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在华留学生“隐性课程”与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欣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2020年第1期117-128,共12页
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的“隐性课程”,即以非课堂形式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教育环境或非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留学生的关于中... 以来自印度、巴基斯坦、泰国、意大利、南非等国家的留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考察留学生学习中国文化过程中的“隐性课程”,即以非课堂形式的社会参与和社会实践为载体,通过教育环境或非教育环境有意或无意地传递给留学生的关于中国文化的学术或非学术的知识、经验或影响。结果显示,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主要表现为跨文化人际交往、社会化活动参与、中国媒体使用等社会参与和实践。同时,对于中国文化类课程来说,汉语课程可以被视为一种“隐性课程”,汉语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能够更好地满足留学生中国文化课程修课的需要。“隐性课程”对正式课程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影响,积极影响在于能够强化或扩展留学生在正式课程中所学的中国文化知识,但同时,不同类型的交往群体对留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的有效性、不同类型的文化体验活动对其社会化活动参与的有效性以及汉语能力水平对其中国媒体使用的有效性会产生影响。深入探讨中国文化课程中的“隐性课程”与正式课程的互动与影响,能够为制订与修订留学生的培养方案,组织和安排相关课外教育、教学辅导和学习支持,以及挖掘留学生常用社交媒体的多语种功能提供参考。实现“隐性课程”与正式课程的优势互补,有助于增强留学生对中国社会的融入感,发挥其在中国文化海外传播的“中介”和“意见领袖”作用,在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中互学互鉴,“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华留学生 中国文化课程 “隐性课程” 正式课程 中国文化海外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新启示 被引量:10
2
作者 唐润华 曹波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0期41-46,共6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蕴丰富,是中国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新时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带来重要启示:一是要秉持全球视野的担当意识,不断拓宽中国价值观传播的格局,注重宣传中国的担当意识,推动中国价值观的国际认同;二是要具备...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内蕴丰富,是中国价值观逐渐走向成熟的标志,为新时代中国价值观的国际传播带来重要启示:一是要秉持全球视野的担当意识,不断拓宽中国价值观传播的格局,注重宣传中国的担当意识,推动中国价值观的国际认同;二是要具备兼收并蓄的包容意识,主动吸收他文化中的优点,达到文化增值的目的,但同时也不能失去"自我";三是要有坚定不移的自信意识,在传播过程中要能保有高度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这是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的基础和保障;四是应坚持与时俱进的创新意识,不断在继承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并在理念、话语、主体和渠道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价值观 国际传播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文化对话何以可能——重读王安忆的《我爱比尔》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恒军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71-76,共6页
《我爱比尔》是王安忆中篇小说经典之一。之为经典,在于小说延续了新文学关注新人成长的主题并前瞻性地呈现了对跨文化对话的思考。在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洪流中,面对中西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冲突,当代新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阿三选择... 《我爱比尔》是王安忆中篇小说经典之一。之为经典,在于小说延续了新文学关注新人成长的主题并前瞻性地呈现了对跨文化对话的思考。在全球化加速的时代洪流中,面对中西现代性、后现代性的冲突,当代新人如何选择自己的成长道路?阿三选择了跨文化对话,历经磨难。小说试图经由跨文化的敞开、行动抵达创造,通过追寻心灵的震颤、执着冒险的旅程,塑造了跨文化对话精灵阿三的形象。王安忆借助这一形象,直面“跨文化对话何以可能”这一时代之问,以“渡”作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安忆 《我爱比尔》 间性 跨文化对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变局背景下国际传播的整体性与差异化 被引量:36
4
作者 唐润华 刘昌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79,共5页
在全球化和泛媒化的双重作用下,国际传播从专业机构的专业行为变成了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日常活动,在宏观上体现出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同时在微观上呈现多层次的差异化趋势。从整体性特征出发,中国国际传播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宏观... 在全球化和泛媒化的双重作用下,国际传播从专业机构的专业行为变成了所有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的日常活动,在宏观上体现出明显的整体性特征,同时在微观上呈现多层次的差异化趋势。从整体性特征出发,中国国际传播需要坚持系统观念,在宏观战略、总体布局、体制机制等方面进行重大调整和系统创新,通过有效的整合和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提升系统的综合效率。从差异化趋势出发,国际传播宜实施以效果为导向的精准传播,通过对各种传播资源和手段的精心选择,实现对不同对象的传播效果最大化。把握好整体性和差异化,有利于构建目标多层、主体多元、渠道形式多样和面向不同对象的国际传播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变局 全球化 国际传播 整体性 差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传播中IP运营的效能提升价值及实现路径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润华 李小男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4-63,共10页
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入以效能为导向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在国际传播中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运行模式之一,IP运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一是以全媒体传播拓展传播渠道,最大限度提升用户的接... 随着中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进入以效能为导向的新阶段,文化产业在国际传播中作用日益凸显。作为当今文化产业的主要运行模式之一,IP运营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方面显示出独特优势:一是以全媒体传播拓展传播渠道,最大限度提升用户的接触率与好感度;二是以跨媒介叙事丰富传播内容,最大限度增强产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三是以品牌认同激发受众共情,最大限度推动各国民众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这些经验对于全面提升中国国际传播效能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传播 传播效能 全媒体传播 跨媒介叙事 品牌认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策略及应对机制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韩娜 唐润华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46-150,共5页
