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3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废弃玉米芯颗粒的结构及其复合材料吸声性能
1
作者 吕丽华 潘佳欣 伍成龙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6-102,共7页
为拓宽废弃玉米芯的应用领域,对其颗粒的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探究玉米芯颗粒结构与其吸声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废弃玉米芯颗粒为增强体,聚己内酯为基体,通过热压法制备废弃玉米芯颗粒/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探究... 为拓宽废弃玉米芯的应用领域,对其颗粒的形态结构、聚集态结构以及化学结构进行了分析,探究玉米芯颗粒结构与其吸声性能之间的关系。以废弃玉米芯颗粒为增强体,聚己内酯为基体,通过热压法制备废弃玉米芯颗粒/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探究了废弃玉米芯颗粒粒径、质量分数、热压压强、热压时间、热压温度和后置空气层厚度对吸声性能的影响,并明晰其吸声机制,对力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废弃玉米芯颗粒粒径大小为0.1 mm、质量分数30%、热压时间20 min、热压压强10 MPa、热压温度130℃、后置空气层厚度为2.0 cm时,所制备的玉米芯颗粒/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其平均吸声系数为0.50,降噪系数可达0.57,最大吸声系数可达0.82,属于多孔吸声材料且材料力学性能较好,为废弃玉米芯颗粒/聚己内酯吸声复合材料的研制提供了实验和理论依据,并对废弃玉米芯的回收利用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玉米芯颗粒 结构特征 吸声性能 吸声机制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技术 被引量:1
2
作者 林素存 魏菊 常帅才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126,共6页
针对常规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5)为基础,采集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CSPDarknet53网络(Cross Stage Pa... 针对常规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工作效率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学习技术的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检测方法。以单阶段目标检测算法(YOLOv5)为基础,采集羊毛纤维和粘胶纤维的光学显微镜图像构建数据集,使用CSPDarknet53网络(Cross Stage Partial Network)从数据集中提取纤维特征,通过特征金字塔(FPN)和路径聚合网络(PAN)结合的方式完成不同层次特征的融合;在主干网络引入卷积注意力模块(CBAM)以加强局部特征的提取能力。训练后的YOLOv5模型平均精度均值达0.93,可实现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的自动检测。采用光学显微镜法和化学溶解法对模型的可靠性进行校验,差异在2%以内,说明该方法在毛/粘混纺织物混纺比快速检测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粘混纺织物 混纺比 深度学习 YOLOv5 卷积注意力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的抗冲击性能
3
作者 吕丽华 庞现柯 刘澳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1-96,共6页
为解决变厚度层合复合材料受到载荷时易分层导致其力学性能变差的问题,使用800 tex玄武岩纱线作为经纬纱,采用分层角联锁结构设计并织造了整体性优异的连续变厚度三维机织物,并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备了树脂基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 为解决变厚度层合复合材料受到载荷时易分层导致其力学性能变差的问题,使用800 tex玄武岩纱线作为经纬纱,采用分层角联锁结构设计并织造了整体性优异的连续变厚度三维机织物,并采用树脂传递模塑工艺制备了树脂基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同时织造了同纬铺层和同经铺层2种不同结构的层合复合材料进行对比测试。然后对变厚度层合复合材料分别进行25、50、75、100 J的不同冲击能低速冲击实验,并通过单独分析冲击能为100 J时3种复合材料的损伤面积探究其损伤机制。结果表明:在冲击能为25、50、75 J时,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与同纬铺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刚度退化呈现高度一致性,二者抗冲击能力均优于同经铺层结构复合材料,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损伤载荷大于2种铺层复合材料;层合材料受到冲击损伤时,因其层间无纱线连接,能量在材料层间传播时消耗,从而产生较大范围的分层损伤;而变厚度三维机织复合材料具有层间连接的经纱,受到冲击时应力在材料经纱连接作用下内部不断传播导致材料整体受载,因此具有更高的损伤容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厚度三维织物 铺层复合材料 低速冲击 冲击失效模式 损伤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聚糖酶的工业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张凡星 薛嘉懿 +2 位作者 覃杰 李唐 赵秒 《农产品加工》 2024年第24期64-68,共5页
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中继纤维素之后含量第二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木聚糖酶是生物法降解木聚糖的关键酶。近年来,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友好和“绿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木聚糖酶为工具降解木聚糖,不仅可充分利... 木聚糖是植物半纤维素的主要成分,是自然界中继纤维素之后含量第二丰富的生物质资源。木聚糖酶是生物法降解木聚糖的关键酶。近年来,能源问题日益突出,环境友好和“绿色”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以木聚糖酶为工具降解木聚糖,不仅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也可降低成本。回顾和总结了不同糖苷水解酶家族的木聚糖酶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功能,对木聚糖酶的应用及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聚糖 木聚糖酶 糖苷水解酶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ZIFs)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5
