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患共同决策在腮腺肿瘤诊治中的应用
1
作者 张锐 陈岗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3-26,共4页
通过分析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king,SDM)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腮腺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深化对医生−患者共同决策、医生−患者−家属共同决策以及医生间共同决策的理解。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共同决策过程可显著提升患者... 通过分析医患共同决策(shared decision-making,SDM)模式在口腔颌面外科腮腺肿瘤诊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旨在深化对医生−患者共同决策、医生−患者−家属共同决策以及医生间共同决策的理解。在临床实践中,注重共同决策过程可显著提升患者及家属的参与度,实现决策权的共享,从而制定个性化、精准化的腮腺肿瘤诊疗策略。并结合腮腺肿瘤患者的教育背景、家庭状况及多学科诊疗建议,总结SDM在口腔颌面外科临床实践中的应用特点,以期提高口腔颌面外科医师对SDM的运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共同决策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冯雪峰 黄海涛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716-719,共4页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口腔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就医情况问卷和家庭支持量表对72例口腔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48.5%;时间最短2d,最长5年余... 目的:探讨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现状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口腔癌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汉密尔顿焦虑及抑郁量表、就医情况问卷和家庭支持量表对72例口腔癌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发生率为48.5%;时间最短2d,最长5年余,中位时间为120d;就医延迟患者在居住状况、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焦虑及家庭支持与未延迟患者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现象较为普遍,且居住状况、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焦虑及家庭支持均为影响口腔癌患者就医延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癌 就医延迟 现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应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临床观察及组织学分析
3
作者 赵鹏宇 陈岗 +3 位作者 程熠 王超 陈丹 黄海涛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92-602,共11页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作为支架材料在引导骨再生术(GBR)中的成骨效能。方法1)选取因牙槽骨缺损接受GBR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术后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2)获取术后至少6个月的颌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 目的评估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作为支架材料在引导骨再生术(GBR)中的成骨效能。方法1)选取因牙槽骨缺损接受GBR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记录术后愈合并发症发生情况;2)获取术后至少6个月的颌骨锥形束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影像数据,计算实际成骨体积百分比;3)在种植一期手术同期收集牙槽骨标本进行组织计量学分析,定量检测标本内新生骨及新生未矿化骨占比。同时,根据愈合并发症将标本分为3组(创口愈合良好组、创口裂开组、3D-PITM暴露组),比较各组间新生骨及新生未矿化骨比例的差异。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2例患者。其中1例GBR手术失败,3例发生3D-PITM暴露(暴露率25%)。2)11例GBR手术成功患者的实际成骨体积百分比为95.23%±28.85%。3)组织计量学分析显示,牙槽骨标本中新生骨占比40.35%,其中新生未矿化骨占新生骨的13.84%。组间比较显示:创口愈合良好组的新生骨及新生未矿化骨占比与创口裂开组及3D-PITM暴露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PITM影像学评估显示成骨体积良好,组织学分析证实术区有大量新生矿化骨形成,可实现理想的骨增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钛网 引导骨再生 组织学 组织计量学 钛网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强度影响
4
