为掺杂剂,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硼氮共掺杂纤维素基碳点(B-N-CDs),然后采用低温浸渍法构筑了CuS/B-N-CDs复合材料,并对B-N-CDs的光学性能及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系统表征。结果表明,B-N-CDs的最佳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分别为337、420 nm,平均粒径为1.79 nm。CuS/B-N-CDs复合材料在1 A/g电流密度下的比电容为896.0 F/g,由其组装的非对称超级电容器CuS/B-N-CDs//AC ASC在功率密度806.5 W/kg条件下,能量密度达60.7 Wh/kg,并且在1~10 A/g的电流密度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倍率性能(库伦效率93.9%);此外,在经过10000次充放电后,电容保持率为96.2%,循环性能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碳点 铜硫化物 超级电容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法在环境类专业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郭宏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0-190,共1页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环境类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课本知识,还应该具备实践技巧与创新能力。而混合式教学法的出现,满足了... 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成为高等教育重要的教学方法,特别是在环境类有机化学教学中。有机化学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学生不仅需要掌握全面的课本知识,还应该具备实践技巧与创新能力。而混合式教学法的出现,满足了这一需求,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灵活、高效的学习方式。因此,探讨在环境类有机化学课程中融入混合式教学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混合式教学法逐渐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创新人才 课本知识 有机化学 信息技术 混合式教学 环境类专业 实践技巧 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酚氨基改性MCM-41固定化脂肪酶的工艺优化及应用
5
作者 李佥 曾祥冰 +6 位作者 孙西同 陈晓艺 李苗 王添誉 黄帆 孙芳鸿 李宪臻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8-177,共10页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体系并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利用酚氨基改性有序介孔材料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将固定化酶应用于实际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固定化温度30℃,固定化pH8.0,...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脂肪酶催化体系并提高脂肪酶的稳定性,利用酚氨基改性有序介孔材料有序介孔分子筛(MCM-41)进行脂肪酶的固定化研究,并将固定化酶应用于实际反应体系。结果表明,固定化酶的最优工艺条件为:固定化温度30℃,固定化pH8.0,固定化时间7 h,初始酶浓度4 mg/mL,此时材料的载酶量为26.40 mg/g。固定化酶的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7.0,酶活力最高可达4108±34.74 U/g载体。固定化酶重复使用8次后,保留了54.70%的初始酶活,在4℃条件下储藏30 d后仍具有71.10%的初始酶活。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月桂酸己酯的合成,月桂酸转化率最高可达65.38%。酚氨基改性MCM-41固定化脂肪酶具有较高的酶活力和良好的稳定性,将其应用于实际催化反应中,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进一步证明酚氨基改性是一种绿色、有效的改性策略,为酚氨基涂层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氨基改性 MCM-41 固定化脂肪酶 工艺优化 月桂酸己酯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对Ni/Al_(2)O_(3)催化剂氨分解制氢反应的助催化作用
6
作者 李涵 高典楠 +2 位作者 王胜 汪明哲 王树东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93-702,共10页
本工作对Ni/Al_(2)O_(3)氨分解催化剂载体Al_(2)O_(3)及活性组分Ni的焙烧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La助剂对Ni/Al_(2)O_(3)的氨分解催化性能的调变作用。结果表明,在550℃、WHSV=36000 mL/(g·h)的条件下,10%Ni/5La-Al_(... 本工作对Ni/Al_(2)O_(3)氨分解催化剂载体Al_(2)O_(3)及活性组分Ni的焙烧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La助剂对Ni/Al_(2)O_(3)的氨分解催化性能的调变作用。结果表明,在550℃、WHSV=36000 mL/(g·h)的条件下,10%Ni/5La-Al_(2)O_(3)催化剂上氨分解转化率达83.2%;当进一步提高La助剂的含量至15%,在524℃下氨分解转化率达92.2%,且100 h内催化活性无明显衰减。结合XRD、XPS、TEM、H_(2)-TPR等表征结果显示,Ni/La-Al_(2)O_(3)催化剂的优良氨分解性能及稳定性可能是由于La的添加提高了Ni氧化还原性能,丰富了催化剂表面氧缺陷及镍单质含量,增加了NH_(3)分子吸附位点,稳定了Al基载体结构。相关研究为洞悉稀土元素La的助催化作用和高效Ni基氨分解催化剂开发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催化剂 La助剂 氨分解 产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校企合作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探索与思考 被引量:8
7
作者 黄俊彦 王晓敏 +3 位作者 邢浩 季峰民 张琳 王彩印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89-93,98,共6页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目前我国工程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施"卓越计划"的关键是校企合作实践。本研究通过对大连工业大学包装工程本科专业"卓越计划"实施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校企合作实施"卓越计划"不仅需要政府政策支持,而且要建立企业全面参与的卓越工程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提出的思考将对提高工程教育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同类专业实施"卓越计划"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校企合作 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研究与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纤维生物质熔盐水合物预处理机理及应用研究进展
