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炮效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药效物质基础 被引量:23
1
作者 冯宝民 邱琳 +6 位作者 谌启鹏 王惠国 史丽颖 蒋革 唐玲 王永奇 苑艳霞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173-1176,共4页
目的基于炮制方法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比较炒制前后白芥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以体积比为0.25的浓氨水做引咳实验,以实验动物的咳嗽潜伏期、2min内咳嗽次数为评价指标,比较炒制前后白芥子的镇咳... 目的基于炮制方法与药效之间的关系研究白芥子镇咳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比较炒制前后白芥子中化学成分的变化。以体积比为0.25的浓氨水做引咳实验,以实验动物的咳嗽潜伏期、2min内咳嗽次数为评价指标,比较炒制前后白芥子的镇咳作用。分离纯化炒制后含量明显增加的对羟基苯乙腈成分并考察其镇咳作用。结果白芥子炒制后,镇咳作用明显增强,其对羟基苯乙腈含量明显增高。对羟基苯乙腈具有明确镇咳作用,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中、高剂量对羟基苯乙腈的镇咳作用优于炒白芥子。结论炒制后白芥子镇咳作用增强,炒制法可以增加白芥子中对羟基苯乙腈的含量,对羟基苯乙腈镇咳作用明显,是白芥子镇咳的药效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炮效关系 对羟基苯乙腈 引咳时间 引咳次数 药效物质基础 HP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法对南山茶子抗骨质疏松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吴小娟 李剑 +3 位作者 刘芸 林红景 冯宝民 王永奇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060-1061,共2页
目的:明确南山茶子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将南山茶子醇提物分成极性不同的组分,利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生物检测法筛选山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结果:5个组分都表现出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效应,活性... 目的:明确南山茶子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方法:用系统溶剂分离法将南山茶子醇提物分成极性不同的组分,利用重组人雌激素受体基因酵母生物检测法筛选山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结果:5个组分都表现出类雌激素和抗雌激素的双重效应,活性强弱依次为乙酸乙酯层>醇提物>正丁醇层>石油醚层>水层。结论:乙酸乙酯部位为山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部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山茶 重组人基因酵母 骨质疏松 有效部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