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生物壳聚糖酶的研究及其降解产物壳寡糖在食品领域的应用 被引量:5
1
作者 宋晓晨 祖国仁 +1 位作者 陈莉 孔繁东 《河北农业科学》 2009年第7期48-50,128,共4页
介绍了壳聚糖酶的来源、分类及其理化性质,总结了国内外产壳聚糖酶菌株的研究进展,并对其降解产物壳寡糖的生理功能和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壳聚糖酶 微生物 壳寡糖 生理功能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生物技术在油菜遗传改良上的应用和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刘志文 单连民 +1 位作者 韩旭 毛玮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00-906,共7页
总结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油菜新品种选育和材料创新、群体构建、复杂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转基因等上的应用,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油菜品质改良、抗性提高、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等方面的进展,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指... 总结了小孢子培养技术在油菜新品种选育和材料创新、群体构建、复杂性状的遗传分析和转基因等上的应用,概述了转基因技术在油菜品质改良、抗性提高、雄性不育系的选育等方面的进展,综述了DNA分子标记在油菜遗传图谱构建和基因定位、指纹图谱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等各个方面的进展,并对这三大现代生物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小孢子培养 转基因技术 分子标记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MS/MS法同时测定近岸底栖生物中15种磺胺类抗生素残留量 被引量:15
3
作者 那广水 周传光 +5 位作者 王震 王强 李红霞 陈彤 张月梅 姚子伟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34-437,共4页
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生物样品,建立以ESI(+)和SRM为基础的快速检测15种磺胺的HPLC-MS/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大连周边海域底栖生物中磺胺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岸底栖生物中磺胺噻唑(STZ)、磺胺喹啉(SQX)、磺... 采用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方法处理生物样品,建立以ESI(+)和SRM为基础的快速检测15种磺胺的HPLC-MS/MS方法,并采用该方法对大连周边海域底栖生物中磺胺的残留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岸底栖生物中磺胺噻唑(STZ)、磺胺喹啉(SQX)、磺胺嘧啶(SDZ)和磺胺甲基异噁唑(SMZ)等检出率较高,质量分数为1.39~143.29 ng/g.说明在我国近岸底栖生物中已经有一定量的磺胺类抗生素的残留,并威胁到水生生物的安全,因此应加强对近岸海洋环境中抗生素残留的监测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生物 磺胺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抗生素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酪乳杆菌固定化对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王欢 高世伟 +4 位作者 徐龙权 刘滢 张丽莉 赵萧萧 王际辉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7-89,共3页
主要研究了干酪乳杆菌固定化的相关条件对共轭亚油酸生成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从而提高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产量。正交实验表明:海藻酸钠浓度对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影响较大。比较理想的合成条件为:培养温度37℃,海藻酸钠浓度1.5%,... 主要研究了干酪乳杆菌固定化的相关条件对共轭亚油酸生成量的影响,得出最佳培养条件,从而提高共轭亚油酸生物合成的产量。正交实验表明:海藻酸钠浓度对共轭亚油酸的合成影响较大。比较理想的合成条件为:培养温度37℃,海藻酸钠浓度1.5%,氯化钙浓度1.5%,培养时间18h,菌的稀释比1∶2,固定化菌液的添加量为1mL,胶粒大小1.6G,固定化时间4h。在此条件下,共轭亚油酸的最大积累量为62.57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乳杆菌 固定化 共轭亚油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海域贝类麻痹性贝毒的污染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夏远征 王双双 +2 位作者 辛丘岩 李冬梅 朱蓓微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4-56,共3页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大连长海县海域内的主要经济贝类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贝类PSP含量依次是:虾夷扇贝>紫石房蛤>海螺>鲍鱼;虾夷扇贝的PSP污染最为严重,且... 采用小白鼠生物测试法对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间大连长海县海域内的主要经济贝类的麻痹性贝毒(PSP)污染情况进行监测。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类的贝类PSP含量依次是:虾夷扇贝>紫石房蛤>海螺>鲍鱼;虾夷扇贝的PSP污染最为严重,且污染程度存在季节差异,夏春两季高,秋冬两季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类 PSP 毒化状况 季节变化 组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酶水解林蛙肉蛋白质及产物抗氧化活性初探 被引量:4
