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颈椎邻近节段生物力学变化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9
1
作者 李斌 赵文志 +3 位作者 陈秉智 苏晋 何盛为 方旭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应力改变。方法将接触问题引入生物建模,建立正常全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C5/6椎间植骨融合和C5/6人工间盘植入,分析两种状态下其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的应力改变。结果(1)所... 目的研究人工椎间盘植入术后邻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应力改变。方法将接触问题引入生物建模,建立正常全颈椎有限元模型,模拟C5/6椎间植骨融合和C5/6人工间盘植入,分析两种状态下其相邻节段的运动范围及椎间盘的应力改变。结果(1)所建立模型包含了韧带、关节囊及其他软组织结构,而且真实细腻,准确度高;(2)椎间植骨融合术后邻近椎间隙运动范围增加,相应椎间盘应力明显增大,上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的应力约增加70%,而下位节段髓核与纤维环应力约增加40%;(3)人工间盘植入后颈椎运动范围除仅后伸受限(P(0.05)外,邻近节段椎间盘应力增加不超过10%。结论植入的颈椎人工间盘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相邻椎体节段的应力,且有利于改善颈椎的活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生物力学 有限元 植骨融合 人工间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李光灿 李康华 +4 位作者 郑连杰 李靖年 李正维 刘晓凯 李志刚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1年第6期521-526,554,共7页
目的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 目的通过测量全脊柱不同椎体上下终板不同位点的抗压强度,研究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的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C3~S1),共225个终板。对终板平面49个测试点用平底压头进行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破坏载荷。结果 (1)全脊柱终板抗压强度呈颈腰椎较强、胸椎较弱趋势(P<0.01)。抗压强度自C3~7逐渐减小,在T1水平增大,然后再次逐渐减小,至T7降至最低,自T8开始增强,至L4达到强度最大值,L5复又降低后,S1再次增大。(2)除C5和T1外,下终板抗压强度大于上终板(P<0.01)。(3)除C5/6,T12/L1和L5/S1间隙外,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4)中央至外周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5)处于不同角度组的压力点,其抗压强度存在差异(P<0.01)。(6)全脊柱终板不同节段前后强度分布不同(P<0.01)。C3/4后侧终板强度大于前部,C5~7前后部大体持平,至T1再次后部大于前部,经过T2~5过渡段后,自T6~L3出现前部抗压强度大于后部,L4再次相对均衡,至L5、S1出现后部抗压强度大于前部。结论全脊柱不同节段终板和终板不同部位的强度分布与脊柱生理弯曲关系密切。抗压强度下终板高于上终板,外周大于中央,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终板 抗压强度 破坏荷载 力学测试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柱交界区终板抗压强度分布规律的生物力学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李光灿 郑连杰 +3 位作者 李靖年 李正维 刘晓凯 李志刚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95-398,共4页
目的:探讨脊柱交界区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的颈胸段、胸腰段及腰骶段,共65个椎体125个终板,采用环形取点的方式,对每个终板平面的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 目的:探讨脊柱交界区终板不同位点抗压强度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选用5具成年男性新鲜脊柱标本的颈胸段、胸腰段及腰骶段,共65个椎体125个终板,采用环形取点的方式,对每个终板平面的49个测试点用直径1.5mm的平底压头进行连续压缩加载试验,获得最大压缩力,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椎体为单位,颈胸段终板从C4开始抗压强度逐渐下降,至C7达到最低点,C7~T1明显升高。胸腰段各椎体终板的抗压强度呈依次上升趋势,腰骶段L3、L4终板抗压强度继续上升,L5出现降低,S1节段再次升高。颈胸段与胸腰段抗压强度均小于腰骶段(P<0.01)。上下终板抗压强度变化趋势相似。各段椎体抗压强度下终板强于上终板(P<0.01)。椎间隙相邻面上一椎体下终板的抗压强度大于下一椎体上终板(P<0.05)。由内至外,抗压强度逐渐增大(P<0.05)。颈胸段和腰骶段的后部终板抗压强度大于前部,而胸腰段为前部大于后部(P<0.05)。结论:不同节段终板的抗压强度分布规律不同,临床安放椎间置入物时需注意置入物的大小及放置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 交界区 终板 抗压强度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4
