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A12铝合金Ar-He混合保护气VPPA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
1
作者 范佳兴 韩永全 +1 位作者 张利国 孙振邦 《焊接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2-120,共9页
研究二元混合保护气变极性等离子弧(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VPPA)焊接技术,获得厚度为12 mm 2A12铝合金接头.焊后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 研究二元混合保护气变极性等离子弧(variable polarity plasma arc,VPPA)焊接技术,获得厚度为12 mm 2A12铝合金接头.焊后通过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能谱仪(energy dispersive spectrometer,EDS)、万能液压试验机等,分析焊接接头的焊缝成形、微观组织、界面元素分布和力学性能.相比氩弧,氩氦混合电弧有效截面积更小,使其具有更高的能量和更为集中的阳极功率密度.焊接接头各区域的焊接热循环有所不同,而热量影响组织特征,进而影响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相比一元保护气焊接接头,焊缝区微观组织多出现麦穗状树枝晶,更加细小且致密,母材到焊缝中心区EDS分析显示,热影响区的Mg元素增多,焊缝中心区的Cu元素增多;接头平均抗拉强度为317 MPa,达到母材强度的75.8%,屈服强度相比母材降低65 MPa;断口呈现典型的韧窝断裂;同时接头显微硬度呈现“W”形分布,最低值为95.5 HV.混合保护气VPPA焊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保护气 焊接接头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回转窑内煤粉-烟气混合燃烧特性
2
作者 赵楠 刘鹏 +2 位作者 马梓舰 胡仁国 刘安洲 《煤炭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284-2292,共9页
为了解决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存在排放大量高温烟气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回收矿热炉烟气中CO等可燃成分作为回转窑辅助燃料的工艺,并设计了一款新型5通道燃烧器,以此实现回转窑内煤粉-烟气燃料的混合燃烧,利用CFD(Computation... 为了解决矿热炉冶炼过程中存在排放大量高温烟气造成能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问题,提出回收矿热炉烟气中CO等可燃成分作为回转窑辅助燃料的工艺,并设计了一款新型5通道燃烧器,以此实现回转窑内煤粉-烟气燃料的混合燃烧,利用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理论,建立了煤粉-烟气混合燃烧的数学模型,数值模拟了回转窑中气固两相燃料混合燃烧的过程,分析了气固两相燃料不同混合比时,回转窑内温度场、燃烧特性(组分场)以及NO_(x) 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回转窑内存在内外循环区,可加速燃料与空气的混合,提高窑内换热量。烟气燃料的加入有助于改善煤粉的燃烧特性,当烟气燃料发热量占总发热量的比值由20%增至40%,窑内温度场均呈现轴对称分布,黑火头的长度逐渐由4.51 m减小至2.32 m,火焰峰值温度逐渐降低,挥发分的燃烧速率逐渐由4.21 mol/(m^(3)·s)提高至7.33 mol/(m^(3)·s),炉窑出口处NOx的质量浓度逐渐降低,由1 013 mg/m^(3)下降至677 mg/m^(3)。当烟气燃料发热量占总发热量的比值由20%增至30%时,火焰形状由“球团状”逐渐变长变窄,煤粉的燃烧位置由X=4.68 m前移至X=2.26 m,回转窑焙烧带长度由18.50 m增至20.50 m。但随着烟气燃料发热量占总发热量的比值由30%增至40%时,火焰形状逐渐向“棒槌状”转变,煤粉的燃烧位置无明显变化,焙烧带长度由20.50 m降至16.43 m。综合分析焙烧带长度、燃料燃烧等特性,确定当烟气燃料发热量占总发热量的比值为30%时为最佳掺混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转窑-矿热炉工艺(RKEF) 烟气回收 混合燃烧 NOX排放 燃烧器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热炉烟道中固体颗粒冲蚀行为的数值模拟
3
作者 田雨 刘鹏 +2 位作者 龚可新 林冬梅 胡仁国 《化学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7-82,共6页
