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制剂对虾青素体外生物利用度的影响
1
作者 范超 宿惊涛 +2 位作者 文瑾 李倩 吴文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181-186,共6页
虾青素作为一种脂溶性色素,因其低溶解度、低稳定性等原因,生物利用度较低。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制剂类型的虾青素在体外消化吸收模拟中的影响情况。该实验采用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考察虾青素油、微囊粉、微粒、乳液剂型的释放度,并将体... 虾青素作为一种脂溶性色素,因其低溶解度、低稳定性等原因,生物利用度较低。该研究旨在探究不同制剂类型的虾青素在体外消化吸收模拟中的影响情况。该实验采用体外胃肠道消化模型,考察虾青素油、微囊粉、微粒、乳液剂型的释放度,并将体外消化得到的各制剂终产物给予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各制剂消化终产物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values,P_(app)),对比不同剂型虾青素的体外生物利用度。在虾青素各制剂体外消化中,除油剂型外,其他剂型在模拟消化液中可以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油、微囊粉、微粒、乳液释放度分别为14.73%、93.71%、89.07%、67.11%,在Caco-2细胞单层模型中的Papp分别为0.058×10^(-6)、0.483×10^(-6)、0.461×10^(-6)、0.656×10^(-6)cm/s。虾青素的微囊粉、微粒、乳液制剂使虾青素的释放度及透过率均显著提升,有效提高了虾青素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青素 微囊 生物利用度 体外消化 表观渗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HA的微囊化制备、应用与吸收利用研究
2
作者 宿惊涛 于倩倩 +2 位作者 魏志博 杨文文 李倩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1期231-237,共7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作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其低溶解度、低稳定性,导致其在食品、保健品的应用和人体的吸收利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DHA微囊粉,评价其在软糖中的应用,对比在加速稳定性实...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 acid,DHA)作为一种多不饱和脂肪酸,由于其低溶解度、低稳定性,导致其在食品、保健品的应用和人体的吸收利用受到限制。本研究采用喷雾干燥技术制备DHA微囊粉,评价其在软糖中的应用,对比在加速稳定性实验中挥发性物质的含量变化。利用Caco-2细胞单层模型,考察各产品释放终产物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Papp),对比不同剂型之间的体外生物利用度。DHA微囊粉的包埋率为99.98%,DHA含量为11.2%。与DHA藻油相比,具有较好的腥味掩盖能力,能够较好应用到明胶软糖中,Papp系数提高2.23倍。通过微囊化技术制备的DHA微囊粉具有包埋率高、粒径小、水溶性高等特点,能够显著降低DHA在应用过程中的腥味物质以及提高其体外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二碳六烯酸(DHA) 微囊 挥发性物质 体外生物利用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高效催化合成D-阿洛酮糖 被引量:4
3
作者 袁堂国 李益民 +4 位作者 杜聪 冯延宾 范超 洪皓 袁文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0,共6页
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两阶段生产D-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第一阶段,构建异源表达Flavonifractor plautii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用于转化果糖,实现D-阿洛酮糖的全细胞生物合成。重组大肠杆菌在pH 7.5、65℃条件下反... 提出了一种高效、低成本的两阶段生产D-阿洛酮糖的生产工艺。第一阶段,构建异源表达Flavonifractor plautii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的重组大肠杆菌用于转化果糖,实现D-阿洛酮糖的全细胞生物合成。重组大肠杆菌在pH 7.5、65℃条件下反应最优,且在不添加金属离子、60℃反应条件下半衰期达到2.7 h,具有高热稳定性。在添加干重2.4 g/L重组大肠杆菌的D-果糖纯水溶液中,产物D-阿洛酮糖的终质量浓度为231 g/L,转化率达到33%。在添加硼酸根离子的条件下,D-阿洛酮糖的终质量浓度为378 g/L,转化率可以达到63%。在第二阶段,利用马克斯克鲁维酵母消耗混合体系中的D-果糖生产乙醇,降低分离成本。在不添加任何营养物质的情况下,在2种不同体系内,D-果糖均可以完全被消耗并产出约0.4 g/g的乙醇。该文研究结果为D-阿洛酮糖的低成本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阿洛酮糖3-差向异构酶 D-阿洛酮糖 生物催化 两阶段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寡糖对黑豆芽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蒋丹丹 王延康 +2 位作者 唐文竹 雷鑫亭 李宪臻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187-193,共7页
发芽可以改善黑豆的营养成分并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为研究不同分子质量和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在黑豆发芽过程中对黑豆芽品质的影响,将分子质量为1500和3000 Da的两种壳寡糖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01、0.01、0.1、1μg/mL的溶液后,浸泡处... 发芽可以改善黑豆的营养成分并降低抗营养因子含量。为研究不同分子质量和不同浓度的壳寡糖在黑豆发芽过程中对黑豆芽品质的影响,将分子质量为1500和3000 Da的两种壳寡糖分别配制成质量浓度为0.001、0.01、0.1、1μg/mL的溶液后,浸泡处理黑豆,然后测定萌发后黑豆芽的生产性能,并利用分光光度法和液相色谱法测定黑豆芽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以及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壳寡糖可以刺激黑豆萌发并提高黑豆芽的产量,促进可溶性蛋白的生成,降低黑豆芽中抗营养因子植酸的含量。同时,壳寡糖还可以提高黑豆芽中抗氧化物质(维生素C、总多酚、总黄酮和各组分多酚、黄酮)的含量,从而提升黑豆芽对DPPH自由基、·OH和H_(2)O_(2)的清除率。其中分子质量为1500 Da、质量浓度为0.01μg/mL的壳寡糖处理黑豆效果最好,获得的黑豆芽品质最高。研究旨在为壳寡糖作为添加剂应用于黑豆芽生产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豆芽 壳寡糖 营养成分 抗氧化活性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孢布拉霉发酵生产类胡萝卜素的产业化关键点探讨 被引量:5
