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自动化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王博文 杨远超 +3 位作者 庞桂兵 马坤 悦进 黄谦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695-1701,共7页
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通过理论分析、管路设计、程序编写,研制了1~120 MPa范围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的自动化装置。对该传感器的线性系数及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线性系数与1的偏差小于±4×10^(-4);通过与... 利用高精度压力传感器,通过理论分析、管路设计、程序编写,研制了1~120 MPa范围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校准的自动化装置。对该传感器的线性系数及长期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该传感器线性系数与1的偏差小于±4×10^(-4);通过与传统校准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装置应用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NIM)压力基准量值传递工作的可靠性;应用该装置对起始平衡法和直接平衡法两种校准方法的结果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两种方法的一致性。应用该自动化装置校准液体活塞式压力计有效面积的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32×10^(-6)(k=2),其形变系数的扩展不确定度为1.8×10^(-7)/MPa(k=2),校准所需时间比传统方法大幅度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计量 液体活塞式压力计 自动化校准 有效面积 形变系数 不确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4D打印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毕野 吴豪 董秀萍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24-430,共7页
4D打印技术作为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这个维度的新兴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构建复杂结构,还能通过材料的预设形变来实现打印物体的自我组装和形态变化。4D打印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增材制造技术,因演变过程完全可预测、... 4D打印技术作为在3D打印的基础上增加了“时间”这个维度的新兴打印技术,不仅可以在三维空间内构建复杂结构,还能通过材料的预设形变来实现打印物体的自我组装和形态变化。4D打印技术作为新一代的增材制造技术,因演变过程完全可预测、可设计和可控制的特点,其潜力和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近年来,4D打印技术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通过4D打印实现食品结构、营养成分、口感等特性的精准控制。本文综述了食品4D打印技术原理、要素及优势,分析了食品4D打印在现代食品加工领域中的应用进展,包括4D打印材料特性、外界刺激等方面,并重点探讨了4D打印智能食品的微观结构控制与口感之间的关系,最后展望了食品4D打印技术发展趋势和挑战,旨在为现代食品加工领域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D打印 增材制造 食品加工 外界刺激 微结构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车间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 被引量:1
3
作者 苏佳琦 王德权 +1 位作者 张兆一 汪兴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65-168,共4页
为了提高发动机生产质量,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实验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合理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案。采用VUE框架、SQL2008、WebSocket等手段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最终实现了预期设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解决了... 为了提高发动机生产质量,通过长时间的实践实验研究,最终总结归纳出合理有效的系统开发方案。采用VUE框架、SQL2008、WebSocket等手段进行信息系统开发,最终实现了预期设定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各个功能。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解决了数据采集、不能直观展示需求数据、质量无法追溯等问题,既简洁明了的展示了数据,又从均值-极差、正态分布等各个方面对质量进行了科学系统的SPC分析,优化了质量管理的分析过程,增加了完整的质量追溯流程。使得车间管理实现了数字化展示,达到了提高管理质量的目的,推动了企业数字化、智能化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量管理 数据采集 SPC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桁架式自动插装机器人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1
4
作者 吴昊天 戚展豪 +2 位作者 赵明 芦金石 陶学恒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5-88,共4页
