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心理测量评分对肝硬化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
作者 王砚砚 赵宇阳 +2 位作者 孙书剑 王国华 赵平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2592-2598,共7页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测量评分(PHES)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肝硬化患者MHE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年龄≥18岁的肝硬化患者138例(肝硬化组),以同期门... 目的探讨神经心理测量评分(PHES)诊断轻微型肝性脑病(MHE)的应用价值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肝硬化患者MHE的患病率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4月-2012年4月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住院的年龄≥18岁的肝硬化患者138例(肝硬化组),以同期门诊体检或住院患者陪护家属、无肝病成年志愿者108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PHES,通过正常对照组探讨各量表影响因素,明确该评分诊断MHE价值,并分析MHE患病的危险因素。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用χ2检验。2组连续变量相关性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相关因素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2组受试者在年龄、文化程度、饮酒、吸烟、职业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 0. 05)。正常对照组的年龄和受教育时间与PHES呈线性相关,且年龄越大(r=-0. 259)、受教育程度越低(r=0. 693),PHES测试成绩越差。建立PHES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关各测试预期正常参考值公式为:数字连接试验-A(NCT-A)=30. 70+0. 631×年龄-1. 504×受教育时间,改良的数字连接试验-BC(NCT-BC)=54. 93+1. 134×年龄-2. 574×受教育时间,数字符号试验(DST)=29. 90-0. 332×年龄+2. 670×受教育时间,轨迹描绘试验(LTT)=48. 82+0. 496×年龄-1. 120×受教育时间,系列打点试验(SDT)=54. 35+0. 402×年龄-1. 266×受教育时间。肝硬化组患者PHES各测试结果与相应预期正常参考值相比较,无OHE患者的PHES分值[-5. 5(-2. 0~-7. 0)]比1期OHE患者[-10. 0(-7. 5~-13. 0)]显著增加(Z=3. 65,P <0. 01),无OHE患者和1期OHE患者的MHE患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 5%vs 80. 0%,χ2=4. 19,P <0. 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MHE患病率与ChildPugh分级明显相关(比值比=2. 30,95%可信区间:1. 46~3. 79,P <0. 01)。结论 PHES有利于MHE的早期诊断,但受年龄、受教育程度因素影响,Child-Pugh分级是MHE患病率重要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性脑病 神经心理测量评分 诊断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王迎春 孔维宗 +1 位作者 金青梅 陈娟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325-1329,共5页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ASH模型组、丹酚酸B治疗组,每组2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组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复制NASH... 目的探讨丹酚酸B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NASH的治疗作用。方法清洁级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ASH模型组、丹酚酸B治疗组,每组20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其余2组以高脂饲料连续喂养12周复制NASH模型。第13周开始治疗组每天以浓度为1 mg/ml的丹酚酸B溶液20 ml/kg灌胃,模型组以20 ml/kg蒸馏水灌胃。治疗12周后,处死大鼠,取血及肝组织,计算肝指数,检测血清ALT、AST、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细胞色素C(Cyt C)、caspase-3蛋白的表达,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肝组织p53、Bax、Bcl-2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肝指数、ALT、AST、TG、TC较对照组增高,肝组织炎症明显;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增加(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降低,p53、Bax mRNA表达增高(P值均<0.01)。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肝指数、ALT、AST、TG、TC降低,炎症减轻;Cyt C及caspase-3蛋白表达减少(P值均<0.01);Bcl-2 mRNA表达升高(P<0.05),p53 mRNA表达降低(P<0.05),Bax mRNA表达降低(P<0.01)。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调节Bcl-2、p53、Bax mRNA表达,降低Cyt C及caspase-3蛋白的表达,抑制肝细胞凋亡,对NASH起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肝炎 丹酚酸B 细胞凋亡 大鼠 Sprague—Dawle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王迎春 刘炎芳 +2 位作者 朱瑞萍 宋欣新 李小欢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4期276-278,288,共4页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HCC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C...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DA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肝细胞癌(HCC)患者肝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42例HCC和相应的癌旁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 HCC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1,P<0.05);HDAC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浓度、肿瘤分化程度、脉管癌栓无关联(P>0.05),与肿瘤TNM分期相关联(P<0.05);MMP-2蛋白的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AFP浓度、肿瘤分化程度无关联(P>0.05),与脉管癌栓、肿瘤TNM分期相关联(P<0.05,P<0.01);HCC组织中,HDAC1及MMP-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结论 HDAC1及MMP-2在HCC患者肝组织中表达有一定的肿瘤特异性,二者的高表达提示HCC已属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 基质金属蛋白酶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