作者 王天龙 张燕 +2 位作者 王新红 冯钠 曲敏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3959-3964,3978,共7页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化合物(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是一种新型的MOFs材料,ZIFs是将咪唑环上的N原子络合到二价过渡金属离子上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沸石拓扑结构的多孔晶体材料,通过调变配体或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形成不同...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化合物(zeolitic imidazolate frameworks,ZIFs)是一种新型的MOFs材料,ZIFs是将咪唑环上的N原子络合到二价过渡金属离子上而形成的一种具有沸石拓扑结构的多孔晶体材料,通过调变配体或配体间的相互作用就可以形成不同结构的ZIFs。ZIFs的合成方法包括溶剂热法、水热法、液相扩散法、胶体化学法、微波合成法和超声法等,本文综述了ZIFs材料的多种优异性能,介绍了近些年来ZIFs材料在选择性气体吸附/分离、催化反应、光学、磁性材料及其他方面的应用。最后对合成新型的ZIFs材料,并将该ZIFs材料应用在电子设备、能源利用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沸石咪唑酯骨架材料 合成 气体选择性吸附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_3-TiO_2复合光催化材料的水热合成及其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8
6
作者 冯翔 史非 +4 位作者 刘敬肖 董晓丽 白麓楠 王晓卡 张秀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37-40,共4页
以无水Ti(SO4)2和Na2WO4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WO3-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WO3-TiO2复合材料对罗... 以无水Ti(SO4)2和Na2WO4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制备了WO3-TiO2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了WO3-TiO2复合材料对罗丹明B的光催化降解能力,结果表明,可见光(高压汞灯)照射下,WO3-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优于P25粉末以及相同条件下制备的TiO2粉末,0.1g WO3-TiO2粉末(WO3摩尔分数2%)对20mL罗丹明水溶液(1×10-5 mol/L)进行光催化降解,5h后降解率达到了98.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步水热法 WO3-TiO2 光催化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藻/磷虾蛋白复合材料的流变性及纤维的制备 被引量:6
7
作者 杨利军 郭静 +5 位作者 张森 张鸿 宫玉梅 管福成 刘元法 夏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6-153,共8页
采用DV-C数显黏度计对海藻/磷虾蛋白(SA/AKP)复合材料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溶液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与切变速率、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流变性为指导制备SA/AKP复合纤维。探究了其表面形貌、力学性能与凝... 采用DV-C数显黏度计对海藻/磷虾蛋白(SA/AKP)复合材料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讨论了溶液黏度,粘流活化能、非牛顿指数、结构黏度指数与切变速率、温度之间的关系,并以流变性为指导制备SA/AKP复合纤维。探究了其表面形貌、力学性能与凝固浴浓度、停留时间的关系,并对复合纤维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SA/AKP纤维极限氧指数高达39;复合纤维以非晶形态存在;AKP的加入没有使纤维出现发霉腐败的现象,但使纤维的热稳定性略有降低;SA/AKP溶液属于假塑性流体,黏度随切变速率的增大而减小;纤维表面具有均匀的沟槽结构,断面呈现圆形或椭圆形形貌。纺丝最佳工艺为SA质量浓度3%,AKP质量份数30phr,80℃挤出,CaCl2质量浓度5%,凝固时间3.5min,纤维的断裂强度达2.58CN/dte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藻酸钠 南极磷虾蛋白 流变性 共混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废弃纤维吸声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声性能 被引量:22
8
作者 吕丽华 毕吉红 于翔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9-43,共5页
针对废弃纺织纤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共混-热压工艺,以废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基体材料,制备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将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加工成穿孔板,并与废弃涤纶织物贴合,构成吸声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吸... 针对废弃纺织纤维利用率不高的问题,采用共混-热压工艺,以废弃纤维为增强材料,以热塑性聚氨酯为基体材料,制备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将废弃纤维/聚氨酯复合材料加工成穿孔板,并与废弃涤纶织物贴合,构成吸声复合材料。重点研究了吸声复合材料中穿孔直径、穿孔板厚度、穿孔率及废弃涤纶织物层数4种结构参数对材料吸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穿孔直径主要影响吸声材料的吸声系数峰值;穿孔板厚度、穿孔率和废弃涤纶织物的层数主要影响吸声材料的吸声频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纤维 吸声性能 复合材料 吸声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阻燃PA6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王方明 管福成 +1 位作者 冯钠 徐静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6-98,112,共4页
