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神经周围应用酒石酸布托啡诺对行上肢骨外科手术的患者臂丛神经阻滞后反跳痛的影响
1
作者 苏茹碧 冯艳 +2 位作者 孙德峰 朱美静 陈冲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1783-1790,共8页
目的探究酒石酸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是否能降低臂丛神经阻滞后反跳痛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4例行上肢骨外科手术的患者,利用统计学软件将其随机分为3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局麻药组(B1组),使用0.25%罗哌... 目的探究酒石酸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用于臂丛神经阻滞是否能降低臂丛神经阻滞后反跳痛的发生率。方法本研究共纳入174例行上肢骨外科手术的患者,利用统计学软件将其随机分为3组:酒石酸布托啡诺复合局麻药组(B1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包含佐剂布托啡诺1 mg)行臂丛神经阻滞;酒石酸布托啡诺静脉给药组(B2组),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行臂丛神经阻滞,此外静脉给予1 mg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组(C组),仅使用0.25%罗哌卡因20 mL行臂丛神经阻滞。术前采用神经病理性疼痛量表(DN4)评估患者待手术部位是否存在神经病变成分(DN4≥4),并获取术前NRS值。手术当天术前30 min行超声引导下的臂丛神经阻滞,并检测阻滞效果是否完善,患者入手术室后进行全身麻醉。在术后6、12、18、24及36 h对患者进行随访获取术后各时间点的NRS值、阻滞作用消退的时间和消退后12 h内最高NRS值、首次使用抢救性镇痛药的时间、术后镇痛药的使用量、术后不良事件以及患者恢复质量。结果B1组患者术后反跳痛的发生率为31.6%,B2组发生率为48.2%,C组发生率为54.4%。组间比较结果表明B1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P<0.05)。反跳痛评分B1组<B2组<C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结果表明B1组和C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C组大于B1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的NRS评分且术后0~6 h以及术后6~24 h的疼痛曲线的曲线下面积(NRS-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在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感觉阻滞持续时间、镇痛持续时间、首次要求抢救性镇痛的时间及QoR-15恢复质量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在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 mg酒石酸布托啡诺作为罗哌卡因的佐剂行臂丛神经阻滞可以降低上肢骨科手术后的反跳痛发生率和反跳痛评分,且能减少术后阿片类药物的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石酸布托啡诺 上肢骨科手术 反跳痛 臂丛神经阻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科麻醉实用指南 被引量:5
2
作者 黄璘 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14-215,共2页
关键词 产科 麻醉 指南 剖宫产 产后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间手术麻醉规范化管理策略 被引量:4
3
作者 孙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日间手术具有床位周转快、患者满意度高、医疗费用少、院内感染率低等优势,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探索和发展的一种手术模式。安全是日间手术开展的底线,舒适是日间手术的核心追求,二者的保障均离不开对高质量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因此,在快速... 日间手术具有床位周转快、患者满意度高、医疗费用少、院内感染率低等优势,是目前国内外大力探索和发展的一种手术模式。安全是日间手术开展的底线,舒适是日间手术的核心追求,二者的保障均离不开对高质量的围术期麻醉管理。因此,在快速周转的日间手术模式下,本文就如何实施规范化的麻醉管理策略,分别从日间手术麻醉临床路径的制定、硬件设施以及人员的配备,麻醉术前评估与术前准备,麻醉方式的选择,围术期疼痛管理,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PONV)管理,麻醉后监测治疗,术后随访几方面加以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麻醉规范化管理 围术期疼痛 术后恶心呕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哌卡因环甲膜表面麻醉对清醒气管拔管时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武平 曾宪章 +3 位作者 吕湘琪 宋春雨 崔晓光 高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6-507,共2页
临床中上、下颌骨骨折患者,为扩大术野及术后颌间结扎,多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时常用利多卡因或丁卡因环甲膜穿刺抑制插管反应。但利多卡因和丁卡因作用时间短,在较长时问手术不能有效抑制拔管反应,导致患者苏醒期呛咳、躁动和... 临床中上、下颌骨骨折患者,为扩大术野及术后颌间结扎,多用清醒经鼻气管插管,插管时常用利多卡因或丁卡因环甲膜穿刺抑制插管反应。但利多卡因和丁卡因作用时间短,在较长时问手术不能有效抑制拔管反应,导致患者苏醒期呛咳、躁动和血流动力学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甲膜穿刺 气管拔管 表面麻醉 罗哌卡因 清醒 时反应 经鼻气管插管 骨折患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复合局麻在心房颤动射频消融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孙德峰 吴涛 +2 位作者 阎妮 安刚 吴崇天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29-530,共2页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射频消融术 心房颤动 复合局麻 静脉麻醉 芬太尼 丙泊酚 麻醉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全身麻醉方式实施心房颤动导管射频消融术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鹏 刘红阳 +3 位作者 高连君 尹晓盟 夏云龙 刘雪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57-362,共6页
