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预后模型的演进与应用
1
作者 万玲玲 梁丽娜 卢书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26-1430,共5页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PBC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并出现各种并发症。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最有效的药物,但仍有40%的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敏感,导致病情缓慢进展。准确评估...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PBC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最终可发展至肝硬化并出现各种并发症。熊去氧胆酸是治疗PBC最有效的药物,但仍有40%的PBC患者对熊去氧胆酸应答不敏感,导致病情缓慢进展。准确评估PBC患者病情及预后有助于治疗方案的优化。本文就PBC预后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 预后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0例Budd-Chiari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诸葛宇征 王英德 +2 位作者 刘丽娜 王锋 戴宁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32-233,共2页
本文通过分析 30例BCS患者的病史、B超多普勒、CT和血管造影资料 ,探讨了BCS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影像学改变。同时将B超多普勒和CT对BCS诊断的价值做了比较。结果提示 :(1)本组患者中 ,下腔静脉肝后段膜性闭塞是BCS的主要原因。 (2 )... 本文通过分析 30例BCS患者的病史、B超多普勒、CT和血管造影资料 ,探讨了BCS的主要临床表现、病因和影像学改变。同时将B超多普勒和CT对BCS诊断的价值做了比较。结果提示 :(1)本组患者中 ,下腔静脉肝后段膜性闭塞是BCS的主要原因。 (2 )B超多普勒诊断BCS的敏感性高于CT ,但准确性较CT差。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udd—Chiari综合征 临床分析 B超 CT 血管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肝组织氧化应激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戴宁 邹原 +1 位作者 王慧芳 戴木根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704-1708,共5页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DS)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药物干预组在造模第8周末时给予SDS 300 mg·kg-1·d-1体重灌胃连续6周,在14周末...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salidroside,SDS)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肝组织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以高脂高胆固醇饮食14周诱导建立大鼠NASH模型,药物干预组在造模第8周末时给予SDS 300 mg·kg-1·d-1体重灌胃连续6周,在14周末检测大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以及肝组织TC、TG、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GSH)含量的变化,ELISA检测8-异前列腺素F2α(8-iso-PGF2α)的水平变化,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免疫组化观察8-羟基脱氧鸟苷酸(8-OHdG)表达的变化。结果:在14周末,NASH模型组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肝组织呈中重度脂肪变性并同时伴有炎症细胞浸润;与正常对照组相比,NASH模型组大鼠血清ALT、AST、TG和TC,以及肝TG、TC和MDA的含量显著上升,而肝SOD和GSH的含量显著下降,8-iso-PGF2α的水平显著上升,免疫组化显示8-OHdG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多。与模型组相比,SDS药物干预组大鼠ALT、AST、TG、TC、MDA和8-iso-PGF2α的含量均显著下降,而肝SOD和GSH的含量显著上升,肝病理学变化得到显著改善,8-OHdG表达的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结论:SDS对高脂高胆固醇饮食诱导的NASH有较好的抑制效果,其机制可能与SDS的抗氧化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红景天苷 氧化性应激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常见死亡原因的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钰伶 单正飞 +1 位作者 石磊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5年第9期1439-1443,共5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HBC)常见致死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235例H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155例伴有...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与HBV相关肝硬化(HBC)常见致死因素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2014年10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及烟台毓璜顶医院就诊的235例HBC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155例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97例伴有门静脉高压性胃病(PHG)患者H.pylori的感染率;比较其中32例血氨检测的患者H.pylori阳性与阴性组静脉血氨水平。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235例HBC患者的H.pylori阳性率为80.85%(190/235);伴有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的患者,胃镜下见食管的曲张静脉呈蛇形迂曲隆起或串珠状改变,胃底的曲张静脉呈孤立瘤样改变,伴或不伴有胃黏膜糜烂,其中轻度、中度、重度曲张者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50.55%(46/91)、43.59%(17/39)和76.00%(19/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913,P<0.05);伴有PHG的患者,胃镜可见胃黏膜呈蛇皮样改变,可伴有樱桃红斑、猩红疹及糜烂出血表现,其中轻度及重度PHG患者H.pylori阳性率分别为43.33%(26/60)和67.57%(25/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1,P<0.05);检测血氨的患者H.pylori阳性组血氨平均浓度[(62.76±13.43)μmol/L]明显高于阴性组[(47.20±12.51)μmol/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9,P<0.01)。结论 HBC患者中H.pylori的感染率高,且H.pylori感染很可能增加食管和(或)胃底静脉曲张以及PHG的严重程度以及升高血氨水平,进而有增加肝硬化主要致死因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性脑病发生风险的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炎 乙型 螺杆菌 幽门 食管和胃静脉曲张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姬琛华 张竹青 +1 位作者 王晓媛 卢书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3期502-506,共5页
