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鼻咽喉器官生物力学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刘迎曦 孙秀珍 于申 《力学进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1-265,共15页
耳鼻咽喉都是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器官,其功能的实现和疾病与外界环境紧密相关.研究该部位器官的生物力学模型,对探索其在一定外界环境刺激下,功能实现的机理以及相关疾病的预测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耳鼻咽喉器官生物力学模型的研... 耳鼻咽喉都是直接接触外界环境的器官,其功能的实现和疾病与外界环境紧密相关.研究该部位器官的生物力学模型,对探索其在一定外界环境刺激下,功能实现的机理以及相关疾病的预测和治疗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对耳鼻咽喉器官生物力学模型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医疗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以后的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鼻咽喉 生物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实验 临床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咽喉生物力学2022年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于申 吴跃文 王吉喆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37-642,共6页
耳鼻咽喉器官是直接与外界接触并帮助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器官,这些器官功能的实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力学因素紧密相关。本文结合2022年耳鼻咽喉领域的最新文献,对耳部结构的声传导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气导和骨传导过... 耳鼻咽喉器官是直接与外界接触并帮助人类感知外界信息的器官,这些器官功能的实施,以及相关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力学因素紧密相关。本文结合2022年耳鼻咽喉领域的最新文献,对耳部结构的声传导特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气导和骨传导过程、前庭半规管的平衡功能、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 OSAHS)疾病治疗、鼻腔疾病与结构的关系对邻近器官的影响,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力传声 平衡功能 上气道气流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气流中颗粒在鼻腔及鼻咽腔沉降的物理力学因素分析
3
作者 杨花 唐媛媛 +4 位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于申 郭莹珂 王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27-427,共1页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 目的通过建立健康人鼻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模拟计算不同物理力学因素影响下呼吸气流中物质颗粒的沉降情况,初探鼻及鼻咽腔特有的物理力学环境激励与原发于该部疾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获取健康成年人鼻及鼻咽部多层螺旋CT数据,建立三维数值模型,依据不同气流流率、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条件,对鼻腔及鼻咽腔气流中的颗粒沉降进行模拟。结果(1)鼻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阈及下鼻甲前端较鼻腔其他部位大,鼻咽腔压强变化梯度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较大。(2)气流在总鼻道及鼻咽腔中下部呈层流,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呈涡流,气流流速在鼻咽顶后壁及咽隐窝处低于鼻咽中下部。(3)在气流流率为30、60 L/min条件下,不同粒径、不同密度的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80%以上;在颗粒粒径为10、15μm条件下,不同气流流率、不同密度颗粒在整个重建模型的沉积率均可达90%以上;当颗粒密度及气流流率不变,颗粒粒径越小,其在鼻咽部沉降越多,颗粒粒径越大,其在鼻腔前部沉降越多,在鼻咽部沉降越少。结论建立鼻腔及鼻咽腔生物力学数值模型,可以从生物力学角度探究鼻及鼻咽腔颗粒沉降的物理力学影响因素。气流速度、颗粒粒径及颗粒密度对颗粒沉积率均有影响,其中颗粒粒径的影响程度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腔 呼吸气流 鼻咽部 鼻咽顶 咽隐窝 生物力学 颗粒密度 颗粒沉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含气系统生长发育的生物力学研究
4
作者 郑思琪 别旭 于申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120-120,共1页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正常人中耳压力对中耳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余例中耳发育正常的患者。这些患者无任何耳部疾病及鼻部疾病,获取该患者颞骨CT数据;运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 12.0建立患者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 目的运用生物力学数值模拟研究正常人中耳压力对中耳发育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余例中耳发育正常的患者。这些患者无任何耳部疾病及鼻部疾病,获取该患者颞骨CT数据;运用Mimics 20.0、Geomagic Studio 12.0建立患者中耳三维有限元模型,分别计算出中耳腔体积,乳突体积,上鼓室及鼓窦体积,鼓窦入口及咽鼓管鼓室口的横截面积。