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临床应用面临的科学问题及展望
1
作者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2-15,I0002,共5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低危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适应证目前已经拓展至某些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冻存及复苏等质量控制对于移植的成功率非常重要,未来...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常用于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低危组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适应证目前已经拓展至某些遗传性血液系统疾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采集、冻存及复苏等质量控制对于移植的成功率非常重要,未来针对造血干细胞质量控制相关的研究会进一步的深入和优化。现阶段,中国的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数量较欧美仍较少,但随着各移植中心技术的成熟,移植医生对移植患者年龄的主动拓展、对移植前化疗方案的优化更新,预处理方案的选择和优化,以及移植后的系统管理,自体造血干细胞的成功率和安全性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基于此,我们推测中国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未来的数量和质量将会大幅度的提升,而与此相匹配的相关科学问题将成为未来临床科研工作者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血液肿瘤 质量控制 干细胞动员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奈克拉联合去甲基化药物在老年/unfit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杜玉峰 李春鸿 +1 位作者 谢芳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2-19,I0002,共9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髓系前体细胞快速克隆性增殖和分化受阻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其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s)是通过模拟胞嘧啶在DNA复制中掺入DNA链...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是一组髓系前体细胞快速克隆性增殖和分化受阻的高度异质性疾病,常发生于老年人群,其治疗面临巨大的挑战。去甲基化药物(hypomethylating agents,HMAs)是通过模拟胞嘧啶在DNA复制中掺入DNA链,抑制DNA甲基转移酶使抑癌基因恢复正常的去甲基化状态,进而使细胞恢复正常的分化和凋亡。维奈克拉(venetoclax,Ven)是一种选择性B细胞淋巴瘤2(B cell lymphoma-2,Bcl-2)抑制剂,靶向于线粒体凋亡途径促进细胞凋亡。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于2018年11月加速批准Ven联合阿扎胞苷用于治疗年龄大于75岁或不耐受强化疗的初治AML患者。本研究旨在总结评价Ven联合HMAs在老年/unfit AML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并对Ven的耐药机制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奈克拉 去甲基化药物 急性髓系白血病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血液病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周栋 谢佳君 +4 位作者 黄亚楠 张成涛 张静静 陈楠楠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9期1-6,I0001,共7页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其成功率的提高,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的恢复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卵巢生殖细胞储备数量有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中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全身...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多种血液系统疾病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其成功率的提高,女性患者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生育功能的恢复逐渐成为医生和患者共同关注的问题。由于卵巢生殖细胞储备数量有限,造血干细胞移植前预处理中的细胞毒性药物和全身照射常导致卵巢功能早衰,引起月经不规律、不育、过早绝经等,由此,移植后的不育问题成为患者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因此,如何对女性患者生殖系统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女性患者的再育率就显得非常重要。目前,生殖器官遮挡、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胚胎冷冻、卵母细胞冷冻、卵巢组织冷冻、卵巢组织移植等均是保留女性血液系统疾病患者生育功能的重要措施。本文分别阐述上述方法的适用对象、选择时机、各种措施的获益,为提高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女性患者的再育率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卵巢早衰 生育功能 卵巢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知情不同意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被引量:5
4
作者 闫金松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0期13-16,34,共5页
