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对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30
1
作者 王敏 徐翠 +2 位作者 孙静雅 马桂彦 郭慧芳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9-1042,共4页
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和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方式的延续护理)。2... 选取2016年6月至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就诊的子宫颈细胞学检查阴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检测阳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采用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和对照组(100例,采用传统方式的延续护理)。2组患者均于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采用Morisky-Green (MG)测评表进行用药依从性评价;治疗1个月和12个月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自评。结果显示,治疗6、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依从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 <0.001)。2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评分治疗1个月后无统计学差异(P分别为0.137、0.148);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均P <0.001)。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模式在提升HPV感染患者治疗依从性和心理状况方面,明显优于传统的延续护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子宫颈癌 延续性护理 依从性 心理 微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 被引量:27
2
作者 王敏 徐国君 +2 位作者 林冬梅 张红桥 郭慧芳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0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观察组66人。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网... 目的探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及效果。方法将2012级护理本科生按照班级随机分为对照组68人和观察组66人。对照组《急危重症护理学》采用传统教学法,观察组采用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教学改革,构建网络平台,设立5个学习模块,借助网络资源结合传统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在线教学模式。结果课程学习结束时,观察组课程结业理论考试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急诊ICU实习结束,观察组护生临床实践自评显著优于对照组,临床带教老师对护生的实习评价(除师生关系融洽外)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急危重症护理学教学改革,有利于提高学习效果及培养护生急救综合素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危重症护理学 护理本科生 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 网络技术 网络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管理模式下护士长轮岗制效果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刘艳 丁淑贞 +1 位作者 尹安春 魏冰 《中国护理管理》 2010年第10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垂直管理模式下实行护士长轮岗制度的效果,总结培训护士长的有效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需测评护士长所在科室的医生、护士各5名及科主任,采用问卷式匿名民主测评,并在年终述职时进行护士长匿名互评,测评结果分为优... 目的:探讨垂直管理模式下实行护士长轮岗制度的效果,总结培训护士长的有效方式,提高管理水平。方法:随机抽取需测评护士长所在科室的医生、护士各5名及科主任,采用问卷式匿名民主测评,并在年终述职时进行护士长匿名互评,测评结果分为优秀、称职、基本称职和不称职4个等级。应用护士长综合素质测评表对护理管理质量进行测评,根据年终测评分数计算护士长整体优秀率。结果:实行护士长轮岗制后护士长民主测评总优秀率由原来的85.0%提高至95.0%,综合素质测评优秀率亦较前提高了15.5%,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在垂直管理模式下实行护士长轮岗制,有利于提高护士长素质和业务水平,促进病区间的交流,提高护理管理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理 垂直管理 护士长 轮岗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家鹤 潘晓萌 +3 位作者 孔繁斗 李冰 董晓红 韩璐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678-681,共4页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及诱发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18年9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等4所医院收治的21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为病例组,通过病例组的手术日期,检索同一术者在此... 目的探讨影响子宫切除术后发生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及诱发因素。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2015年1月~2018年9月大连市妇幼保健院等4所医院收治的21例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为病例组,通过病例组的手术日期,检索同一术者在此时点最为接近的全子宫切除术或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按照1∶4匹配同期对照组84例。分析年龄、BMI、绝经、恶性肿瘤手术史、原发疾病性质、手术相关情况、术后发病时间及可能的诱因等对阴道断端裂开的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BMI≥24比例低(OR=0.342,P=0.029),恶性肿瘤比例高(OR=3.742,P=0.003),手术时间长(P=0.027),手术途径为腹腔镜的比例高(OR=8.000,P=0.022)。多因素分析显示BMI≥24(OR=0.261,95%CI:0.088~0.777,P=0.016),手术时间长(OR=1.016,95%CI:1.003~1.029,P=0.013)及手术途径为腹腔镜(OR=9.598,95%CI:1.161~79.363,P=0.036)是影响阴道断端裂开的独立预后因素。病例组术后中位发病时间为3个月。发病诱因包括性生活4例,放疗3例,便秘3例,阴式超声检查后2例,膀胱阴道瘘1例,阴道断端感染1例,慢性咳嗽1例。结论手术途径、BMI、手术时间是影响子宫切除术后阴道断端裂开的预后因素;性生活、放疗、慢性咳嗽、阴式超声检查、阴道断端感染及便秘是其直接诱发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切除术 阴道断端裂开 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预后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有氧运动的基础上服用补肾壮骨颗粒对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病情的协同效果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蓉 商宇红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34-739,共6页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补肾壮骨颗粒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机理,为有效防治PM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阳性组(n=10)、有氧运动组(n=10...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与补肾壮骨颗粒综合疗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ostmenopausal osteoporosis,PMOP)的疗效及机理,为有效防治PMOP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去势大鼠模型,分为假手术组(n=10)、模型组(n=10)、阳性组(n=10)、有氧运动组(n=10)、补肾壮骨颗粒组(n=10)和联合组(n=10),去势后2 w运用有氧运动、补肾壮骨颗粒以及二者联合等干预方法防治大鼠发生的骨质疏松。连续12 w检测各组大鼠骨组织生物力学,同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骨代谢相关指标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左股骨最大负荷、左胫骨最大负荷和第四腰椎结构强度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有氧运动组、补肾壮骨颗粒组和联合组的左股骨最大负荷、左胫骨最大负荷和第四腰椎结构强度均显著提高(P<0.05)。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有氧运动组、补肾壮骨颗粒组和联合组的RANKL和OPG均显著提高(P<0.05),而RANKL/OPG显著降低(P<0.05)。与阳性组相比,联合干预组的RANKL和OPG均显著提高(P<0.05),而RANKL/OPG显著降低(P<0.05)。结论补肾壮骨颗粒和运动的综合性治疗策略能通过降低骨组织中OPG/RANKL比值,进而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来改善去势大鼠骨质疏松症病情,其疗效要优于单纯运动及补肾壮骨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补肾壮骨颗粒 有氧运动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协同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