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草鱼内脏水解蛋白对鲈鱼肉保水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王金路 仪淑敏 +6 位作者 励建荣 李学鹏 陈月皎 祝琳 李婷婷 李钰金 黄作庆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315-320,333,共7页
以草鱼内脏为原料,通过碱法水解制备内脏水解蛋白液,并用其对鲈鱼保水,试图寻找新型水产品保水剂,解决磷酸盐超标问题。通过浸泡增重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优化保水条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质构仪、色差仪测定鲈鱼鱼肉冻藏... 以草鱼内脏为原料,通过碱法水解制备内脏水解蛋白液,并用其对鲈鱼保水,试图寻找新型水产品保水剂,解决磷酸盐超标问题。通过浸泡增重率、解冻损失率、蒸煮损失率优化保水条件;利用低场核磁共振分析仪、质构仪、色差仪测定鲈鱼鱼肉冻藏后的水分状态、质构特性、色差变化,分析蛋白水解液对鲈鱼鱼肉保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 H11为制备草鱼内脏分离水解蛋白液的最佳p H,在10℃条件下,用4%蛋白液-0.15%复合磷酸盐溶液浸泡2 h为最佳保水条件;解冻损失率较复合磷酸盐处理组低28.33%,蒸煮损失率低5.98%,持水性高4.94%。本研究改善了使用复合磷酸盐造成的鲈鱼肉色泽变化的弊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水性 草鱼 蛋白水解液 鲈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涂膜对冷藏美国红鱼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6
2
作者 李婷婷 励建荣 赵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299-303,共5页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0、1.0、1.5、2.0、3.0g/100mL)对美国红鱼片涂膜后于4℃冷藏,实验每隔4d取样品分析微生物(细菌总数)和理化(pH值、TBA值、TVB-N含量和K值)、感官特性(质构、感官评分)等指标,并与未经过涂膜样品相对比,研究壳... 采用不同质量浓度壳聚糖(0、1.0、1.5、2.0、3.0g/100mL)对美国红鱼片涂膜后于4℃冷藏,实验每隔4d取样品分析微生物(细菌总数)和理化(pH值、TBA值、TVB-N含量和K值)、感官特性(质构、感官评分)等指标,并与未经过涂膜样品相对比,研究壳聚糖涂膜对美国红鱼片品质变化的规律及货架期的影响。结果表明:利用壳聚糖涂膜的处理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壳聚糖涂膜质量浓度为2g/100mL时,保鲜效果最佳,能够抑制美国红鱼低温冷藏过程中的细菌生长,并有效减缓蛋白质、脂肪等氧化变质,能够延长美国红鱼片的货架期4~6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壳聚糖 美国红鱼 品质 货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及其在水产品风味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永霞 刘滢 +3 位作者 姜程程 朱丹实 励建荣 赵葳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76-181,共6页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无溶剂萃取技术,它克服了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缺陷,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具有简单、快速、高效、能直接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风味成分的研究。水产品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 固相微萃取(SPME)是一种无溶剂萃取技术,它克服了传统样品前处理技术的缺陷,集采样、萃取、浓缩、进样于一体,具有简单、快速、高效、能直接与其他分析仪器联用等优点,已被广泛应用于风味成分的研究。水产品因其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的喜爱,研究水产品风味对于评价水产品的新鲜度、生产加工及品质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文中主要介绍了固相微萃取技术及其发展,综述了该技术在水产品风味分析中的研究现状,并对SPME在水产品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水产品 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骨泥残留肌原纤维蛋白在加工过程中结构及性质的变化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学鹏 周明言 +7 位作者 李聪 朱文慧 仪淑敏 励建荣 李钰金 赵葳 徐嘉忆 焦雪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7-81,共5页