知情同意权可以让患者及家属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与医生共同做出有利于疾病治疗的决策,保障患者诊疗上最大获益。然而,知情不同意严重影响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诊治疗效,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诊治过程中知情不同意原因... 知情同意权可以让患者及家属在充分了解疾病的基础上,与医生共同做出有利于疾病治疗的决策,保障患者诊疗上最大获益。然而,知情不同意严重影响恶性血液肿瘤患者的诊治疗效,是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诊治过程中知情不同意原因主要来源于患方、医方、社会三方面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干扰。为了减少知情不同意的发生,应该注重加强医患沟通能力,提高医务人员的专业和人文素质;丰富患者及家属的医学专业知识,搭建“医护-患者-家属”共同应对血液肿瘤性疾病的诊治模式。这对于提高诊疗过程中患者的依从性以及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肿瘤 知情同意 知情不同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血液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闫凡芝 王若希 +1 位作者 邵静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2年第3期43-46,共4页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 高迁移率族蛋白(high mobility group protein,HMG)是真核细胞内继组蛋白之后含量最为丰富的一组染色质蛋白质,维持核小体稳定、在DNA重组、复制、修复及基因转录中起重要作用。代表性的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 mobility group box1protein,HMGB1)具有三个结构域A Box、B Box、C-tail。B Box引起炎性反应,A Box具有拮抗B Box的功能,C-tail可与其他蛋白相互作用,影响与DNA的亲和力。HMGBl几乎组成性地表达于所有细胞,胞核中HMGB1可通过乙酰化"主动分泌",但主要在凋亡或坏死后以"被动方式"释放至细胞外。细胞外HMGB1主要与细胞外受体如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receptor for 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RAGE)、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TLR-4)等结合,活化相应信号通路,促进细胞的生长、增殖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C/D的表达;还可促进纤溶酶、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活化,降解细胞外基质,促进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细胞内HMGB1则作为转录因子调控下游靶基因,重塑染色质结构。血液肿瘤如淋巴瘤、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均存在HMGB1的高表达,并可能与血液肿瘤细胞的侵袭转移、肿瘤细胞生长耐药等有关。血液肿瘤HMGB1的表达情况及其效应有待于深入研究,并可能成为部分血液肿瘤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迁移率族蛋白 血液肿瘤 VEGF-C/D 侵袭转移 RAGE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全程管理及关键技术问题的优化研究
6
作者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1,共1页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利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其他系统的疾病[1-3],它显著延长了疾病的无病生存时...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logous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uto-HSCT)是利用患者自身的造血干细胞进行移植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多种恶性和非恶性血液肿瘤以及部分其他系统的疾病[1-3],它显著延长了疾病的无病生存时间,甚至部分疾病获得临床治愈。因此针对auto-HSCT进行全程管理,在提高auto-HSCT的成功率和安全性、降低医疗费用、减轻患者负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血液肿瘤 患者负担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 全程管理 临床治愈 无病生存时间 HS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复发/难治性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治疗进展
7
作者 孙倩倩 谢芳 +1 位作者 闫凡芝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8-93,共6页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标准化疗显著提高了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的预后,化疗联合第一代或第二代TKI治疗Ph... 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联合标准化疗显著提高了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iladelphia chromosome-positive 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Ph^(+)-ALL)患者的预后,化疗联合第一代或第二代TKI治疗Ph^(+)-ALL患者的3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为40%~60%,联合第三代TKI如帕纳替尼,其6年OS率可达75%。