6
作者 孔繁东 杜娟 +2 位作者 祖国仁 孙浩 代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76-79,共4页
研究了微生物碱性蛋白酶对林蛙肉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及其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了酶浓度、水解温度、时间、pH值对林蛙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同时用硫氰酸铁和改进的邻苯三酚法测定分析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酶浓度为3... 研究了微生物碱性蛋白酶对林蛙肉蛋白质的水解作用及其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探讨了酶浓度、水解温度、时间、pH值对林蛙肉蛋白质水解度的影响,同时用硫氰酸铁和改进的邻苯三酚法测定分析水解液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酶解条件酶浓度为3%、温度为45℃、时间为2.5h、pH6.0时可以获得较高水解度,同时水解液对Fe3+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具有较高清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蛙肉 微生物碱性蛋白酶 自由基:酶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头翁皂苷及次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伟 李红捷 +1 位作者 鱼红闪 金凤燮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8期8779-8780,8784,共3页
中药材白头翁中所含皂苷主要为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酯苷,其含量约为8.57%。白头翁粗皂苷可... 中药材白头翁中所含皂苷主要为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O-[α-L鼠李糖基(1→4)-β-D-葡萄糖基(1→6)]-β-D-葡萄糖酯苷,其含量约为8.57%。白头翁粗皂苷可经硅胶柱层析法分离纯化,白头翁皂苷B4的收得率约为60.33%。五糖基白头翁皂苷B4经酸水解后可得到白头翁皂苷元,即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而白头翁皂苷B4经碱水解后可得到含两个糖基的白头翁皂苷A,即3-O-[α-L-鼠李糖基(1→2)-α-L-阿拉伯糖基]-3β,23-二烃基-Δ20(29)-羽扇豆烯-28-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头翁皂苷 薄层层析 硅胶 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食品防腐剂乳酸菌素的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李霞 牟光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0-341,344,共3页
乳酸菌素是一类由乳酸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抑菌蛋白或多肽。本文对乳酸菌素的作用机理、产细菌素乳酸菌的诱变及乳酸菌素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乳酸菌素 作用机理 诱变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虫草多糖的生物活性及其在家禽中的应用 被引量:4
9
作者 郎久义 付燕 +2 位作者 吴凌 齐旭阳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29-31,共3页
虫草是我国特有的名贵药用真菌,其主要活性物质虫草多糖近年来受到科学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本文主要从虫草多糖组分研究、药理功能及虫草在家禽中应用等几个方面对近些年来取得的成果作简要概述。
关键词 虫草多糖 生物活性 家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放线菌抗肿瘤生物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生美 薛永常 +2 位作者 贺宝玲 张秀军 张玉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6期15770-15773,共4页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 近几年来,海洋放线菌代谢产物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从海洋放线菌中分离到许多结构新颖、有特殊生理活性和潜在药用价值的新化合物,其中,抗肿瘤化合物的研究及开发显示出十分诱人的前景。按化合物的结构类型简要介绍了来自海洋放线菌的几种抗肿瘤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放线菌 代谢产物 抗肿瘤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嗜酸乳杆菌P302所产类细菌素的生物学特性及菌株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付燕 林洋 +1 位作者 王蕙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16-19,共4页