目的分析老年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老年和中青年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导致肝损伤药物的种类、主要临床... 目的分析老年药物性肝损伤(DILI)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5年1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及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老年和中青年DILI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导致肝损伤药物的种类、主要临床表现、肝功能指标(血清ALT、AST、ALP、GGT、Alb、TBil、DBil)、临床分型、治疗及转归等。计数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2组间比较采用Kolmogorov-Smirnov Z检验。结果 350例DILI患者中老年患者98例。老年组患者基础疾病前三位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31.6%)、骨关节病(26.5%)、恶性肿瘤(18.4%),其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5.6%、6.3%、4.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42.825、27.214、16.667,P值均<0.001),老年组患者感染性疾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中青年组(5.1%vs 29.4%,χ~2=23.768,P<0.001);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中,老年组和中青年组应用最多的均为中药(53.1%、44.4%),老年组心血管系统用药及抗肿瘤药物所占比例(26.5%、9.2%)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4.0%、3.2%)(χ~2值分别38.925、5.513,P值分别为<0.001、0.026);老年组黄疸(53.1%)及皮肤瘙痒者(22.4%)均明显高于中青年组(40.5%、7.1%)(χ~2值分别4.536、16.331,P值分别为0.041、<0.001);2组临床分型均以肝细胞损伤型为主,老年组肝细胞损伤型所占比例(60.2%)明显低于中青年组(81.7%),胆汁淤积型所占比例(28.6%)明显高于中青年组(7.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17.807、25.389,P值均<0.001)。老年组患者ALT、ALP显著低于中青年组,而GGT、TBil、DBil明显高于中青年组(Z值分别为-3.141、-2.599、-7.449、-10.277、-9.278,P值均<0.01)。老年组患者住院过程中死亡3例,中青年组死亡1例。结论老年DILI患者的基础疾病和引起肝损伤的药物与中青年有所不同,胆汁淤积型所占的比例高于中青年,需要重视老年DILI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伤 老年人 诊断 疾病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酒精性肝病21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王丽霞 赵钢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2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分析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21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218例患者,复习病史并分析饮酒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 目的分析我院2000~2010年收治的218例酒精性肝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其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共纳入218例患者,复习病史并分析饮酒史、临床表现、肝功能及影像学检查等。结果酒精性肝病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尤其酒精性肝硬化(AC)患者逐年增多,41~50岁为好发年龄。AC组饮酒时间长于酒精性脂肪肝(AFL)组及酒精性肝炎(AH)组,三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AH及AC组AST、ALT、AST/ALT、GGT及AL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FL、AH及AC组A/G、TBil及总胆固醇(TC)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酒精性肝病病情和预后与长期饮酒史(包括饮酒量、饮酒时间)有关。发病有逐年增多、年轻化趋势。对于有饮酒嗜好的患者,应定期对AST/ALT、GGT、ALP、A/G、TBil、TG及TCL等生化指标监测,从而争取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张林 张云 +3 位作者 张智峰 张文涵 方春晓 于丽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1期2472-2477,共6页
目的探讨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ADAM33)基因V4(rs2787094 G>C)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Google学术、Web of Scie... 目的探讨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ADAM33)基因V4(rs2787094 G>C)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的关系。方法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国知网(CNKI)、PubMed、EMBase、Google学术、Web of Scienc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均从建库至2013年8月,筛选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由两位研究员进行数据收集、提取。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共纳入8篇文献,均为病例对照研究,共包括2 12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病例组)和3 134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有关〔G与C:OR=1.58,95%CI(1.14,2.18),P=0.006;GG+GC与CC:OR=1.42,95%CI(1.25,1.60),P=0.000〕。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来源为普通人群时,在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有关〔G与C:OR=1.58,95%CI(1.06,2.35),P=0.024;GG+GC与CC:OR=1.40,95%CI(1.22,1.60),P=0.000〕;对照组来源为医院人群时,在等位基因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无关〔OR=1.57,95%CI(0.73,3.37),P=0.244〕,在显性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有关〔OR=1.53,95%CI(1.12,2.08),P=0.000〕。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法(PCR-RFLP)进行检测时,在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有关〔G与C:OR=2.21,95%CI(1.44,3.40),P=0.001;GG+GC与CC:OR=2.29,95%CI(1.88,2.78),P=0.000〕;采用其他检测方法时,在等位基因模型和显性模型中,ADAM33基因V4多态性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无关〔G与C:OR=1.07,95%CI(0.94,1.21),P=0.314;GG+GC与CC:OR=1.02,95%CI(0.87,1.20),P=0.769〕。