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阻燃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阻燃复合材料,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和热失重(TG)重点研究分析了MCA对PA6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MCA对PA6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A用量为1... 以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为阻燃剂,制备了聚酰胺6(PA6)阻燃复合材料,采用氧指数、垂直燃烧和热失重(TG)重点研究分析了MCA对PA6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的影响,同时,考察了MCA对PA6复合体系力学性能和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CA用量为10份时,PA6复合材料的氧指数达到28%,符合难燃材料的要求;TG分析表明,MCA的加入,使复合体系最大分解速率温度升高44℃,提高了PA6的热稳定性,但MCA的促炭能力不强;MCA的加入,复合材料拉伸强度随MCA的加入先增加后降低,而冲击强度逐渐降低;MCA的加入也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吸水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 阻燃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接枝改性制备聚丙烯非织造布吸油材料 被引量:9
10
作者 王丹 崔永珠 +1 位作者 魏春艳 吕丽华 《印染》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31-34,共4页
以熔喷聚丙烯无纺布(MBPP)为基材,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制备了LMA-g-MBPP吸油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单体(LMA)质量分数4%,引发剂(BPO)质量分数3%... 以熔喷聚丙烯无纺布(MBPP)为基材,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为单体,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通过化学接枝改性制备了LMA-g-MBPP吸油材料。利用正交试验与单因素分析,得到优化的制备工艺条件:单体(LMA)质量分数4%,引发剂(BPO)质量分数3%,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120 min。制备的LMA-g-MBPP吸油材料,最大接枝率为11.6%,最大饱和吸附率为12.0 g/g,最大保油率为9.3 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改性 接枝 甲基丙烯酸十二酯 非织造织物 熔喷聚丙烯 吸油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纶水解处理及对ABS/芳纶复合材料性能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夏英 马文文 +1 位作者 张桂霞 葛雪明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23-26,共4页
采用水解反应对芳纶1414(PPTA)进行了表面处理。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PPTA,研究了PPTA水解处理时间对ABS/PPTA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水解处理对ABS/PPTA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水解处理的PPTA部分... 采用水解反应对芳纶1414(PPTA)进行了表面处理。制备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PPTA,研究了PPTA水解处理时间对ABS/PPTA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的影响,分析了水解处理对ABS/PPTA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水解处理的PPTA部分酰胺键断裂,生成了—OH,且其表面粗糙,形成了浅沟槽;水解处理提高了PPTA与ABS树脂的相容性,改善了ABS/PPTA的力学性能。当PPTA水解处理时间为18h时,ABS/PPTA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比未水解处理的分别提高了9.2%和57%,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达到76.24 MPa和3.40 G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芳纶纤维 水解处理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燃型玄武岩织物/聚乳酸复合材料的研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吕丽华 刘桂彬 孙艳丽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20-24,共5页
采用热压法成型工艺制备阻燃型玄武岩织物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考察聚乳酸质量分数、热压压力、热压温度、阻燃剂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极限氧指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得出制备阻燃型玄武岩织... 采用热压法成型工艺制备阻燃型玄武岩织物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考察聚乳酸质量分数、热压压力、热压温度、阻燃剂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及极限氧指数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极差分析及单因素分析,得出制备阻燃型玄武岩织物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的优化工艺:阻燃剂质量分数为30%,聚乳酸质量分数为64.6%,热压压力为5 MPa,热压温度为185℃。