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与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宋贵军 唐建武 +2 位作者 尹琳 王乃昌 包礼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按再灌注2,6,12,24,48 h分...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按再灌注2,6,12,24,48 h分为5个亚组。依达拉奉组在缺血2 h后解除栓塞,给予依达拉奉3 mg.kg-1静脉注射,首次给药24 h后相同剂量再次给药。再灌注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给药剂量、时间和方法同依达拉奉组。应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测定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结果依达拉奉组再灌注后6,12,24,48 h的梗死体积、血清MDA浓度、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再灌注组(均P<0.05),各时间点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再灌注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对抗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连市气象因素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3
2
作者 林亚楠 郭岩 +4 位作者 杨西 陶梦醒 林永忠 马强 孙晓培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3-118,共6页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3 5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 目的通过对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同期气象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旨在为急性脑梗死的防治提供更多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3所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2015年1月1日至12月31日连续收治的3 5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住院病历资料和大连市同期气象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大连地区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季节规律,采用单项回顾性1∶1配对病例交叉研究设计,分析滞后0~3 d平均气温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当日气象因素对急性脑梗死发病的影响,同时探讨卒中亚型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1)急性脑梗死的发病呈明显的冬季(12、1、2月)高发,夏季(6、7、8月)低发。(2)滞后分析:气温每降低1℃时,滞后0、1 d急性脑梗死发病的OR值分别为1.034(95%CI:1.012~1.056)、1.025(95%CI:1.008~1.0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发病当日气温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相关性最高。(3)急性脑梗死的发病与当日平均气温、日照时数呈负相关(r为-0.392、-0.260,均P<0.01),与日平均气压呈正相关(r为0.403,P<0.01);其中心源性栓塞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最高,与日均气温、日均气压、日照时数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0.733、-0.629(均P<0.01)。结论寒冷、气压高的天气可能诱发急性脑梗死发病,尤其是心源性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气象学概念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组学在焦虑障碍中的应用
3
作者 张晰越 邵小骏 +1 位作者 林永忠 朱刚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1-465,共5页
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具有慢性和共病的特点。WHO已将焦虑障碍列为与健康有关的致残原因之一。代谢组学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够全面揭示机体代谢变化的整体特征,为疾病的研究提供... 焦虑障碍是一类常见的精神疾病,患病率高,具有慢性和共病的特点。WHO已将焦虑障碍列为与健康有关的致残原因之一。代谢组学利用现代分析技术对生物体内的代谢物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能够全面揭示机体代谢变化的整体特征,为疾病的研究提供新思路。基于代谢组学分析焦虑障碍患者代谢物及其代谢通路的变化,能够挖掘出与焦虑障碍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对代谢组学在焦虑障碍中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旨在揭示焦虑障碍的发病机制,为该病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估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虑障碍 代谢组学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预处理对神经元神经钙调磷酸酶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姜永梅 张慧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57-560,共4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对神经元神经钙调磷酸酶(CaN)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CIPC组、尼莫地平组、环孢素A组及LY294002组,每组18只。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计...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对神经元神经钙调磷酸酶(CaN)及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108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CIPC组、尼莫地平组、环孢素A组及LY294002组,每组18只。评价各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计算脑梗死体积;检测CaN及p-AKT蛋白表达。结果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尼莫地平组和环孢素A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脑梗死体积明显降低(P<0.05,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其他5组CaN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LY294002组CaN蛋白表达降低(P<0.05);与CIPC组比较,尼莫地平组和环孢素A组CaN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除LY294002组外,余各组p-AKT蛋白表达与CaN蛋白相反。结论 CIPC降低神经元CaN表达,提高p AKT表达,提供神经保护。尼莫地平和环孢素A增强了神经保护。LY294002抵消了CIPC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缺血预处理 神经元 蛋白激酶类 磷酸化酶激酶 尼莫地平 脑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桂利嗪对缺血再灌注后沙土鼠CA1区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的保护作用