运用excel软件拟合函数分析年龄与中耳体积、乳突体积、上鼓室及鼓窦体积、鼓窦入口及咽鼓管鼓室口横截面积的关系,得出不同年龄段的生长曲线,证明年龄与中耳、乳突体积之间极大的相关性。应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有限元模型,设置该模型的材料属性为骨,对该有限元模型进行网格划分、质量检验等,并赋予相应边界条件,模拟不同压力下骨的变形。结果不同年龄段与中耳体积的拟合函数如下:0~3岁:y=1263.9x+218.95,R^(2)=0.6529;4~10岁:y=729.68x+3633.3,R^(2)=0.6796;11~22岁:y=490.56x+7840,R^(2)=0.8154。结论中耳压力的平衡是维持中耳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儿童时期最为关键,因此,积极防治中耳疾患对其发育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部疾病 鼻部疾病 Workbench软件 中耳腔 上鼓室 鼓窦 横截面积 拟合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耳含气系统对传声效应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5
作者 张文迪 别旭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419-419,共1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精确的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索中耳含气系统(体积与表面积参数)对传声效应的影响,旨在为中耳疾病的治疗选择及效果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人耳模型进行力学特性和谐响应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准确... 目的本研究通过建立精确的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探索中耳含气系统(体积与表面积参数)对传声效应的影响,旨在为中耳疾病的治疗选择及效果预测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应用有限元方法对人耳模型进行力学特性和谐响应分析,以验证模型的准确性。进一步,模拟不同体积和表面积条件下的中耳含气系统,分析鼓膜和镫骨的位移频响曲线,并通过比较中耳传递函数曲线的变化,量化评估这些参数变化对声音传递的影响。结果基于“双腔”声-固耦合的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当含气系统表面积增大、体积变化较小时(S/V值上升),鼓膜和镫骨的位移减弱,尤其在1000 Hz以上频率更为显著。反之,增大体积而保持表面积恒定(S/V值下降)时,位移峰值增加,尤其在4000 Hz以上频率观察到显著上升趋势。这表明中耳含气系统的体积及表面积变化对声传递具有显著影响,特别是在高频条件下。结论(1)中耳含气系统的体积及表面积变化显著影响中耳的声传递,其中体积的变化更加关键,镫骨的响应尤为敏感。(2)临床上,预测不同鼓室成形术和乳突手术如何影响传声特性十分困难。运用有限元模型,能够预见中耳疾病和手术对声音传递的影响,并进一步预测术前中耳结构的个体差异对功能的潜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室成形术 中耳疾病 预测术 频响曲线 生物力学分析 传声 体积变化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加温功能特征及其与气流场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3 位作者 刘迎曦 于申 王吉喆 高飞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07-613,共7页
为研究鼻腔加温功能特征及其与气流场之间的关系,选用1例健康国人的鼻腔进行CT扫描.据CT数据对鼻腔气道进行表面三维重建,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通气量为12 L/min时吸气相0.15 s,0.45 s,0.75 s的鼻腔气流场与温度场.结果显示吸气相... 为研究鼻腔加温功能特征及其与气流场之间的关系,选用1例健康国人的鼻腔进行CT扫描.据CT数据对鼻腔气道进行表面三维重建,运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分析通气量为12 L/min时吸气相0.15 s,0.45 s,0.75 s的鼻腔气流场与温度场.结果显示吸气相0.15 s,0.45 s,0.75 s鼻腔气流场主要表现为双侧气流量分布不对称,其中气流主要流经左侧;双侧均为总鼻道中、下部气流量较多,嗅裂、中鼻道和下鼻道气流量少.吸气相0.15s,0.45s,0.75 s温度场均表现为温度自鼻腔前端至鼻咽部逐渐增高,其中温度主要上升区域为鼻内孔-下鼻甲前端-中鼻甲前端对应气道,且在吸气速度和流量增大后,这一主要加温区域无明显向后延长征象;双侧鼻腔及单侧鼻腔不同部位气道气流分布差别较大,但双侧温度场基本对称,单侧鼻腔不同气道部位温度差值亦较小,幅度均小于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 计算流体动力学 温度场 气流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引流器的工作原理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孙秀珍 于申 +2 位作者 刘迎曦 苏英锋 张军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7年第2期160-164,共5页
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引流器,可以在上颌窦术后防止窦口的粘连,通过鼻腔呼吸气流将上颌窦内的积液引出,及将药物输送到窦口鼻道复合体处,方便术后的管理。方法根据重建的三维鼻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和鼻阻力... 目的设计一种应用于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的引流器,可以在上颌窦术后防止窦口的粘连,通过鼻腔呼吸气流将上颌窦内的积液引出,及将药物输送到窦口鼻道复合体处,方便术后的管理。方法根据重建的三维鼻腔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的结果和鼻阻力仪测量的结果得到窦口鼻道复合体处的气流流动情况,以此作为依据,设置合理的边界条件。通过两相流理论和建立的引流器计算模型,对于"引流和给药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和定量分析。在数值模拟过程中,改变引流器的管径以及引流物质的黏性系数,分别计算并比较结果来优化引流器形状。