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速动车轴箱轴承疲劳寿命计算方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震 商慧玲 +1 位作者 张旭 孙伟 《铁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62,共8页
针对轴承疲劳寿命预测问题,考虑游隙和离心效应的影响,将ISO 281:2007标准计算方法与Lundberg和Palmgren计算方法开展对比研究;考虑轴承内部在轴承承受复合载荷下的载荷特征,以及滚动体的影响,将L-P和改进的L-P方法开展对比研究。基于Py... 针对轴承疲劳寿命预测问题,考虑游隙和离心效应的影响,将ISO 281:2007标准计算方法与Lundberg和Palmgren计算方法开展对比研究;考虑轴承内部在轴承承受复合载荷下的载荷特征,以及滚动体的影响,将L-P和改进的L-P方法开展对比研究。基于Python编程计算含有(5+3 n)个自由度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拟静力学模型,得到动车轴箱轴承的内部载荷特征和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结果表明:轴承内部载荷值随着轴承负游隙值的增大而增大;当列车运行速度发生变化时,轴承内部的载荷分布情况变化不大;ISO 281:2007标准方法所得寿命结果最大,且负游隙越大,L-P方法与ISO 281:2007标准方法相比所得寿命差值较大;改进的L-P方法分析计算出的寿命值最小,且负游隙大小不影响改进及未改进L-P方法所得寿命的比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拟静力学模型 轴向游隙 载荷分布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弹流理论的风电主轴承润滑状态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王亚彪 李铎 +2 位作者 张旭 孙伟 孙振生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65-70,共6页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对联合载荷作用下滚子-滚道进行接触分析,同时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建立风电主轴承润滑状态理论分析模型;以某型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为例,采用该模型研究其极限工况下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和接触应力分布、最大受载滚子沿素线... 基于Hertz接触理论,对联合载荷作用下滚子-滚道进行接触分析,同时基于弹流润滑理论,建立风电主轴承润滑状态理论分析模型;以某型兆瓦级风电主轴承为例,采用该模型研究其极限工况下滚子-滚道接触载荷和接触应力分布、最大受载滚子沿素线方向的接触应力和接触载荷分布以及滚子-滚道接触处平均速度,并分析其在极限载荷工况下的润滑状态。结果表明:由于滚子端部应力集中,油膜沿素线呈现两端薄、中部厚特征;滚子-滚道沿素线油膜厚度与接触表面粗糙度处于同一数量级,接触表面质量对润滑状态有重要影响;改善轴承的润滑状态可从轴承结构、润滑参数及加工质量等方面入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流润滑 HERTZ接触理论 风电主轴承 载荷分布 润滑状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拟静力学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李震 郑林征 +1 位作者 张旭 孙伟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6-281,共6页
为了研究风电设备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拟静力学特性及寿命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向量运算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将坐标向量和旋转矩阵应用于传统的拟静力学分析,能够准确、快速得到实际复杂工况下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轴承疲劳寿命。通过... 为了研究风电设备中双列圆锥滚子轴承的拟静力学特性及寿命情况,提出了一种基于坐标向量运算的分析模型,该模型将坐标向量和旋转矩阵应用于传统的拟静力学分析,能够准确、快速得到实际复杂工况下轴承内部载荷分布和轴承疲劳寿命。通过将该模型应用于某型号3 MW风电主轴承,得到了极限载荷工况下圆锥滚子与内、外圈滚道和内圈挡边的接触载荷分布曲线,确定了极限载荷工况中不同倾覆力矩下的圆锥滚子受力曲线,并得到了轴向游隙为-0.25~0.25 mm时,轴承整体寿命变化曲线,确定了最佳寿命时轴向游隙为-0.025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 拟静力学模型 疲劳寿命 轴向游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ELMD模糊熵和GK聚类的轴承故障诊断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帅杰 马跃 +1 位作者 张旭 李铎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8-121,共4页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种基于总体局部均值分解(Ensemble Local Mean Decomposition,ELMD)模糊熵和GK(Gustafson-Kessell)聚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ELMD分解,得... 针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的非平稳、非线性特性,采用一种基于总体局部均值分解(Ensemble Local Mean Decomposition,ELMD)模糊熵和GK(Gustafson-Kessell)聚类的滚动轴承故障诊断方法。首先通过对滚动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进行ELMD分解,得到若干的乘积函数(Product Function,PF)分量和一个残差。然后,通过PF分量和原始轴承故障信号的相关性分析,选取与原始信号相关性最大的PF分量,并求取PF分量的模糊熵值作为特征向量。最终,通过GK聚类对所得的特征向量进行识别分类。通过对滚动轴承正常状态、内圈故障、滚动体故障和外圈故障的轴承四种状态分析表明,基于ELMD模糊熵和GK聚类的方法能够准确有效的对轴承故障状态进行分类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滚动轴承 总体局部均值分解 模糊熵 GK聚类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风电圆锥滚子轴承大挡边-滚子球端面接触分析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亚彪 孙伟 +3 位作者 张旭 李铎 霍军周 孙振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258-263,共6页