结论 ADAM33基因V4多态性可能与支气管哮喘易患性增加有关,有可能作为早期诊断支气管哮喘的分子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多态性 单核苷酸 META分析 整合素和金属蛋白酶域33 ADAM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易感性关联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林 张云 +3 位作者 张智峰 张文涵 方春晓 于丽艳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683-689,共7页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联。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维普、Google学术、PubMed、CNKI、CBM、EMBASE、Web of Scienc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9月,采用Stata 12.0进...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相关基因多态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关联。方法 检索万方数据、维普、Google学术、PubMed、CNKI、CBM、EMBASE、Web of Science等电子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13年9月,采用Stata 12.0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计纳入7项病例对照研究,包括1279例COPD患者和1482名健康对照人群。SP-A基因多态性与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等位基因模型OR=1.53,95%CI:1.14~2.05, P=0.005;显性模型OR=1.65,95%CI:1.02~2.69, P=0.043;隐性模型OR=1.66,95%CI:1.17~2.35, P=0.005;纯合子模型OR=2.06,95%CI:1.24~3.41, P=0.005;杂合子模型OR=1.59,95%CI:1.13~2.22, P=0.007),但SP-B和SP-D基因多态性均与COPD易感性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亚组分析表明,SP-A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关系密切,但与欧美人群无关。结论 SP-A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亚洲人群COPD易感性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蛋白 多态性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建构主义理论浅谈医学实习生临床思维的培养 被引量:12
9
作者 许朝晖 王贞 杨冬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4-35,61,共3页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提倡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情境设计和问答讨论由学生自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由建构主义得出启示,在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中,首先要求学生应按正常的程序对疾...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内涵是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是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提倡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情境设计和问答讨论由学生自主完成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掌握。由建构主义得出启示,在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中,首先要求学生应按正常的程序对疾病进行诊疗,在学生了解了对一些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知识后,鼓励学生通过假设和排除等方法对疾病进行诊断,认真总结每一个病例的特点,注重对临床病例的搜集、整理。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和强化理论知识,注重临床实践能力的培养,做到循序渐进,避免拔苗助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主义 临床医学 临床思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3例报告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瑜 王花丽 卢书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16-2119,共4页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恶性转移潜能[1]。HEHE起病隐匿,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易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例HEHE患者... 肝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hepatic epithelioid hemangioendothelioma,HEHE)是一种较为少见的血管源性肿瘤,生物学行为具有恶性转移潜能[1]。HEHE起病隐匿,缺少特异性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易出现漏诊误诊。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例HEHE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HEHE的诊断及治疗,为临床医师作出合理诊疗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内皮瘤 上皮样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肝病并发腹腔淋巴结肿大的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璐 刘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11期2173-2178,共6页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LA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2例AIL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 目的探讨自身免疫性肝病(AILD)合并腹腔淋巴结肿大(LA)患者的临床特征及LA在AIL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4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252例AILD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自身免疫性肝炎(AIH)患者52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患者174例,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26例,获得随访病例78例。按照是否合并LA分为LA组70例,无淋巴结肿大(NLA)组182例。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影像学检查及随访结果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则以中位数(最小值~最大值)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矫正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结果 2组在年龄、性别比例、因体检发现肝功能异常而诊断的比例及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率间差异均无统计意义。AIH、PBC及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的发生率分别为21.2%(11/52),26.4%(46/174),50.0%(13/26),AIH-PBC重叠综合征腹腔LA发生率高于AIH和PBC(χ~2=6.771,P=0.009;χ~2=6.039,P=0.014)。LA组ALP、GGT水平高于NLA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值分别为2.944、3.169,P=0.003、0.002);PBC患者中,LA组GGT水平高于NLA组(Z=2.136,P=0.033);AIH-PBC重叠综合征患者中,LA组TBil明显高于NLA组(Z=2.121,P=0.035);AIH患者中,LA组与NLA组各项检查指标改变无明显差异。LA组影像学异常发生率较NLA组高(97.1%vs 81.9%,χ~2=9.863,P=0.002)。获得随访病例78例,中位随访时间18个月,LA组6例获得完全缓解(23.1%),7例不完全应答(26.9%),1例复发(3.8%),12例治疗失败(46.2%);NLA组21例完全缓解(40.4%),17例不完全应答(32.7%),7例复发(13.5%),7例治疗失败(13.5%),LA组与NLA组药物治疗反应组间分布不同(Z=2.406,P=0.016)。结论AIH-PBC重叠综合征伴腹腔LA的发生率高于AIH及PBC,伴有LA的AILD胆汁淤积及肝功能损伤更为明显,药物治疗反应较差,提示合并LA可能为疾病严重程度估计及预后判断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胆汁性 重叠综合征 淋巴系统疾病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中Annexin A7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竹青 卢书明 +1 位作者 赵志英 唐建武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047-1050,共4页