为了解决人工插装电子元件存在的效率及合格率低等问题,面向中小型3C企业的低成本桁架式线路板插装机器的控制系统开发,以电容插装为例,完成系统的上料、拾取、检测和插件等控制过程的设计,利用数据库完成插装关键信息的存储。系统采用... 为了解决人工插装电子元件存在的效率及合格率低等问题,面向中小型3C企业的低成本桁架式线路板插装机器的控制系统开发,以电容插装为例,完成系统的上料、拾取、检测和插件等控制过程的设计,利用数据库完成插装关键信息的存储。系统采用通讯方式完成桁架式机器人的运动控制,具有控制灵活、成本低的优点;利用光电检测技术完成电容引脚距离检测、利用扭矩检测完成电容插入状态的判断,具有时间短、效率高的优点。系统经过实验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容插装 桁架式 通讯控制 光电检测 扭矩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体活塞式压力计超局部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研究
5
作者 庞桂兵 王思遥 +2 位作者 高腾 杨远超 原浩 《仪器仪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6-314,共9页
活塞式压力计是一种重要的压力溯源检测装备。活塞系统是气体活塞式压力计的核心部件,由于气体介质特性,活塞精准定位和快速稳定是一项难题。通过分析气体活塞式压力计活塞系统的非线性因素,提出超局部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ULMFAC)方法,... 活塞式压力计是一种重要的压力溯源检测装备。活塞系统是气体活塞式压力计的核心部件,由于气体介质特性,活塞精准定位和快速稳定是一项难题。通过分析气体活塞式压力计活塞系统的非线性因素,提出超局部化无模型自适应控制(ULMFAC)方法,采用超螺旋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STNTSMC)与有限时间扰动观测器相结合,有效避免了滑模控制中的抖振现象,并显著提高了系统的动态响应特性。由于活塞有效面积、温度和介质泄漏等参数变化,基于超局部化无模型方法建立改进二阶动力学模型,避免基于模型的控制方法对于精确系统模型的约束。设计非奇异终端滑模面,解决了终端滑模控制中的奇异性问题,并利用自适应超螺旋方法抑制不连续控制引起的抖振现象,进一步提高系统的动态响应。构造扰动观测器估计系统的集总不确定性,实现有限时间稳定,通过Lyapunov函数证明了所设计控制方案的稳定性和有限时间收敛性。系统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ULMFAC方法在0.5、3和6 MPa的不同工况下,能够显著提高系统的鲁棒性、活塞的定位精度和动态响应,对于实现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压力测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计 活塞系统 自适应控制 控制策略 鲁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和Informer-LSTM的滚动轴承剩余寿命预测
6
作者 王雅君 崔海峰 +1 位作者 刘云松 鞠鸿宇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35-140,共6页
为了能够精准地实现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提出了一种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和时间序列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并且对Informer的解码器进行修改,引入LSTM以增强序列建模能力,构建出Informer-LSTM混合模型进行预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 为了能够精准地实现滚动轴承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提出了一种使用数字孪生技术和时间序列预测结合的预测方法,并且对Informer的解码器进行修改,引入LSTM以增强序列建模能力,构建出Informer-LSTM混合模型进行预测。通过数字孪生技术建立轴承的虚拟模型,实现对轴承物理状态的监控和模拟,并为剩余使用寿命的预测提供数据,通过提取历史数据和数字孪生数据的时域和频域特征,建立数据集,并利用Informer-LSTM模型对收集到的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处理,实现轴承的剩余寿命的预测。通过实验看出,该方法在预测滚动轴承剩余寿命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可以为实现设备的智能维护和故障预防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孪生 时间序列预测 Informer-LSTM 剩余使用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形下周期性轴对称多孔微结构等效导热系数分析
7
作者 阎军 刘志辉 +2 位作者 隋倩倩 聂英豪 范志瑞 《计算力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40-449,共10页
周期性多孔微结构广泛应用于新型柔性变体飞行器结构设计中。飞行器高速运行产生大量热的同时会发生严重的变形,多孔微结构的变形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散热效果。目前,关于周期性多孔微结构变形与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 周期性多孔微结构广泛应用于新型柔性变体飞行器结构设计中。飞行器高速运行产生大量热的同时会发生严重的变形,多孔微结构的变形将直接影响到结构的散热效果。目前,关于周期性多孔微结构变形与等效导热系数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充分的研究。因此,本文开展大变形下三种周期性轴对称多孔微结构等效导热系数分析研究。基于逆向运动非线性分析方法,建立了考虑均匀压缩位移载荷下三种微结构大变形非线性分析模型,实现了三种微结构发生大变形下变形前结构形状的求解。利用稳态热传导方法求解变形前后结构的等效导热系数,并对比探讨变形与等效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大变形情况下,随着压缩位移的增大,周期性轴对称多孔微结构变形前形状发生显著变化,等效导热系数的变化量最大接近90%,因此需考虑大变形下微结构等效导热系数的变化。本研究为大变形情况下多孔微结构的传热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形 周期性 多孔微结构 逆向运动 等效导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后阅读灯外壳的双色注塑模具设计
8
作者 王明伟 妙磊 +3 位作者 吴迪 蔡世铭 王宗强 俞建荣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3-139,共7页