针对点接触假设的传统模型无法获得接触应力区域的分布特征参数,基于大挡边-滚子球端面接触关系和Hertz接触理论,提出大挡边-滚子球端面接触应力分布区域的理论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分析载荷、滚子端面... 针对点接触假设的传统模型无法获得接触应力区域的分布特征参数,基于大挡边-滚子球端面接触关系和Hertz接触理论,提出大挡边-滚子球端面接触应力分布区域的理论计算模型,并用有限元方法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基于该模型分析载荷、滚子端面球半径及挡边锥度角对接触状态的影响。最后以某风电主轴承为例,建立该轴承大挡边-滚子球端面的设计图谱。结果表明:风电主轴承挡边接触状态受载荷影响明显,接触区域位置对挡边锥角变化非常敏感,滚子球端面与挡边需匹配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力发电机 主轴承 圆锥滚子轴承 挡边 接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凸形的高铁圆锥滚子轴承动态性能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李铎 孙伟 +1 位作者 张旭 杨帅杰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8,共4页
以高铁轴箱352228型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依照经验公式计算合适的凸度量,建立四种不同凸形的圆锥滚子轴承模型,并利用LS-DYNA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分析其在相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分析具有不同滚子凸形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应力分布、滚... 以高铁轴箱352228型圆锥滚子轴承为研究对象,依照经验公式计算合适的凸度量,建立四种不同凸形的圆锥滚子轴承模型,并利用LS-DYNA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分析其在相同工况下的动态特性,分析具有不同滚子凸形的圆锥滚子轴承的滚子应力分布、滚子-滚道接触力、轴承内圈跳动量及滚子偏转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合理的凸形选择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滚动体的应力集中、改善轴承的振动情况和滚子偏斜,并且面对不同的设计需求时,应综合考虑轴承的动态性能,选择最佳的滚子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圆锥滚子轴承 凸形 应力集中 振动 滚子偏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器学习结合视触多感知特征融合的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朱鑫宇 康家铭 +4 位作者 邵卫东 刘阳 张旭 杨继新 王慧慧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3期41-48,共8页
盐渍海参等级评定结果直接影响海参的经济价值,不同等级盐渍海参在颜色、形态和气味上很难直接分辨。现有的检测方法具有线下分散性操作以及依赖人工经验的特点,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线作业要求。为实现快速、无损的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本... 盐渍海参等级评定结果直接影响海参的经济价值,不同等级盐渍海参在颜色、形态和气味上很难直接分辨。现有的检测方法具有线下分散性操作以及依赖人工经验的特点,无法满足大规模生产线作业要求。为实现快速、无损的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本实验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力学多感知特征融合的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新方法。鉴于海参含盐量与质构特性的复杂关系,本实验利用构建的盐渍海参等级评定系统感知盐渍海参受力回复过程的形变图像与力学信息;通过回复过程形状变化特点与力学特征,结合机器学习算法实现盐渍海参等级评定。为精确提取与海参形状变化相关的图像特征,在传统图像处理方法基础上进行改进,建立盐渍海参轮廓动态能量图,提取基于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的纹理特征;针对力学信息,提取力学统计特征,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主成分分析法对所有特征数据进行降维和融合,获得视触多感知融合特征,根据融合数据特点,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支持向量机建立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模型。结果表明,特征融合后结合支持向量机模型检测效果优异,该模型的准确度(Accuracy)=1、精确率(Precision)=1、召回率(Recall)=1、综合评价指标(F1-Score)=1。一级品、二级品、合格品盐渍海参分类识别准确率可达100%。该方法可为盐渍海参等级评定提出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渍海参 视触多感知 动态能量图 力学特征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激光扫描的鱼类定量切段方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骏骁 龚泽 +3 位作者 康家铭 张旭 王慧慧 李刚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87-92,共6页
目的:实现鱼类制品前处理加工鱼肉定量切段机械化。方法:利用线激光扫描得到的鱼体轮廓数据和鱼体重量随体长的分布数据,并据此构建鱼体定重切段和等重切段的定量化分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鱼体重量分布模型... 目的:实现鱼类制品前处理加工鱼肉定量切段机械化。方法:利用线激光扫描得到的鱼体轮廓数据和鱼体重量随体长的分布数据,并据此构建鱼体定重切段和等重切段的定量化分切模型,通过试验验证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结果:鱼体重量分布模型的预测精度>91%;给定段重为10,15,20 g时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0.16,0.38,1.15 g;给定段数为10,15,20段时的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2.44,1.35,0.67 g。结论:定重切段时,切割误差随给定重量增大而提高;等重切割时,给定段数越少,切割误差越大,该方法可满足实际生产中定量切段加工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激光扫描 重量分布 定重切段 等重切段 鱼肉分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