为研究矿热炉烟道中颗粒的冲蚀磨损行为,使用CFD方法对烟道内颗粒冲蚀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烟道内气固两相的流动情况,Oka冲蚀模型与Grant和Tabakoff颗粒反弹模型相结合,建立颗粒冲蚀行为的判断准则,研究不同烟... 为研究矿热炉烟道中颗粒的冲蚀磨损行为,使用CFD方法对烟道内颗粒冲蚀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烟道内气固两相的流动情况,Oka冲蚀模型与Grant和Tabakoff颗粒反弹模型相结合,建立颗粒冲蚀行为的判断准则,研究不同烟气入口流速、颗粒粒径对颗粒冲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蚀磨损现象出现在出口段上游区域。当烟气入口流速由2 m/s增至10 m/s时,冲蚀速率并非线性增长,由4.76×10^(-9) kg/(m^(2)·s)增至3.82×10^(-8) kg/(m^(2)·s),且冲蚀区范围相应增加。颗粒对烟道的冲蚀存在临界粒径(40μm),当粒径由5μm增至40μm时,冲蚀速率由1.84×10^(-8) kg/(m^(2)·s)增至5.31×10^(-8) kg/(m^(2)·s);当粒径由40μm增至100μm时,冲蚀速率由5.31×10^(-8) kg/(m^(2)·s)降至3.57×10^(-8) kg/(m^(2)·s)。同时,冲蚀区范围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热炉烟道 冲蚀速率 数值模拟 烟气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间最优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寻舱轨迹规划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雪莲 王欣 +1 位作者 姜鑫 吴庆贺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21,共6页
为提高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卸船效率,实现智能化取料作业,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取料装置寻舱轨迹时间最优的方法。采用3-3-5-3-3分段多项式插值,以连续卸船机各关节速度及加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各段轨迹进... 为提高链斗式连续卸船机卸船效率,实现智能化取料作业,提出了一种基于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取料装置寻舱轨迹时间最优的方法。采用3-3-5-3-3分段多项式插值,以连续卸船机各关节速度及加速度作为约束条件,采用麻雀搜索算法对各段轨迹进行优化。将麻雀搜索算法的优化结果与粒子群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麻雀算法优化结果比粒子群算法优化结果时间更少,大大提高连续卸船机的整体卸船效率;同时,麻雀算法具有较好的搜索能力,收敛能力强,在进行时间最优轨迹规划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卸船机 麻雀搜索算法 粒子群算法 轨迹规划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转塔式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波 张棣 +3 位作者 尹云 高飞 黄曙光 韩力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78-182,共5页
滑环堆栈是单点系泊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研制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几家公司所垄断。文中给出了可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总体设计方案,构建了滑环堆栈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可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结... 滑环堆栈是单点系泊系统的核心设备,其研制技术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外几家公司所垄断。文中给出了可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总体设计方案,构建了滑环堆栈的力学模型,采用有限元仿真分析方法,对可解脱内转塔式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结构进行力学分析,包括强度、刚度、屈曲、模态计算。仿真结果表明:滑环堆栈结构在各种工况下,其屈服强度和屈曲强度等都满足船级社规范要求。为后续单点系泊滑环堆栈的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环堆栈 结构分析 内转塔 单点系泊 可解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单机最优功率曲线拟合的多场景风电功率预测方法 被引量:8
6
作者 崔嘉 杨俊友 +3 位作者 邢作霞 李媛 王海鑫 马洪斌 《电力系统自动化》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6期23-28 42,共7页
风的时变和间歇性制约风电与负荷的实时能量平衡,准确的功率预测有助于风能成为可调度能源。针对风电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单机最优功率曲线拟合的多计算流体力学(CFD)场景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离散求解大气物理运动方程,并建立... 风的时变和间歇性制约风电与负荷的实时能量平衡,准确的功率预测有助于风能成为可调度能源。针对风电不确定性问题,提出了基于单机最优功率曲线拟合的多计算流体力学(CFD)场景风电功率预测方法。首先,离散求解大气物理运动方程,并建立能反映风电场流体分布的CFD加速比矩阵。其次,针对风轮旋转尾流效应,提出了参考风轮推力系数的自由与带有激盘模型流场的变权重CFD组合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利用经过尾流修正风电机组自身风速计数据的迭代风电功率曲线拟合方法,以贡献率为判断指标,迭代剔除坏点并拟合单机最优功率曲线。实际算例结果证明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功率曲线拟合和预测精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场 尾流修正 功率曲线 迭代拟合 计算流体力学 多场景功率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连轧机水平振动仿真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孙建亮 彭艳 +1 位作者 高亚南 贾锋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4497-4503,共7页
