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核安全壳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1
作者
祁鹏飞
裴强
+2 位作者
谯裕豪
鲁蕴华
夏超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核安全壳是防止核裂变产物泄漏的最后一道屏障,属于I类抗震物项,但近些年以日本福岛地震为代表性的超设计基准地震频发,故安全壳的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底隔震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摩擦摆隔震支座因其优良的隔震性能已被广泛应...
核安全壳是防止核裂变产物泄漏的最后一道屏障,属于I类抗震物项,但近些年以日本福岛地震为代表性的超设计基准地震频发,故安全壳的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底隔震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摩擦摆隔震支座因其优良的隔震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屋建筑中,但目前尚未有核安全壳的应用实例。为此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摩擦摆支座隔震和非隔震安全壳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输入相同地震动对比分析核安全壳结构的频率、位移、加速度以及剪力等指标,研究摩擦摆支座在核安全壳结构隔震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基本周期相比不隔震结构显著提高,且隔震结构的层间相对位移、加速度和剪力值等指标均小于非隔震结构,进一步说明隔震支座有利于提高核安全壳的抗震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安全壳
摩擦摆支座
基础隔震
时程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裴强
杨雨航
+2 位作者
钟颖竹
祁鹏飞
张禄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5-2473,共9页
本文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打印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质量分数)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通过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和层间抗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宏...
本文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打印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质量分数)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通过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和层间抗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和BET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微观结构对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掺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都得到提升;玄武岩纤维能够在水泥浆体中桥接裂缝,抑制界面区微裂缝的扩展,但玄武岩纤维掺量过高则会导致3D打印混凝土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层间黏结性能;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6%时,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黏结性能显著提升,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分别达到3.51和6.26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3D打印混凝土
纤维掺量
层间黏结性能
微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改进恢复函数的高墩独柱矮塔斜拉桥抗震韧性评估研究
3
作者
秦泗凤
马存多
文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政府的有效协调以及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为桥梁在震后初期快速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相较于三角型恢复函数,直线型和指数型恢复函数更能适合桥梁震后的恢复动态,而直线型恢复函数未考虑恢复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
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政府的有效协调以及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为桥梁在震后初期快速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相较于三角型恢复函数,直线型和指数型恢复函数更能适合桥梁震后的恢复动态,而直线型恢复函数未考虑恢复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指数型恢复函数初始恢复速率过高,无法准确地评估桥梁的抗震韧性,针对直线型和指数型恢复函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型恢复函数并对其进行验证。首先,以一座独柱式大跨度混凝土高墩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云图法获得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曲线,采用一阶界限法来建立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并通过该曲线来计算桥梁的破坏概率,并计算桥梁震后功能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其次,基于直线型、指数型和综合型恢复函数评估桥梁的抗震韧性并验证综合型恢复函数的适用性;最后,基于综合型恢复函数研究不同延迟恢复时间对桥梁抗震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综合型恢复函数的抗震韧性评估结果属于合理范围,综合型恢复函数既考虑了桥梁震后恢复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又较为合理地模拟桥梁震后恢复过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评估桥梁抗震韧性时,地震强度较低且延迟恢复时间较短时,可忽略延迟恢复时间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震韧性
恢复函数
地震易损性
功能损失
恢复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裴强
张禄玺
+4 位作者
崔迪
杨雨航
宫泽晨
胡顺彩
丁彧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9,共11页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0%、0.25%、0.50%、0.75%和1.00%共5种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通过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和层间双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掺量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和扫描...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0%、0.25%、0.50%、0.75%和1.00%共5种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通过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和层间双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掺量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微观形貌层面分析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可显著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和层间抗剪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掺量为0.50%时共同达到最优,相较于未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分别提高了28%和61%;抗折强度则随着纤维掺量增加一直增加,掺量为1.00%时效果最佳,相较于未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提高了21%。打印材料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沿Z方向加载时抗压和抗折强度最高,Y方向最低;随着纤维掺量增加,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逐渐增大。结合试验结果和电镜扫描结果可知,玄武岩纤维优异的抗拉性能够抑制裂缝的产生与扩展,从而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微观形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跨度悬索桥纵向减震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关萍
田平
苗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95-1901,共7页
为了研究粘滞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大跨度悬索桥的地震响应。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粘滞阻尼器的布置方案、速度指数α和阻尼系数C的变化对...