5
作者 胡志云 姜长斌 +3 位作者 王洪津 雷征林 陶定波 韩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30-132,共3页
目的 探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发生的机制及氟桂利嗪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各亚区... 目的 探讨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发生的机制及氟桂利嗪对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脑缺血再灌注组、给药组及假手术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电镜下观察脑组织病理变化的方法观察缺血再灌注后海马各亚区谷氨酸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变化及氟桂利嗪的神经保护作用。结果 脑缺血再灌注第1天和第2天海马各亚区谷氨酸表达增高,与药物组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 <0 .0 1) ,其第2天表达增高最为显著,与第1天比较P <0 .0 1;脑缺血再灌注第1天和第2天海马CA1区神经生长因子表达增高,与药物组及对照组比较P <0 .0 1,其第2天表达增高最为显著,与第1天比较P <0 .0 5 ;脑缺血再灌注第7天见海马CA1区神经元广泛性脱失,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缺血再灌注组和给药组海马CA1区存活的神经元均少于对照组(P <0 .0 1) ,但给药组存活的神经元数目又明显多于缺血再灌注组(P <0 .0 1)。结论 氟桂利嗪可以阻止谷氨酸的持续性高表达及神经生长因子的表达下降,从而对DND的发生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再灌注 神经元 氟桂利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丽玉 郭阳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亦可累及神经系统,甚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由于目前缺乏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统一诊断标准,易误诊和漏诊。本文拟对原发性干燥综...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是一种慢性炎症反应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外分泌腺,亦可累及神经系统,甚至部分患者以神经系统病变为首发症状。由于目前缺乏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统一诊断标准,易误诊和漏诊。本文拟对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神经系统病变的研究进展和常见临床问题进行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神经系统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断DLK/MKK4/JNK/c-JUN通路对ITON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存活的影响
7
作者 褚晓琦 吴峥 +3 位作者 范丽婷 陶春梅 马越 葛宇松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81-186,共6页
目的研究阻断DLK/MKK4/JNK/c-JUN通路的表达能否促进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ITON)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存活并比较阻断不同位点产生的阻断效果。方法使用能够产生创伤性轴突损伤(TAI)的撞击加速(IA)模型对6~8周龄的小鼠进行处... 目的研究阻断DLK/MKK4/JNK/c-JUN通路的表达能否促进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ITON)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的存活并比较阻断不同位点产生的阻断效果。方法使用能够产生创伤性轴突损伤(TAI)的撞击加速(IA)模型对6~8周龄的小鼠进行处理模拟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筛选出符合条件的小鼠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IA组,IA+sunitinib组,IA+SP600125组。在实验要求的各个时间点留取标本,进行γ-synuclein或p-c-JUN免疫荧光染色、TUNEL染色和Western blot检测,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存活的RGCs密度显著升高、p-c-JUN(+)RGCs密度显著降低(P<0.05);TUNEL检测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凋亡的RGCs密度显著降低(P<0.05);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IA组相比,IA+sunitinib组和IA+SP600125组DLK/MKK4/JNK/c-JUN通路中的相应下游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DLK/MKK4/JNK/c-JUN通路的激活与ITON小鼠中RGCs的存活率相关,应用DLK抑制剂或JNK抑制剂可有效阻断该通路的蛋白表达,并促进RGC的存活,且后者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性创伤性视神经病变 DLK JNK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
8
作者 向浩 徐萌萌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316,共4页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 目的 探讨血管内治疗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LVO-AIS)患者血管再通但远期预后不佳的影响因素。方法 连续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湖北省天门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进行血管再通的LVO-AIS患者123例,根据术后90 d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58例(mRS≤2分)和预后不良组65例(mRS>2分),比较2组一般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VO-AIS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侧支循环良好比例高于预后不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4.83%vs 47.69%,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92,95%CI:0.989~1.205,P=0.046)、糖尿病(OR=0.122,95%CI:0.026~0.561,P=0.007)、症状性脑出血(OR=0.038,95%CI:0.002~0.656,P=0.024)、侧支循环不良(OR=0.037,95%CI:0.007~0.196,P=0.000)是大血管闭塞性脑梗死血管再通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合并高龄、糖尿病、症状性脑出血、侧支循环不良,提示预后不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预后 危险因素 血栓溶解疗法 急性大血管闭塞性缺血性脑卒中 支架取栓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闭塞伴咳嗽性晕厥一例
