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亚三次大海战与《黄海战图》
1
作者 王琰 张晓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1-11,共11页
日本帝国前期对外一系列成功的侵略扩张无不是以旨在争夺东北亚制海权进行的海上战役为先导的。这一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进行过3次大规模海战,占蒸汽装甲时代世界大规模海战总次数的3/4。海战中,旅顺口要塞陷落后俄国大本营让未经训练没有... 日本帝国前期对外一系列成功的侵略扩张无不是以旨在争夺东北亚制海权进行的海上战役为先导的。这一时期日本联合舰队进行过3次大规模海战,占蒸汽装甲时代世界大规模海战总次数的3/4。海战中,旅顺口要塞陷落后俄国大本营让未经训练没有海战经验的第二太平洋舰队继续东进通过与联合舰队决战入泊海参崴只能是必败之道,而让舰队避免北上决战,通过辅助船定期赴胶州湾和上海港采买获得补给坚持在黄海、东海、南海施行一段时间破交战才是惟一能够实现开赴远东所抱战略目的的作战样式。日俄黄海海战是世界海战史上第一次以蒸汽装甲战列舰编队交战为主的大规模海上战役。旅顺口分舰队突围港会合海参崴分舰队的成败是决定俄国在这场战争中命运的关键。20世纪初日本军史画家创作的《黄海战图》描绘的正是日俄黄海大战双方胜负发生逆转的一幕,而与中日黄海大战或日俄对马海战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亚制海权 三次大海战 《黄海战图》 敌前大转向 机动破交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殖民时期大连城市发展状况初探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劲松 张晓刚 王珍仁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4期33-40,共8页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独占了在中国大连地区的利益,对大连暨"关东州"实施了有计划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当局在沙俄所建"达里尼"(大连)的基础之上,对大连市重新进行了行政区划划分和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日俄战争之后,日本独占了在中国大连地区的利益,对大连暨"关东州"实施了有计划的殖民统治。日本殖民当局在沙俄所建"达里尼"(大连)的基础之上,对大连市重新进行了行政区划划分和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基础设施逐步完善,人口显著增加,经济亦有了长足的发展。这其中"满铁"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看到,日本殖民时期的大连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根本原因是与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为了中国东北地区的资源,倾销日本商品,以及旨在为侵略中国全境和发动大东亚战争等目的分不开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日本殖民统治 行政区划 城市规划 经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库建设研究:历程、困境与路径探索 被引量:2
3
作者 麻红 国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92-96,共5页
历史上,中国智库的发展道路是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传统的翰林制度的演变与门客、幕宾阶层的兴衰,构成了中国智库发展在官方与民间两条路径。在现阶段,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着缺乏公众参与、功能定位单一以及缺乏社会影响力等问题。从这些问... 历史上,中国智库的发展道路是有别于西方国家的。传统的翰林制度的演变与门客、幕宾阶层的兴衰,构成了中国智库发展在官方与民间两条路径。在现阶段,中国智库发展面临着缺乏公众参与、功能定位单一以及缺乏社会影响力等问题。从这些问题的解决着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智库 历程 困境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中日两国开埠研究述论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晓刚 刘续 《大连大学学报》 2009年第2期22-26,共5页
近代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和开发成为东北亚地区早期现代化的滩头据点,并由此辐射内地,带动了全局的发展进程。中日两国开埠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中日两国现代化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状态中求得发展进步,开放是实现... 近代沿海港口城市的对外开放和开发成为东北亚地区早期现代化的滩头据点,并由此辐射内地,带动了全局的发展进程。中日两国开埠的方式不同,从而导致中日两国现代化的结果也不尽相同。任何国家都难以在封闭状态中求得发展进步,开放是实现现代化的必要前提,中国惟有自主开放才有走出一条独特现代化发展道路的现实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 开埠 开港 开国 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走向西洋:近代中日两国官派欧美留学之比较研究》
5
作者 张晓刚 陈梦 《大连大学学报》 2010年第5期126-126,共1页