为了研究粘滞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大跨度悬索桥的地震响应。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粘滞阻尼器的布置方案、速度指数α和阻尼系数C的变化对关键部位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跨度悬索桥上设置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减小结构位移。在梁端和梁塔交接处安置粘滞阻尼器时减震效果最佳。对于梁端位移、塔顶位移和塔底弯矩的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阻尼系数C、减震方案、速度指数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纵向减震
粘滞阻尼器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核安全壳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1
作者
祁鹏飞
裴强
谯裕豪
鲁蕴华
夏超南
机构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唐山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0-127,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878108)
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LSZD2023[011])
+1 种基金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3JJ12GX012)
大连大学科研平台项目资助(202301ZD01)。
文摘
核安全壳是防止核裂变产物泄漏的最后一道屏障,属于I类抗震物项,但近些年以日本福岛地震为代表性的超设计基准地震频发,故安全壳的抗震性能值得关注。基底隔震可以有效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摩擦摆隔震支座因其优良的隔震性能已被广泛应用于桥梁、房屋建筑中,但目前尚未有核安全壳的应用实例。为此本文基于ANSYS有限元软件建立摩擦摆支座隔震和非隔震安全壳结构整体模型,通过输入相同地震动对比分析核安全壳结构的频率、位移、加速度以及剪力等指标,研究摩擦摆支座在核安全壳结构隔震中的应用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隔震结构基本周期相比不隔震结构显著提高,且隔震结构的层间相对位移、加速度和剪力值等指标均小于非隔震结构,进一步说明隔震支座有利于提高核安全壳的抗震性能。
关键词
核安全壳
摩擦摆支座
基础隔震
时程分析
Keywords
nuclear containment
friction pendulum bearing
base isolation
time history analysis
分类号
TU393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裴强
杨雨航
钟颖竹
祁鹏飞
张禄玺
机构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出处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2465-2473,共9页
基金
大连大学科研平台校内基金重点项目(202301ZD01)
辽宁省高校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DLSZD2023011)
+1 种基金
大连市科技创新项目(2023JJ12GX012)
辽宁省重点研发指导计划(2019JH8/10100091)。
文摘
本文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进行研究,设计并打印了玄武岩纤维掺量分别为0%、0.3%、0.6%、0.9%、1.2%、1.5%(质量分数)的3D打印混凝土试件。通过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和层间抗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并结合SEM和BET对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微观结构进行分析,讨论了微观结构对宏观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未掺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掺加玄武岩纤维的3D打印混凝土的流变性能、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都得到提升;玄武岩纤维能够在水泥浆体中桥接裂缝,抑制界面区微裂缝的扩展,但玄武岩纤维掺量过高则会导致3D打印混凝土孔隙率增加,从而降低层间黏结性能;当玄武岩纤维掺量为0.6%时,3D打印混凝土的层间黏结性能显著提升,层间抗拉强度和层间抗剪强度分别达到3.51和6.26 MPa。
关键词
玄武岩纤维
3D打印混凝土
纤维掺量
层间黏结性能
微观结构
Keywords
basalt fiber
3D printed concrete
fiber content
interlayer bonding property
microstructure
分类号
TU528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改进恢复函数的高墩独柱矮塔斜拉桥抗震韧性评估研究
3
作者
秦泗凤
马存多
文龙
机构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大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出处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0-148,共9页
基金
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LSZD2024[003])。
文摘
我国经济的迅速增长和政府的有效协调以及先进的技术和专业知识,为桥梁在震后初期快速恢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相较于三角型恢复函数,直线型和指数型恢复函数更能适合桥梁震后的恢复动态,而直线型恢复函数未考虑恢复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指数型恢复函数初始恢复速率过高,无法准确地评估桥梁的抗震韧性,针对直线型和指数型恢复函数的不足,提出了一种综合型恢复函数并对其进行验证。首先,以一座独柱式大跨度混凝土高墩矮塔斜拉桥为工程背景,通过云图法获得桥梁构件的易损性曲线,采用一阶界限法来建立桥梁系统的易损性曲线,并通过该曲线来计算桥梁的破坏概率,并计算桥梁震后功能损失和震后恢复时间;其次,基于直线型、指数型和综合型恢复函数评估桥梁的抗震韧性并验证综合型恢复函数的适用性;最后,基于综合型恢复函数研究不同延迟恢复时间对桥梁抗震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基于综合型恢复函数的抗震韧性评估结果属于合理范围,综合型恢复函数既考虑了桥梁震后恢复过程中的非线性因素,又较为合理地模拟桥梁震后恢复过程,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评估桥梁抗震韧性时,地震强度较低且延迟恢复时间较短时,可忽略延迟恢复时间的影响。