当前,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对恐怖组织势力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策略,以及其网络动员机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反恐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动员理论为基础,以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 当前,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对恐怖组织势力的扩张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研究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策略,以及其网络动员机制新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反恐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以动员理论为基础,以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行为为研究对象,提出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是各个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恐怖主义动员范式已经从传统动员转变到了网络动员,并分别从渠道动员、主体动员、情感动员、议题动员,分析恐怖组织网络动员策略。为应对恐怖组织的网络动员,我国应建立反恐战略传播机制,从资源整合、构筑情报网络、加强国际合作和开拓全媒体传播格局等方面提升打击网络恐怖主义的效度和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恐怖主义 网络动员策略 应对机制 反恐战略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时代特征 被引量:23
7
作者 唐润华 曹波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33-37,共5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超越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特征。作为这些特征的具体体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在价...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为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行动指南。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所蕴含的超越性、包容性和创新性,应该成为新时代中国对外话语体系的基本特征。作为这些特征的具体体现,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在价值取向上应该具备深远的历史视野和广阔的世界视野,坚守人类共同价值;在知识建构上应该坚持开放意识、交流意识和融通意识;在话语表达上应该坚持制度创新、观念创新、知识生产创新和传播模式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对外话语体系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符号·故事·互动:数字游戏讲好中国故事的三重叙事模式 被引量:32
8
作者 唐润华 叶元琪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43-51,共9页
为了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讲好中国故事,数字游戏采用符号叙事、故事叙事和互动叙事三重叙事模式,以丰富的文化符号、扣人心弦的游戏情节引导玩家沉浸体验,并且以各种方式与游戏人物感同身受、与其他玩家交流互动,进而逐渐增强对中华文... 为了由浅至深、由表及里地讲好中国故事,数字游戏采用符号叙事、故事叙事和互动叙事三重叙事模式,以丰富的文化符号、扣人心弦的游戏情节引导玩家沉浸体验,并且以各种方式与游戏人物感同身受、与其他玩家交流互动,进而逐渐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知与认同。国产优秀数字游戏将多模态话语与多重叙事模式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中国故事入心入脑的传播效果,对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游戏 符号叙事 故事叙事 互动叙事 讲好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情理论视域下出版业讲好中国故事的三个关键关系 被引量:7
9
作者 郑敏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34-36,共3页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是出版业的使命任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与交流实践中,我国出版业的任务是通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内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共情理论”妥善处理好出... 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一个客观真实、全面立体的中国形象,是出版业的使命任务。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交往与交流实践中,我国出版业的任务是通过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的内容,对外讲好中国故事,运用“共情理论”妥善处理好出版物的内容生产、话语方式以及传播方式三方面关键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版业 共情 一带一路 讲好中国故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日俄罗斯”YouTube账号对叙利亚、伊拉克战事报道框架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唐润华 蒋玉鼐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1期56-65,共10页
叙利亚与伊拉克是两个命运相似的邻国,兵戈扰攘、战火频仍。近年来,极端组织的猖獗和域外势力的介入令两国的形势更加复杂。在叙利亚,俄罗斯鼎力支持阿萨德政权打击"伊斯兰国";在伊拉克,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也在与当局联手围... 叙利亚与伊拉克是两个命运相似的邻国,兵戈扰攘、战火频仍。近年来,极端组织的猖獗和域外势力的介入令两国的形势更加复杂。在叙利亚,俄罗斯鼎力支持阿萨德政权打击"伊斯兰国";在伊拉克,以美国为主导的联军也在与当局联手围剿恐怖分子。作为近年来影响日隆的非西方媒体,"今日俄罗斯"(RT)在全球最大的视频分享平台You Tube发布大量新闻,充分报道战事、深入分析局势。为探究这一俄罗斯外宣旗舰的报道策略,对比相关新闻的异同,对样本的文本属性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在词频统计的基础上使用框架分析法对视频内容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RT对叙利亚战事报道投入了更多精力,报道主题以实况动态类为主,信源更多元、身份更权威,并特别制作旗舰谈话节目分析当地局势,总体而言框架更为复杂,也更具可信度和说服力。而伊拉克战事报道的框架相对简单,大部分内容都是饱受战争之苦的摩苏尔居民出镜控诉,制作简单,同质化程度较高,显得重复而琐碎。至于出现如此状况的原因,还是由RT的定位与身份决定的:外宣旗舰必然在重大事件的政策立场上与政府同调,以此充分宣扬本国立场、塑造良好国家形象,进而确保俄罗斯在与美国的较量中赢得胜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今日俄罗斯 外宣旗舰媒体 战事报道 框架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