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杰 杨伟 +4 位作者 关硕 胡俊霞 高文斌 曾常茜 梁文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03-306,共4页
目的研究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筛查西黄丸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W256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香菇多糖)组,西黄丸高剂量组,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 目的研究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抗肿瘤作用及对荷瘤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筛查西黄丸的抗肿瘤活性部位。方法用W256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药物(香菇多糖)组,西黄丸高剂量组,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高、中、低剂量组。给药治疗14 d,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腹主动脉取血,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B7-1的含量;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6、IL-10、β转化生长因子(TGF-β)、γ干扰素(IFN-γ)表达水平。结果西黄丸乙酸乙酯高剂量组抑瘤率30.41%;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高剂量组CD+3、CD+8、B7-1含量及IL-2、IFN-γ水平均高于模型对照组,IL-6及TGF-β水平均低于模型组;CD+4、IL-10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西黄丸乙酸乙酯提取物通过上调IL-2、IFN-γ水平及提高CD+8细胞含量,降低肿瘤相关炎性因子IL-6、TGF-β水平,提高了机体免疫清除功能,发挥抗肿瘤作用,提高原药生物利用度。乙酸乙酯提取物可能是西黄丸的主要活性部位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黄丸 乙酸乙酯提取物 乳腺癌 肿瘤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监测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评价和预后评估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秋阁 刘亚楠 +3 位作者 王刚 吕金燕 李贺明 王若雨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12-817,823,共7页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及动态变化与临床参数、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 d(基线)和结束后1个月内抽取静脉血,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并判... 目的分析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循环肿瘤细胞(CTC)计数及动态变化与临床参数、治疗效果、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54例晚期NSCLC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治疗开始前1 d(基线)和结束后1个月内抽取静脉血,CellSearch系统检测CTC并判定CTC≥1为阳性。分析CTC计数与临床参数的关系和CTC的动态变化与患者治疗疗效及远期预后的关系。结果基线CTC计数与患者临床参数无相关性。基线CTC阴性组患者较阳性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更长(P=0.012,P=0.021)。治疗后,CTC数目降低或稳定组较增加组患者PFS和OS延长,但无统计学差异。CTC变化与疗效疾病进展(PD)或疾病控制(DC)相关(P=0.004)。CTC计数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HR=0.423,95%CI:0.203~0.882,P=0.022)。结论CTC动态监测与临床疗效评价相关,对预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预后和指导临床治疗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循环肿瘤细胞 疗效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功能核蛋白P54nrb/NonO在肿瘤中的作用
3
作者 徐丹(综述) 梁珊珊(综述) 王若雨(审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10-314,共5页
P54^(nrb)/NonO是一种能够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核蛋白,在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系中广泛表达并具有高度的种间保守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P54^(nrb)/NonO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报道逐渐增多,然而其具体的肿瘤生物学作用... P54^(nrb)/NonO是一种能够行使多种生物学功能的核蛋白,在人体多种组织和细胞系中广泛表达并具有高度的种间保守性,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P54^(nrb)/NonO在多种肿瘤中的作用报道逐渐增多,然而其具体的肿瘤生物学作用和分子机制尚不明确。P54^(nrb)/NonO在乳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黑色素瘤、鼻咽癌、肺癌、血液系统肿瘤等多种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54nrb/NonO 肿瘤 多功能核蛋白 转录调控 mRNA前体剪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犬胃壁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鞠再双 王林 +3 位作者 李建新 王若雨 李响 吴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术后剂量验证,然后分别在1、2、3、4个半衰期时处死取材,主要观察大体标本,光镜下细胞组织学变化,电镜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比格犬胃壁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在2个半衰期后出现放射性损伤最重,经过3个半衰期后损伤开始修复,4个半衰期后损伤已经固定并更进一步修复。结论比格犬胃壁合理分布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18mRNA的表达与食管癌的关系 被引量:2
5