关键词
抗震韧性
恢复函数
地震易损性
功能损失
恢复时间
Keywords
seismic toughness
recovery function
earthquake vulnerability
function loss
recovery time
分类号
U448.2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4
作者
裴强
张禄玺
崔迪
杨雨航
宫泽晨
胡顺彩
丁彧
机构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大连大学
建筑工程学院
大连
交通
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出处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9-209,共11页
基金
大连大学科研平台项目(202301ZD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878108)
+2 种基金
大连市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023JJ12GX012)
辽宁省重点研发计划指导计划项目(2019JH8/10100091)
辽宁省高校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项目(DLSZD2023011)。
文摘
为探究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设计0%、0.25%、0.50%、0.75%和1.00%共5种不同玄武岩纤维掺量,通过单轴压缩、三点弯曲和层间双剪试验分析玄武岩纤维掺量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利用双目倒置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从微观形貌层面分析玄武岩纤维增强混凝土力学性能的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掺加玄武岩纤维可显著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能。随着纤维掺量的增加,抗压和层间抗剪强度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掺量为0.50%时共同达到最优,相较于未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分别提高了28%和61%;抗折强度则随着纤维掺量增加一直增加,掺量为1.00%时效果最佳,相较于未掺入玄武岩纤维的混凝土提高了21%。打印材料力学性能存在各向异性,沿Z方向加载时抗压和抗折强度最高,Y方向最低;随着纤维掺量增加,力学性能各向异性逐渐增大。结合试验结果和电镜扫描结果可知,玄武岩纤维优异的抗拉性能够抑制裂缝的产生与扩展,从而提升3D打印混凝土结构的整体力学性能。
关键词
3D打印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力学性能
各向异性
微观形貌
Keywords
3D printed concrete
basalt fiber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isotropy
microscopic morphology
分类号
TU528.04 [建筑科学—建筑技术科学]
TU352 [建筑科学—结构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跨度悬索桥纵向减震参数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
6
5
作者
关萍
田平
苗峰
机构
大连大学辽宁省复杂结构系统灾害预测与防治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895-1901,共7页
基金
辽宁省科学技术计划项目(201602039)
文摘
为了研究粘滞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以某大跨度悬索桥为背景,使用有限元软件建立模型,通过非线性时程分析,得到了大跨度悬索桥的地震响应。设计正交试验,分析了粘滞阻尼器的布置方案、速度指数α和阻尼系数C的变化对关键部位地震响应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参数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跨度悬索桥上设置粘滞阻尼器能有效减小结构位移。在梁端和梁塔交接处安置粘滞阻尼器时减震效果最佳。对于梁端位移、塔顶位移和塔底弯矩的影响能力从大到小依次排序为阻尼系数C、减震方案、速度指数α。
关键词
大跨度悬索桥
纵向减震
粘滞阻尼器
正交试验
敏感性分析
Keywords
long-span suspension bridge
longitudinal vibration damping
viscous damper
orthogonal test
sensitivity analysis
分类号
U448.25 [建筑科学—桥梁与隧道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摩擦摆支座的核安全壳结构隔震效果研究
祁鹏飞
裴强
谯裕豪
鲁蕴华
夏超南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层间黏结性能的影响
裴强
杨雨航
钟颖竹
祁鹏飞
张禄玺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基于改进恢复函数的高墩独柱矮塔斜拉桥抗震韧性评估研究
秦泗凤
马存多
文龙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玄武岩纤维对3D打印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
裴强
张禄玺
崔迪
杨雨航
宫泽晨
胡顺彩
丁彧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大跨度悬索桥纵向减震参数敏感性分析
关萍
田平
苗峰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