9
作者 慈舜超 尹琳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31-833,840,共4页
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均完全闭塞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报道了1例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闭塞的患者,该患者曾出现咳嗽性晕厥,但并无其他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其颅内存在较为广泛的侧支循环。作者对这一独特病例... 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脉均完全闭塞的患者在临床上较为罕见,作者报道了1例双侧颈内动脉及双侧椎动闭塞的患者,该患者曾出现咳嗽性晕厥,但并无其他神经系统缺损症状,脑血管造影显示其颅内存在较为广泛的侧支循环。作者对这一独特病例进行了报道,并对其颅内侧支循环情况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脑血管造影术 侧支循环 咳嗽性晕厥 双侧颈内动脉闭塞 双侧椎动脉闭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AKT/GSK-3β信号在脑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7
10
作者 张慧 姜咏梅 尹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08-412,428,共6页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中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变化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脑缺血、CIPC及LY294002干预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PDK1、AK... 目的研究脑缺血预处理(CIPC)中PI3K/AKT/GSK-3β信号通路调节变化及对海马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制作脑缺血、CIPC及LY294002干预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计算脑梗死体积;TUNEL法检测海马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p-PDK1、AKT、p-AKT、GSK-3β、p-GSK-3β(ser9)、Mc-l1的蛋白表达,RT-PCR检测GSK-3β的转录。结果①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梗死体积、细胞凋亡、GSK-3β蛋白表达及转录水平均降低(均P<0.05),但脑缺血组与LY294002组比较,上述各检测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②与脑缺血组比较,CIPC组的p-PDK1、p-AKT、p-GSK-3β(ser9)、Mc-l1的蛋白表达均增高,LY294002组各蛋白表达较CIPC组均降低(均P<0.05),LY294002组与脑缺血组比较各蛋白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缺血预处理降低GSK-3β的转录和蛋白表达,增加p-PDK1、p-AKT、p-GSK-3β(ser9)、Mc-l1的表达,减少神经元凋亡。LY294002可抵消脑缺血预处理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预处理 磷脂酰肌醇激酶-3/丝苏氨酸蛋白激酶通路 糖原合成酶激酶-3Β 髓细胞淋巴瘤-1 3-磷酸肌醇依赖性蛋白激酶-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职业生涯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心理需求 被引量:19
11
作者 郑英花 张策 +5 位作者 沙丽艳 蒋晶 曲丽 张璐 栾华 曲云霞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35,共5页
目的了解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心理需求情况,为护士的分层次培养与动态管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2015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大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44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 目的了解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心理需求情况,为护士的分层次培养与动态管理提供现实依据。方法 2015年4月,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大连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446名临床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护士职业心理需求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除偏执因子评分外,本组护士其他因子评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除强迫、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其他等维度外,在其余维度上,各阶段护士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于心理需求,在职业确定阶段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获得学习机会;在稳步发展阶段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提高工资待遇、职位晋升、职业发展;在职业中期危机阶段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提高工资待遇、改善工作条件、职位晋升;在维持阶段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提高工资待遇、工作稳定、被认同和尊重。结论职业生涯不同阶段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职业心理需求是动态变化的,护理管理者应依据各阶段护士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层次培养与管理,从而提高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职业生涯 心理健康状况 职业心理需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脑桥梗死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殷雁 金钰 +1 位作者 孙庆华 尹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危险因素,分析临床与MRI特点。结果首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96例患者中,头晕或眩晕79例(82.29%),肢体活动不便76例(79.17%),构音障碍54例(56.25%),中枢... 目的探讨脑桥梗死的临床与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96例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危险因素,分析临床与MRI特点。结果首发临床表现复杂多样,96例患者中,头晕或眩晕79例(82.29%),肢体活动不便76例(79.17%),构音障碍54例(56.25%),中枢性面瘫49例(51.04%),感觉障碍31例(32.29%),中枢性舌瘫25例(26.04%)等表现最常见;多表现为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和(或)舌瘫合并肢体瘫和(或)无感觉障碍,而经典脑桥综合征3例(3.13%);病灶在脑桥上段21例(21.88%),中段62例(64.58%),下段13例(13.54%);腹内侧41例(42.71%),腹外侧22例(22.92%),中部16例(16.67%),背内侧11例(11.46%),背外侧6例(6.25%)。结论脑桥梗死常见临床表现为头晕或眩晕,肢体活动受限,构音障碍,中枢性面瘫,感觉障碍,中枢性舌瘫。交叉症状或体征在脑桥梗死患者中并不常见,经典的脑桥综合征病例少见。脑桥梗死以中段最常见,尤其是腹内侧。MRI对脑桥梗死的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脑桥 眩晕 偏瘫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性偏侧舞蹈症 被引量:12