目的观察Annexin A7(ANXA7)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Hca-F、Hca-P)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两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NXA7在细胞株Hca-F和Hca-P中的表达。结果免... 目的观察Annexin A7(ANXA7)蛋白在小鼠腹水型肝癌高、低淋巴道转移株(Hca-F、Hca-P)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在两种细胞株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细胞化学、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仪检测ANXA7在细胞株Hca-F和Hca-P中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ANXA7表达于Hca-F细胞胞核和胞质,以胞核为主,在Hca-P中表达位于胞质;Western blot结果显示,ANXA7在Hca-F、Hca-P中的表达相对值分别为0.09±0.01和0.23±0.02,ANXA7在Hca-F细胞中的表达明显低于Hca-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流式细胞仪结果显示,ANXA7在Hca-F细胞中的相对荧光强度值(57.71±9.85)显著高于Hca-P(17.61±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ANXA7在Hca-F、Hca-P中的差异性表达可能与肿瘤淋巴道转移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ANNEXIN A7 淋巴道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中幽门螺杆菌对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志敏 刘丽娜 +2 位作者 李梅 王朝晖 吕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02-704,共3页
目的:探讨胃癌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确定胃癌组织及同病例癌旁粘膜、胃镜非癌患者胃粘膜组织有无Hpylori感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的hMSH... 目的:探讨胃癌中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ylori﹚对hMSH2和hMLH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尿素酶快速检验法确定胃癌组织及同病例癌旁粘膜、胃镜非癌患者胃粘膜组织有无Hpylori感染;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所有标本的hMSH2、hMLH1蛋白的表达。结果:胃癌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癌旁组和非癌组(P<0.05);而后两者无显著差别(P>0.05)。胃癌组、癌旁组和非癌组的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显著差别(P>0.05)。胃癌组织中,Hpylori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癌旁组织中,Hpylori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非感染组(P<0.05);非癌患者胃粘膜中,Hpylori感染组与非感染组的hMSH2蛋白阳性表达率及hMLH1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无显著差别(P>0.05)。结论:胃粘膜hMSH2蛋白表达上调并hMLH1蛋白表达下调可能是胃癌发生的标志;Hpylori感染导致的胃粘膜细胞hMSH2和hMLH1蛋白表达降低,可能是促进胃癌发生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癌 HMSH2 HMLH1 蛋白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222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竹青 卢书明 +4 位作者 王花丽 徐梦杳 李春艳 辛悦 赵俊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7年第8期1502-1505,共4页
目的检测microRNA-222(miRNA-22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HCC组织103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CC、近癌旁肝硬化组织及... 目的检测microRNA-222(miRNA-222)在肝细胞癌(HCC)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4年12月于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手术切除的HCC组织103例,采用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HCC、近癌旁肝硬化组织及远癌旁肝组织中miRNA-222的表达水平,分析miRNA-222表达与HCC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iRNA-222在HCC、近癌旁肝硬化组织及远癌旁肝组织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7.167,P<0.001),其在HCC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4.543±2.029)明显高于在近癌旁肝硬化组织(3.072±0.844)及远癌旁肝组织(1.559±0.695)中的相对表达量(P值均<0.01);近癌旁肝硬化组织中miRNA-222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远癌旁肝组织(P<0.01)。miRNA-222的表达与HCC的大小、分化程度、门静脉瘤栓、侵袭转移均有关联(t值分别为7.256、9.900、2.345、4.225,P值均<0.05);而与性别、年龄、合并病毒性肝炎及AFP升高无关(P值均>0.05)。结论 miRNA-222在HCC组织中异常高表达,检测miRNA-222有助于HCC临床进展及预后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微RNA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合并干燥综合征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丽霞 卢书明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0-650,65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因"皮肤瘙痒、乏力半年"就诊,化验肝功能异常,于2010年7月12日住院。病来无腹痛,无发热,口眼干,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无皮疹,食欲差,二便如常,无消瘦。否认病毒性肝炎病史。入院查体:神清,皮肤粘膜无皮疹,... 1病例资料患者,女,48岁,因"皮肤瘙痒、乏力半年"就诊,化验肝功能异常,于2010年7月12日住院。病来无腹痛,无发热,口眼干,无关节疼痛、口腔溃疡,无皮疹,食欲差,二便如常,无消瘦。否认病毒性肝炎病史。入院查体:神清,皮肤粘膜无皮疹,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无黄染,心肺未及异常,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自身免疫疾病 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肝损害并致肝硬化为主要特点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冬 王贞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673-1674,共2页