作者 张研楠 刘敏 +2 位作者 孟凡豪 高瑞 陈剑锋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制作成两种规格的试件,Ⅰ类试件50枚(10 mm×10 mm×2 mm),Ⅱ类试件50枚(3 mm×3 mm×2 mm),随机分为5组(n=10),A组:空白组;B组:喷砂组;C-E...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的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对氧化锆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将氧化锆制作成两种规格的试件,Ⅰ类试件50枚(10 mm×10 mm×2 mm),Ⅱ类试件50枚(3 mm×3 mm×2 mm),随机分为5组(n=10),A组:空白组;B组:喷砂组;C-E组: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分别处理60、90、120 s。Ⅰ类试件用于检测氧化锆的表面形貌、粗糙度、表面元素及接触角变化。Ⅱ类试件与离体牙粘接后进行剪切强度测试和断裂模式观察。结果:低温等离子体处理不会改变氧化锆的表面形貌及粗糙度;经不同时间的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后氧化锆的表面元素及接触角均发生明显变化,其中D组表面元素及接触角变化幅度最大,并获得最大剪切强度值(25.74±1.25)MPa。结论:90 s氩气低温等离子体处理氧化锆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 低温等离子体 剪切粘接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噬相关蛋白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及甲基化对其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王倩 马金宝 白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73-376,共4页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对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与口腔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18株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LC3Av1的转录水平表达。并采用COBRA法检测LC3Av1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 目的:检测自噬相关基因LC3Av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甲基化对表达的影响,初步探讨自噬与口腔肿瘤发生的关系。方法:提取18株口腔鳞癌细胞系的总RNA,检测LC3Av1的转录水平表达。并采用COBRA法检测LC3Av1启动子区域CpG岛的甲基化程度。结果:LC3Av1在18株口腔鳞癌中仅有3株表达(表达率为16.7%),而LC3B全部表达。有17株LC3Av1可检测出甲基化。结论:在口腔鳞癌中LC3Av1表达水平降低,提示口腔鳞癌的发生可能与LC3Av1依赖的细胞自噬障碍有关,其表达缺失可能与高甲基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噬 口腔鳞状细胞癌 LC3Av1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着色剂对口腔修复用钇稳定氧化锆陶瓷粉体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博 陈剑锋 +1 位作者 张言春 王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62-465,共4页
目的探讨着色剂氧化铁(Fe2O3)、氧化铈(CeO2)对口腔修复用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TZP)制备粉体的影响。方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口腔修复用Y-TZP粉体和着色剂(Fe2O3 0.15%或CeO2 4%)分别混合,配置成具有一定固含量的Y-TZP喷雾干燥浆料。通过喷... 目的探讨着色剂氧化铁(Fe2O3)、氧化铈(CeO2)对口腔修复用钇稳定氧化锆陶瓷(Y-TZP)制备粉体的影响。方法按照一定比例将口腔修复用Y-TZP粉体和着色剂(Fe2O3 0.15%或CeO2 4%)分别混合,配置成具有一定固含量的Y-TZP喷雾干燥浆料。通过喷雾造粒的方法进行着色和未着色Y-TZP粉体造粒。粉体分成3组,分别为未着色Y-TZP组、0.15%Fe2O3着色Y-TZP组、4%CeO2着色Y-TZP组,分别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和光学显微镜进行3组粉体粒径和形貌的测量和分析。结果 3组口腔修复用Y-TZP造粒粉体的颗粒D50总体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数两两比较时,0.15%Fe2O3着色Y-TZP粉体D50与未着色Y-TZP粉体、4%CeO2着色Y-TZP粉体D50均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着色Y-TZP粉体与4%CeO2着色Y-TZP粉体D50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e2O3、CeO2作为Y-TZP的内着色剂,粉体大多成球形。结论 CeO2作为口腔修复用Y-TZP的着色剂,对造粒粉料的粒径分布以及成球性能影响不大;Fe2O3作为着色剂进行内着色对颗粒的粒径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钇稳定氧化锆陶瓷 着色氧化锆 激光粒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患双方对疾病治疗决策的考量
7
作者 张一丁 张锐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3期23-26,共4页
