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CC950对苯扎氯铵诱导大鼠干眼的治疗作用研究
1
作者 梁子涵 朱晨陆 +1 位作者 任珂萱 李晓峰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787-792,共6页
目的探讨MCC950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DE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中,50只大鼠每日3次使用20 g·L^(-1)苯扎氯铵溶液滴双眼诱导DED模型,以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为造模成功,剩余10只大鼠为对照组。DED造模成功的大... 目的探讨MCC950对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干眼(DED)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60只雄性SD大鼠中,50只大鼠每日3次使用20 g·L^(-1)苯扎氯铵溶液滴双眼诱导DED模型,以泪液分泌量明显减少为造模成功,剩余10只大鼠为对照组。DED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DED组、DED+10MCC950组、DED+50MCC950组、DED+100MCC950组和DED+500MCC950组5组,其中,各MCC950治疗组大鼠分别给予10、50、100、500μmol·L^(-1)的0.2 mL MCC950滴双眼,两周后进行泪液分泌量、角膜组织病理(HE染色)、活性氧(ROS)及炎症因子[NLRP3、Caspase-1、白细胞介素(IL)-1β、IL-6]表达检测。结果DED组大鼠泪液分泌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除DED+10MCC950组以外,不同浓度MCC950治疗组大鼠泪液分泌量均增加,且与MCC950剂量呈正相关(均为P<0.05)。角膜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DED组大鼠角膜明显变薄,表层细胞排列紊乱,细胞数量明显减少,且出现大量“空泡”样结构,角膜基质层紊乱、结构疏散;不同浓度MCC950治疗组大鼠随着MCC950浓度的增加,角膜组织病理改变程度逐渐减轻。与对照组相比,DED组大鼠角膜ROS相对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MCC950治疗组大鼠随着MCC950浓度增加,角膜ROS相对表达水平逐渐降低,并呈浓度依赖性(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DED组大鼠角膜NLRP3、IL-1β、Caspase-1和IL-6蛋白相对表达水平均明显上升(均为P<0.05)。各MCC950治疗组中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呈剂量依赖性降低(均为P<0.05)。结论MCC950通过抑制NLRP3炎症小体激活,减轻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苯扎氯铵诱导的大鼠DED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C950 NLRP3炎症小体 干眼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对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冯万国 付波 +1 位作者 杜玲玲 高维奇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83-986,共4页
背景姜黄素能清除机体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但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选用12日龄健康SD... 背景姜黄素能清除机体中产生的自由基和超氧负离子,从而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研究证实姜黄素具有抗晶状体氧化损伤的作用,但其对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作用尚不清楚。目的观察姜黄素对实验性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影响。方法选用12日龄健康SD大鼠3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组,每组10只。除空白对照组外,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组大鼠均采用皮下注射亚硒酸钠的方法建立硒性白内障模型,并于造模的同时,给予姜黄素组大鼠质量分数0.005%姜黄素灌胃,每131次,共2周。于实验开始后第4、7、10、14天在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各组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并进行评分。在实验结束后摘出大鼠晶状体,用生化测定法测定晶状体中丙二醛(MDA)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结果空白对照组大鼠晶状体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保持透明。与模型对照组大鼠比较,姜黄素组大鼠Ⅲ、Ⅳ、V级晶状体混浊的时间明显延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结束时,3个组MDA含量及SOD、GSH—Px活性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DA:F=215.42,P〈0.01;SOD:F=46.83,P〈0.01;GSH—Px:F=44.29,P〈0.01)。模型对照组、姜黄素组晶状体中SOD的活性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姜黄素组SOD活性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P〈0.05);模型对照组和姜黄素组晶状体中MDA含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姜黄素组中MDA含量较模型对照组低(P〈0.01);模型对照组GSH—Px活性较空白对照组显著下降(P〈0.01),姜黄素组GSH—Px活性较模型对照组高(P〈0.01)。结论姜黄素能显著延缓大鼠硒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但不能抑制硒性白内障的发生发展。姜黄素延缓大鼠硒性白内障形成的机制可能为提高大鼠晶状体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姜黄素 亚硒酸钠/硒性白内障 超氧化物歧化酶 丙二醛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肽基肽酶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
3
作者 安海鸥 张辉 +3 位作者 秦秀虹 田蕊 窦莹 房学迅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2,共4页
目的检测二肽基肽酶Ⅲ(DPPⅢ)在不同周龄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DPPⅢ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各15只Wistar大鼠的晶状体并用标准牛血清制成匀浆,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晶状体中的目标蛋白;采用We... 目的检测二肽基肽酶Ⅲ(DPPⅢ)在不同周龄大鼠晶状体中的表达。探讨DPPⅢ与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发病的关系。方法收集3、6、9、12周龄各15只Wistar大鼠的晶状体并用标准牛血清制成匀浆,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法检测晶状体中的目标蛋白;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DPP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含量变化(半定量并以灰度值表达),并应用蛋白酶活性测定DPPⅢ在不同周龄正常大鼠晶状体中的酶活性变化。应用直线回归法评价DPPⅢ酶活性与鼠龄的关系。结果SDS-PAGE凝胶电泳法测得目标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000。随着正常大鼠周龄的增加,晶状体中DPPⅢ表达的峰灰度值和总灰度值均呈增加趋势。晶状体中DPPⅢ的总酶活性与Wistar大鼠的年龄呈正相关(r=0.99,P<0.05)。结论晶状体中DPPⅢ随年龄的增长表达发生变化,可能与晶状体发育中一些晶状体蛋白的变化有关,推测DPPⅢ可能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的形成过程中参与晶状体蛋白的降解,促进白内障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肽基肽酶Ⅲ 晶状体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