通过对汽车后阅读灯外壳结构分析,设计出“两模四腔”的双色注塑模具。针对第一次注射成型,采用“4点针阀式热流道+点浇口”的进胶方式,针对第二次注射成型,采用“1点针阀式热流道+U形冷流道+潜式浇口+辅助浇口”的进胶方式,从而完成浇... 通过对汽车后阅读灯外壳结构分析,设计出“两模四腔”的双色注塑模具。针对第一次注射成型,采用“4点针阀式热流道+点浇口”的进胶方式,针对第二次注射成型,采用“1点针阀式热流道+U形冷流道+潜式浇口+辅助浇口”的进胶方式,从而完成浇注系统的设计,通过CAE模流分析对浇注系统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其中辅助浇口的设计,避免了浇口缩痕的产生。设计了模具的成型系统,针对产品尺寸精度要求较高的特点,模具采用镶拼式结构,针对二次注塑排气困难的情况,在型腔上设计了宽度5 mm、深度0.5 mm的排气槽,避免产品出现困气烧焦;优化了模具的冷却系统,提高了产品冷却效率,避免了产品变形;设计了模具的顶出系统,采用“顶针+直顶杆+斜顶杆”的顶出方式,在顶出的同时利用浇口镶件剪掉潜式浇口凝料。塑件顶出后利用机械手进行取件,完成自动化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汽车后阅读灯外壳模具结构设计合理,生产精度较高,经过实际生产验证发现模具运行安全稳定,成型产品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后阅读灯外壳 双色注塑模具 模流分析 热流道 浇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策略融合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福兴 高腾 吴泓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5-247,共13页
针对黑猩猩优化算法存在迭代速度慢、精度不高及初始化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解决种群边界聚集分布问题,引入考虑线性权重系数、自适应加速因子的粒子群思想,配... 针对黑猩猩优化算法存在迭代速度慢、精度不高及初始化分布不均匀等问题,提出一种融合多策略的改进黑猩猩优化算法。采用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初始化种群,解决种群边界聚集分布问题,引入考虑线性权重系数、自适应加速因子的粒子群思想,配合改进的非线性收敛因子平衡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加快算法收敛,提高收敛精度。引入自适应水波因子改进麻雀精英突变和Bernoulli混沌映射策略,提高个体跳出局部最优的能力。利用22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迭代分析求解和Wilcoxon秩和统计检验,得出所提算法迭代速度更快、精度更高、跳出局部最优能力更强。将所提算法应用到工程实例中,进一步验证算法处理现实优化问题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的Sine混沌映射 非线性衰减因子 麻雀精英突变 Bernoulli混沌映射 Wilcoxon秩和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前A柱上饰板低压注塑包覆成型工艺分析与模具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文超 吴迪 +5 位作者 张晗 妙磊 崔恩铭 王明伟 叶星辉 于峻伟 《中国塑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04-110,共7页
鉴于汽车前A柱上饰板结构复杂,内部含有众多加强筋、倒扣特征、卡扣座和支撑结构底座等结构,且外观面需要进行面料包覆处理,因此设计了一副1模2腔带有顺序阀控制的热流道低压注塑包覆模具。由于是低压注塑包覆成型,热流道无法从型腔侧进... 鉴于汽车前A柱上饰板结构复杂,内部含有众多加强筋、倒扣特征、卡扣座和支撑结构底座等结构,且外观面需要进行面料包覆处理,因此设计了一副1模2腔带有顺序阀控制的热流道低压注塑包覆模具。由于是低压注塑包覆成型,热流道无法从型腔侧进胶,所以在塑件B面即在型芯侧开设直接浇口对其注射成型,通过CAE模流分析来验证浇注系统的合理性,并预测其成型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缺陷问题。为了应对其结构的复杂性带来的脱模困难问题,分别设计了“弹簧+滑块”、“斜顶杆+斜顶块”及“油缸+滑块”等机构进行侧向抽芯及脱模。顶出机构则由油缸驱动,通过“直顶块+直顶杆+顶针”等部件将塑件顶出。在模具开始工作之前,需要先将面料平整地铺设在型腔一侧,然后进行合模和注射成型。最终结合实际生产验证,该模具结构合理,能够稳定安全地运行,并且生产出的产品符合设计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前A柱上饰板 低压注塑包覆成型工艺 Moldex 3D 倒装模具结构 侧向抽芯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11
作者 童强 肖帅磊 +2 位作者 姜宇 董秀萍 庞桂兵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5-321,共7页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 随着食品3D打印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辅助技术与其结合的创新应用越来越受关注。激光技术具有精确、高能量和快速实现材料成型等特点,与食品3D打印技术的个性化定制优势高度契合,两者的结合在食品加工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在介绍食品3D打印技术和激光技术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着重阐述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中的应用,包括激光参数(如波长、功率、脉冲等)和工艺优势。同时,指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应用中所面临的挑战,如激光照射下的食品安全、应用局限等问题。最后,对激光技术和食品3D打印技术深度融合的发展趋势进行总结与展望,指明未来发展方向,为激光技术在食品3D打印领域的创新应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3D打印 增材制造 激光技术 食品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盘细节要素的指针式压力表拟人视觉识别
12
作者 王明 原浩 +5 位作者 冯孜旋 樊双蛟 杨逸 杨远超 何贞 庞桂兵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06,共5页