结果表明:添加氢氧化镁阻燃剂制备的阻燃型玄武岩织物增强聚乳酸复合材料,其力学性能略有降低,但仍比较优异,且极限氧指数可达到3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织物 聚乳酸 力学性能 阻燃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橡胶协效阻燃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复合材料的性能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永春 徐静 +2 位作者 冯钠 张宏友 吴鸣宇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26,共5页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阻燃、抗滴落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复合材料,探讨了硅橡胶与Mg(OH)2的协同阻燃与抗滴落作用。结果表明,当硅橡胶/Mg(OH)2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1.6%,且熔融滴落现象明显改善;TG分析表明,硅橡胶... 采用熔融法制备了一种阻燃、抗滴落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TPO)复合材料,探讨了硅橡胶与Mg(OH)2的协同阻燃与抗滴落作用。结果表明,当硅橡胶/Mg(OH)2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提高到31.6%,且熔融滴落现象明显改善;TG分析表明,硅橡胶的加入,使TPO/硅橡胶/Mg(OH)2复合材料的分解温度有所提高,热稳定性和抵抗热分解能力增强;燃烧炭层的FTIR分析表明,加入硅橡胶后,复合材料内Si—O键的数量明显增加,说明硅橡胶具有抗滴落作用。拉伸应力–应变行为研究表明,硅橡胶/Mg(OH)2为20/80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达到2.81 MPa,断裂伸长率达到34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塑性聚烯烃弹性体 硅橡胶 氢氧化镁 抗滴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郭静 张雨燕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3期67-70,共4页
相变储能技术的发展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传统相变材料的不足,引出新型相变材料的概念。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新型相变材料的研究状况,系统概括和阐述了几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 相变储能技术的发展对能源的有效利用和高科技产品的研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概述了传统相变材料的不足,引出新型相变材料的概念。结合近年来国内外新型相变材料的研究状况,系统概括和阐述了几种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并对它们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展望了新型相变材料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变材料 复合相变材料 制备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DPE-g-GMA增容LDPE/木质素复合泡沫材料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季 冯钠 +2 位作者 杨亮 王晓鹏 王达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16,共4页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木质素为填料,LDP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DPE-g-GMA)为增容剂,辅以发泡剂和交联剂,制备LDPE/木质素复合发泡材料,考察了LDPE-g-GMA及其用量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泡沫材料的微观形态。结...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树脂,木质素为填料,LDPE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LDPE-g-GMA)为增容剂,辅以发泡剂和交联剂,制备LDPE/木质素复合发泡材料,考察了LDPE-g-GMA及其用量对泡沫材料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泡沫材料的微观形态。结果表明:LDPE-g-GMA可以有效降低LDPE/木质素复合泡沫材料的表观密度,使泡沫材料泡孔均匀细密;随着LDPE-g-GMA用量的增加,LDPE/偶联剂处理木质素(M-木质素)复合泡沫材料泡孔的平均直径先增大后减小,LDPE-g-GMA的用量存在最佳值,当用量为4份时,比强度达到10.96 MPa/(g·cm-3),表观密度为0.533g/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增容 木质素 泡沫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PP吸油材料的LMA接枝聚合 被引量:3
16
作者 郭艳玲 崔永珠 +1 位作者 吕丽华 王晓 《印染》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9-42,共4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熔喷聚丙烯无纺布(PP)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以提高其吸油性能。研究溶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优化液相接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材...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熔喷聚丙烯无纺布(PP)进行改性,在其表面引入甲基丙烯酸十二酯(LMA),以提高其吸油性能。研究溶剂对接枝率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和极差分析,优化液相接枝工艺条件。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十二酯单体成功接枝到聚丙烯材料表面上,改性聚丙烯吸油材料具有优良的吸油性和保油性,且机械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性 低温等离子体 吸油 LMA 聚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板法制备TiO_2介孔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7
作者 宫玉梅 梁青 +2 位作者 宋敬川 夏令明 何迎新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8-19,24,共3页