患者女,24岁。因“发现转氨酶升高4个月,黄疸2个月,腹胀1个月,发热3d”入院。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无饮酒嗜好,无服用损肝药物史。4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ALT 279.6IU/L.AST 414.8 IU/L),当时并无特殊不适,为明... 患者女,24岁。因“发现转氨酶升高4个月,黄疸2个月,腹胀1个月,发热3d”入院。既往体健,无肝炎病史,无饮酒嗜好,无服用损肝药物史。4个月前体检时发现转氨酶升高(ALT 279.6IU/L.AST 414.8 IU/L),当时并无特殊不适,为明确诊断首次入我院消化科治疗。入院查肝炎病毒学阴性,上腹CT示脂肪肝征象,脾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肝硬化 肝损害 转氨酶升高 饮酒嗜好 药物史 AST 消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身免疫性胆管炎1例
17
作者 卢书明 孙宁 段志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51-652,共2页
1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尿黄伴皮肤瘙痒2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2年前出现尿黄伴皮肤瘙痒、乏力,无发热,无腹痛,食欲进食可,外院化验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后肝功能略有好转,症状时有反复。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酒... 1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因"尿黄伴皮肤瘙痒2年,再发1个月"于2009年4月23日入院。2年前出现尿黄伴皮肤瘙痒、乏力,无发热,无腹痛,食欲进食可,外院化验肝功能异常,保肝治疗后肝功能略有好转,症状时有反复。既往史:否认病毒性肝炎、酒精性、代谢性及中毒性肝病等病史。入院时查体:神清,面色晦暗,巩膜轻度黄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胆汁性 肝炎 自身免疫性 胆管炎 重叠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钠血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7
18
作者 李影 徐吉哲 +1 位作者 梁丽娜 刘丽娜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3期499-502,共4页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关系,探讨低钠血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首次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218例,根据... 目的分析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与肝损伤程度、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关系,探讨低钠血症对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收集2000年1月-2005年3月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住院的首次确诊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的患者218例,根据血钠浓度分为3组,血钠浓度≥130 mmol/L为Ⅰ组(n=51),120 mmol/L≤血钠浓度<130 mmol/L为Ⅱ组(n=97),血钠浓度<120 mmol/L为Ⅲ组(n=70)。对患者的性别、年龄、血钠浓度、Child-Pugh分级及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计算生存时间。计量资料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时间分析,回归分析采用Cox回归模型。结果与Ⅰ、Ⅱ组比较,Ⅲ组中Child-Pugh C级患者比例最高;血钠浓度随着Child-Pugh评分增加而降低,Child-Pugh A、B、C级三者患者的血钠浓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336,P<0.001),进一步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Ⅰ、Ⅱ组比较,Ⅲ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最高,3组间肝性脑病和肝肾综合征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7.718、6.277,P值均<0.05);Ⅲ组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短于Ⅰ组和Ⅱ组(P值均<0.05)。结论随肝损伤程度加重,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低钠血症的严重程度及发生率明显增加,提示低钠血症可作为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低钠血症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症性肠病并发常见机会性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 被引量:10
19
作者 吴榕 王英德 毛靖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5期1853-1860,共8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明确其是一种在胃肠道表现出异常免疫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在内的药...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主要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C)和克罗恩病(CD)。目前,虽然IBD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明确其是一种在胃肠道表现出异常免疫反应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因此包括激素、免疫抑制剂及生物制剂在内的药物治疗已成为IBD的主要治疗方式。免疫抑制剂等主要通过有针对性地干预免疫反应的不同阶段而达到治疗效果,但由于IBD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较差及相关药物对免疫功能的抑制,其抵御病原体侵袭的能力被削弱,机会性感染风险明显升高。本文主要分析了IBD并发常见机会性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处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有效管理此类患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性肠疾病 结肠炎 溃疡性 CROHN病 机会致病菌感染 机会性病毒感染 病毒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误诊为克罗恩病的肠结核一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姜凤全 杨冬 +2 位作者 万丽平 胡凤丽 仲林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15年第6期665-666,共2页
肠结核(inteslinal tuberculosis)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疾病.是最常见的肺外结核之一;克罗恩病(Crolm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肠道炎症性疾病.好发于回肠末端和右半结肠。
关键词 克罗恩病 肠结核 肠道炎症性疾病 误诊 结核分枝杆菌 肺外结核 感染疾病 右半结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