目的:喉罩和插管两种全身麻醉(全麻)方式实施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按顺序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全麻下行房颤RFCA的199例患者,其中全麻气管插管组102例(插管组),全麻喉罩组97例(喉罩... 目的:喉罩和插管两种全身麻醉(全麻)方式实施心房颤动(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RFCA)的临床分析。方法:回顾性按顺序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9月期间,我院全麻下行房颤RFCA的199例患者,其中全麻气管插管组102例(插管组),全麻喉罩组97例(喉罩组)。房颤RFCA术中比较两组患者6个时间段即:术中插管即刻、插管后2 min、插管后10 min、拔管即刻、拔管后2 min、拔管后10 min的平均动脉压力(MAP)及心率(HR)变化;手术时间、透视时间、低血压、心动过缓、心包填塞发生率、镇静镇痛药物用量、患者苏醒时间及苏醒延迟的发生率。比较两组患者术后48 h及术后1年房颤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结果:插管组与喉罩组比较(:1)拔管即刻:MAP [(98.26±11.92)mmHg vs (86.20±5.56) mmHg, 1 mmHg=0.133 kPa,P=0.000], HR [(80.72±13.61)次/min vs(76.01±12.71)次/min,P=0.046]均较高;(2)低血压发生率(7.8%vs 3.0%,P=0.033)、丙泊酚剂量[(520.51±12.25) mg vs(486.39±15.54)mg,P=0.000]和瑞芬太尼剂量[(422.23±17.53)μg vs(406.71±10.89)μg,P=0.000],插管组均较高;(3)术后:插管组术后麻醉苏醒延迟与ICU滞留时间均较长;(4)术后48 h:插管组房颤复发率较高[9.0%(18例)vs 5.5%(11例),P=0.338],平均复发时间较早[(22.83±13.02)h vs (24.63±13.46) h,P=0.202];(5)不同房颤类型术后48 h和术后1年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1年随访:共复发房颤53例,两组患者不同房颤的复发率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随访:共房颤复发53例(26.6%),中位时间为10.799个月。喉罩组复发24例(12.0%),插管组复发29例(14.6%),采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插管组的房颤复发率虽高于喉罩组(P=0.425),但经Log-rank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7)。结论:房颤导管射频消融术全麻过程中,喉罩麻醉更有利于稳定术中血流动力学,减少术中镇痛镇静药物用量,降低术中低血压及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发生。与气管插管相比,预后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导管消融术 全身麻醉 喉面罩通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孙德峰 于有波 +3 位作者 阎妮 张丽荣 安刚 吴崇天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05-206,共2页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 目的:评价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循环功能及血气的影响。方法:28例择期行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的患者,分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组(GE组)和单纯静吸复合全麻组(G组),每组14例。GE组于T7~8间隙硬膜外穿刺麻醉平面上达T4,下达T12后,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分别监测并记录人工气腹前和气腹后1、2、3h的MAP、ECG、HR、SpO2及PaCO2的情况,并同时于各时间点抽取动脉血样进行血气分析;G组除无硬外阻滞及需术中及时补充芬太尼外,余与GE组同。结果:于气腹后1、2、3h时G组MAP、HR均较气腹前升高(P<0.05),GE组MAP较气腹前仅有轻微变化(P>0.05),HR较气腹前降低(P<0.05),而两组间比较,MAP、HR差异有显著性(P<0.05);气腹后1、2、3h两组PaCO2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两组气腹后3hpH值均低于正常值,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硬膜外阻滞加静吸复合麻醉可有效地维持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循环功能相对稳定,但气腹后3hpH值低于正常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肿瘤 镇痛 硬膜外阻滞 静吸复合麻醉 血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临床教学模式的伦理问题与对策思考
8
作者 贾芳 栾永 刘常莉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77-80,共4页
“互联网+”模式为临床教学领域带来了创新的平台,是未来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挑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数据安全、信息的公平获取、考评公平性以及师生情感联系的弱化等。通过完善相关法律... “互联网+”模式为临床教学领域带来了创新的平台,是未来教学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挑战。这些问题包括但不限于患者隐私的保护、数据安全、信息的公平获取、考评公平性以及师生情感联系的弱化等。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平台的技术安全措施、提高师生的信息素养,建立全面的伦理监管体系,以及提高信息交互效能,未来有望有效应对这些挑战,从而促进“互联网+”模式在临床教学中的标准化实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医疗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临床教学 医学伦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9
作者 彭涛 肖昭扬 左民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721-722,共2页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15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3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75#g/kg,B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0.75#g/... 目的:探讨咪达唑仑(力月西)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的合适镇静深度及用量。方法:150例局部麻醉病人分为A、B、C3组,分别在局部麻醉后,使用咪达唑仑与芬太尼(A组咪达唑仑0.04mg/kg+芬太尼0.75#g/kg,B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0.75#g/kg,C组咪达唑仑0.06mg/kg+芬太尼1.0#g/kg)至OAA/S镇静深度Ⅱ、Ⅲ、Ⅳ级,观察用药前后病人血压、心率和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对病人术中烦躁的发生率及术中事件的遗忘率进行评估,并统计各组病人咪达唑仑平均用量。结果:A组病人完全遗忘率为50%,B组为88%,C组为96%。C组SpO2在用药后3、5min有明显下降,共有11例降至93%以下,与A、B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合用于局部麻醉镇静的深度以OAA/SⅡ级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局部 咪达唑仑 芬太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妇科开腹探查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温超 王辉 吴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51-653,共3页