关键词 欧美国家 留学生 近代 西洋 东北亚地区 西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上海与神户开港研究述论
6
作者 邹静 沈岑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第5期26-30,共5页
中日两国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本国与外国交流贸易及文化的窗口,在近代东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中日两国港口城市的开港问题的研究遂显得尤为重要。整理上海与神户两个城市近代以来由开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两个... 中日两国沿海港口城市作为本国与外国交流贸易及文化的窗口,在近代东亚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中日两国港口城市的开港问题的研究遂显得尤为重要。整理上海与神户两个城市近代以来由开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把两个城市的比较臵于大的时代背景之下,探索中日两国面对"西力东渐"所采取的不同应对方式,以及两国的近代城市发展进程,以取得以小见大的效果,应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神户 开国 开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学术界关于自卫队参与PKO行动研究综述
7
作者 张晓刚 邹圣婴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1期1-10,共10页
日本自卫队作为二战以后重新组建的军事组织,其自身经历了若干个时期的变化。而对于日本社会而言,关于自卫队的认识、关注以及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演化。由于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驻军,使得日本在冷战期间可以避免因国防而消耗国力... 日本自卫队作为二战以后重新组建的军事组织,其自身经历了若干个时期的变化。而对于日本社会而言,关于自卫队的认识、关注以及研究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发生演化。由于战后美国在日本进行驻军,使得日本在冷战期间可以避免因国防而消耗国力,从而快速完成战后的复苏;但也正是因为驻日美军的存在,使得日本社会在和平主义思潮的影响下较少关注过自卫队的存在及行动。而自卫队真正开始受到社会的重视则是始于海湾战争以及随后参与"PKO行动"^①等因素。在日本学术界,对于自卫队的职能、规模、活动以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研究也随着自卫队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活动和驻日美军的有关行动而广泛展开。其中以PKO问题为切入点开展相关研究,对探讨日本自卫队在其国内和国际上如何定位以及观察其未来发展方向均至关重要,对于我国进一步积极参与PKO行动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自卫队 PKO行动 学术界动态 研究述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占领大连时期关于恢复彩票发行事宜献策文
8
作者 张晓刚 邹圣婴 津上善七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16-20,共5页
该文译自1925年5月27日出版的《日满通信特辑号》,原文系津上善七所书。如题所示,其目的在于向日本殖民当局关东厅献计献策,提请恢复彩票发行,并希望日本外务省予以认可。最初日本殖民当局发行彩票的目的乃是"将其作为租借地振兴... 该文译自1925年5月27日出版的《日满通信特辑号》,原文系津上善七所书。如题所示,其目的在于向日本殖民当局关东厅献计献策,提请恢复彩票发行,并希望日本外务省予以认可。最初日本殖民当局发行彩票的目的乃是"将其作为租借地振兴政策的一环,并可以有效节制支那?1多年持续的恶习即嗜赌之心,且作为填补经费的一项财源发挥作用。"[1]然而在当时,日本社会普遍认为彩票的贩卖是一种罪恶,由于彩票本身会使人的侥幸心理增长,因此其害处非常大;而且从伦理道德的角度上看,该行为会破坏社会道德,故应当予以彻底根除。实际上,当时在日本的法律中明文规定了禁止此类赌博行为,凡是作为日本法律所能管辖、涉及的地区,不分内外都采取禁止措施。尽管日本当局曾经在其殖民地台湾和租借地大连尝试过发行彩票,但日本政府已经同中国国民政府达成了不能批准发行的协议。而津上善七明知在日本本土发行彩票是违法行为,却极力谏言在大连恢复发行,并指出日本与中华民国在外交上达成的共识实际上是可以随时通过交涉予以修改的。并提出几个理由:其一,向民众提供一项娱乐活动;其二,出于对刑事治安方面的需要;其三,彩票盈利可以填补和充实公共经费的财源。本文站在殖民主义立场上看待中日关系问题,称日本为"君子之国",而对中国和中国人则持蔑视、贬低态度;对在大连发行彩票居然提出有益于节制"支那人"的"嗜赌之心",似乎日本人没有赌博的恶习;并且为了本国利益而将在日本国内受禁止的彩票发行活动在殖民地和租借地极力推广。总之,该文对了解日本当局通过在中国大连发行彩票的始末以及为了募集资金以填补行政经费不足等问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占领时期 大连地区 彩票发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敕封之城--大连
9
作者 邹静(译) 张帅(译) 克拉伦斯·克里 《大连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2-27,共6页