对嗜酸乳杆菌P302所产的类细菌素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类细菌素对动物肠道内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pH值仅在3.0和4.0有抑菌活性,在121℃处理20min后活性略有下降,用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降低。嗜酸乳杆菌P... 对嗜酸乳杆菌P302所产的类细菌素进行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类细菌素对动物肠道内革兰氏阴性和革兰氏阳性致病菌均有抑菌作用,pH值仅在3.0和4.0有抑菌活性,在121℃处理20min后活性略有下降,用蛋白酶处理后抑菌活性降低。嗜酸乳杆菌P302对83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P302对其中的19种抗生素有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细菌素 生物学活性 药敏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油生产中生物及化学性危害的分析和控制 被引量:3
12
作者 藏小丹 牟光庆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4-17,共4页
通过对原料大豆及其加工、储运过程中的生物及化学危害分析,找出了危害大豆油食用安全的主要原因。在原料大豆储运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大豆在安全水分(13.5%)以下;在大豆油的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剂残留和防止大豆油的氧化酸败,这样可... 通过对原料大豆及其加工、储运过程中的生物及化学危害分析,找出了危害大豆油食用安全的主要原因。在原料大豆储运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大豆在安全水分(13.5%)以下;在大豆油的加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溶剂残留和防止大豆油的氧化酸败,这样可有效地消除安全隐患,保证食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危害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桑树韧皮纤维生物脱胶菌种产果胶酶的分离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姜晓雷 慕睿 +2 位作者 何连芳 赵长新 刘秉钺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86-88,共3页
从沤麻水筛选出的No.9菌果胶酶经(NH4)2SO4分级沉淀、透析,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柱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分离出电泳纯的果胶裂解酶,测得分子量为43 kD,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2;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发酵液... 从沤麻水筛选出的No.9菌果胶酶经(NH4)2SO4分级沉淀、透析,CM-Sephadex C-50离子交换柱、Sephadex G-100柱凝胶层析分离纯化,分离出电泳纯的果胶裂解酶,测得分子量为43 kD,最适反应温度为50℃,最适pH值为5.2;利用气相色谱法测得发酵液中果胶酯酶酶活为7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纤维脱胶 果胶酶 分离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生物合成中羟基化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聂会忠 薛永常 +1 位作者 高志芳 刘长斌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9,共5页
介绍了3种调控木质素代谢的羟基化酶的遗传特性及其基因调控的研究进展,重点综述了香豆酸-3-羟基化酶(C3H)的最新研究进展,讨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策略。
关键词 木质素 细胞色素P450单氧化物酶 香豆酸-3-羟基化酶 羟基肉桂酰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栅栏因子对鱼蛋白模拟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李艳芹 刘俊荣 +4 位作者 戴志远 赵前程 俞微微 谢智芬 孙黎明 《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47-152,共6页
低值鱼蛋白先经热塑挤压蒸煮处理得到具备肉类咀嚼感的组织化挤出物,以此为基料开发模拟肉类产品。以食盐、蔗糖和柠檬酸的添加量分别作为栅栏因子调节参数,跟踪研究各个栅栏因子对模拟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触感(咀... 低值鱼蛋白先经热塑挤压蒸煮处理得到具备肉类咀嚼感的组织化挤出物,以此为基料开发模拟肉类产品。以食盐、蔗糖和柠檬酸的添加量分别作为栅栏因子调节参数,跟踪研究各个栅栏因子对模拟食品感官质量的影响,感官质量评价指标包括触感(咀嚼感)、味感和嗅感。结果表明:组织化鱼肉模拟食品具有很好的感官质量,在新型模拟食品的开发中有很好的研究前景;采用中心复合设计,得到各个栅栏因子调节参数与模拟产品感官质量之间关系的拟合模型,由此得出食盐、蔗糖和柠檬酸3个栅栏因子调节参数对调节产品咀嚼感和味感有显著作用,而该3个因素对产品的嗅感影响不显著。此外,利用热塑挤压蒸煮技术得到的组织化鱼蛋白基料的质构稳定,在研制模拟食品过程中,该基料仍旧保持原有的类肉咀嚼特征,这是新型模拟产品研发的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鱼蛋白 模拟食品 栅栏因子调节参数 感官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新型药剂降低动物性食品中抗生素残留 被引量:1