某热连轧机在轧制薄规格板材时发生强烈振动,为确定其振动类型和振源,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分析。首先计算该轧机水平振动和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然后对该轧机主传动系统和辊系振动情况进行综合测试,发现该轧机水平振动最剧... 某热连轧机在轧制薄规格板材时发生强烈振动,为确定其振动类型和振源,对其进行仿真计算和测试分析。首先计算该轧机水平振动和主传动系统的固有频率和主振型;然后对该轧机主传动系统和辊系振动情况进行综合测试,发现该轧机水平振动最剧烈,并引起轧机垂直振动和主传动系统扭振,因此,对该轧机水平振动进行仿真分析,研究轧件厚度以及工作辊和支承辊偏移量对水平振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轧件厚度越薄,后张力和轧制力的波动越大,对轧辊水平振动影响增大;工作辊与支承辊偏移量的增大,轧机水平振动降低,达到稳态振动的时间缩短,但该偏移量不宜过大。增加0.7 mm厚垫片减小工作辊水平振动的方案,可以减小间隙,明显抑制轧机水平振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连轧机 水平振动 在线监测 偏移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MW风电齿轮箱振动特性仿真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董惠敏 李亚美 +1 位作者 夏永 林建伟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93-197,共5页
为了实现超大型兆瓦级海上风电齿轮箱的新产品的开发,降低产品开发风险与成本,以8MW级风电齿轮箱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建立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齿轮箱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对齿轮转速仿真... 为了实现超大型兆瓦级海上风电齿轮箱的新产品的开发,降低产品开发风险与成本,以8MW级风电齿轮箱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ADAMS建立齿轮箱系统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并对其进行仿真和结果分析,研究齿轮箱系统的振动特性。通过对齿轮转速仿真结果分析,验证动力学模型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进行了齿轮振动频率分析,确定系统振动产生机理,之后在齿轮箱箱体表面合理布置测点,依据测点振动位移响应,分析箱体振动特点,并依据测点振动加速度响应规律,分析影响箱体振动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齿轮箱 ADAMS 刚柔耦合 动力学仿真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ZnO纳米棒阵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冰 唐立丹 +2 位作者 刘哲 孙明明 王建中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10-614,共5页
以ZnO纳米棒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晶种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水热合成ZnO纳米棒阵列的形貌、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2g/mL时,所得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沿着垂直于衬底的c轴生长,垂直度较高,纳米... 以ZnO纳米棒阵列为研究对象,通过在晶种层中添加表面活性剂来改善水热合成ZnO纳米棒阵列的形貌、结构及其发光性能。结果表明:当添加表面活性剂的含量为0.02g/mL时,所得ZnO纳米棒为六方纤锌矿,沿着垂直于衬底的c轴生长,垂直度较高,纳米棒的长径比和密度较未添加活性剂时分别提高2.1倍和2.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纳米棒阵列 表面活性剂 晶种层 水热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振幅稳定的煤用反共振离心机设计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新文 韦鲁滨 孙大庆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84-1088,共5页