疾病的治疗过程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决策,其中尤以恶性肿瘤的决策最为复杂,归咎于其长时间的疗程,居高不下的治疗费用以及无法明确的预后等,这也促使其成为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的进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 疾病的治疗过程离不开医患双方的共同决策,其中尤以恶性肿瘤的决策最为复杂,归咎于其长时间的疗程,居高不下的治疗费用以及无法明确的预后等,这也促使其成为医学工作者研究的热点之一。进入21世纪以来,医学的进步为恶性肿瘤的治疗提供了全新的方法,面对此新老交替的局面,医患共同决策也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在发展变化中更为慎重地深入考量,理性决策,保障乃至扩大患者获益,值得探讨。以局部晚期口腔鳞癌新辅助治疗为例,就医患双方探讨在治疗过程中以客观实际为基础开展医患共同决策,以期为临床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共同决策 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 新辅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和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
8
作者 黄海涛 黄晓华 +1 位作者 陈剑锋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10期911-913,共3页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5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30例口腔黏膜白斑、22例正常口腔...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 apoptosis inducing ligand,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及白斑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Maxvision两步法检测54例口腔鳞状细胞癌、30例口腔黏膜白斑、2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TRAIL的表达水平。结果: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和黏膜白斑中的表达水平均低于其在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水平(P<0.05),分别为33.3%、56.7%、86.4%,其在癌组织与白斑中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RAIL在高分化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中低分化组(P<0.05)。TRAIL在不同临床分期组间及淋巴结转移与非转移组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TRAIL表达的抑制可能与口腔鳞状细胞癌及口腔黏膜白斑的发生有关,并且TRAIL可能参与了初始阶段的正常黏膜向癌组织的转化。TRAIL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与癌组织的分化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IL 鳞状细胞癌 白斑 免疫组织化学 口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实验研究:唾液和血清抗体水平测定 被引量:5
9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2 位作者 曹福娴 杨锦波 刘建国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96-399,共4页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_pac和pcDNA3_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 ,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 ,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 6个免疫组 :pcDNA3_pac ,pcDNA3_gtfB ,pcDNA3_pac联合pcDNA3_gtfB ,阳性对照灭活变... 目的 将基因疫苗pcDNA3_pac和pcDNA3_gtfB经腺周注射免疫定菌大鼠 ,观察唾液和血清抗体的变化 ,证实基因疫苗的免疫原性。方法  36只Wistar大鼠分为 6个免疫组 :pcDNA3_pac ,pcDNA3_gtfB ,pcDNA3_pac联合pcDNA3_gtfB ,阳性对照灭活变形链球菌 ,阴性对照pcDNA3及PBS液组。建立龋攻击定菌鼠模型 3个月 ,各组大鼠均以 10 0 μg剂量免疫定菌鼠 3次 ,ELISA法检测唾液SIgA和血清IgG水平。 结果 疫苗组在首次免疫后第 33天(第 5周 )都出现较高水平的唾液SIgA ,在第 75天 (第 11周 )后达最高水平 ,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成组单因素方差分析唾液SIgA水平在总体上各实验组间存在差异 (P <0 0 1或P <0 0 5 ) ,q检验分析在联合免疫组和全菌细胞组最高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次之 ,pcDNA3与PBS组最低 ;血清IgG水平在 4个免疫组之间没有差异 (P >0 0 5 ) ,但都高于空白及阴性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pcDNA3_pac和pcDNA3_gtfB腺周途径免疫定菌Wistar大鼠 ,能有效诱导唾液SIgA和血清IgG抗体产生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蛋白 葡糖基转移酶 基因疫苗 免疫 龋病 实验 唾液 血清 抗体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腭发育不同时期维甲酸对腭突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如 刘彬 +2 位作者 王博 丛蔚 肖晶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46-549,共4页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小鼠腭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SPF级C57BL/6J近交系母鼠妊娠10d和12d给予维甲酸(RA)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利用BrdU免疫组化方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胚胎15d(即... 