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糖尿病患儿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
1
作者 隋馥勇 徐冰宁 +2 位作者 杜越 叶峥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719-722,共4页
肺炎克雷伯杆菌属革兰氏阴性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体,常引起重症肺炎,但引起颌面部多间隙感染的病例较为少见。本文报道1例糖尿病患儿确诊为颌面部多间隙感染,菌培养显示为肺炎克雷伯杆菌。
关键词 颌面部多间隙感染 肺炎克雷伯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1例
2
作者 叶峥 隋馥勇 +1 位作者 徐冰宁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45-347,共3页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BCN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在口腔颌面部最常表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同时在不同时期会出各类相关疾病。本文报告1例BCNS,并结合相关文献进...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basal cell nevus syndrome,BCNS)是一种极其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疾病,其在口腔颌面部最常表现为牙源性角化囊肿(odontogenic keratocyst,OKC),同时在不同时期会出各类相关疾病。本文报告1例BCNS,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讨论,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 牙源性角化囊肿 颅内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mogram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被引量:1
3
作者 蒋志敏 马国武 孙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可预测患者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列线图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该模型,并在验证队列中验证。结果:年龄、Kaplan-Feinstein(KFI)指数、pT、阳性淋巴结数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OS和CSS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在训练队列中的C-index分别为0.712和0.709。校准曲线在实际值和预测值间吻合。DCA表明列线图有临床实用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得到证实。结论:该模型可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3年和5年的OS和C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OMOGRAM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肾上腺素对大鼠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韩立赤 王雪红 +3 位作者 董会 汪义菲 张福胤 向彬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13-1117,I0011,共6页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 目的:探讨苯肾上腺素对放射损伤大鼠成骨细胞的细胞形态以及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Nampt)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阐明苯肾上腺素对其可能的保护作用机制。方法:组织块法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苯肾上腺素组、单纯照射组和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组在照射前0.5h以100mmol·L-1苯肾上腺素孵育成骨细胞,照射组给予成骨细胞8Gy X射线照射。照射后8、16、32和64h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并分别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应用RT-PCR法检测成骨细胞Namp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倒置显微镜下,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苯肾上腺素组成骨细胞形态、数量未见明显改变;单纯照射组细胞形态发生明显皱缩,尤以8h明显,细胞数量在8、16、32和64h时分别是对照组的0.82、0.37、0.24和0.21倍;苯肾上腺素+照射组在照射8和16h后细胞皱缩,32h后其形态恢复,在8、16、32和64h后其数量分别为空白对照组的0.91、0.83、0.72和0.75倍,是单纯照射组的1.09、2.24、3.00和3.60倍。RT-PCR法检测,在照射8、16、32和64h后,单纯照射组、苯肾上腺素+照射组Nampt mRNA表达水平较空白组明显减少(P<0.01),苯肾上腺素+照射组较单纯照射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苯肾上腺素可减轻电离辐射导致的大鼠成骨细胞萎缩,并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其对成骨细胞放射损伤的保护作用可能与上调Nampt mRNA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细胞 电离辐射 苯肾上腺素 烟酰胺磷酸核糖转移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润深度与口底鳞状细胞癌颈淋巴转移的相关性研究
5
作者 周传清 张千骥 +2 位作者 张福胤 孙波 隋馥勇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4-367,共4页
目的:探究浸润深度(DOI)与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方法:收集30例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并调阅患者病理玻片,测量肿瘤原发灶DOI,对... 目的:探究浸润深度(DOI)与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的相关性,并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方法:收集30例口底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年龄、性别及颈淋巴转移情况,并调阅患者病理玻片,测量肿瘤原发灶DOI,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OI≤5mm组转移率为14.3%,5mm<DOI≤10mm组转移率为50.0%,DOI>10mm组转移率为87.5%,经Fisher精确检验,P=0.002(<0.05),通过ROC曲线统计分析,确定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结论:DOI和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DOI预测早期口底鳞癌颈淋巴转移的最佳截止值为5.5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底鳞状细胞癌 浸润深度 颈淋巴转移 最佳截止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