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美国拜登政府的“情报外交”政策评析
1
作者 陈柏岑 舒可心 《情报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6-34,127,共10页
[研究目的]构建跨学科背景下的情报外交研究框架,分层次探究美国拜登政府在综合推进地缘战略、管理盟伴关系和护持霸权时使用情报外交工具的具体手段,总结其在当前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深刻影响。[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根据... [研究目的]构建跨学科背景下的情报外交研究框架,分层次探究美国拜登政府在综合推进地缘战略、管理盟伴关系和护持霸权时使用情报外交工具的具体手段,总结其在当前大国博弈和地缘政治博弈中的深刻影响。[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分析法,根据施加对象的不同将拜登政府的情报外交政策划分为“盟伴管理手段”“运筹于灰色地带的政策工具”和“打击敌手的有利武器”三个板块,分别剖析其施展方式和政策影响。[研究结果/结论]美国政府正极尽所能利用一切政策工具服务于长期大国博弈,其采取了多重针对性措施将情报工作深度融合到了外交战略当中,利用情报调查和情报披露等手段在地缘危机中引导舆论走向,向竞争对手强加成本,预阻并拆解敌对联盟。其情报外交活动将对未来的地缘政治竞争态势造成深远影响。我国应保持警惕并对其密切跟踪,以此减少战略意外并避免自身政策库可能出现的不对称短板,从而构建和塑造对自身发展有利的外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情报外交 情报合作 情报共享 情报武器化 美国对外战略 拜登政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网文到网游:中国国潮成功出海背后的软实力折射
2
作者 王琳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9-160,共12页
文化出海是国力强盛的必然走向,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彰显。随着全球化深入及互联网技术提升,国潮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名片。以网文和网游为代表的国潮,能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播中国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促... 文化出海是国力强盛的必然走向,也是国家软实力的彰显。随着全球化深入及互联网技术提升,国潮出海成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名片。以网文和网游为代表的国潮,能传承中华文化基因、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传播中国故事,在跨文化交流中促进民心相通,增进国际社会对中国的理解与认同。网络文学成功出海得益于新媒体时代发展机遇、中华文化独有吸引力、民间本位传播特征及国内产业支撑。它推动中国优秀文化海外传播,吸引国外青年读者,输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中国网游作为数字娱乐代表,海外市场份额不断扩大,布局日益多元,技术革新与产业合作快速发展。在国家政策大力支持下,中国网游秉持高质量制作,兼顾中国特色与文化融合,吸引海外年轻玩家,成为跨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通道,是传递中国价值的重要窗口,进一步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文出海 网游出海 软实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 黑神话:悟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才反哺助力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人才留村”策略研究
3
作者 付保淇 杨圆圆 +2 位作者 喻悦 王鹤潼 李欣烨 《村委主任》 2024年第9期182-185,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人才反哺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如何才能让人才留“村”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成了必须重视的问题。如何解决人才返乡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而人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通过人才反哺才能更好地促进乡村振兴。如何才能让人才留“村”为乡村振兴赋能增效成了必须重视的问题。如何解决人才返乡难题也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文章以“人才留村”策略为切入点,结合乡村振兴背景及人才流动现状,探讨如何通过人才反哺机制助力乡村振兴。在分析当前乡村人才流失现状并结合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进而探讨人才留村的意义和必要性的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人才留村策略,包括政策支持、产业引领、人才培养等方面,最后总结本文研究的主要观点和结论,展望人才反哺对乡村振兴的积极影响,为解决人才流失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反哺 留村 人才培养 案例分析 人才流失问题 实证研究 人才流失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美战略博弈格局下的韩国对外经济合作政策调整--基于中等强国视角的分析 被引量:9
4
作者 吕平 金香丹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36-154,160,共20页