13
作者 林永忠 孙长凯 刘莉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65-666,共2页
舞蹈症是一种不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不规则、无节律和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病情严重时肢体可有粗大的频繁动作而表现为投掷症。病变位于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丘脑底核等部位,绝大多数位于尾状核头部,而苍白球... 舞蹈症是一种不常见的运动障碍,表现为肢体不规则、无节律和无目的的不自主运动,病情严重时肢体可有粗大的频繁动作而表现为投掷症。病变位于尾状核、壳核、苍白球、黑质、网状部、丘脑底核等部位,绝大多数位于尾状核头部,而苍白球部位的病变相对较少。偏侧舞蹈属于舞蹈症的一种,病因包括脑血管病变,免疫炎性病变,神经元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舞蹈症 高血糖症 感染 早期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与血脂水平的关系 被引量:7
14
作者 殷雁 王齐 张仲慧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066-1068,共3页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322例患者根据头颅MRI分为脑白质疏松组(LA组)181例和非脑白质疏松组(非LA组)141例。LA组根据Fazekas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FazekasⅠ)57例,中度组(FazekasⅡ)52例,重度组(FazekasⅢ)72例。比... 目的探讨血脂水平与脑白质疏松的关系。方法 322例患者根据头颅MRI分为脑白质疏松组(LA组)181例和非脑白质疏松组(非LA组)141例。LA组根据Fazekas分级标准分为轻度组(FazekasⅠ)57例,中度组(FazekasⅡ)52例,重度组(FazekasⅢ)72例。比较各组间血脂水平。结果随着LA程度加重,总胆固醇水平逐渐升高(P<0.05),中、重度组间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有显著性差异(P<0.05);甘油三酯在各LA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各LA组与非LA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各组间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与LA发病有关,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A发病无关;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LA程度有关,甘油三酯与LA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 血脂 总胆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甘油三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白质疏松症严重程度与其发生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9
15
作者 张会超 权力 +1 位作者 李卓 张仲慧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33-1137,共5页
目的评价脑白质疏松症(LA)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病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行头颅MRI检查的住院患者218例,根据诊断分为非LA 56例和LA 162例,LA患者又根据Fazekas等级分类标准,分为轻度LA 52例,中度LA 53例及重度LA 57... 目的评价脑白质疏松症(LA)临床相关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及预测病情的价值。方法回顾性调查行头颅MRI检查的住院患者218例,根据诊断分为非LA 56例和LA 162例,LA患者又根据Fazekas等级分类标准,分为轻度LA 52例,中度LA 53例及重度LA 57例。对相关危险因素(年龄、性别、既往疾病、血脂等)分别进行逐个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TC、高LDL-C、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轻度LA发生有相关性(P<0.05,P<0.01)。年龄≥70岁、高血压3级、吸烟、高TC,高同型半胱氨酸与中度LA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P<0.01)。年龄≥70岁、高血压3级、高LDL -C、高同型半胱氨酸、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与重度LA的发生有相关性(P<0.05)。结论年龄≥70岁、高血压3级、高同型半胱氨酸、高TC、高LDL-C、吸烟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是LA的独立发病危险因素。中度LA和重度LA与年龄≥70岁、高血压3级及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增厚有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疏松症 脑缺血 脱髓鞘疾病 认知障碍 危险因素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效分析的以护士为媒介的急诊溶栓临床护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13
16
作者 吴雪影 刘莹 +3 位作者 李向东 刘洋 杨莎 王颖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6期556-561,共6页
目的构建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急诊溶栓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并探讨其在急诊救治中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病例回顾及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等方法构建... 目的构建适用于急性缺血性卒中(acute ischemic stroke,AIS)患者急诊溶栓的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并探讨其在急诊救治中的可行性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查阅文献、病例回顾及对急诊科医护人员的质性访谈等方法构建AIS患者急诊溶栓CNP,并对AIS患者在急诊抢救室内实施急诊溶栓CNP干预,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救治的时间节点、治疗效果的差异。结果比较两组的护理时效指标,结果发现试验组患者在接诊-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检查、CT报告-给药及入院至静脉溶栓门-针时间(door to needle time,DNT)3个时效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IS患者提供优化的急诊溶栓CNP可有效缩短患者救治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溶栓治疗 临床护理路径 急性缺血性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侧支循环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7