依次利用胶体磨细粉碎(简称细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简称超微粉碎)逐级粉碎方式制备鱼骨泥,提取不同工艺阶段骨泥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粒度、浊度、活性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相对二级结构含量等为指标,研究鱼骨泥... 依次利用胶体磨细粉碎(简称细粉碎)和湿法超微粉碎(简称超微粉碎)逐级粉碎方式制备鱼骨泥,提取不同工艺阶段骨泥中的肌原纤维蛋白,以肌原纤维蛋白溶解度、粒度、浊度、活性巯基含量、表面疏水性和相对二级结构含量等为指标,研究鱼骨泥加工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的变化。结果显示:不同阶段加工工艺对鱼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影响显著,其中超微粉碎对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结构性质影响较大,细粉碎对蛋白结构性质影响相对较小。逐级粉碎可以显著提高鱼骨泥中肌原纤维蛋白的溶解度;在胶体磨剪切力作用下,肌原纤维蛋白粒径显著减小,而经超微粉碎后,由于蛋白质结构的破坏和聚集作用,肌原纤维蛋白粒径会显著增加,由299.4 nm增至464.5 nm,同时浊度也随之升高;细粉碎后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均显著下降,但随着超微粉碎次数增加,活性巯基含量和表面疏水性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细粉碎使肌原纤维蛋白α-螺旋结构比例由64.21%增加到79.99%、β结构比例下降,而超微粉碎可破坏α-螺旋结构,使其部分转变成β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骨泥 胶体磨细粉碎 湿法超微粉碎 肌原纤维蛋白 结构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藏三文鱼片特定腐败菌致腐能力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丁婷 李婷婷 +2 位作者 邹朝阳 黄作庆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8期315-319,共5页
以接种三文鱼片特定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的无菌三文鱼片和灭菌三文鱼汁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测定其在0℃冷藏过程中腐败菌数、腐败代谢产物及感官的变化情况,并以其产生腐败臭味时的TVB-N产量因子(YTVBN/CFU)作为其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 以接种三文鱼片特定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的无菌三文鱼片和灭菌三文鱼汁为研究对象,通过定期测定其在0℃冷藏过程中腐败菌数、腐败代谢产物及感官的变化情况,并以其产生腐败臭味时的TVB-N产量因子(YTVBN/CFU)作为其腐败能力的定量指标,探究三文鱼片特定腐败菌荧光假单胞菌的致腐能力。结果表明:接种荧光假单胞菌的无菌鱼片和灭菌鱼汁的货架期分别为216 h和144 h,此时假单胞菌的菌落数分别为7.54 lg cfu/g和7.03 lg cfu/m L;TVB-N的含量分别为30.82 mg/100 g和29.76 mg/100 m L;产量因子YTVB-N/CFU分别为6.36×10-9 mg TVB-N/CFU和0.22×10-9mg TVB-N/CFU。该研究可为靶向抑制三文鱼腐败优势菌的生长,提高三文鱼的品质及延长其货架期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文鱼 腐败菌 腐败代谢物 货架期 产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草鱼皮中有效抗氧化物质提取工艺 被引量:3
6
作者 吴晓洒 蔡路昀 +4 位作者 黄作庆 苏洵 冷利萍 宋卓 励建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9期202-206,212,共6页
以草鱼皮为原料,采用六种蛋白酶酶解,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两种较优的酶,再通过响应面分别优化两种酶制备抗氧化酶解液的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双酶酶解实验,确定酶解草鱼皮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 以草鱼皮为原料,采用六种蛋白酶酶解,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水解度为指标,筛选两种较优的酶,再通过响应面分别优化两种酶制备抗氧化酶解液的工艺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双酶酶解实验,确定酶解草鱼皮的最优工艺。结果表明:碱性蛋白酶酶解草鱼皮的最适条件为加酶量6.3%、料水比1∶40.6、温度51.3℃、时间115.1 min,此时清除率最高为54.98%。木瓜蛋白酶最适条件为加酶量4.6%、料水比1∶41.2、温度50.5℃、时间133.0 min,清除率最高为41.06%。采用分步酶解(先碱性蛋白酶后木瓜蛋白酶)得到的酶解液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最高为92.07%,明显优于单酶水解和混合酶解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皮 响应面 酶解 提取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