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被引量:14
1
作者 孙莉 史铁英 +6 位作者 李艳娇 刘蕊 曹文卓 庄长娟 赵静晗 田薇 王瑞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0-42,46,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完善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多层级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469例)与实施后(558例)患者穿刺部位、静脉治疗工具使用情况、导... 目的探讨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静脉治疗专科小组,完善静脉治疗护理操作规范,开展多层级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实施前(469例)与实施后(558例)患者穿刺部位、静脉治疗工具使用情况、导管固定方式及并发症.结果实施后,护士静脉穿刺部位选择、穿刺工具选择、输液附加装置使用、导管的固定与维护等指标显著改善,患者静脉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下降,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基于示范案例建设的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可提高护士静脉治疗质量,保障患者治疗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治疗 国家标准 示范案例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不做临时性造口的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手术技巧及短期预后 被引量:6
2
作者 张驰 胡祥 刘永宁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9-834,共6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不设置临时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ISR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病例(ISR组)14例,均未行临时性结肠造口。选择同期腹腔镜...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经括约肌间直肠切除术(ISR)不设置临时性造口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于2014年5月至2015年2月行腹腔镜ISR手术治疗的低位直肠癌病例(ISR组)14例,均未行临时性结肠造口。选择同期腹腔镜下低位直肠癌前切除、骶前吻合术病例(LAR组)44例。对比分析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程度、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分别于术后6个月和12个月进行随诊,采用Kirwan分级和Wexner评分系统评价排便功能。结果ISR组患者手术时间较LAR组明显延长,但在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方面无显著差异;排便功能恢复方面,术后6个月时ISR组明显较LAR组差,但术后12个月时2组无显著差异。结论腹腔镜下部分ISR是安全的手术技术,把握适应证,保留左结肠动脉的D3淋巴结清扫,ISR不造设临时性造口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癌 经括约肌间切除 腹腔镜 低位前切除 造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硬化型癌的特征与治疗 被引量:2
3
作者 胡祥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352-1356,共5页
胃硬化型癌是进展期胃癌中的特殊类型,伴随间质高度纤维化和癌细胞广泛浸润的胃癌。大体类型主要是Bor rmann4型癌,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体。以胃壁肥厚、狭窄、易产生腹膜转移和高度的淋巴结转移为特征,恶性程度高,... 胃硬化型癌是进展期胃癌中的特殊类型,伴随间质高度纤维化和癌细胞广泛浸润的胃癌。大体类型主要是Bor rmann4型癌,组织学类型以低分化腺癌、印戒细胞癌为主体。以胃壁肥厚、狭窄、易产生腹膜转移和高度的淋巴结转移为特征,恶性程度高,预后不佳。手术疗法效果有限,但腹膜转移所致的肠梗阻、尿路梗阻需行姑息性手术。可治愈性切除的病例,积极的R0切除和S-1的术后化疗是必要的。S-1/CDDP术前化疗将是可期待的方法。非治愈切除的病例化疗为第一选择。除此之外,针对胃硬化型癌的生物学恶性度,尤其是腹膜转移的控制,腹腔内化疗的有用性倍受期待。另外,bevacizumab分子靶向治疗,ad enovirus的基因治疗等研究性的治疗期待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硬化型癌 外科治疗 化学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在肿瘤发展与转移中的作用
4
作者 罗建 李东宁 +2 位作者 孔露 李骢 梁品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764-768,共5页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类单链小分子的蛋白质超家族,可特异性地募集和激活白细胞,参与免疫、造血、器官发育、炎症、艾滋病、肿瘤等发生发展过程。趋化因子受体是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可识别和结合特定的趋化因子。趋化... 趋化因子(chemokines)是一类单链小分子的蛋白质超家族,可特异性地募集和激活白细胞,参与免疫、造血、器官发育、炎症、艾滋病、肿瘤等发生发展过程。趋化因子受体是7次跨膜G蛋白偶联受体家族成员,可识别和结合特定的趋化因子。趋化因子及其受体所构成的生物学轴参与了肿瘤的发生及转移的多种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典型性趋化因子受体 肿瘤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