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具有三个结构域A Box、B Box、C-tail。B Box引起炎性反应,A Box具有拮抗B Box的功能,C-tail可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与DNA的亲和力。HMGBl几乎组成性地表达于所有细胞,胞核中HMGB1可通过乙酰化"主动分泌",但主要在凋亡或坏死后以"被动方式"释放至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主要与细胞外受体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等结合,活化相应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的表达;还可促进纤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内HMGB1则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重塑染色质结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存在HMGB1的高表达,并可能与血液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肿瘤细胞生长耐药等有关。血液肿瘤HMGB1的表达情况及其效应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可能成为部分血液肿瘤的治疗靶点。展开更多
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09)[1],主要由英国循证医学专家、地区性综合医院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家及患者代表共同完成。根据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2004年~2008年),首先撰写指南草稿,后经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09)[1],主要由英国循证医学专家、地区性综合医院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家及患者代表共同完成。根据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2004年~2008年),首先撰写指南草稿,后经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Heamatology,BCSH)血液病小组成员进行修订,之后再由59名BCSH执业的血液学家修订和审阅。该指南第一版发表于2003年[2],2009年为第二版,该指南不完全适合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的诊治。展开更多
文摘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09)[1],主要由英国循证医学专家、地区性综合医院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家及患者代表共同完成。根据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2004年~2008年),首先撰写指南草稿,后经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Heamatology,BCSH)血液病小组成员进行修订,之后再由59名BCSH执业的血液学家修订和审阅。该指南第一版发表于2003年[2],2009年为第二版,该指南不完全适合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的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