沙俄于1898年3月27日逼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攫取到远东常年不冻港。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899年8月11日发布大连自由港的敕令,标志着大连对外开埠并实行自由港制度,随即全力进行大连城市的建设。该译文的原文就是摘自1903年4月《S... 沙俄于1898年3月27日逼迫清政府签订《旅大租地条约》,攫取到远东常年不冻港。沙皇尼古拉二世于1899年8月11日发布大连自由港的敕令,标志着大连对外开埠并实行自由港制度,随即全力进行大连城市的建设。该译文的原文就是摘自1903年4月《Scribners Magazine》上的一篇实地调查报告~①,文中的几张照片是在1902年末拍摄的,文中处处洋溢着作者对俄国的经营建设和繁荣景象的赞赏与夸耀之情。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大连自开埠建市之后才开启了近代化历程,但却是在沙俄等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不平等压迫下的畸形发展。旅大地区的同胞为此付出了惨痛的代价与牺牲;同时,沙俄不遗余力地经营大连是为了方便其进行商品输入和原料掠夺,是其在远东积极推行侵略扩张政策,与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东方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港 中东铁路 西伯利亚 殖民扩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代大连城市化形成与发展之探析
10
作者 冷绣锦 荆蕙兰 万映辰 《大连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88-92,128,共6页
近代大连城市化形成有其殖民侵略的鲜明特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连城市的历史命运,曾被俄、日殖民侵略40年之久,至今的城市文化仍残留着许多殖民统治的烙印。所以近代大连城市的发展与西方各国城市形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 近代大连城市化形成有其殖民侵略的鲜明特点,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大连城市的历史命运,曾被俄、日殖民侵略40年之久,至今的城市文化仍残留着许多殖民统治的烙印。所以近代大连城市的发展与西方各国城市形成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前者是被植入外来的城市文化,导致大连城市的畸形发展,而后者是在技术革命中推动了英、美、德城市化的发展。探究近代大连城市化形成与发展,为大连城市的发展方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化 大连 近代 地理位置 城市文化 城市形成 技术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晓刚 国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97-104,128,共8页
朝鲜独立问题,在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通过"日朝修好条规"逼迫朝鲜开港,并试图强行将朝鲜"独立之邦"的虚像实化,清政府遂开始着手调整和加强与朝鲜之间旧有的"宗藩&... 朝鲜独立问题,在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19世纪70年代后,日本通过"日朝修好条规"逼迫朝鲜开港,并试图强行将朝鲜"独立之邦"的虚像实化,清政府遂开始着手调整和加强与朝鲜之间旧有的"宗藩"关系。以"壬午军变"的解决为转折点,清政府与朝鲜之间的关系得以逐渐加强,而日本对朝鲜的控制力则开始下降。考察开港及"壬午军变"前后的中日两国对朝策略,进而探析日本武力解决与谈判处理两种策略的抉择及"甲申政变"后选择与清政府"妥协"的细微之处与深层原因,可以了解19世纪70至80年代中日朝三国的互动关系及其对东北亚国际格局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日朝 “壬午军变” 甲申政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论大君外交体制—以17世纪的日本与中朝交涉为中心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永春 张晓刚 杨华 《大连大学学报》 2012年第5期69-73,共5页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作为大君外交体制的中心,把周边国家和地区视为夷狄,要求他们作为附属国称臣纳贡,从而形成了"日本型华夷秩序"。而事实是,为了打破在东北亚处于孤立境地的不利局面,德川幕府在建立之初努力寻找在华夷秩序内... 日本学者认为,日本作为大君外交体制的中心,把周边国家和地区视为夷狄,要求他们作为附属国称臣纳贡,从而形成了"日本型华夷秩序"。而事实是,为了打破在东北亚处于孤立境地的不利局面,德川幕府在建立之初努力寻找在华夷秩序内的合理定位,除千方百计接近明朝之外,还想方设法恢复与朝鲜的外交关系。在外交交涉失败之后,德川幕府不得不承认自己已经不再是华夷秩序完全成员的客观现实,被迫自我定位,构建了所谓"大君外交体制"。这种观点的理论依据具有很大的虚构性,与历史事实大相径庭,是必须加以克服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川幕府 大君外交体制 华夷秩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对台海问题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晓刚 黄甜 聂奎全 《大连大学学报》 2011年第5期52-57,共6页