通过无阻尼卧式振动离心机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主振弹簧因轴承温度升高刚度降低,导致幅频特性曲线变化和壳体、筛篮振幅不稳定原因,找到了筛篮幅频特性曲线上不受主振弹簧刚度影响的不动点,即筛篮工况点;结合壳体轴承高温下反... 通过无阻尼卧式振动离心机的力学模型和数学模型,分析了主振弹簧因轴承温度升高刚度降低,导致幅频特性曲线变化和壳体、筛篮振幅不稳定原因,找到了筛篮幅频特性曲线上不受主振弹簧刚度影响的不动点,即筛篮工况点;结合壳体轴承高温下反共振频率,从筛篮振幅不变、壳体振动最小以及较小主振弹簧受力的观点,提出了激振频率与壳体系统固有频率相等并略小于高温筛篮系统固有频率的设计方法,并得到了实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用离心机 反共振 双质体 振幅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激振下直线振动筛的振幅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苏荣华 沈红爽 彭晨宇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393-397,413,共6页
振幅是直线振动筛重要工作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振动筛分效率及工作可靠性.考虑激振力幅值大小及方向的随机性,在建立随机模型基础上,研究随机激振参数(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规律.引入相对均差系数... 振幅是直线振动筛重要工作参数之一,直接影响到振动筛分效率及工作可靠性.考虑激振力幅值大小及方向的随机性,在建立随机模型基础上,研究随机激振参数(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对振动筛振幅的影响规律.引入相对均差系数及变差系数,定量描述振动筛振幅的变异规律.结果表明:偏心块质量矩随机对振幅的均值影响很小,但是引起的振幅动态偏离度不容忽视;激振力方向角随机引起振幅的均值变异较大,动态偏离度亦大,是引起振幅变异最敏感的激振参数;当偏心块质量矩、激振力方向角、激振频率同时随机且变差系数达到15%后,振幅变异梯度迅速增大,振幅的均值变异及动态偏离度都很大.振动筛结构在制造与安装过程中随机因素引起的振幅变异必须加以分析与有效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振动筛 随机激振 振幅变异 相对均差系数 变差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型浮式起重机滑动摩擦式回转支承压力均衡性实验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旭阳 郭吉坦 +2 位作者 刘威 韩力 王鹏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3-26,231,共5页
为了进一步提高浮式起重机的承载力,通过对8 000 t浮式起重机滑动摩擦式回转支承原型进行结构优化及有限元对比分析,得出滑道接触面接触压力相对均匀且满足材料许用应力的优化结构。通过建立优化结构的合理缩尺模型进行模型实验,对比实... 为了进一步提高浮式起重机的承载力,通过对8 000 t浮式起重机滑动摩擦式回转支承原型进行结构优化及有限元对比分析,得出滑道接触面接触压力相对均匀且满足材料许用应力的优化结构。通过建立优化结构的合理缩尺模型进行模型实验,对比实验测试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证明利用有限元接触计算方法分析滑道间压力分布问题是可行的,回转支承设计可以满足压力均衡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式起重机 滑动摩擦回转支撑 压力均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M主轴承中径对滚刀轴向载荷分布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光 屈福政 +1 位作者 谢正义 柴荣峰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69-1274,共6页
基于弹性曲面微分方程以及硬岩掘进机刀盘变形与滚刀载荷的对应关系,根据支撑方式的不同得到了刀盘支撑直径的理论取值范围。基于相似理论设计了某型号TBM刀盘的缩尺实验台,测量了不同支撑直径下各测点的载荷值。以非线性弹簧模拟滚刀... 基于弹性曲面微分方程以及硬岩掘进机刀盘变形与滚刀载荷的对应关系,根据支撑方式的不同得到了刀盘支撑直径的理论取值范围。基于相似理论设计了某型号TBM刀盘的缩尺实验台,测量了不同支撑直径下各测点的载荷值。以非线性弹簧模拟滚刀与岩石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则有限元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数值分布及变化规律一致。结果表明:刀盘支撑介于简支和夹支之间,支撑直径与刀盘直径的理论比值应位于0.444-0.707的范围内;支撑直径的变化对正滚刀及中心滚刀的载荷影响较大,而对边滚刀则相对较小;随支撑直径的增加,正滚刀载荷变异系数及最大载荷均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岩掘进机 主轴承 中径 相似实验 非线性弹簧 载荷变异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力学的铸造起重机疲劳-蠕变寿命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渠晓刚 徐格宁 赵海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12,47,共7页