但是,复发/难治性Ph^(+)-ALL患者在初次挽救性治疗后2年OS率仅为20%,这需要探索新的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免疫治疗主要包括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如贝林妥欧单抗(抗CD3和CD19双特异性抗体)、奥加伊妥珠单抗(抗CD22单克隆抗体),以及针对不同靶点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 T-cell,CAR-T)疗法。然而,免疫治疗后长期生存期改善有限,一般建议患者达到完全缓解后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geneic hematopoietic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allo-HSCT)。目前部分研究表明allo-HSCT能降低Ph^(+)-ALL复发率,但对基于免疫治疗后桥接alloHSCT能否改善患者OS尚存在争议,需要进一步开展研究。本篇综述将主要讨论近年来免疫治疗在成人复发/难治性Ph^(+)-ALL中的显著进展,期望为提高复发/难治性Ph^(+)-ALL患者的缓解率和改善预后提供一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费城染色体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免疫治疗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打击和双表达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治疗进展
8
作者 陈欣楠 高贝贝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39-47,共9页
双打击(double hit lymphoma,DHL)和双表达(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DEL)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特殊亚型,与MYC、BCL2及BCL6的异常表达有关,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且临床预后差,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化学免疫疗法如R-CHOP(... 双打击(double hit lymphoma,DHL)和双表达(double expressor lymphoma,DEL)淋巴瘤是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两种特殊亚型,与MYC、BCL2及BCL6的异常表达有关,具有独特的遗传学特征,且临床预后差,目前临床常用的标准化学免疫疗法如R-CHOP(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无法达到令人满意的疗效,国际上尚无统一的治疗标准。强化化疗方案如R-Hyper-CVAD(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长春新碱、多柔比星、地塞米松)、R-EPOCH(利妥昔单抗、依托泊苷、泼尼松、长春新碱、环磷酰胺、多柔比星)、R-ICE(利妥昔单抗、异环磷酰胺、卡泊、依托泊苷)等显示了良好的疗效,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对于首次达到完全缓解的DHL/DEL推荐进行高剂量化疗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巩固治疗,降低治疗后复发风险。复发/难治型DHL/DEL预后差,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可能是潜在的治愈方法,但需大样本临床研究进行验证。CD19靶向嵌合抗原受体(chimeric antigen receptor,CAR)T细胞治疗在DHL/DEL中显示了良好的疗效及持续缓解。DHL/DEL存在明确的基因异常,近年来针对肿瘤遗传学特征的研究为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为制定更有针对性精准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目前靶向药物的联合治疗显示了良好的治疗前景,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文章较为全面地对DHL和DEL的治疗进展进行了综述,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打击淋巴瘤 双表达淋巴瘤 造血干细胞移植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趋化因子CXCL8/IL-8与急性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墨林 方龙 +2 位作者 付红勇 康志杰 李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18-220,共3页
趋化因子CXCL8(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 趋化因子CXCL8(CXCL8),又称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性细胞因子。急性白血病细胞结构性表达IL-8及其受体。全反式维甲酸(ATRA)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细胞向中性粒细胞分化过程中,伴有IL-8表达的变化;且当患者出现分化综合征时外周血IL-8含量显著升高;而成熟的中性粒细胞表达IL-8受体,但不表达IL-8。研究发现具有ELR序列的IL-8与肿瘤发生、发展、治疗的毒副作用及治疗效果密切相关,IL-8及其受体形成的趋化因子轴已经成为新的生物治疗热点及靶向治疗的靶点。本文综述了IL-8与急性白血病特别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趋化因子 白细胞介素8 白细胞介素8受体 急性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迁老人自我接纳能力及孤独感对其社会适应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9
10
作者 陶巍巍 王跃 +4 位作者 张玉林 闫倩倩 张波 魏杰 李紫微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051-1056,共6页