日美同盟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强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美同盟关系及日美对华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是促使美日军... 日美同盟关系是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日美军事一体化的加强是美国亚太军事战略调整与日本安全战略调整相结合的产物。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变化,日美同盟关系及日美对华战略进行了多次调整。美国军事战略重心东移是促使美日军事合作进一步加强的重要原因,这不但影响了其各自国家的内外政策,同时也影响着东亚地区局势及中国对外战略的选择。日美同盟的军事指向性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稳定发展带来了不确定因素,也深刻影响了中国和平统一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日同盟 台海问题 军事指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俄日两国对旅大城市规划的特点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晓刚 万映辰 邹圣婴 《大连大学学报》 2015年第2期46-52,共7页
旅大(旅顺和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朝鲜半岛,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成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甲午战争之后,旅大曾被俄国强租7年,由此开始了对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日俄战争后,日... 旅大(旅顺和大连)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毗邻朝鲜半岛,是东北地区的重要出海口。重要的战略地位使其在一个多世纪以前成为日、俄帝国主义争夺的焦点。甲午战争之后,旅大曾被俄国强租7年,由此开始了对大连城市的规划与建设。日俄战争后,日本统治旅大地区长达40年之久,并根据其战略需要对大连进行了重新规划与扩建。俄日两国近半个世纪的殖民统治,给旅大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给这座城市的规划与发展打上了迥异的烙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国 日本 旅大 城市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倍晋三新政权在外交与安保领域上的变化及对中国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刚 张昌明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66-74,共9页
2012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之后,在国内政策方面大力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为解禁集体自卫权创造条件。而经济方面的"安倍经济学"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作出极大努力的同时,也几乎释放了全部利好。其扩大日本债务规模,促... 2012年安倍第二次组阁之后,在国内政策方面大力推动修改日本宪法,为解禁集体自卫权创造条件。而经济方面的"安倍经济学"在1年多的时间里为推动日本经济复苏作出极大努力的同时,也几乎释放了全部利好。其扩大日本债务规模,促进日元持续贬值等政策加深了日本与周边各国以及世界主要经济体的经济矛盾。而外交与安保领域的重大变化,从价值观外交到地球仪外交,从钓鱼岛问题到"东海防空识别区",安倍新政权的诸多新举措对中国的外部安全形势形成了极大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倍晋三 外交 安保 中国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占旅大时期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刚 邹圣婴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21-26,共6页
安重根(1879-1910)是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独立运动家,字应七,本贯顺兴,生于朝鲜海州,自幼学习儒学,早年皈依天主教。日俄战争后积极参与反对日本侵略朝鲜活动,1907年参加义兵运动,但与日军作战均归于失败。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国... 安重根(1879-1910)是朝鲜近代史上著名的独立运动家,字应七,本贯顺兴,生于朝鲜海州,自幼学习儒学,早年皈依天主教。日俄战争后积极参与反对日本侵略朝鲜活动,1907年参加义兵运动,但与日军作战均归于失败。1909年10月26日,安重根在中国哈尔滨火车站成功刺杀了日本政治家、前首相伊藤博文。安重根被捕后被送往旅顺监狱关押。日本关东都督府地方法院于1910年2月14日判处安重根死刑,并于同年3月26日在旅顺监狱内的行刑室将其绞杀。当时,日本舆论界斥责安重根为暴徒、无知之辈;而中国报刊则称赞安重根是爱国志士、和平代表者,孙中山、章太炎、梁启超等人都曾题词、赋诗对安重根的义举加以赞颂。因为与朝鲜(韩国)人民有着遭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共同历史经历,中国人普遍对安重根怀有崇敬之心。近年来,国内学界对安重根研究热情不减,我们特翻译日本殖民当局对安重根等人的判决书~①,期望能提供一份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文中的"南满洲"等历史名词不代表译者立场和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重根义士 伊藤博文 暗杀事件 旅顺监狱 判决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绕朝鲜半岛的日清、日俄矛盾与甲午战争
17