16
作者 明双喜 刘艳 +1 位作者 王沂蒙 江国托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2-35,共4页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研发和应用高效、无残留的新型抗菌制剂成为热点,抗菌肽、微生态制剂、中药、功能性低聚糖等产品逐渐以抗生素替代品的面目问世并发挥着巨大作用。
关键词 抗生素残留 动物性食品 新型药剂 应用 动物疾病 产品品质 抗菌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功能性油脂微生物的筛选及鉴定 被引量:3
17
作者 史海粟 王际辉 +1 位作者 叶淑红 夏宏盼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4-27,共4页
从海水中筛选产功能性油脂的微生物,经菌株分离培养,发酵培养,用苏丹黑染色法得到4株产油脂菌株。对4株菌株的产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该4株菌株有较强的合成功能性油脂的能力,并对能够合成DHA的11-6号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为乳... 从海水中筛选产功能性油脂的微生物,经菌株分离培养,发酵培养,用苏丹黑染色法得到4株产油脂菌株。对4株菌株的产油量和脂肪酸组成分析表明,该4株菌株有较强的合成功能性油脂的能力,并对能够合成DHA的11-6号菌株进行了初步鉴定,确定为乳糖红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 功能性油脂 筛选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发酵法提取亚麻木脂素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莹莹 钟瑜 张春枝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7-139,共3页
亚麻木脂素(SDG)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按2.5%的接种量将米曲霉Asp.oryzae39#接种于亚麻籽粉,25~30℃发酵120h,再经丙酮提取,亚麻木脂素粗提物得率为21%~22%,SDG得率为16‰~17‰。发酵法提取SDG的提取率比未经发酵提高... 亚麻木脂素(SDG)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按2.5%的接种量将米曲霉Asp.oryzae39#接种于亚麻籽粉,25~30℃发酵120h,再经丙酮提取,亚麻木脂素粗提物得率为21%~22%,SDG得率为16‰~17‰。发酵法提取SDG的提取率比未经发酵提高了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木脂素 微生物发酵 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群体感应及其在感染性疾病治疗新策略中的潜在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月 陈晓艺 李宪臻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8期9608-9611,共4页
微生物抗药性突变株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幅降低,寻找新的感染性疾病防治策略迫在眉睫。病原菌的致病毒性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以群体感应为靶标,调控群体感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这种以阻断... 微生物抗药性突变株的出现,导致抗生素的治疗效果大幅降低,寻找新的感染性疾病防治策略迫在眉睫。病原菌的致病毒性受群体感应系统调控,因此,以群体感应为靶标,调控群体感应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可以达到治疗感染性疾病的目的。这种以阻断群体感应过程而非细胞生长为治疗策略的方式,不会引起抗药性突变株的出现,所开发的药物是抗病原性的,是继抗生素之后最具发展前景的新型抗感染药物之一。主要论述了有关群体感应作为新型药物靶标的可能性及相关研究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抗生素 靶标 感染性疾病 自体诱导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及其在微生物病害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郝富智 郭继强 李宪臻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2期76-79,共4页
在绝大多数病原菌中都发现有群体感应机制存在,用于调控侵染过程中微生物致病基因的表达。群体感应抑制剂处理既能控制微生物致病毒性,又不影响细胞生长,因此不会导致抗性株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抗病原性药物。本文重点探讨了群体感应抑... 在绝大多数病原菌中都发现有群体感应机制存在,用于调控侵染过程中微生物致病基因的表达。群体感应抑制剂处理既能控制微生物致病毒性,又不影响细胞生长,因此不会导致抗性株的形成,是一种理想的抗病原性药物。本文重点探讨了群体感应抑制剂的筛选、种类以及在群体感应过程中的作用机理和潜在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群体感应 群体感应抑制剂 自体诱导分子 植物病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