以连续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理论为基础,针对铸造起重机主梁在中温及组合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蠕变损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Q235试件的中温疲劳试验,分别对扭转与拉伸状态下的铸造起重机主梁平均应变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中... 以连续损伤力学(continuum damage mechanics)理论为基础,针对铸造起重机主梁在中温及组合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蠕变损伤进行了研究。通过对Q235试件的中温疲劳试验,分别对扭转与拉伸状态下的铸造起重机主梁平均应变进行了分析,推导出了中温状态下的铸造起重机主梁在组合应力状态下的疲劳-蠕变损伤交互作用的损伤模型。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铸造起重机箱型梁在损伤后的有效截面尺寸分配原则和计算依据。通过Q235试件拉伸与扭转试验,证明该疲劳-蠕变损伤模型与试验数据符合度较高。通过180/50t铸造起重机工程验证,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寿命预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造起重机 应力组合 疲劳损伤 蠕变损伤 损伤变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作用下核环吊楼层反应谱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守巨 王荣成 +3 位作者 屈福政 苏冬 刘大强 徐宏伟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5-185,共11页
核环吊楼层反应谱对评估核电结构和设备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核环吊结构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地震作用下核环吊楼层反应谱特性。通过时程分析法,选取3种典型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模拟得到核... 核环吊楼层反应谱对评估核电结构和设备的抗震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有限元方法,应用ANSYS软件建立三维核环吊结构计算模型,数值模拟了地震作用下核环吊楼层反应谱特性。通过时程分析法,选取3种典型地震动作为输入地震动,模拟得到核环吊楼层的加速度时程曲线,通过Duhamel积分,得到不同阻尼比下核环吊结构的地表反应谱和楼层反应谱。研究表明,核环吊安全壳对地震动存在一种放大机制,与地表反应谱相比,核环吊水平向的楼层反应谱峰值提高2-10倍,而竖向楼层反应谱峰值扩大3-9倍。同时发现合理选择核环吊结构的阻尼和输入的地震动是十分重要的。该结果对于指导下一步核环吊缩尺模型振动试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环吊 地震作用 有限元方法 时程分析 楼层反应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多因素的数控车床可用性功能展开(英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炳锟 逄广思 +2 位作者 申桂香 荣峰 席祯珂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10,共4页
对数控车床进行可用性分析是后续制定可用性增长措施方向的依据,因此如何进行准确可靠的可用性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传统对数控车床进行的可用性研究主要是单因素分析,其结果常与用户所需存在偏差。基于此,综合考虑用户需求、数控... 对数控车床进行可用性分析是后续制定可用性增长措施方向的依据,因此如何进行准确可靠的可用性分析是本研究的重点内容。传统对数控车床进行的可用性研究主要是单因素分析,其结果常与用户所需存在偏差。基于此,综合考虑用户需求、数控车床子系统间相关关系及各子系统与用户间的相关关系,借鉴QFD思想,构建数控车床可用性屋。为便于求解可用性屋输出项,将可用性屋模型转化为矩阵形式,实现矩阵之间的运算直接求解,以便于简化计算过程。根据输出项中的各子系统综合影响权重,即可确定数控车床可用性改进的方向,最终实现投入最小的可用性改进工作以满足用户最大的需求,从而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控车床 可用性屋 多因素 可用性功能展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起重机伸缩臂最优截面形式的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宇 黄琳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2013年第1期65-69,共5页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臂架参数化建模,分析不同截面参数的变化对臂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臂架结构整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对次要因素,并对其截面尺寸进行优化.分别以臂架的刚度、强... 利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APDL语言进行二次开发,完成臂架参数化建模,分析不同截面参数的变化对臂架刚度、强度及稳定性的影响程度,确定了影响臂架结构整体性能的主要因素和相对次要因素,并对其截面尺寸进行优化.分别以臂架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作为性能指标,对伸缩臂结构模型进行性能参数优化,得出不同条件下的最优截面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开发 性能指标 参数优化 最优截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水余热衬瓷层磨损机理