作者 南丰 李靖年 +3 位作者 董建俐 王鸿飞 东海潮 高延明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6年第11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SCNC)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成鼠30只,随机分3组:10只造模后行SCNC移植(A组);10只造模但不移植(B组);10只不造模也不移植作正常对照组(C组)。下段胸髓半切法造模。术后8周每周行动物行为... 目的探讨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SCNC)移植对脊髓半横断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成鼠30只,随机分3组:10只造模后行SCNC移植(A组);10只造模但不移植(B组);10只不造模也不移植作正常对照组(C组)。下段胸髓半切法造模。术后8周每周行动物行为测试和斜板试验;术后6周测定皮层体感诱发电位(CSEP);术后8周行组织学观察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A组、C组可测出CSEP波形,B组未测出。行为测试、斜板试验及图像分析A组、C组与B组差异显著,A组与C组之间斜板试验有显著差异。A组通过脊髓损伤处的再生神经纤维数量明显多于B组。结论自体施万细胞神经膜管移植有助于引导再生轴突生长通过,对损伤脊髓再生有较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万细胞神经膜管(SCNC) 脊髓损伤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持续闭式灌洗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
5
作者 王东昕 郑连杰 杨梁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5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 观察持续闭式灌洗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30 只,每只兔的背部做两处切口,分别切除L2 和L6 棘突、椎板,显露硬膜囊,其中一处直接缝合,作为对照组;另一处持续灌洗 72 h,作为冲洗组。术后4周、8... 目的 观察持续闭式灌洗预防椎板切除后硬膜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成年健康新西兰大白兔 30 只,每只兔的背部做两处切口,分别切除L2 和L6 棘突、椎板,显露硬膜囊,其中一处直接缝合,作为对照组;另一处持续灌洗 72 h,作为冲洗组。术后4周、8周、12周取样行大体和光镜检查,12周样本增加透射电镜检查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结果 术后 4 周和 8 周样本见对照组硬膜外腔被大量瘢痕组织填充,直达肌筋膜层,瘢痕与硬膜及周围肌肉组织粘连紧密,难以剥离;冲洗组见硬膜与肌肉之间为膜性物、浸润脂肪或少量瘢痕,与硬膜无粘连或部分粘连,易于钝性分离。术后 12 周样本见对照组硬膜外瘢痕致密而广泛,与硬膜紧密粘连,难以区分;冲洗组硬膜外瘢痕形成少而疏松,与硬膜轻度粘连或无粘连,与对照组存在显著性差异( P <0.05)。透射电镜下见,对照组硬膜外组织为致密瘢痕组织;冲洗组主要为脂肪组织,脂肪细胞间夹杂少量胶原纤维。结论 兔椎板切除后持续生理盐水灌洗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膜 粘连 椎板切除术 灌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脑啡肽酶基因的表达与启动子区甲基化和组蛋白修饰相关 被引量:1
6
作者 邓钰双 卢茜 +4 位作者 刘莉 李涛 张玉平 郭秀明 余刚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810-813,共4页
目的研究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N2a)细胞中脑啡肽酶(NEP)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探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以3μmol/L、5μmol/L DNA甲基化酶抑制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及(300、500、70... 目的研究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euro-2a(N2a)细胞中脑啡肽酶(NEP)基因表达的表观调控机制,探讨DNA甲基化与组蛋白乙酰化之间的相互作用。方法体外培养N2a细胞,以3μmol/L、5μmol/L DNA甲基化酶抑制5-氮杂脱氧胞苷(5-Aza-dc)及(300、500、700)nmol/L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曲古抑菌素A(TSA)分别处理N2a细胞48 h和24 h。采用逆转录PCR(RT-PCR)、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NEP的mRNA、蛋白表达;亚硫酸氢盐测序聚合酶链反应(BS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DNA的甲基化水平;染色质免疫共沉淀(ChIP)法检测NEP基因启动子区组蛋白H3的乙酰化水平。结果 5-Aza-dc和TSA均能剂量依赖地提高NEP基因的表达(P<0.01);5-Aza-dc可诱导NEP基因去甲基化(P<0.01);TSA可增高NEP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P<0.05),但不能明显改变NEP基因DNA的甲基化水平(P>0.05)。结论在小鼠神经母细胞瘤N2a细胞中NEP基因的表达受DNA甲基化及组蛋白乙酰化的调控,组蛋白乙酰化水平并不影响DNA甲基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神经母细胞瘤细胞 脑啡肽酶 DNA甲基化 组蛋白乙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