结果计算了几种管径的引流器和同一管径引流器对不同黏性系数液体引流效果并进行了比较,得到一种比较合理的能够完成引流、给药和通气功能的引流器。结论设计的引流器可以完成通气、引流,给药和保持上颌窦口不粘连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引流器 上颌窦 两相流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内耳前庭-半规管生物力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苏英锋 孙秀珍 +4 位作者 刘迎曦 辛晓燕 沈双 闫志勇 于申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65-1072,共8页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3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因其结构细微且位置深在,传统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前庭医学定位、定性、定量的研究需要,而生物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在现代耳科学研究中优势显著.建立... 人体维持平衡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及本体感觉3个系统的相互协调来完成,其中前庭系统最为重要.因其结构细微且位置深在,传统方法难以满足现代前庭医学定位、定性、定量的研究需要,而生物数值模拟研究方法在现代耳科学研究中优势显著.建立精准的生物数值模型是其重点之一.本研究通过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获取豚鼠内耳膜性结构的二维解剖数据,进一步建立同时包括前庭和3个半规管的宏观三维生物数值模型,其空间结构特征及尺寸与解剖学观察一致;数值模拟临床医学冷热实验,量化描述了不同环境温度激励下半规管内壶腹嵴顶位移、速度和压强等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生物力学特征,其与临床观察到的眼震结果一致.总之,通过连续组织切片技术获取内耳膜性结构二维解剖数据并据此建立内耳三维生物数值模型的研究方法可行,所建立的生物模型可满足前庭-半规管平衡功能定位、定性、定量的研究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力学模型 前庭 半规管 冷热实验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听骨赝复物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
9
作者 闫文博 张维声 +4 位作者 王子文 唐媛媛 张函洁 刘天悦 苏英锋 《中华耳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4-317,共4页
耳科医学领域中,听骨赝复物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这些精细的生物材料在听骨链病变及损伤导致的听力障碍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听骨赝复物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赝复物材料也有了更多选择。尽管追求理想材... 耳科医学领域中,听骨赝复物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这些精细的生物材料在听骨链病变及损伤导致的听力障碍治疗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听骨赝复物的理解也在不断深化,赝复物材料也有了更多选择。尽管追求理想材料的目标尚未实现,但由于听骨链特殊的解剖结构及连接方式,对听骨赝复物形状结构的优化也表现出了极大的意义。本综述旨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听骨赝复物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探讨不同的优化设计方法对术后并发症和声音传导的影响,更好地理解赝复物在听力恢复中的作用,为未来听骨赝复物的研究提供更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骨赝复物 优化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中耳听骨链置换数值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生 刘迎曦 孙秀珍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10,共5页
在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听骨链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置换物将替代听骨链,将声音从鼓膜传递至镫骨底板.利用此数值模型研究了完全听骨链置换、锤骨保留与否及鼓膜重建对镫骨底板振动的影响.用数值方法解释了听骨链置... 在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听骨链置换三维有限元模型.模型中置换物将替代听骨链,将声音从鼓膜传递至镫骨底板.利用此数值模型研究了完全听骨链置换、锤骨保留与否及鼓膜重建对镫骨底板振动的影响.用数值方法解释了听骨链置换对传声的影响,以期为中耳疾病治疗及置换物设计提供力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听骨链置换 声固耦合 锤骨保留 鼓膜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豚鼠圆窗膜破裂引起耳蜗形态变化的探讨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秀丽 别旭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5,T002,共3页
目的 探讨外淋巴瘘时耳蜗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用 10只 (10耳 )豚鼠 ,刺破圆窗膜致使外淋巴液漏出 ,4小时后进行耳蜗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发现膜迷路水肿 2耳 (2 10 ) ;1耳出现血管纹剥离、耳蜗内静脉淤血、耳蜗内出血 ;7耳 (7 10 ... 目的 探讨外淋巴瘘时耳蜗形态学变化。方法 选用 10只 (10耳 )豚鼠 ,刺破圆窗膜致使外淋巴液漏出 ,4小时后进行耳蜗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 发现膜迷路水肿 2耳 (2 10 ) ;1耳出现血管纹剥离、耳蜗内静脉淤血、耳蜗内出血 ;7耳 (7 10 )没有明显异常变化。结论 圆窗膜破裂可导致部分耳蜗组织形态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淋巴瘘 耳蜗 组织学观察 豚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内耳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段甦 田媛 +1 位作者 赵连城 姜学钧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4期58-62,共5页