回顾性分析121例疑似妇科恶性肿瘤行开腹探查术患者,其中行静脉自控镇痛38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3例,行静脉自控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4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醉药品平均使用量。妇科肿瘤开腹探查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减... 回顾性分析121例疑似妇科恶性肿瘤行开腹探查术患者,其中行静脉自控镇痛38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43例,行静脉自控镇痛+腹横肌平面阻滞40例。对比各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和麻醉药品平均使用量。妇科肿瘤开腹探查术后应用硬膜外自控镇痛可以减少口服或静脉麻醉药品的使用量,在不增加并发症和延长住院天数的情况下更加有效的控制术后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镇痛 妇科肿瘤 开腹探查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对丙泊酚麻醉术后小鼠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艳 魏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01-804,共4页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槲皮素灌胃预处理10月龄小鼠2周后,进行丙泊酚麻醉和腹腔探查术,术后继续槲皮素灌胃处理1周(槲皮素组),同时设置对照组、麻醉组(丙泊酚麻醉)... 目的研究槲皮素对丙泊酚麻醉诱导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槲皮素灌胃预处理10月龄小鼠2周后,进行丙泊酚麻醉和腹腔探查术,术后继续槲皮素灌胃处理1周(槲皮素组),同时设置对照组、麻醉组(丙泊酚麻醉)、手术组(丙泊酚麻醉后行腹腔探查术)。应用Morris水迷宫测定小鼠处理前后的定位航行能力和空间探索能力;分别应用实时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小鼠海马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RAGE)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麻醉组和手术组小鼠逃避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原平台停留时间百分比明显下降(P<0.05),且手术组变化更为明显;槲皮素组与对照组相比,小鼠Morris水迷宫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与对照组相比,麻醉组和手术组小鼠RAGE m 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增高(P<0.05),而槲皮素组变化不明显。RAGE m 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与逃避潜伏期呈正相关,与原平台停留时间百分比呈负相关。结论槲皮素可改善丙泊酚麻醉诱导的POCD,该作用可能与抑制RAGE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丙泊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VI手术麻醉进展 被引量:4
12
作者 赵丹凤 栾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7-159,共3页
主动脉瓣狭窄(AS)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有症状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患者,如果未经治疗,两年内的病死率可高达50%。过去,改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心脏直视手术,该术式需要正中劈胸骨、体外循环和心脏... 主动脉瓣狭窄(AS)是老年患者最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有症状的主动脉瓣严重狭窄患者,如果未经治疗,两年内的病死率可高达50%。过去,改善主动脉瓣狭窄患者预后的唯一治疗方法是心脏直视手术,该术式需要正中劈胸骨、体外循环和心脏停跳,患者往往要经历漫长而痛苦的恢复过程。一些高龄、一般状况较差的患者,常常因难以承受开胸手术的打击,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直视手术 主动脉瓣狭窄 老年患者 麻醉 心脏瓣膜疾病 治疗方法 预后不良 心脏停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 NEAT1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海英 吴涛 乔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66-370,378,共6页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NEAT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由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转录位点转录生成。NEAT1可通过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转移等,驱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新型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NEAT1)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新型长链非编码RNA(lncRNA),由多发性内分泌肿瘤Ⅰ型转录位点转录生成。NEAT1可通过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生长、迁移、侵袭、转移等,驱动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新型的诊断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本文对NEAT1在妇产科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系统分析NEAT1在妇产科疾病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以期为妇产科疾病的病因机制研究及靶向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非编码RNA 核斑点旁组装转录1 妇产科疾病 基因表达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物组在麻醉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14