5
作者 范超 洪皓 +1 位作者 李妍 吴文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284-290,共7页
三孢布拉氏霉菌代谢可产生天然的β-胡萝卜素和番茄红素,该菌株的性能已被广泛认可,并已实现工业化生产。文中对三孢布拉氏霉菌的代谢途径、相关基因、发酵调控和菌株诱变改良等产业化过程中的关键点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孢布拉氏霉菌 产业化 番茄红素 Β-胡萝卜素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及其微囊乳液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大鼠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缓解作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文瑾 范超 +2 位作者 夏俪宁 石超 吴文忠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1期102-108,共7页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CLA-TG)及其微囊化乳液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6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通过CLA-TG或微囊化C... 为研究共轭亚油酸甘油酯(conjugated linoleic acid glyceride,CLA-TG)及其微囊化乳液对高脂饮食诱导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相关指标的影响,采用6周高脂饮食建立大鼠NAFLD模型,通过CLA-TG或微囊化CLA-TG干预,记录体重、摄食量,造模结束后收集肝脏及血清,检测血清学指标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及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水平;检测肝脏TG含量及油红O染色观察脂滴积聚情况。结果表明,各组大鼠实验周期内摄食量无较大差异。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血脂水平显著升高,肝脏出现明显的肝脂肪变,表现为显著的TG累积及脂滴积聚。CLA-TG及微囊化CLA-TG的摄入使上述指标均明显缓解,且微囊化CLA-TG组改善肝损伤效果更为显著。CLA-TG的摄入可对NAFLD起到显著的缓解作用,且微囊化后缓解作用进一步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共轭亚油酸甘油酯 微囊 肥胖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稳态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王思元 王惜童 +5 位作者 孙露川阳 吴哲 王帅 任丹丹 汪秋宽 吴文忠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45-152,共8页
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健康方面发挥多种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类胡萝卜素在加工及贮藏中不稳定且生物利用率不高,需通过稳态化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和纳米乳液制备技术;这3种稳态技术均能有效提高类胡萝卜素的稳定... 类胡萝卜素在人体健康方面发挥多种重要的作用,但由于类胡萝卜素在加工及贮藏中不稳定且生物利用率不高,需通过稳态化技术提高其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和纳米乳液制备技术;这3种稳态技术均能有效提高类胡萝卜素的稳定性和生物利用率,但各具优势。微胶囊可掩盖包埋物的不良味道和气味、降低包埋物损失率等,但设备复杂、生产成本高;脂质体具有水分散性好、毒性小及生物相容性较好等特点,但产品稳定性相对较低;纳米乳液形态均一稳定,但所用溶剂大多为非食品级。本研究中对类胡萝卜素微胶囊包埋、脂质体制备、纳米乳液制备3种常见的稳态化技术进行了综述,可为进一步提高类胡萝卜素稳定性及生物利用率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稳态化 微胶囊 脂质体 纳米乳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虾青素抗氧化活性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倩 《食品界》 2020年第6期81-81,共1页
虾青素可从雨生红球藻、水产品废弃物中提取,也可通过类胡萝卜素合成,其有诸多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感染、抗疲劳、抗肿瘤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为了进一步分析虾青素抗氧化活性机制,本文进行了... 虾青素可从雨生红球藻、水产品废弃物中提取,也可通过类胡萝卜素合成,其有诸多生物活性,包括抗炎、抗氧化、抗感染、抗疲劳、抗肿瘤等。可广泛应用于食品添加剂、医药、保健食品等行业。为了进一步分析虾青素抗氧化活性机制,本文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添加剂 抗氧化活性 虾青素 保健食品 雨生红球藻 抗疲劳 生物活性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叶黄素和叶黄素酯的护眼功能,了解一下
9
作者 李倩 《中国食品》 2020年第12期139-139,共1页
老年性黄斑变性症(AMD)是常见老年眼病,发病因素较多,而叶黄素与叶黄素酯作为黄斑点色素重要组成,可吸收强损伤的蓝色光线,对眼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十分缺乏,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叶黄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 老年性黄斑变性症(AMD)是常见老年眼病,发病因素较多,而叶黄素与叶黄素酯作为黄斑点色素重要组成,可吸收强损伤的蓝色光线,对眼部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是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报道还十分缺乏,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究。叶黄素广泛存在于自然界,是一种含氧类胡萝卜素,含有40个碳原子长链,多个共轭双键,还原性极强,抗氧化活性作用显著。叶黄素含异构体高达8种,结构并不对称,难以用化学方式合成,仅能从天然植物提取,在各类蔬菜、水果、藻类生物中比较常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黄斑变性 叶黄素酯 共轭双键 植物提取 碳原子 发病因素 类胡萝卜素 藻类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