目的研究维甲酸对小鼠腭突融合期细胞增殖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在SPF级C57BL/6J近交系母鼠妊娠10d和12d给予维甲酸(RA)建立小鼠腭裂模型,利用BrdU免疫组化方法和脱氧核糖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胚胎15d(即腭突融合期)小鼠腭突中细胞增殖及细胞凋亡的表达和分布。结果10d给药组腭胚间充质细胞及腭中嵴上皮细胞中BrdU阳性细胞率和TUNEL阳性细胞率均低于对照组,12d给药组和对照组BrdU阳性细胞率和TUNEL阳性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维甲酸作用于腭发育的不同时期对腭突细胞增殖及凋亡水平有不同的影响,作用于腭突发生前期可引起腭间充质细胞增殖抑制、凋亡过度而发生腭裂,作用于腭突快速生长期可能影响腭中嵴上皮细胞的上皮间充质转化和迁移等其他转归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裂 维甲酸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环唇弓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11
作者 冯雪峰 肖迪 王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探讨带环唇弓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7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开窗减压术中,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的制作方法及戴入后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后,囊肿开窗引流口始... 目的:探讨带环唇弓囊肿塞治器在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在7例下颌骨牙源性囊肿开窗减压术中,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的制作方法及戴入后治疗效果的观察。结果:利用带环唇弓固定引流塞治器后,囊肿开窗引流口始终保持通畅,未发现与该装置应用有关的明显并发症。结论:带环唇弓塞治器可用于作为颌骨开窗引流术后保持引流口通畅的一种较好的治疗装置在临床中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囊肿塞 开窗减压术 颌骨囊性病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唇腭裂患者正畸扩弓与植骨时机的探讨 被引量:9
12
作者 常乐 王英男 刘红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05-209,共5页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 唇腭裂患者由于先天裂隙,早期手术的瘢痕张力和唇肌压迫等因素导致上颌骨横向发育受限,临床上常表现为上颌骨严重缩窄,宽度不足,上下牙弓不匹配,牙列反等。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治疗是矫正上颌宽度不足的有效手段。本文从牙槽突植骨时机及其成功率、牙槽突植骨与正畸扩弓先后关系两方面讨论。牙槽突植骨的最佳时机为恒尖牙萌出前,其牙根发育1/2~2/3时。植骨前的快速扩弓有增大裂隙,扩大植骨量,降低植骨难度等优势,但是稳定性仍有争议。植骨后的快速扩弓可扩展腭中缝而不破坏植骨区,但是目前仍是小样本研究。慢速扩弓持续的轻力可起到较好的骨改建效应,但慢速扩弓的研究中多配合了固定矫治器,长期稳定效果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植骨术 快速扩弓 慢速扩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PAR指数评价80例患者正畸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9
13
作者 王英男 常乐 刘红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3-267,共5页
目的:探讨PAR指数评价正畸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治信息、调查问卷以及模型测量等数据,应用PAR指数进行分析。结果:42.5%患者改善,56.3%患者极大改善。不同性别、分类、是否拔牙之间,治疗后PA... 目的:探讨PAR指数评价正畸治疗的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采集80例患者的一般信息、诊治信息、调查问卷以及模型测量等数据,应用PAR指数进行分析。结果:42.5%患者改善,56.3%患者极大改善。不同性别、分类、是否拔牙之间,治疗后PAR以及PAR减少率无显著差异,不同安氏分类之间,治疗前PAR和治疗后PAR减少量有显著差异。治疗前PAR分别与PAR减少量及减少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治疗后安氏Ⅲ类患者PAR减少量最明显,Ⅱ类次之,Ⅰ类较低。结论:性别、分类、是否拔牙对PAR所反映的改善程度的影响不显著。不同安氏分类下PAR所反映的错畸形较重的患者改善程度较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R指数 疗效评价 口腔正畸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5
14