目的:调查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水平及其与人口学资料、自我接纳、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迁老人社会适应不良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问卷(SAQ)、孤独感量表中文简化版(ULS-8)、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 目的:调查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水平及其与人口学资料、自我接纳、孤独感、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随迁老人社会适应不良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问卷(SAQ)、孤独感量表中文简化版(ULS-8)、家庭亲密度和适应性量表中文版(FACES)对168名随迁老人进行测量,同时收集老人人口学资料,分析随迁老人社会适应性及相关因素。结果 :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不良总分为(21.36±5.43)分;组间比较显示,来自农村的随迁老人比来自城镇的老人存在明显的社会适应不良,尤其在心理适应维度,随迁时间在1年以内的随迁老人在人际关系适应维度得分和社会适应不良总分方面较高(P<0.05);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影响随迁老人社会适应的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孤独感、自我接纳、来自农村、随迁时间≤1年,共同解释了总变异的52.30%。结论 :为改善随迁老人的社会适应水平,社区护士可以考虑通过提高其自我接纳能力和降低孤独感等方面进行干预,建议重点关注来自农村和随迁时间在1年之内的随迁老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迁老人 社会适应 自我接纳 孤独感 优势视角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控组织因子基因表达的药物筛选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岩 闫凡芝 +5 位作者 闫金松 赵佳 李伟平 陈雪瑜 金晶 饶淑梅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207-210,共4页
本研究建立TF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荧光素酶基因稳定细胞株,应用该细胞模型筛选调控TF基因表达的药物,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构建TF启动子的一系列5′端截短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包括-2174 bp^+128 bp,-684 bp^+128 bp,-247... 本研究建立TF启动子转录活性的荧光素酶基因稳定细胞株,应用该细胞模型筛选调控TF基因表达的药物,并为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打下基础。构建TF启动子的一系列5′端截短型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包括-2174 bp^+128 bp,-684 bp^+128 bp,-247 bp^+128 bp,-201 bp^+128 bp),将质粒电转染至U937细胞中,建立表达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稳定细胞株。应用ATRA验证该细胞株的功能;应用bortezomib、尿多酸肽(CDA-II)等药物处理该细胞株24小时,分析荧光素酶基因活性,筛选出能够调控TF基因表达的药物。结果发现,5 nmol/L bortezomib能激活其转录活性,上调TF转录本表达水平;1 mg/ml CDA-Ⅱ抑制TF启动子的转录活性,下调TF转录本的表达水平。TF启动子逐步截短功能分析发现,bortezomib及CDA-ⅡII调控TF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区域位于-201 bp—0 bp之间。结论:本研究建立了表达TF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的U937稳定细胞株,并筛选出能够调控TF基因转录的药物CDA-II及bortezomib,为将来筛选新药物及深入研究其分子机制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因子 启动子 U937细胞 CDA-Ⅱ BORTEZOMI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9年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疗指南解读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旗 李莉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4期109-115,共7页
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09)[1],主要由英国循证医学专家、地区性综合医院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家及患者代表共同完成。根据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2004年~2008年),首先撰写指南草稿,后经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英国再生障碍性贫血诊断治疗指南(2009)[1],主要由英国循证医学专家、地区性综合医院富有经验的血液学家及患者代表共同完成。根据MEDLINE及EMBASE数据库的英文文献(2004年~2008年),首先撰写指南草稿,后经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British Committee for StandardsHeamatology,BCSH)血液病小组成员进行修订,之后再由59名BCSH执业的血液学家修订和审阅。该指南第一版发表于2003年[2],2009年为第二版,该指南不完全适合于先天性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障碍性贫血 环孢素 ATG BMT 患者 再生不良性贫血 环孢菌素 全血细胞减少 再障 骨髓增生 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英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岩 孙健 +4 位作者 张旗 李伟平 陈雪瑜 王晓波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2期49-52,共4页