面对中美战略博弈格局,韩国基于“中等强国”定位,着力调整对外经济合作政策。在实现经济自主性、巩固产业优势、维护地区影响力等利益诉求的驱动下,韩国侧重于修正对中美的非对称依赖,加强对美合作;着眼防范中国的技术赶超,确保对华竞... 面对中美战略博弈格局,韩国基于“中等强国”定位,着力调整对外经济合作政策。在实现经济自主性、巩固产业优势、维护地区影响力等利益诉求的驱动下,韩国侧重于修正对中美的非对称依赖,加强对美合作;着眼防范中国的技术赶超,确保对华竞争优势;打造多元合作结构,凸显本国地区合作“支点”的角色。尹熙悦总统就任后,韩国国内短期内出现政府、企业一致倒向美国的场景,对外合作政策调整公开化。然而,由于韩国无法左右中美博弈走向,依托韩美合作增强对华博弈筹码的政策效果不仅有限,且影响中韩经济合作的稳定。中韩紧密的经济联系与广泛的共同利益是两国持续深化合作的基础,韩国无法忽视中国的经济影响力,中国市场依然对韩国具有重要的吸引力。韩国新政府的对外经贸合作政策正尝试在“倒向美国”与“不放弃与中国合作”之间保持平衡。未来中韩应深入挖掘中国市场,深化双边供应链合作,共同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深入发展,有效管控美国因素对中韩经济合作的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美博弈 韩国对外经济合作 中等强国 中韩经济合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亚地区环境治理的路径选择:以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薛晓芃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37,共13页
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以及地区主义的缺失,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安全关切集中在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而非像地区主义较为成熟的区域更加关注人的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很难形成制度化程度较高的治理体系,而是要依... 由于政治、历史和文化因素,以及地区主义的缺失,东北亚地区各国的安全关切集中在国家领土和主权安全,而非像地区主义较为成熟的区域更加关注人的安全。在这样的背景下,东北亚地区的环境合作很难形成制度化程度较高的治理体系,而是要依靠非正式和非强制的制度安排促进各国认知形成,依靠软法实现治理目标。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机制(TEMM)在21年的合作实践中不断构建环境共识,相互给定合作身份,继而创造了东北亚地区环境共同体社会;借助国际环境协定安排,帮助并促进各国履约,通过提升各国国内治理能力来实现区域治理目标,形成区域治理规范,探索出东北亚地区环境治理的可选路径。因此,这一机制在众多东北亚环境合作机制中,虽然起步较晚,但是级别最高,对各国环境政策具有重大影响力,成为东北亚地区连接国家治理、区域治理和全球治理的协调中心。该机制的治理实践为复杂地区形势下的环境治理提供了必要的合作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法 软法 东北亚地区环境治理 中日韩环境部长会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字位置信息加工的脑电变化进程 被引量:1
6
作者 李昱霖 杨帆 +1 位作者 王琳 隋雪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3,共8页
启动范式结合脑电记录技术,探讨汉字位置信息加工的脑电位的变化进程。实验一启动时间为80ms,结果发现,在150ms–250ms和250ms–550ms时间窗内,不同启动条件没有出现脑电位的差异。实验二启动时间为200ms,结果发现,两个时间窗内,不同启... 启动范式结合脑电记录技术,探讨汉字位置信息加工的脑电位的变化进程。实验一启动时间为80ms,结果发现,在150ms–250ms和250ms–550ms时间窗内,不同启动条件没有出现脑电位的差异。实验二启动时间为200ms,结果发现,两个时间窗内,不同启动条件之间脑电位显著不同。实验结果提示我们:(1)短时间启动条件下,换位假词和替换假词与其原词启动效果没有差异,位置信息和身份信息的差异没有在脑电上表现出来;(2)长时间启动条件下,词语换位效应在脑电上表现出来,汉字身份信息作用出现;(3)汉字身份编码早于汉字位置编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字假词 换位效应 汉字位置编码 汉字身份编码 ER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合作组织的制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
7
作者 彭昕 《国际展望》 2025年第5期131-149,154,共20页
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韧性成为国际制度应对不确定性、维持存续与发展的重要特质与能力。通过整合韧性概念和制度要素,可以提出一个分析国际组织制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从韧性作为制度的个体特质入手,分析韧性存续的基础;从韧性... 随着百年变局加速演进,韧性成为国际制度应对不确定性、维持存续与发展的重要特质与能力。通过整合韧性概念和制度要素,可以提出一个分析国际组织制度韧性与可持续发展的框架。从韧性作为制度的个体特质入手,分析韧性存续的基础;从韧性伴随制度与环境交互的资源生产出发,分析制度韧性的发展能力。上海合作组织作为一个由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的多边合作制度,内部异质性的整合困境与外部碎片化的复杂环境,倒逼其形成更契合韧性要求的特征:由包容、互信的价值规范与不断夯实的互信传统所塑造的韧性观念基础,以及兼具统合力与宽松性的规则体系、运行机制、合作模式等韧性结构基础,共同为其可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通过外部资源纳入与制度间协调所形成的韧性能力,则保证了其发展性前景。在大国竞争引发外部秩序变动、组织自身体量扩大伴生协调难度增大的内外压力下,制度韧性为上海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提供了更为适用的分析视角。同时,上海合作组织作为具有成熟实践经验的多边组织,其强大生命力的来源、存续与发展,也将为制度韧性理论贡献丰富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韧性基础 韧性能力 上海合作组织 可持续发展 国际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