TiO2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是当今介孔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介孔材料的分类,概述了模板法制备TiO2介孔材料的机理及不同类型的模板剂在TiO2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指出了模板剂脱除过程中存在... TiO2介孔材料在催化、吸附及分离等领域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是当今介孔材料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介孔材料的分类,概述了模板法制备TiO2介孔材料的机理及不同类型的模板剂在TiO2介孔材料制备中的应用,指出了模板剂脱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介孔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孔TiO2制备 模板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聚物的制备及其在PP/EVA复合材料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夏英 王爽 +1 位作者 贾腾 廖林杰 《现代塑料加工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3-36,共4页
以马来酸钠(MAN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利用聚丙烯(PP)接枝MANa制备了离聚物MANa接枝PP(PP-g-MAN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MANa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将接枝率为29.1%的PP-g-MANa引入到PP/乙... 以马来酸钠(MANa)为接枝单体,过氧化二异丙苯(DCP)为引发剂,采用熔融接枝的方法,利用聚丙烯(PP)接枝MANa制备了离聚物MANa接枝PP(PP-g-MANa),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MANa与PP发生了接枝反应。将接枝率为29.1%的PP-g-MANa引入到PP/乙烯-醋酸乙烯酯(EVA)复合材料中,探讨了离聚物对复合材料力学、加工性能及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PP-g-MANa可作为PP/EVA复合材料的相容剂;当其用量为8份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分别提高了3.2,3.9MPa,冲击强度提高了12.3kJ/m2,同时,熔体流动速率提高了76.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融接枝 离聚物 聚丙烯 乙烯-醋酸乙烯酯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加工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丙烯腈和聚乙二醇的侧链型相变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迪 郭静 +2 位作者 宫玉梅 张森 管福成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77-3182,3187,共7页
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法先合成大分子单体(HMPEG),然后利用水相沉淀法,将大分子单体与丙烯腈(AN)以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 以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4,4’-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甲基丙烯酸羟乙酯(HEMA)、丙烯腈(AN)为主要原料,采用两步法先合成大分子单体(HMPEG),然后利用水相沉淀法,将大分子单体与丙烯腈(AN)以及第三单体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接枝共聚,形成一种以丙烯腈和甲基丙酸甲酯聚合物P(AN-coMMA)为主链,大单体(HMPEG)为侧链的系列接枝型相变材料P(AN-co-MMA)-g-HEPEG。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TG)和X射线衍射(XRD)对大单体和共聚物的结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和晶体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大分子单体及其共聚物是一系列具有稳定的结构、良好的结晶性能、高相变焓及良好热稳定性的相变材料。当PEG分子量为4 000时(m(HMPEG)∶m(AN)=45∶45),接枝型相变材料P(AN-co-MMA)-g-HMPEG4000的熔融峰温度为52℃,结晶峰温度为26℃,热焓为31J/g,在290℃以下热稳定性良好,可用于加工或使用温度较高的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分子单体 聚丙烯腈接枝共聚物 固固相变材料 热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HCO_3协效发泡氯磺化聚乙烯橡胶微孔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被引量:1
20
作者 冯钠 王卫婷 +1 位作者 常素芹 戚晓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2-95,99,共5页
采用模压发泡技术,以NaHCO3为协效发泡剂,制备了一系列兼具不同开闭孔形态的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发泡材料。研究了NaHCO3对发泡CSM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HCO3用量为8phr时,构成了吸放热平衡发泡体系,胶料硫化性能最好。... 采用模压发泡技术,以NaHCO3为协效发泡剂,制备了一系列兼具不同开闭孔形态的氯磺化聚乙烯橡胶(CSM)发泡材料。研究了NaHCO3对发泡CSM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NaHCO3用量为8phr时,构成了吸放热平衡发泡体系,胶料硫化性能最好。SEM显示,发泡材料均呈现两种尺寸水平并兼具开闭孔的微观结构。Nano-measure统计得出,随NaHCO3用量增加,泡孔平均直径增大,孔壁变薄,开孔率提高,在保证泡孔不被气体胀破的前提下,用NaH-CO3来提高开孔率的有效用量为12phr;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表明,CSM泡沫具有典型弹性体发泡材料的特点,塌陷平台区的应力在NaHCO3用量为12phr-24phr时几乎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磺化聚乙烯 微观结构 压缩应力应变 发泡剂 开孔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