目的分析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宿主因素、临床特点、抗真菌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导致IFI的宿主因素。IFI中肺部感染... 目的分析8例自身免疫病患者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的临床特征,主要包括宿主因素、临床特点、抗真菌治疗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侵袭性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是导致IFI的宿主因素。IFI中肺部感染最多见,占87.5%(7/8例)。7例肺部真菌感染病例均伴有发热、呼吸困难及低氧血症。肺部真菌感染患者均出现肺部影像学改变,其中典型的"光晕征"或"新月征"占42.9%(3/7例)。上述临床特点均不具备特征性、尽快获得病原学证据比较困难。综合上述临床特点、按照中国IFI诊断指南是临床诊断IFI的主要方法。本研究中抗真菌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75%,临床疗效与患者免疫状态有关。抗真菌治疗药物安全性良好。结论早期诊断IFI困难,对真菌感染进行临床分层诊治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生IFI的重要诊治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袭性真菌感染 自身免疫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静静 吕红霞 +6 位作者 杨岩 周栋 黄丹 刘虹辰 王娇 王睿 闫金松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1期82-86,共5页
目的监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 目的监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与冻存质量,提高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7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41例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为研究对象,经化疗联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进行造血干细胞动员,应用血细胞分离机进行86例次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经流式细胞术检测干细胞含量,采用以羟乙基淀粉为主的冻存体系,定期检测干细胞活率,结合自体干细胞移植的成功率,评价造血干细胞采集及冻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化疗间歇第9~11天,CD34^+≥15个/μl,达到采集标准;经1~3次采集CD34^+细胞≥2×10~6/kg,单个核细胞数≥2×10~8/kg,符合自体干细胞移植标准;1~6个月冻存活率≥94%,回输前1周复测干细胞活率≥96%。移植后平均+9天粒系植入,平均+13天巨核系植入。中位随访12个月,患者无病生存率达98%。结论自体外周造血干细胞采集冻存质量符合标准,为自体造血干细胞植活及移植的成功提供了根本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外周造血干细胞 干细胞采集 干细胞冻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预防与筛查原则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康志杰 闫金松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4,28,共5页
随着对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传统肿瘤筛查虽能减缓疾病进展,但对肿瘤预防来说效能较低,还存在过度诊断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基于多组学大数据挖掘及科学验证提出的精准医学,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因此精准早期筛查越来越迫切。... 随着对肿瘤机制的深入研究,发现传统肿瘤筛查虽能减缓疾病进展,但对肿瘤预防来说效能较低,还存在过度诊断等问题。尤其是近几年基于多组学大数据挖掘及科学验证提出的精准医学,为肿瘤的防治提供了新策略,因此精准早期筛查越来越迫切。根据肿瘤发病机制及发病风险因素对人群细分,减少预防策略相关危害,是制定精准筛查策略的核心要素。并提出要量化风险确定筛查人群,建立高风险群体分层机制,依据疾病异质性制定干预方案,选择检测的最佳时机,以及保证筛查策略在群体中实施的公平性的筛查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预防 早期筛查 精准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反式维甲酸下调NB4细胞膜联蛋白Ⅱ表达及其机制探讨
16
作者 董小荣 闫金松 +1 位作者 闫凡芝 赵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8-1013,共6页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的表达影响,分析在ATRA的作用下AnnexinⅡ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方法:培养NB4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1μmol/L ATRA作用的NB4细胞在...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NB4细胞膜联蛋白Ⅱ(AnnexinⅡ)的表达影响,分析在ATRA的作用下AnnexinⅡ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方法:培养NB4细胞,用RT-PCR和Western blot技术分别检测1μmol/L ATRA作用的NB4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的AnnexinⅡ表达。构建AnneixnⅡ启动子,用电转染将重组质粒p GL4.15-AnnexinⅡ-promoter瞬时转染NB4细胞,在24 h后用1μmol/L ATRA处理转染的NB4细胞,分析AnnexinⅡ启动子的荧光素酶活性。结果:在转录水平,AnnexinⅡ的表达在48 h时逐渐下降;在蛋白水平,AnnexinⅡ的表达在24 h开始下降,而在48 h时下降明显。同时通过ATRA作用AnnexinⅡ启动子,发现ATRA可使AnnexinⅡ启动子活性下降,且随时间的延长荧光素酶活性越来越弱。结论:ATRA可诱导NB4细胞中AnnexinⅡ下调;ATRA可使转染细胞NB4中Annexin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弱,本研究为深入探讨其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联蛋白Ⅱ NB4细胞 全反式维甲酸 启动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造血基质的电子显微镜观察