作者 王秀兰 赵彤 +3 位作者 陈丹峰 李蕾 郭海燕 迟宝荣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919-922,F0003,共5页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p18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18基因在食管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经术前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4例食管癌患者的癌旁正常... 目的:研究食管癌患者p18 mRNA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癌病理特征的关系,探讨p18基因在食管癌生长、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取34例经外科手术的食管癌患者(经术前及术后病理证实)食管癌组织作为实验组,同时选取34例食管癌患者的癌旁正常组织(癌旁正常组)和30例慢性胃炎患者内镜活检组织(慢性胃炎组)作为对照。采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食管癌组织活检标本p18 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其表达水平与癌灶大小、癌浸润深度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与癌旁正常组和慢性胃炎组比较,食管癌组p18 mRNA均呈现高表达(P<0.01),癌旁正常组与慢性胃炎组间比较p18 mRN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18 mRNA在食管癌组织的表达与癌组织的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癌灶大小无关(P>0.05)。结论:p18基因对食管癌的生长没有抑制作用,但对其转移有抑制作用。p18基因在食管癌中呈高表达,可考虑作为食管癌诊断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8 肿瘤抑制基因 细胞周期素依赖性蛋白激酶抑制剂 食管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魏继楼 王若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17,共3页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最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 螺旋断层放射治疗(helicaltomotherapy,HT)是近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最新的肿瘤放射治疗技术,将精确的CT扫描机和放疗设备结合。选择性照射肿瘤组织.同时最大可能性保护功能性器官,其优越性已日趋受到国内外重视。现就其基本原理及在常见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概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技术 临床应用 断层 肿瘤组织 CT扫描机 选择性照射 放疗设备 功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对辐射诱导肺腺癌细胞SPC-A-1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赵彤 王秀兰 +1 位作者 刘勇 王若雨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3-486,I0004,共5页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C225)作为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放射治疗对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增敏作用,为临床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C-A-1细胞体外传代培养6代以上,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SPC-A-1细胞... 目的: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C225)作为靶向治疗药物联合放射治疗对肺腺癌细胞系(SPC-A-1)的增敏作用,为临床综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SPC-A-1细胞体外传代培养6代以上,取对数生长期细胞进行实验。SPC-A-1细胞分为对照组(PBS)、照射组(4 Gy)、C225组(100 nmol.L-1)和照射+C225组(4Gy+100 n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SPC-A-1细胞分别给予0、2、4和8 Gy 6-MV X射线照射后继续培养72 h,收集细胞,分为照射组和实验组(照射+C225组),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SPC-A-1细胞分为对照组(PBS)、C225组(100 nmol.L-1)、照射组(8 Gy)和照射+C225组(8 Gy+100 nmol.L-1),作用48 h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结果:Hoechst33258染色后,照射+C225组凋亡细胞数明显高于照射组和C225组;细胞凋亡实验,实验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相应剂量照射组(P<0.05)。细胞周期检测,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G0+G1期细胞增加(P<0.05),照射组G2+M期细胞增加(P<0.05),而照射+C225组G0+G1和G2+M期细胞均增加(P<0.05);与对照组比较,C225组、照射组及照射+C225组S期细胞均下降(P<0.05)。结论:C225对SPC-A-1细胞系有放射增敏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单克隆抗体 肺腺癌细胞株 放射治疗 放射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系中NF-κB基因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8
作者 冀学宁 范学军 +2 位作者 李梅 吕申 王若雨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624-627,共4页
目的探讨NF-κB基因表达在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NF-κB基因在肝癌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F-κB基因在Hca-P和Hca-F细... 目的探讨NF-κB基因表达在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细胞系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NF-κB基因在肝癌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NF-κB基因在Hca-P和Hca-F细胞系基因表达分别为(1.41±0.48)×10^(-3)、(2.95±0.22)×10^(-3),Hca-P和Hca-F之间,NF-κB基因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随转移潜能的增高,表达水平增加。结论NF-κB基因表达水平增高与肝癌淋巴道侵袭转移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NF-ΚB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转移癌60例临床与血液学特点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彤 徐文 杨岩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83-1083,共1页
关键词 骨髓转移癌 血液学特点 临床表现 非造血组织 骨髓象特点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淋巴道转移潜能小鼠肝癌细胞系中Toll样受体2基因的表达
10