8
作者 董立靖 高玉发 +2 位作者 于光 王海松 李滨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8,共10页
预处理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生物质的天然抗降解屏障,促进其更高效的转化和利用。本文概述了传统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综述了较新的熔盐水合物(MSH)预处理的方法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对MSH预处理方法的特点、反应过程和原理,以及预处理效... 预处理可以打破木质纤维生物质的天然抗降解屏障,促进其更高效的转化和利用。本文概述了传统预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并综述了较新的熔盐水合物(MSH)预处理的方法机理和应用研究进展。对MSH预处理方法的特点、反应过程和原理,以及预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等进行了归纳总结,讨论了MSH预处理的优势及挑战,并对其未来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生物质 熔盐水合物 预处理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毕业实习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孙衍宁 牛梅红 +1 位作者 初婷婷 张健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7年第3期75-78,共4页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毕业实习存在实习机会有限、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毕业实习管理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毕业实习的现状,对毕业实习现状进行了解析,探讨其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意... 毕业实习是高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目前毕业实习存在实习机会有限、学生实习目的不明确、毕业实习管理困难等诸多现实问题。文章针对目前毕业实习的现状,对毕业实习现状进行了解析,探讨其对大学生就业择业的指导意义,对高校的实践教学和就业择业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业实习 就业择业 实践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粪固醇在大连近海沉积物上吸附的环境因素研究
10
作者 薛文平 李世成 +2 位作者 张晓蕾 徐恒振 马新东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25-28,共4页
试验采用大连海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为吸附剂,以粪固醇为吸附质,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吸附质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液盐度、pH以及沉积物粒度等因素对近海沉积物吸附粪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 试验采用大连海湾近海表层沉积物为吸附剂,以粪固醇为吸附质,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了吸附质的初始浓度、反应温度、溶液盐度、pH以及沉积物粒度等因素对近海沉积物吸附粪固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环境因素对吸附的影响程度不同,影响程度依次为吸附质初始浓度>温度>盐度>沉积物粒度>pH。吸附质初始浓度、盐度、温度对粪固醇在沉积物上的吸附作用有一定的影响;沉积物粒度、溶液pH对吸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粪固醇 沉积物 吸附 环境因素 正交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脲的制备及性能
11
作者 黄志波 侯传金 刘彦军 《功能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87-5191,共5页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仲丁氨基二苯甲烷为主要原料,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 以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聚丙二醇、聚氧化丙烯二胺、二乙基甲苯二胺和4,4′-二仲丁氨基二苯甲烷为主要原料,3-缩水甘油氧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改性纳米微晶纤维素为增强材料制备了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脲。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冲击试验机等对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聚脲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聚脲中纳米微晶纤维素含量为0.4%时聚脲拉伸强度达到85 MPa,断裂伸长率43%,冲击强度达40.3 kJ/m^(2),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后的聚脲表现出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 聚脲 纳米微晶纤维素 硅烷偶联剂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S_(2)/Co_(3)[Fe(CN)6]2活化过硫酸氢盐去除水中盐酸四环素
12
作者 史丽芯 孙德栋 +3 位作者 马红超 郝军 王国文 张新欣 《环境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8-38,共11页