17
作者 宋振岚 王晓波 +7 位作者 薛祖光 阎金松 武克宇 朱秀燕 孟秀香 贾莉 王华新 林肇辉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60-264,共5页
为观察骨髓造血基质结构特点,作者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基质的结构。乙醚麻醉后,从主动脉插管至肾动脉下方连同动脉一并结扎,静脉端开放。应用林格液50毫升灌流及2.5%戊二醛固定。将大鼠的股骨切成2mm的带有骨髓的... 为观察骨髓造血基质结构特点,作者采用电子显微镜观察雄性Wistar大鼠的骨髓基质的结构。乙醚麻醉后,从主动脉插管至肾动脉下方连同动脉一并结扎,静脉端开放。应用林格液50毫升灌流及2.5%戊二醛固定。将大鼠的股骨切成2mm的带有骨髓的骨片。用超声波处理将骨髓块震动3分钟后再固定。按常规方法制成电子显微镜样品,先后用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发现位于窦旁的一种结构为网状细胞以扁平粗短突起构成只容纳一个造血细胞的网状结构。另一种结构为位于窦间的网状细胞以丝状细长突起构成可容纳数个血细胞的大网眼结构。成熟的血细胞是穿经窦内皮细胞释放到血循环中。血管外膜细胞突起伸向骨髓腔与窦间网状细胞突起相连形成有效的造血微环境的三维网状结构。作者并发现髓腔骨内膜表面一些多角形细胞渐移向骨髓腔,并包绕着血细胞,这种细胞可能是骨髓内最早发育的网状细胞,参与其支持组织的三维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 造血基质 电子显微镜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诊疗方案修订迫切需要伦理论证
18
作者 闫金松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21期9-13,18,共6页
伦理论证通过对医学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患者权益等方面的严格审查控制研究风险,保障临床实践规范进行。充分的伦理论证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时,同样保护着医生的权益,是医学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基础研究、新药研发飞速进... 伦理论证通过对医学诊疗方案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患者权益等方面的严格审查控制研究风险,保障临床实践规范进行。充分的伦理论证在保障患者利益的同时,同样保护着医生的权益,是医学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在基础研究、新药研发飞速进展的推动下,医学临床研究在蓬勃发展的同时衍生出众多医学伦理问题,亟待引发研究者重视。以精准医学为导向的现代医学所引发的社会、经济等多方面伦理挑战,决定了伦理论证的紧迫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疗方案 伦理认证 伦理审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9
作者 张文雨 郭唱 +1 位作者 张静静 闫金松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06-110,共5页
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信息支持、社会支持、生育力保存风险、经济负担、癌症类型、情绪状态、伦理因素、时间压力、文化宗教等。以期为开展决策支持干预提供依据,... 对育龄期女性癌症患者生育力保存决策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影响因素包括社会人口学因素、信息支持、社会支持、生育力保存风险、经济负担、癌症类型、情绪状态、伦理因素、时间压力、文化宗教等。以期为开展决策支持干预提供依据,缓解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决策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 育龄期 癌症 生育力保存 决策 社会支持 经济负担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槐耳清膏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B淋巴细胞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宋滨阳 孙健 +4 位作者 朱杰 王娇 李伟平 陈雪瑜 慕俐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92-496,共5页
目的:探究槐耳清膏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作用。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的20例ITP患者的外周血,患者中位年龄53.5(16.0~87.0)岁,其中... 目的:探究槐耳清膏对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患者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作用。方法: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诊断的20例ITP患者的外周血,患者中位年龄53.5(16.0~87.0)岁,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首先采用流式细胞术比较患者与健康对照者CD19^(+)B淋巴细胞及其亚群CD19^(+)CD27^(+)记忆B淋巴细胞、CD19^(+)CD24^(+)CD38^(+)调节B淋巴细胞比例异同;用不同浓度(2、4、6 mg·mL^(-1))槐耳清膏处理B淋巴细胞株,应用CCK-8检测槐耳清膏对B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测定槐耳清膏处理外周血72 h后B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ITP患者CD19^(+)B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对照;中药槐耳清膏能够抑制B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ITP患者记忆性B淋巴细胞及调节B淋巴细胞。结论:中药槐耳清膏能抑制ITP患者B淋巴细胞的增殖,本研究为临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耳清膏 B 淋巴细胞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