作者 齐东元 张锐 +1 位作者 赵元龙 王如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24-826,共3页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VSD治疗9例严重颌面颈部感染患者。在脓肿切开后,以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切口,采用40~60 KPa的负压持续对脓腔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患者局部肿胀迅速消退,疼...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在治疗严重颌面颈部感染的疗效。方法:采用VSD治疗9例严重颌面颈部感染患者。在脓肿切开后,以负压封闭引流材料覆盖切口,采用40~60 KPa的负压持续对脓腔进行负压封闭引流。结果:患者局部肿胀迅速消退,疼痛明显减轻,负压封闭引流时间4~10 d,平均5.8 d,患者均治愈,无纵隔感染。结论:VSD可提高局部引流的效率,阻止感染的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压封闭引流 颌面颈部 间隙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保留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相关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王如 董岩 张福胤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1期80-81,共2页
目的 :对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 10年间下颌骨骨折 98例 ,并对 16 6个骨折线上的牙齿进行临床分类 ;将针对与牙齿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将下颌骨骨折线上的牙齿分为四型。其中Ⅱ型最... 目的 :对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方法 :收集我院 10年间下颌骨骨折 98例 ,并对 16 6个骨折线上的牙齿进行临床分类 ;将针对与牙齿保存率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将下颌骨骨折线上的牙齿分为四型。其中Ⅱ型最多 ,16 6个骨折线上的牙齿中 14 0个被保留下来 (84 .3% ) ;保存率最高为Ⅰ型。拔除牙齿多与牙损伤严重、骨折片移位较大并伴有骨缺损、牙周病引起的骨进行性吸收、治疗不及时或方法不当等因素有关。结论 :积极有效地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下颌骨骨折线上牙齿的保存率 ,而保留骨折线上的牙齿对下颌骨骨折的复位固定 ,恢复良好的咬合关系及骨折愈合等都是非常重要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骨折线上牙齿 下颌骨骨折 临床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多因素分析 被引量:18
16
作者 王娥 于吉冬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48-250,共3页
目的:研究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136例牙颌畸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类整理后抽样600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12个因素是正畸求诊意... 目的:研究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正畸求诊意愿的主要因素。方法:对2136例牙颌畸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类整理后抽样600例,对资料进行单因素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12个因素是正畸求诊意愿的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4个因素是正畸求诊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中,与单因素分析显示其余8个因素中的7个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的4个因素存在相关性。结论:本研究发现家长对孩子正畸治疗需要的感知、家长对孩子正畸治疗费用的考虑、青少年对正畸治疗疼痛的恐惧心理、青少年对正畸医师的信任度是影响牙颌畸形青少年求诊意愿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颌畸形 正畸求诊意愿 青少年 多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免疫防龋动物实验:体质量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2 位作者 曹福娴 刘建国 杨锦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pcDNA3 gtfB组、pcDNA3 pac联合pcDNA3 gtf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阳性对照组、pcDNA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单独及联合免疫对定菌鼠体质量的影响。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pcDNA3 gtfB组、pcDNA3 pac联合pcDNA3 gtfB组、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阳性对照组、pcDNA3空载体阴性对照组和PBS液空白对照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 ,建立定菌鼠模型及诱龋实验 3个月 ,于实验开始和结束时测定体质量。结果 :基因疫苗免疫组体质量与 pcD NA3及PBS组无显著差异 (P >0 .0 5) ,而灭活全菌细胞免疫组体质量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pcD NA3 gtfB和pcDNA3 pac对大鼠体质量无不良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 葡糖基转移酶 基因疫苗 免疫学 龋病 动物实验 体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葡糖基转移酶基因疫苗防龋动物实验:Keyes龋齿计分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德琴 刘天佳 +3 位作者 曹福娴 庄姮 刘建国 杨锦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89-593,共5页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 pcDNA3 pac和 pcDNA3 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 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 (A组 )、pcDNA3 gtfB组 (B组 )、pcDNA3 pac联合 pcDNA3 gtfB组 (C组 )、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 (D... 