作者 张晓刚 国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6-74,共9页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日本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俄国南下与其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加速了日本在东北亚扩张的步伐,也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之间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借由"壬午军变"、"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的解... 作为后发型现代化国家,日本具有强烈的侵略性,俄国南下与其争夺朝鲜半岛的利益加速了日本在东北亚扩张的步伐,也导致了日本与清政府之间矛盾的激化。清政府借由"壬午军变"、"甲申政变"、"巨文岛事件"的解决,进一步宣示了其对朝鲜的宗主权,加强了中朝关系的紧密性。日本丧失其在朝鲜半岛的主动与"先手"地位,不得不通过战争实现其侵略野心,中日战争遂不可避免。一般认为朝鲜东学党起义是甲午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但日本大陆政策与俄国远东政策的天然对立以及在朝鲜半岛的角逐更是其深层原因。在挑战中朝宗藩关系上与日本有同样利益的俄国,在默认朝鲜"独立"之余,坚决反对日本势力涉足中国东北。甲午战争结束后,就辽东半岛的割让与返还,原本以朝鲜作为争夺焦点的日本与俄国,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国东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午战争 朝鲜半岛 东北亚 日清矛盾 日俄矛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济远’撞沉‘扬威’说”考辩
18
作者 王琰 国宇 《大连大学学报》 2014年第1期51-56,共6页
"扬威"号在"黄海海战"中最终的命运究竟如何,一直是"甲午战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一直存在争议的课题。无论"扬威"号在海战中是撞沉,是搁浅还是击毁,已有的"结论"抑或研究大多将&q... "扬威"号在"黄海海战"中最终的命运究竟如何,一直是"甲午战争"研究中一个非常重要且一直存在争议的课题。无论"扬威"号在海战中是撞沉,是搁浅还是击毁,已有的"结论"抑或研究大多将"扬威"号的命运与"济远"号联系起来。而比较常见的看法主要有"撞伤——搁浅——焚没"说、"搁浅——撞沉"说等。但无论"撞伤——搁浅——焚没"说还是"搁浅——撞沉"说都在史实以及逻辑方面存在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远”号 “扬威”号 甲午战争 黄海海战 “Jiyuan” “Yangwei” SINO-JAPANESE WAR of 1894-189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卢沟桥军事事变与察哈尔—平西战役
19
作者 王琰 张晓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17年第2期35-52,共18页
学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全面抗战起点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主流观点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为起点,另一种观点是以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北平南苑为全面战争起点。日本方面称卢沟桥事件为"军事事变",称察哈尔—平西战... 学界关于中国抗日战争中的全面抗战起点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主流观点以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为起点,另一种观点是以1937年7月28日日军进攻北平南苑为全面战争起点。日本方面称卢沟桥事件为"军事事变",称察哈尔—平西战役、华北会战为"华北事变",战争扩大到中国南方后改称支那事变,其意在否认侵略,推卸战争责任。正确界定事变与战争的概念,把握二者间的联系和区别,明确全面抗战的起始时间不仅有着厘清史实发展脉络的学术价值,更有着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由卢沟桥事变而引发的察哈尔—平西战役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具有阶段性标志地位,经此一役,中国进入了全面抗战的新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卢沟桥军事事变 冀察政务委员会 察哈尔作战 平西作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绎全面抗战初起的平西作战
20
作者 王琰 张晓刚 《大连大学学报》 2016年第5期34-44,共11页
本文在发现、整理符昭骞将军未完成的《抗日战争中门头沟庄户会战纪要》手稿的基础上叙述、讨论几被岁月磨灭殆尽的平西作战,揭示"察哈尔——平西战役"中国军队失利的首因系第十四军驰援察哈尔战场行动迟缓;破斥了南京第二历... 本文在发现、整理符昭骞将军未完成的《抗日战争中门头沟庄户会战纪要》手稿的基础上叙述、讨论几被岁月磨灭殆尽的平西作战,揭示"察哈尔——平西战役"中国军队失利的首因系第十四军驰援察哈尔战场行动迟缓;破斥了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忻口战役档案、《抗日战争正面战场》和《世纪之履——李默庵回忆录》一致所持的"髫髻山作战是太原保卫战忻口战役的组成部分"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西作战 察哈尔战场 《删午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