该研究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MoS_(2)/Co-Fe普鲁士蓝类似物(MoS_(2)/PBACo-Fe)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MoS_(2)/PBA_(Co-Fe)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测试... 该研究通过共沉淀法成功合成了MoS_(2)/Co-Fe普鲁士蓝类似物(MoS_(2)/PBACo-Fe)复合催化剂,采用X射线衍射仪、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能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对MoS_(2)/PBA_(Co-Fe)复合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测试了其在水溶液中活化过硫酸一氢盐(PMS)去除盐酸四环素(TCH)的效果。结果表明,室温条件下(25℃),在100 mg/L MoS_(2)/PBACo-Fe与1.0 mmol/L PMS体系中,120 min内可降解91.3%的TCH(15 mg/L)。自由基淬灭实验和电子顺磁共振分析表明,单线态氧(^(1)O_(2))、超氧自由基(O_(2)^(·-))、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OH)等活性物质都参与了TCH的去除。MoS_(2)与Co_(3)[Fe(CN)6]2在MoS_(2)/PBA_(Co-Fe)复合催化剂中的协同作用促进了TCH的去除。MoS_(2)/PBACo-Fe活化PMS的潜在机制,主要涉及Mo^(4+)和硫物种提供的电子促进了Fe^(3+)/Fe^(2+)和Co_(3)+/Co^(2+)的循环。总的来说,MoS_(2)/PBA_(Co-Fe)复合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催化活性优良等优点,是一种治理水污染的优良候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士蓝类似物 过硫酸氢盐 活性物质 盐酸四环素废水 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I赋能“色彩学”课程内容从线性结构到多核心体系的转型
13
作者 李超 肖领平 +3 位作者 王彩印 肖作毅 万惠萍 付雪梅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49-155,192,共8页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色彩学”课程面临知识体系滞后与跨学科能力培养不足的双重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传统“色彩学”课程以彩色印刷为终点的线性知识结构,分析了其在内容前沿性、跨学科融合性及学术前瞻性方面的局限。为此,...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色彩学”课程面临知识体系滞后与跨学科能力培养不足的双重挑战。本文深入剖析了传统“色彩学”课程以彩色印刷为终点的线性知识结构,分析了其在内容前沿性、跨学科融合性及学术前瞻性方面的局限。为此,将课程重构为以光与色觉、CIE色度体系、颜色测量和彩色印刷为核心的四大独立模块,并分别融入高光谱成像、颜色重建、特殊环境下图像校正和智能化质量检测等AI技术应用场景。借助相应的开源算法,打破了传统“色彩学”与AI技术间的壁垒,提升了学生对颜色科学与智能技术融合的理解深度和实践能力。改革后的课程以微专业形式拓展至生物质材料、照明、化妆品技术等专业,进一步增强了课程的前沿性和跨学科适用性,为培养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复合型创新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色彩学 人工智能 颜色视觉 彩色印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乙酸法水解液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研究
14
作者 尚进 平清伟 +3 位作者 盛雪茹 张健 李娜 王兵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25,共9页
探讨了在玉米秸秆乙酸法水解的过程中,水解温度对水解残渣、水解液和水解液固形物的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解液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20%、固液比1∶10 (g∶mL)、pH值=2.4和水解时间1 h的条件下,提高水解... 探讨了在玉米秸秆乙酸法水解的过程中,水解温度对水解残渣、水解液和水解液固形物的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水解液对盐碱土的改良效果。结果表明,在乙酸水溶液体积分数20%、固液比1∶10 (g∶mL)、pH值=2.4和水解时间1 h的条件下,提高水解温度可促进水解液中糖类物质的积累,当水解温度140℃时,水解液中总糖(葡萄糖、木糖和阿拉伯糖之和)含量达到最大值7.34 g/L;当水解温度160℃时,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的溶出率分别达28.65%、84.55%和16.77%。此外,水解液含有丰富有机质,且具有较低的pH值,将稀释100倍的水解液作为盐碱土改良剂,可有效降低盐碱土pH值、电导率(EC)和交换性钠百分比(ESP),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SOM);3个培养周期后,盐碱土从中度盐化-钠质土转变为轻度盐化土,改良效果较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秸秆 水解液 乙酸 生物质基盐碱土改良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制备及其CO_(2)吸附性能研究进展
15
作者 杨佳豪 贾文超 +5 位作者 潘浩浩 曹欣雨 张贺 李长庚 肖添远 石海强 《中国造纸》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6,共11页
空气中超量排放的CO_(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开发绿色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成为焦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可塑性等优点,在空气过滤器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 空气中超量排放的CO_(2)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了极大威胁,开发绿色高效的空气过滤器成为焦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反应活性、高可塑性等优点,在空气过滤器制备领域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本文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制备方法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总结了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在吸附CO_(2)方面的研究现状和进展,最后对纳米纤维素基气凝胶的未来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总结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凝胶 吸附 CO_(2) 纳米纤维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秸秆预处理及其糖化效果研究进展
16
作者 樊看看 贾文超 +7 位作者 徐乾玮 王兵 张贺 刘潇笛 孙衍宁 牛梅红 平清伟 石海强 《中国造纸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9-39,共11页
