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蟾毒灵对肝细胞癌小鼠肿瘤微环境中乳酸脱氢酶A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于芳婧
付欣雨
+3 位作者
张斌
董岩
李俣君
崔晓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6-882,共7页
目的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FoxP3、CD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蟾毒灵对HCC小鼠肿瘤微环境中LDH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1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DHA和人Treg细胞特异分子标...
目的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FoxP3、CD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蟾毒灵对HCC小鼠肿瘤微环境中LDH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1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DHA和人Treg细胞特异分子标识FoxP3、CD4的表达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C57BL/6小鼠构建Hep1-6皮下荷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草氨酸盐组、蟾毒灵组,每组5只,比较皮下肿瘤的质量和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中LDHA和FoxP3、CD4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评估Treg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人肝癌组织中LDHA和FoxP3高表达,CD4低表达(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与CD4表达呈负相关(P<0.05)。Hep1-6皮下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蟾毒灵组(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蟾毒灵组和草氨酸盐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蟾毒灵组(P<0.001)。ELISA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TGF-β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蟾毒灵可以抑制HCC小鼠肝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下调LDHA表达,抑制Treg细胞分化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蟾毒灵
调节性T细胞
乳酸脱氢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因毒生热”——毒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
30
2
作者
周琪
夏士林
+4 位作者
刘建均
庞敏
于睿
尚东
白长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2-1705,共4页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或杂气瘟疫,感毒化热;或毒邪内生,热发于外。中医"毒热"理论与毒热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彼此深度融合,毒热理论可用于理解指导治疗现代临床疾病。临床实践中,不应将西医炎性疾病同中医的"热毒"相等同,可将其放在中医"毒热"的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据毒热具体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
热
毒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蟾毒灵对肝细胞癌小鼠肿瘤微环境中乳酸脱氢酶A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于芳婧
付欣雨
张斌
董岩
李俣君
崔晓楠
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肿瘤科
大连
医科大
学
第一
临床学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实验室
出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6-882,共7页
基金
辽宁省中医药临床重点学/专科服务能力建设项目(LNZYXZK201909)。
文摘
目的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FoxP3、CD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蟾毒灵对HCC小鼠肿瘤微环境中LDH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1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DHA和人Treg细胞特异分子标识FoxP3、CD4的表达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C57BL/6小鼠构建Hep1-6皮下荷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草氨酸盐组、蟾毒灵组,每组5只,比较皮下肿瘤的质量和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中LDHA和FoxP3、CD4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评估Treg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人肝癌组织中LDHA和FoxP3高表达,CD4低表达(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与CD4表达呈负相关(P<0.05)。Hep1-6皮下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蟾毒灵组(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蟾毒灵组和草氨酸盐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蟾毒灵组(P<0.001)。ELISA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TGF-β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蟾毒灵可以抑制HCC小鼠肝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下调LDHA表达,抑制Treg细胞分化和增殖。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蟾毒灵
调节性T细胞
乳酸脱氢酶A
Keyword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bufalin
regulatory T cell
lactate dehydrogenase A
分类号
R73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因毒生热”——毒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
30
2
作者
周琪
夏士林
刘建均
庞敏
于睿
尚东
白长川
机构
大连
医科大
学
中西医
结合
学院(研究院)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中西医
结合
普外科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西医结合实验室
辽宁中医药
大学
附属
第二
医院
辽宁中医药
大学
出处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2-1705,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87315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81703871)
+3 种基金
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辽中医药函字[2018]76号)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重点项目(20170520408)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8010780-301)
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指导计划项目(20170520408)
文摘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或杂气瘟疫,感毒化热;或毒邪内生,热发于外。中医"毒热"理论与毒热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彼此深度融合,毒热理论可用于理解指导治疗现代临床疾病。临床实践中,不应将西医炎性疾病同中医的"热毒"相等同,可将其放在中医"毒热"的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据毒热具体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
关键词
毒
热
毒热理论
Keywords
toxin
heat
toxin heat theory
分类号
R22 [医药卫生—中医基础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蟾毒灵对肝细胞癌小鼠肿瘤微环境中乳酸脱氢酶A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于芳婧
付欣雨
张斌
董岩
李俣君
崔晓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因毒生热”——毒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周琪
夏士林
刘建均
庞敏
于睿
尚东
白长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
3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