作者 冀学宁 王若雨 +3 位作者 李梅 范学军 葛日光 吕申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87-1089,1094,共4页
目的探讨TLR-2基因表达水平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22、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LR-2基因在H22、Hca-P和H... 目的探讨TLR-2基因表达水平与小鼠肝癌淋巴道转移中的关系。方法采用RQ-PCR方法检测TLR-2基因在肝癌细胞系H22、淋巴道低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P和高转移潜能的小鼠肝癌细胞系Hca-F中的表达水平。结果 TLR-2基因在H22、Hca-P和HcaF细胞系基因表达分别为(1.08±0.25)×10-3、(2.14±0.42)×10-3、(4.31±0.62)×1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随转移潜能的增高,表达水平增加。结论 TLR-2基因表达水平增高提示其在肝癌的淋巴道侵袭转移中起作用,有可能成为预测肝癌预后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肝细胞癌 TLR-2基因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脱氧葡萄糖增强顺铂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杀伤作用及其机制
11
作者 李红霞 朱国方 +5 位作者 谢敏 路遥 薄俊霞 刘庆平 王若雨 秦建中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59-765,共7页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和顺铂(cisplatin)药物组合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 目的:探讨2-脱氧葡萄糖(2-deoxy-glucose,2-DG)和顺铂(cisplatin)药物组合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用MTT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细胞内ATP含量用生物发光试剂盒检测。结果:不同浓度顺铂(5-25μmol/L)单药处理虽然能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A375细胞活力,但与2-DG(10 mmol/L)联合使用,顺铂处理浓度除5μmol/L外都显示增强对细胞活力的抑制作用。2-DG(10 mmol/L)单独处理并不诱导A375细胞出现明显死亡(〈10%),顺铂(20μmol/L)单独作用导致50%左右的细胞死亡,而两者联合则导致大于80%的细胞死亡,与单独用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顺铂单药或与2-DG联合均诱导Caspase-3和PARP-1裂解,并抑制抗凋亡蛋白Mcl-1的表达。2-DG联合顺铂(20μmol/L)能明显抑制Ⅱ型己糖激酶表达,并且使细胞内ATP含量降低于对照组(6.3 vs 33.0μmol/mg),与单药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2-DG联合顺铂不诱导正常人黑色素细胞凋亡。此外该药物联合对另外三种人黑色素瘤细胞(SK-100,C8161和Mum-2C)也有增强杀伤的作用。结论:2-DG能特异地增强顺铂诱导人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敏感性,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抗凋亡蛋白Mcl-1表达,抑制肿瘤己糖激酶水平和ATP合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2-脱氧葡萄糖 顺铂 细胞凋亡 三磷酸腺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人群饮用绿茶与结直肠癌发病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鑫 石晶 +4 位作者 李智 李贺明 曲秀娟 刘云鹏 张凌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057-1062,共6页
目的探讨饮用绿茶与结直肠癌(CR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新发CRC病例763例,及同期内经年龄、性别及居住地区1∶1匹配的体检人员763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 目的探讨饮用绿茶与结直肠癌(CRC)发病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2009年6月至2011年11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新发CRC病例763例,及同期内经年龄、性别及居住地区1∶1匹配的体检人员763例。应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计算饮绿茶及相关变量与CRC发病风险的调整OR值及95%CI。结果饮绿茶可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a OR=0.40,95%CI:0.30~0.52)。饮茶杯数的增加、饮茶年限的延长、干茶叶消费量的增多均与CRC的发病风险降低有关(P <0.05)。饮茶>1杯/d者,CRC发病风险降低65%(a OR=0.35,95%CI:0.23~0.52);饮绿茶年限1~10年与干茶叶消费量500~1 000 g/年者,CRC发病风险分别降低61%(a OR=0.39,95%CI:0.28~0.55)和71%(a OR=0.29,95%CI:0.18~0.49)。发病部位和性别的亚组分析表明,饮绿茶可以降低近端结肠癌、远端结肠癌、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并降低男性、女性CRC的发病风险。结论饮绿茶是CRC发病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茶 结直肠癌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Is联合治疗应用于EGFR突变靶向治疗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佳默 姚星宇 +2 位作者 邱珑珏 张茹 王刚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92-399,共8页
随着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但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使患者最终面临无靶向药可用的局面,对于这部分患者后续没有标准的治疗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 随着肺癌精准医学的发展,靶向治疗极大地改善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的生存和预后,但获得性耐药的发生使患者最终面临无靶向药可用的局面,对于这部分患者后续没有标准的治疗选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的出现使晚期NSCLC治疗发生革命性的改变,但由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的NSCLC具有免疫抑制的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等独特之处,使得单一的ICIs治疗在EGFR突变的NSCLC患者中临床获益有限,将ICIs与化疗和/或靶向等治疗相结合是大势所趋。该篇综述中进一步讨论了可能从ICIs治疗中受益的具有EGFR突变的潜在亚群,还分析了在联合免疫治疗时代下如何决策可使ICIs治疗应用于EGFR突变靶向治疗耐药后NSCLC患者获得疗效最大化,以期实现个体化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