作者 张魏怡 宋辛叶 栾永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14-918,共5页
近年来,人类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研究为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与麻醉剂和镇痛剂的作用、围手术期结局、重症监护和术后疼痛等不同临床领域均有相互作用及潜在的临床应用。然而,人们对肠道... 近年来,人类微生物组在健康和疾病中的研究为临床医学的许多领域带来了新的启示。新的研究表明,肠道微生物组与麻醉剂和镇痛剂的作用、围手术期结局、重症监护和术后疼痛等不同临床领域均有相互作用及潜在的临床应用。然而,人们对肠道微生物组在麻醉和疼痛中的作用知之甚少,仍有广阔的研究空间。为此本文回顾了人类肠道微生物组的基本概念、影响宿主的可能机制和干预微生物用于治疗的方式方法,概述了将肠道微生物组与麻醉学相关领域联系起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微生物组 麻醉学 术后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状神经节阻滞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茹月 李悦娴 孙德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500-1504,共5页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POCD的特点是手术后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急性或持续性损害。这种认知障碍不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增加社会...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stoperative cognitive dysfunction,POCD)是老年患者麻醉后常见的并发症。POCD的特点是手术后注意力、学习能力和记忆力的急性或持续性损害。这种认知障碍不仅可能导致术后并发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还会增加社会负担并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星状神经节阻滞(stellate ganglion block,SGB)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神经阻滞技术,主要通过注射局部麻醉药物来阻断星状神经节的神经信号,从而实现疼痛控制或治疗某些疾病的目的。本文总结了SGB改善POCD的作用机制,尤其是围绕调节脑血管、氧化应激及炎症反应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老年患者提供更加安全和有效的术后恢复途径,也可能为缓解POCD的负担开辟新的治疗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星状神经节阻滞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病毒载体的神经病理性疼痛靶向基因治疗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魏怡 栾永 宋辛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764-768,共5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能够缓解NP... 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是由躯体感觉系统的损害或疾病导致的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但目前的治疗效果往往并不理想。基因治疗是一种新兴的治疗策略,在诸多研究中已经证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治疗能够缓解NP。因此,本文根据NP的病理生理机制作为理论依据,讨论了基于病毒载体缓解NP的基因治疗,并对不同靶点的基因治疗进行归纳。对未来NP的研究方向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理性疼痛 病毒载体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相关离子通道的研究进展
17
作者 樊玉昂 栾永 宋辛叶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98-603,共6页
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现有的治疗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病人的镇痛需求。近年来,人们对于生物基因组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精准递送系统的研发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可以靶向递送抗伤害感受性分子或阻断... 慢性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且造成巨大经济负担,现有的治疗方式不能很好的满足病人的镇痛需求。近年来,人们对于生物基因组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同时精准递送系统的研发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有效手段,可以靶向递送抗伤害感受性分子或阻断痛觉传导。目前,已发现多种疼痛相关靶点,不同靶点介导不同类型的疼痛,为基因治疗慢性疼痛开辟了新的思路。新兴的基因疗法应用前景广阔,但也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主要总结了与慢性疼痛基因治疗相关的离子通道靶点,为进一步寻找特异性靶点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疼痛 基因治疗 离子通道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定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疼痛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0
18