稻草秸秆中富含的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经糖化后可形成发酵还原糖类物质,在生物质精炼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稻草秸秆具有木质纤维生物质固有的致密结构,严重阻碍了纤维素的糖化反应。因此,有效的预处理是实现稻草秸秆高效转化为还原... 稻草秸秆中富含的纤维素等碳水化合物经糖化后可形成发酵还原糖类物质,在生物质精炼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然而,稻草秸秆具有木质纤维生物质固有的致密结构,严重阻碍了纤维素的糖化反应。因此,有效的预处理是实现稻草秸秆高效转化为还原糖的先决条件。本文综述了稻草秸秆不同预处理方法的作用机制和优缺点,分析了预处理后稻草秸秆理化性质的改变,以及对后续糖化的影响,重点介绍了酶水解糖化的机理与作用效果,并对稻草秸秆预处理技术的发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纤维素 稻草秸秆 预处理 糖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贻贝仿生涂层修饰聚合物微球固定化脂肪酶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淑婧 曾祥冰 +6 位作者 孙西同 陈晓艺 李苗 王添誉 李岩 李佥 李宪臻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酶催化体系,以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载体,利用贻贝仿生技术——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进行修饰,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所得材料,并研究其固定化近平滑假丝酵母CICC 33470... 为构建新型固定化酶催化体系,以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为载体,利用贻贝仿生技术——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进行修饰,采用扫描电镜(SEM)、能谱(EDS)、Zeta电位及红外光谱(FT-IR)表征所得材料,并研究其固定化近平滑假丝酵母CICC 33470所产脂肪酶的表征及酶学性质。最佳酶固定化条件为:固定化温度为30℃,固定化pH为7.0,固定化时间为5 h,初始酶活为337.76 U/mL,载体添加量为0.2 g。固定化酶最佳反应温度为50℃,最佳反应pH为8.0,最佳反应时间为10 min,最优条件下固定化酶酶活为484.42±5.97 U/g-载体。固定化酶的稳定性明显提高,重复使用8次后,固定化酶仍有39.22%的初始酶活。进一步将固定化酶用于催化乙酰丙酸与十二醇的酯化反应,转化率可达75.94%,充分证明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经修饰后是固定化脂肪酶的优良载体,为未来扩大脂肪酶的应用范围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固定化脂肪酶 多巴胺/聚乙烯亚胺共沉积 近平滑假丝酵母 酯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提升玉米芯木糖渣酶解转化葡萄糖效率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文璐 李海明 +1 位作者 于光 李滨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4,共8页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 本研究以玉米芯木糖渣(CCR)为原料,研究了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促进CCR酶解转化葡萄糖的效果。经单因素分析,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CCR较优的工艺条件为:球磨时间6.0 h、LiBr添加量50%和CCR固体含量80%;此预处理条件下的CCR无需水洗分离LiBr,在保留木质素的情况下实现了CCR的高效酶解;在纤维素酶用量为5 FPU/gCCR的情况下,酶解葡萄糖产率可高达95%。分析表征结果显示,LiBr辅助球磨预处理可高效破坏CCR中纤维素的结晶结构,降低了结晶度,使其具有无定形结构,提高了CCR的孔隙率,从而显著促进了CCR的酶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芯 预处理 溴化锂 球磨 酶解 葡萄糖产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基涂料增强食品包装纸防水防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肖睿 贾文超 +4 位作者 高玉洁 李长庚 肖添远 马伟东 石海强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1-11,共11页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可增强食品包装纸防水防油性的生物基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类介绍2类生物基涂料(蛋白质和多糖),对不同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防水防油改性研究进行详细综述,随后将生物基涂... 目的归纳总结目前可增强食品包装纸防水防油性的生物基涂料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后续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分类介绍2类生物基涂料(蛋白质和多糖),对不同材料在食品包装领域防水防油改性研究进行详细综述,随后将生物基涂料与传统包装材料性能做对比,并且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最后对目前存在的困难和应用前景进行总结和展望。结论通过与其他生物聚合物复合或添加增塑剂等方式对纤维素、壳聚糖、淀粉和海藻酸盐等疏水性或者疏油性不足的生物聚合物涂料进行改性,可以解决多孔纤维素纸基材料防水防油性不足的问题,并且可以有效避免使用含氟类涂料对人体和周围环境带来的危害,生物涂料在食品包装纸防水防油改性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包装纸 防水防油 生物基材料 纸基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种常见木质素有机溶剂法分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程鹏超 孙衍宁 +4 位作者 李尧 李继庚 王兴 孙广卫 张馨月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共8页
随着对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开发和研究的逐渐深入,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的性能,需对木质素原料进行结构分级。有机溶剂法分级是一种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理化性质木质素的简单可行的分级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有机溶剂法,对硫... 随着对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开发和研究的逐渐深入,进一步提高木质素基生物质材料的性能,需对木质素原料进行结构分级。有机溶剂法分级是一种可以获得具有特定理化性质木质素的简单可行的分级方法。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采用有机溶剂法,对硫酸盐木质素、有机溶剂木质素、碱木质素和酶解木质素4种常见木质素进行分级,且分级效果较好的研究成果,利用分子质量及分子质量分布,以及醇羟基、酚羟基、甲氧基等官能团含量作为分级评价指标,比较了不同分级策略所使用的单一或多种有机溶剂的分级特点和优缺点,并对木质素分级研究作简要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分级方法 有机溶剂 分子质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