为了提高指针式压力表读数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表盘细节要素的指针式压力表拟人视觉识别方法,模拟人的思维过程,从宏观定位到细节识别,再到计算和判断,实现表盘读数识别。对表盘细节要素包括表盘形态要素、色彩要素、局部刻度线... 为了提高指针式压力表读数的效率和精度,提出一种基于表盘细节要素的指针式压力表拟人视觉识别方法,模拟人的思维过程,从宏观定位到细节识别,再到计算和判断,实现表盘读数识别。对表盘细节要素包括表盘形态要素、色彩要素、局部刻度线要素等进行识别,利用二次识别技术精准定位表盘圆心,基于直线黑色像素数量的表盘要素提取算法检测指针和提取刻度线,最后根据指针相邻刻度线对应的读数和指针与相邻刻度线的偏转角度识别表盘图像示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平均相对误差为0.109%,单张图像的平均计算时间为11.47 ms,相比目前常用零位角度法均有改善,证明了该方法准确度高、速度快,是解决指针式压力表高精度和快速视觉识别的一种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针式压力表 机器视觉 表盘细节要素 读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学结合的机械电子实验室建设创新实践 被引量:5
13
作者 丁金华 王学俊 +3 位作者 李明颖 孙秋花 王辉 王立新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6-18,共3页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属于应用技术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具有创新实践、产学结合的机械电子实验室,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机械电子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制作竞赛活动与实验室建设的互补... 机械电子工程学科属于应用技术学科,实践能力的培养显得更为重要。具有创新实践、产学结合的机械电子实验室,为动手能力的培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在机械电子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实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作品制作竞赛活动与实验室建设的互补;利用教师的机电项目产品,产学结合,提高机械电子综合性实验的实践内涵,同时加强机械电子实验室资料的电子文档建设,提高学生撰写参赛作品报告和实验报告水平。实验室建设表明,提高了实践教学水平,加强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建设 机械电子 创新实践 产学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失效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贺向东 张义民 闻邦椿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81-83,87,共4页
将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和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多失效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问题,提出了多失效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的计算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融入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之中,将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 将机械系统可靠性设计理论和稳健设计方法相结合,讨论了多失效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问题,提出了多失效模式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的计算方法.把可靠性灵敏度融入可靠性优化设计模型之中,将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归结为满足可靠性要求的多目标优化问题.在基本随机参数的前二阶矩已知的情况下,可以迅速准确地得到机械系统可靠性稳健设计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系统 可靠性优化设计 稳健设计 可靠性稳健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产品剩余货架期的冷链配送路径优化研究
15
作者 张佳傲 樊双蛟 +1 位作者 王雅君 梁田盛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6-82,共7页
目的为了减少水产品在运输中因配送不及时造成的货架期损失,研究基于水产品剩余货架期损失成本的冷链路径优化问题。方法引入货架期损失成本,建立基于水产品剩余货架期的冷链运输路径优化模型(VRP-SI模型),根据冷链车的不同配送时间对... 目的为了减少水产品在运输中因配送不及时造成的货架期损失,研究基于水产品剩余货架期损失成本的冷链路径优化问题。方法引入货架期损失成本,建立基于水产品剩余货架期的冷链运输路径优化模型(VRP-SI模型),根据冷链车的不同配送时间对货架期损失成本进行分段研究;优化目标为最小总配送成本,模型结合改进遗传算法和模拟退火算法求解,进一步采用Solomon算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货架期损失成本VRP-SI模型比普通路径优化模型减少支出分别为14.28%、12.86%、15.58%,减少总体成本支出分别为8.41%、6.07%、5.25%。结论VRP-SI模型能够达到降低配送总成本的效果,为水产品冷链路径优化问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链运输 路径优化 水产品货架期 损失成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家居中玻璃窗自动清洗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硕 陶学恒 李玉光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21-26,共6页
基于单片机的控制原理,研制了一种清洗玻璃的自动控制装置及系统,描述了装置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以及样机的工作过程。实验表明,该清洗设备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清洗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到家居和楼宇的清洗领域。