作者 王乐 闻庆平 +3 位作者 苗壮 周发忱 姜菲菲 林云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794-800,共7页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SK组)...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DEX)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术后患者的镇痛作用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年龄18~65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分为舒芬太尼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SK组)和DEX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组(DK组),每组30例。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SK组给予舒芬太尼(0.04μg·kg-1·h-1)、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DK组给予DEX (0.1μg·kg-1·h-1)、酮咯酸氨丁三醇(3 mg/kg)。镇痛时间48 h,负荷剂量2mL,背景输注速率2 mL/h,锁定时间20 min。记录2组麻醉诱导前(T0),PCIA后即刻(T1)、4 h (T2)、24 h (T3)、48 h (T4)生命体征、静息和活动后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PCIA按压总次数及有效次数、患者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于T0、T1、T3和T4时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利用FACScaliber流式细胞仪检测T细胞亚群CD3+、CD4+、CD8+的含量以及NK细胞含量,计算CD4+/CD8+比值。结果与T0时比较,SK组在T1、T2、T3时心率显著升高(P <0.05),在T3、T4时收缩压降低(P <0.05);DK组在T2、T3、T4时心率显著降低(P <0.05),在T1、T2、T3、T4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 <0.05)。与SK组比较,DK组在T2、T3、T4时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降低(P <0.05)。DK组静息状态T1、T2、T3、T4时VAS评分,活动后T1、T2时VAS评分较SK组略高(P <0.05),但2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静息VAS评分均<3分,活动后VAS评分仅在T4时>3分,镇痛效果良好。DK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SK组(P <0.05)。2组患者术后均无镇静过度、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恶心呕吐发生率DK组明显低于SK组(P <0.05)。与T0时比较SK组T1、T3、T4时CD3+、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 <0.05);DK组T1、T3、T4时CD4+、CD4+/CD8+以及NK细胞水平降低(P <0.05)。DK组T3、T4时CD4+、CD4+/CD8+细胞水平较SK组明显升高(P <0.05)。结论 DEX联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镇痛安全有效,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降低患者术后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改善患者术后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定 酮咯酸氨丁三醇 胸腔镜肺癌根治术 镇痛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21
19
作者 魏芳 闻庆平 王春梅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90-795,共6页
目的 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SCIE、Springer和EMBASE数据库,查找右美托咪啶对全麻非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 目的 系统评价右美托咪啶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维普、PubMed、SCIE、Springer和EMBASE数据库,查找右美托咪啶对全麻非脑手术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后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43篇文献,包括46项研究,2 876例患者。右美托咪啶能提高患者术后第1天(MD=2.37,95%CI=1.50-3.24)、第3天(MD=1.96,95%CI=1.00-2.92)和第7天(MD=1.03,95%CI=0.53-1.53)的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评分;未使用者第1天(RR=1.92,95%CI=1.45-2.55)、第3天(RR=2.17,95%CI=1.52-3.09)和第7天(RR=1.89,95%CI=1.28-2.79)认知功能障碍发生风险显著升高。结论 右美托咪啶能有效降低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危险度,提高患者术后MMSE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美托咪啶 麻醉 认知功能 META分析 随机对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戊乙奎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时肺损伤防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8
20
作者 闻庆平 赵健英 +4 位作者 吕美红 关欣 栾永 吴崇天 安刚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1期850-851,共2页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acutepancreatitis,SAP)时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胰管逆行注射1·5%去氧胆酸钠制成SAP时AL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加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PHCD... 目的研究盐酸戊乙奎醚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acutepancreatitis,SAP)时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防治作用。方法本实验采用胰管逆行注射1·5%去氧胆酸钠制成SAP时AL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三组:模型加盐酸戊乙奎醚治疗组(PHCD组);模型组(SAP组);假手术组(SHAM组)。分别于造模后24h活杀,测定动脉血气,血清和肺组织匀浆中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的含量,肺湿/干系数。结果SAP组血清及组织匀浆中TNF-α、IL-6均较SHAM组明显升高(P<0·05),动脉血气显示肺损伤严重,肺湿/干比值较SHAM组明显升高,肺通透性明显升高,肺病理学形态改变加重。PHCD组血清及组织匀浆中TNF-α、IL-6均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动脉血气显示肺功能较SAP组明显改善,肺湿/干比值较SAP组明显降低(P<0·05),肺病理形态学基本上接近正常。结论盐酸戊乙奎醚通过抑制TNF-α、IL-6的产生对SAP时ALI起到一定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戊乙奎醚 重症急性胰腺炎 急性肺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