18
作者 韩亚苓 丁健 梁正奇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74-278,共5页
针对工业生产中摩擦磨损造成零件失效的现象,对材料表面耐磨损问题进行研究.采用钢水余热衬瓷技术,借助钢水散出的热量把陶瓷复合粉料烧结在铸钢件表面,形成了高耐磨性衬瓷层.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衬瓷层磨损失重率是淬火45#钢的1/80;用SE... 针对工业生产中摩擦磨损造成零件失效的现象,对材料表面耐磨损问题进行研究.采用钢水余热衬瓷技术,借助钢水散出的热量把陶瓷复合粉料烧结在铸钢件表面,形成了高耐磨性衬瓷层.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衬瓷层磨损失重率是淬火45#钢的1/80;用SEM分析了涂层的显微组织,发现陶瓷颗粒比较均匀地分布在金属基体组织中,颗粒被基体金属紧紧包覆.分析认为,这些陶瓷颗粒承载着摩擦过程的大部分载荷,这种显微组织是耐磨性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瓷层 碳化钨 合金粉 浇铸 复合粉 耐磨性 显微组织 钢水余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卸船机取料装置换舱路径规划研究
19
作者 王欣 刘雪莲 +1 位作者 姜鑫 于效民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1-51,共11页
为实现连续卸船机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提出基于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对连续卸船机取料装置的换舱路径进行避障路径规划.改进的RRT算法在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Bi-RRT)基础上,引入概率偏置因子并通过限制采样点范围来提高算法的... 为实现连续卸船机无人化、智能化作业,提出基于改进的快速扩展随机树(RRT)算法对连续卸船机取料装置的换舱路径进行避障路径规划.改进的RRT算法在双向快速扩展随机树(Bi-RRT)基础上,引入概率偏置因子并通过限制采样点范围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搜索效率;通过对父节点的重新选择和重新布线操作,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对路径进行优化,从而提高规划出的路径质量;最后采用贝塞尔曲线对规划出的路径进行平滑处理,得到最终路径.连续卸船机取料装置的路径规划研究为实现连续卸船机全自动化作业提供了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卸船机 路径规划 快速扩展随机树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制动器摩擦副销-盘试验的第三体摩擦磨损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黄琳 崔昊 +3 位作者 尹剑 郝强 沙智华 张生芳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9-64,共6页
风电制动器因其制动工况多变,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复杂且大小各异,在第三体影响下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仍有待研究。以服役期内风电制动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对附着在风电制动器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及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 风电制动器因其制动工况多变,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复杂且大小各异,在第三体影响下摩擦副的摩擦磨损特性仍有待研究。以服役期内风电制动器摩擦副为研究对象,对附着在风电制动器摩擦副表面的第三体成分及尺度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风电制动器摩擦副表面第三体的主要成分为铁铜磨屑及沙石颗粒,且其尺度均在百微米级。利用销-盘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具有上述成分及尺度第三体对摩擦副摩擦磨损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摩擦初期第三体在摩擦副间产生滚动起减摩作用,摩擦因数大幅减小;随着磨损程度的加剧,摩擦因数大幅上升,摩擦副提前进入剧烈磨损阶段;铁颗粒会加剧摩擦副磨损缩短其使用寿命,沙颗粒会导致制动过程摩擦力矩大幅波动,铜颗粒会导致制动力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制动器 摩擦副 第三体 销盘试验 摩擦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