关键词 玻璃窗清洗 单片机 无线通信 PW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中药颗粒定量配药机的设计与分析
17
作者 张恒源 宋垲 +3 位作者 季旭 丁宝桐 冯怡然 芦金石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523-2535,共13页
为解决国内小剂量中药颗粒配药设备的不足,本研究引入“黑箱法”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款重量轻、体积小且精度高的配药设备。本装置采用二相四线无刷电机推动滑块进行位移,从而控制落入称重装置内的药品体积,完成药品的称量,最... 为解决国内小剂量中药颗粒配药设备的不足,本研究引入“黑箱法”设计理念,在此基础上设计出一款重量轻、体积小且精度高的配药设备。本装置采用二相四线无刷电机推动滑块进行位移,从而控制落入称重装置内的药品体积,完成药品的称量,最后由两相混合式步进电机推动称重装置传送药品。本文首先详细阐述了此装置的机械构造与称重配药原理。其次,运用ANSYS有限元软件对称重装置进行受力分析试验,得出称重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形变量为9.98×10^(-5)mm,下料口的最大形变量为6.65×10^(-5)mm。最后,使用ADAMS对机构的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在保证称重精准性的前提下,运动过程无虚点且无干涉。在此基础上进行样机试验,配药机的误差精度在0.066 g左右,高于传统配药精度。此设备适配性较强、配药精度高,为小剂量精准定量设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颗粒配药机 黑箱法 有限元分析 运动学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动清洗玻璃窗的机器人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硕 陶学恒 李玉光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3-106,112,共5页
基于51单片机的控制原理,研制了一种自动清洗玻璃窗的机器人及其控制系统,包括清洗机器人的结构设计、控制系统设计、样品的工作过程简介。实验表明,该清洗机器人结构简单、控制可靠、清洗效果较好,可以推广到家居和楼宇的清洗领域。
关键词 玻璃窗自动清洗 单片机 无线通信 光电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技术在食品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童强 佟垚 +2 位作者 吴豪 肖帅磊 姜宇 《食品与发酵工业》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396-404,共9页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构建特色食品工业体系的提出,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也向着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型技术转变。食品3D打印技术因具备个性化定制、加工精度高、营养均衡和绿色生产的优势,为构建特色创新型食品加工方式提供新思路。... 随着国家“十四五规划中”关于构建特色食品工业体系的提出,传统的食品加工技术也向着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型技术转变。食品3D打印技术因具备个性化定制、加工精度高、营养均衡和绿色生产的优势,为构建特色创新型食品加工方式提供新思路。该文通过调研分析,介绍了当前食品3D打印的最新进展,系统讨论了食品3D打印技术在加工精度、营养均衡、按需生产、绿色生产方面的应用以及优势,指出了当前食品3D打印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如设备的改进优化,食材的拓展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最后该文展望了食品3D打印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方向,旨在为构建多元化的创新型食品加工技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增材制造 食品加工 成型原理 打印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RRT^(*)-APF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20
作者 王楠 高腾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54-59,共6页
作为RRT的扩展算法,RRT^(*)在路径规划领域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通过迭代,RRT^(*)可以不断逼近最优路径,但是RRT^(*)算法依然存在收敛速度迟缓以及搜寻范围具有高度随机性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RRT^(*)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局限性... 作为RRT的扩展算法,RRT^(*)在路径规划领域表现出显著的性能优势。通过迭代,RRT^(*)可以不断逼近最优路径,但是RRT^(*)算法依然存在收敛速度迟缓以及搜寻范围具有高度随机性等挑战。为了有效应对RRT^(*)在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种改进RRT^(*)-APF融合算法(TRRT^(*)-APF算法)。首先,引入目标偏置策略指导随机采样点的生成;其次,双向RRT^(*)算法通过构建两棵交错分布的随机搜寻树,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搜索效率。改进的人工势场法被用于构建生长树,大大减少了算法的迭代时间;此外,还提出了基于三角不等式的剪枝策略来优化路径,通过删减路径的冗余节点,从而缩短路径长度,获得最佳轨迹;最后,将TRRT^(*)-APF算法与RRT、RRT-APF和RRT^(*)算法进行了比较,验证了TRRT^(*)-APF算法在最优路径质量、算法稳定性和初始路径搜索速度等方面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RT^(*)算法 人工势场算法 路径规划 移动机器人 路径长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