目的 :了解变形链球菌基因疫苗 pcDNA3 pac和 pcDNA3 gtfB的免疫防龋效果。 方法 :2 8d龄Wistar大鼠 3 6只 ,随机分为pcDNA3 pac组 (A组 )、pcDNA3 gtfB组 (B组 )、pcDNA3 pac联合 pcDNA3 gtfB组 (C组 )、变形链球菌灭活全菌组 (D组 )、pcDNA3空载体组 (E组 )和PBS液组 (F组 )进行 3次双侧颌下腺腺周注射免疫。建立定菌鼠模型 ,诱龋 3个月 ,根据Keyes经典评分方法从龋损范围及深度进行龋损综合评估和比较。结果 :龋损牙面计分在 pcDNA3与PBS组最高 ,其次为单基因疫苗免疫组 ,联合免疫和灭活全菌细胞最低 (P <0 .0 1或P <0 .0 5 ) ;窝沟龋各级计分 :E级龋在单基因疫苗组 ,联合疫苗组、灭活全菌细胞组无区别 (P >0 .0 5 ) ,而PBS组和 pcDNA3组则较低 (P <0 .0 1) ;Dm级、Ds级则是联合免疫组与灭活全菌细胞组最低 ,单基因疫苗免疫组较高而PBS和 pcDNA3组最高 (P <0 .0 1或P <0 .0 5 ) ;Dx级四个免疫组发生率很低或不发生 ,显著低于PBS组和pcDNA3组 (P <0 .0 1)。结论 :重组质粒pcDNA3 gtfB和pcDNA3 pac具显著有效的免疫防龋作用 ,以联合基因疫苗免疫最好 ,是理想的防龋决策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膜蛋白质类 葡糖基转移酶类 基因疫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hysio Liner义齿软衬材料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牟灵芝 包旭东 刘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8年第3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Physio Liner义齿软衬材料用于全口义齿、游离端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2例下颌牙槽嵴条件差的患者,以前旧义齿固位不好,咀嚼效率低,反复压痛需重新修复的患者,改用Physio Liner软衬材料衬垫的义齿,分别于衬垫后1... 目的:探讨Physio Liner义齿软衬材料用于全口义齿、游离端义齿修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2例下颌牙槽嵴条件差的患者,以前旧义齿固位不好,咀嚼效率低,反复压痛需重新修复的患者,改用Physio Liner软衬材料衬垫的义齿,分别于衬垫后1周、3个月、6个月、12个月行满意度调查。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使用义齿软衬材料后,义齿在固位、稳定,咀嚼功能,舒适度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对牙槽嵴条件差的游离端义齿和全口义齿的患者,使用Physio Liner义齿软衬材料,能提高患者使用义齿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衬材料 游离端缺失 全口义齿 热凝丙烯酸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硬化牙本质粘接界面的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于旸 王如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牙颈部硬化牙本质在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方法选用12颗因牙周病拔除的具有典型楔状缺损的上颌前磨牙为实验组;12颗新鲜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为对照组,制备人造楔状... 目的使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CLSM)观察牙颈部硬化牙本质在全酸蚀和自酸蚀粘接系统形成粘接界面的超微结构。方法选用12颗因牙周病拔除的具有典型楔状缺损的上颌前磨牙为实验组;12颗新鲜拔除的无龋人上颌前磨牙为对照组,制备人造楔状缺损。使用Single Bond(SB,全酸蚀单瓶系统)、Clearfil SE Bond(CB,自酸蚀底胶系统)、XenoⅢ(XB,自酸蚀一步粘接系统)粘接系统处理牙面,以罗丹明B异硫氰酸盐为荧光素,使用CLSM观察粘接界面的混合层与树脂突的微观结构。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表明粘接剂种类、牙本质类型对粘接界面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厚度有显著影响(P<0.05)。无论是正常牙本质还是硬化牙本质,全酸蚀粘接剂(SB)产生的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厚度均大于自酸蚀粘接剂(CB、XB),并且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CB和XB间树脂突长度、混合层厚度相差不多,二者间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硬化牙本质相对于正常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较薄或者没有,树脂突短、少。全酸蚀粘接系统与自酸蚀粘接系统作用同类型的牙本质上,自酸蚀比全酸蚀形成的混合层薄,树脂突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接 硬化牙本质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