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蟾毒灵对肝细胞癌小鼠肿瘤微环境中乳酸脱氢酶A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
1
作者 于芳婧 付欣雨 +3 位作者 张斌 董岩 李俣君 崔晓楠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876-882,共7页
目的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FoxP3、CD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蟾毒灵对HCC小鼠肿瘤微环境中LDH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1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DHA和人Treg细胞特异分子标... 目的检测乳酸脱氢酶A(LDHA)、FoxP3、CD4在肝细胞癌(HCC)中的表达,分析蟾毒灵对HCC小鼠肿瘤微环境中LDHA和调节性T细胞(Treg)分化及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91例HC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DHA和人Treg细胞特异分子标识FoxP3、CD4的表达差异及各指标间的相关性。应用C57BL/6小鼠构建Hep1-6皮下荷瘤模型。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草氨酸盐组、蟾毒灵组,每组5只,比较皮下肿瘤的质量和体积。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各组小鼠肿瘤中LDHA和FoxP3、CD4的表达;采用ELISA检测各组小鼠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评估Treg细胞免疫功能。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人肝癌组织中LDHA和FoxP3高表达,CD4低表达(P<0.001);相关分析结果显示,LDHA与FoxP3表达呈正相关,与CD4表达呈负相关(P<0.05)。Hep1-6皮下荷瘤小鼠实验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肿瘤体积明显小于对照组,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肿瘤体积明显大于蟾毒灵组(P<0.001)。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显示,蟾毒灵组和草氨酸盐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蟾毒灵联合丙酮酸组LDHA表达水平和FoxP3+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蟾毒灵组,CD4+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蟾毒灵组(P<0.001)。ELISA结果显示,蟾毒灵组、草氨酸盐组TGF-β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结论蟾毒灵可以抑制HCC小鼠肝癌细胞生长和增殖,下调LDHA表达,抑制Treg细胞分化和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癌 蟾毒灵 调节性T细胞 乳酸脱氢酶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因毒生热”——毒热理论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被引量:30
2
作者 周琪 夏士林 +4 位作者 刘建均 庞敏 于睿 尚东 白长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702-1705,共4页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 通过阐述中医学毒与热的含义、毒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毒热物理、生物、化学的演变过程,探讨毒热的来源、病因病机。毒热比热毒的范围更广,毒、热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其病因为因毒而热,病机或为玄府闭塞,寒郁化热;或伏邪蕴蓄,化毒生热;或杂气瘟疫,感毒化热;或毒邪内生,热发于外。中医"毒热"理论与毒热的现代生物学研究彼此深度融合,毒热理论可用于理解指导治疗现代临床疾病。临床实践中,不应将西医炎性疾病同中医的"热毒"相等同,可将其放在中医"毒热"的理论体系框架中,根据毒热具体的病因病机,审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毒热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