作者 尹琳 于鹏飞 +1 位作者 王洪津 马春野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443-445,共3页
目的 研究脑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时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头颅CT和(或)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检查确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1支以上脑动脉闭塞。结果 短暂性... 目的 研究脑动脉闭塞或严重狭窄时侧支循环的代偿作用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住院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均经头颅CT和(或)MRI及磁共振血管造影术检查确诊,脑血管造影检查发现有1支以上脑动脉闭塞。结果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反复抽搐1例,眩晕1例,一侧肢体持续瘫痪2例,无症状3例。脑血管造影发现一侧颈内动脉闭塞5例,一侧大脑中动脉闭塞2例,双侧椎动脉闭塞1例,基底动脉闭塞1例,一侧锁骨下动脉闭塞1例。10例患者侧支循环代偿充分,均通过保守治疗,控制危险因素,预后良好。1~33个月随访,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并未再复发。结论 一侧脑血管发生闭塞时,可通过多个途径建立有效的侧支循环,从而避免或减轻神经功能缺失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缺血 侧支循环 脑血管造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糖对部分前循环梗死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18
作者 殷雁 尹琳 辛世萌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78-1180,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糖水平对部分前循环梗死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94例,按入院24h内患者血糖水平分组,血糖正常组28例,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36例,糖尿病组30例。分别于入院、住院14d及6个月时进行神经系统功能... 目的探讨急性期血糖水平对部分前循环梗死近期及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94例,按入院24h内患者血糖水平分组,血糖正常组28例,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36例,糖尿病组30例。分别于入院、住院14d及6个月时进行神经系统功能缺损评分,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the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the1指数(Bathel index,BI)以及改良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 scale,mRS)评分。比较各组血糖水平与预后的关系。结果与血糖正常组比较,单纯应激性高血糖组和糖尿病组入院、住院14d及6个月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升高,BI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单纯性应激性高血糖组比较,糖尿病组住院14d及6个月BI明显降低,入院、住院14d及6个月NIHSS评分、mRS评分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部分前循环梗死患者急性期血糖水平与预后明显相关,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均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糖 脑梗死 糖尿病 预后 卒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的临床及MRI特点 被引量:6
19
作者 沙琳 林永忠 +1 位作者 曹倩 边杰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4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确诊为SIH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分析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 22例SIH患者临床出现体位性头痛22例(100%)... 目的探讨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SIH)的临床特征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和诊断准确率。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确诊为SIH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总结、分析SIH患者的临床表现及MRI特征。结果 22例SIH患者临床出现体位性头痛22例(100%)、水平侧卧位CSF压<60 mm H2O(100%),颈部强直10例,听力障碍8例;MRI检查硬脑膜弥漫均匀强化22例(100%),脑下垂20例,脑室减小10例,静脉窦扩张7例。结论体位性头痛和CSF压减低是SIH的重要临床特征,硬脑膜弥漫均匀强化与脑下垂是SIH的重要MRI表现,SIH的临床及MRI均具有特征性表现,增强MRI是影像诊断SIH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原发性低颅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视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尹琳 宋竹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2-4,共3页
1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概念的提出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主要的病因,占70%~85%。其次为脑动静脉畸形。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能发现任何病变,又未找到其他可能引起SA... 1中脑周围非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PNSAH)概念的提出 颅内动脉瘤是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最主要的病因,占70%~85%。其次为脑动静脉畸形。但仍有一小部分患者,全脑血管造影检查未能发现任何病变,又未找到其他可能引起SAH的确切病因,只能归属于原因未明SA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脑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