近年来有关一氧化氮(NO)在内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内耳的分布及一氧化氮在内耳的产生部位均已被确定。一氧化氮对维持内耳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作为神经递质所发挥的生理功能,已趋于明朗。越来... 近年来有关一氧化氮(NO)在内耳方面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一氧化氮合酶(NOS)在内耳的分布及一氧化氮在内耳的产生部位均已被确定。一氧化氮对维持内耳功能的重要性,尤其是其作为神经递质所发挥的生理功能,已趋于明朗。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过量的一氧化氮在内耳疾病的产生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基于内耳疾病产生的机理,已研究出许多有效,针对性强的预防和治疗手段。本文对一氧化氮在内耳的研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理功能 神经递质 抑制剂 浮选药剂 NOS 螺旋神经节细胞 外毛细胞 内耳疾病 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中隔偏曲矫正联合双下鼻甲骨折外移手术前后鼻腔气流场数值模型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晓忱 周灿 孙秀珍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101-101,共1页
目的建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手术前后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客观量化手术前后鼻腔数值的改变,分析研究鼻腔结构异常对鼻腔气流及颗粒弥散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例于我院行鼻中隔偏曲联合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患者,通过CBCT图像... 目的建立鼻中隔偏曲伴下鼻甲肥厚患者手术前后的数字化三维重建模型,客观量化手术前后鼻腔数值的改变,分析研究鼻腔结构异常对鼻腔气流及颗粒弥散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7例于我院行鼻中隔偏曲联合双下鼻甲骨折外移术的患者,通过CBCT图像,利用MIMICS 20.0软件对手术前后鼻腔气流场进行三维重建,使用Geomagic Studio 12.0软件进行光滑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前后 鼻中隔偏曲 鼻腔气流 下鼻甲骨折外移术 下鼻甲肥厚 鼻腔结构异常 三维重建 客观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穿孔与鼓膜修补材料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楠 刘璟 别旭 《医用生物力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79-384,共6页
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主要有中耳炎及外伤等。随着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该方法被应用于鼓膜穿孔及修补材料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建立中耳有限元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鼓膜穿孔及常用鼓膜修补材... 鼓膜穿孔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的疾病之一,造成鼓膜穿孔的原因主要有中耳炎及外伤等。随着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快速发展,该方法被应用于鼓膜穿孔及修补材料的临床研究中。通过建立中耳有限元模型,从生物力学角度分析鼓膜穿孔及常用鼓膜修补材料的特点,并与临床应用结果相结合。对近年来鼓膜穿孔及其修补材料的有限元分析及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膜穿孔 有限元分析 弹性模量 软骨 颞肌筋膜 生物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鼓膜穿孔对听力系统振动的影响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生 于申 王吉喆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10年第3期163-168,共6页
目的研究鼓膜穿孔尺寸及穿孔衍射对听力系统振动的影响。方法利用CT获取志愿者耳部结构临床资料,提取相关结构的边界,导入ANSYS并建立人耳结构数值有限元模型。结果穿孔面积分别为0.97、3.66和7.97mm2,随着穿孔尺寸增大,共振频率分别变... 目的研究鼓膜穿孔尺寸及穿孔衍射对听力系统振动的影响。方法利用CT获取志愿者耳部结构临床资料,提取相关结构的边界,导入ANSYS并建立人耳结构数值有限元模型。结果穿孔面积分别为0.97、3.66和7.97mm2,随着穿孔尺寸增大,共振频率分别变为3.6、4.4和4.6kHz,镫骨底板位移振幅随之变小;镫骨底板位移振幅在衍射声波作用下明显变小;在1000Hz处,鼓膜位移云图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32、0.20和0.19μm,在共振频率处,鼓膜位移云图位移最大值分别为0.20、0.14和0.09μm。结论鼓膜穿孔尺寸越大,镫骨底板位移振幅越小,尤其4kHz以下,共振频率升高。鼓膜云图位移振幅最大值随穿孔增大变小,有望对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 模型 鼓膜 振动 声固耦合 衍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外植法修补鼓膜穿孔
16
作者 付敏 赵萍 +3 位作者 刘景 邹美容 宋涛 陶昆耀 《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内外植法 修补 鼓膜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