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胃窦超声、AGIUS评分联合注射器回抽法指导老年重症病人肠内营养的疗效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宁书蔚 柳颖 +3 位作者 曹昌萌 宋爱琳 孙荣新 赵春刚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16,共7页
目的:探究胃窦超声、胃肠损伤超声(AGIUS)检查评分联合注射器回抽法指导老年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入住大连市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老年病人为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病人... 目的:探究胃窦超声、胃肠损伤超声(AGIUS)检查评分联合注射器回抽法指导老年重症病人肠内营养(EN)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于2022年7月1日至2023年7月1日入住大连市友谊医院重症医学科的老年病人为样本,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30例病人,实验组通过每日两次床旁胃窦超声、AGIUS检查评分及每日两次注射器回抽法来指导EN喂养,对照组通过日四次注射器回抽法来指导EN喂养。比较两组鼻饲开始时间和鼻饲7、10、14日达到目标热量情况,鼻饲期间EN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指标改善情况、淋巴细胞总数的差异,比较两组住院天数及28d死亡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开始鼻饲时间(1.47±0.82)d早于对照组(2.00±0.64)d,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EN时的腹泻、腹胀及中断营养发生例数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但两组误吸例数无明显差异(P>0.05)。鼻饲7、10、14达到目标热量例数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病人在实验10日后检测前白蛋白、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但两组淋巴细胞总数、住院天数及28d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胃窦超声、AGIUS检查评分联合注射器回抽法可使EN开始时间提前,更快达到目标热量,并减少EN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窦超声 AGIUS评分 肠内营养 注射器回抽 疗效 老年重症病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梁法生 兰云霞 +2 位作者 梁杰 丁洁 高晓军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932-1935,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1月于大连市友谊医院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的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患者18例。所有患者均伴有胆囊形态的异常,表现为胆囊折叠或胆囊腺肌症;病变部位皆位于胆囊的远端。术前将胆囊病变部分和正常胆囊拟保留部分分别做胆囊收缩试验。术中胆道镜检查胆囊管通畅,胆囊壁弹性好,无明显慢性炎症。切除有病变的胆囊后,4-0可吸收线连续两层缝合胆囊。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平均(98.0±9.0)min,排气时间平均(22.8±2.5)h。术后6 h下床活动并进水,24 h后进食;术后5~7 d痊愈出院,无胆漏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80个月,患者术前临床症状消失,无结石复发。术后6~12个月胆囊代偿性扩张,体积平均(30.29±4.23)cm3,较术前(21.72±4.34)cm3明显增大(t=-13.00,P〈0.001);术后胆囊收缩平均(56.9±10.9)%,较术前(48.5±12.7)%显著提高(t=-6.11,P〈0.001)。结论腹腔镜结合胆道镜行胆囊部分切除术治疗胆囊形态异常合并泥沙样结石性胆囊炎,对保护胆囊及胆囊功能具有重要意义,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有望成为手术保胆治疗的一种新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腹腔镜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运动训练方法及其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3
作者 李亚慧 李晓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51-54,共4页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训练主要有太极拳、跑步机、舞蹈和平衡训练等。太极拳训练主要以改善平衡功能为主。跑步机训练以改善步态障碍为主。舞蹈训练不但可以改善平衡和步态,还对认知和情绪有... 帕金森病是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目前针对帕金森病的运动训练主要有太极拳、跑步机、舞蹈和平衡训练等。太极拳训练主要以改善平衡功能为主。跑步机训练以改善步态障碍为主。舞蹈训练不但可以改善平衡和步态,还对认知和情绪有一定的改善。运动训练可能的分子机制是改变黑质纹体内多巴胺能神经元含量、增加非多巴胺能递质的含量、增加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促进神经细胞的可塑性、降低氧化应激、增强线粒体活性和激活免疫系统等,以减缓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改善帕金森病的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康复 神经可塑性 神经递质 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与非编码RNA互作对疾病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孙艺洋 周晓彤 +1 位作者 丁雪 何平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89-95,共7页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器官系统,是人体生理和代谢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的稳态失调以及某些代谢产物的分泌已被证实可以参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样,非编码RNA(ncRNA)数量庞大,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微... 肠道菌群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被认为是一个独立的器官系统,是人体生理和代谢稳态的重要组成部分,肠道菌群的稳态失调以及某些代谢产物的分泌已被证实可以参与人体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同样,非编码RNA(ncRNA)数量庞大,种类较多,主要包括微小RNA(miRNA)、长链RNA(lncRNA)、环状RNA(circRNA)。ncRNA早期因无蛋白质编码能力未引起重视,随着研究的深入,认识到了其对多种疾病都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近些年获得了更多的关注。目前,多项研究揭示了肠道菌群-ncRNA互作对多种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治疗等方面的影响,二者互作可能是未来疾病防治的重要突破口。本文就肠道菌群与ncRNA的互作对不同疾病的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MIRNA lncRNA circRNA 疾病互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功与失败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5
作者 姜涛 郭军 +6 位作者 杨杨 张建荣 卢信星 宋喜焕 郭禹含 王梓芳 胡志林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8期18-21,60,共5页
探讨分析某中心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功与未成功的因素,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总结分析2016年2月~2018年6月某中心完成的89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影响因素,分为成功与未成功两组。成功组23例中,参与捐献的家庭成... 探讨分析某中心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功与未成功的因素,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总结分析2016年2月~2018年6月某中心完成的89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影响因素,分为成功与未成功两组。成功组23例中,参与捐献的家庭成员1人~2人的18例,3人以上的5例,家庭成员关系越简单成功率越高(P<0.05);妻子做决定的10例。未成功组为66例,其中肝肾功能衰竭、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医师到达前心脏停跳、家属部分成员的反对与本组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器官捐献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会影响捐献率;相关人员对器官捐献适应证的知识不足以及脑死亡后器官功能维护知识的不足也是未成功捐献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 潜在捐献者 脑死亡 器官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尔茨海默病视觉障碍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静 李晓红 刘丽军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7-69,共3页
近年来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视网膜中也存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颅内改变同步。AD患者存在视敏度和视觉对比敏感度受损、青光眼样视野改变、色觉障碍、视幻觉、视空间受损等功能损害;视网膜厚度变薄,视网膜电图潜伏期延长和振幅减... 近年来发现,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视网膜中也存在β-淀粉样蛋白沉积,与颅内改变同步。AD患者存在视敏度和视觉对比敏感度受损、青光眼样视野改变、色觉障碍、视幻觉、视空间受损等功能损害;视网膜厚度变薄,视网膜电图潜伏期延长和振幅减低,视觉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视网膜 视觉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药物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网状meta分析 被引量:3
7
作者 崔雅婷 曲艳 +1 位作者 霍园 李晓红 《中国卒中杂志》 2023年第10期1143-1153,共11页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 目的运用网状meta分析探讨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药物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PubMed、Web of Science、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收录的VP药物治疗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1月1日。由两名研究员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并对纳入的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应用R软件对数据进行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0项研究,包括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4种药物疗法。总体文献质量水平中等。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1)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优选概率排名曲线(surface under the cumulative ranking curve,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2)在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unified Parkinson’s disease rating scale,UPDRS)评分改善方面,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3)在不良反应方面,SUCRA排序结果显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单用多巴丝肼>盐酸普拉克索联合多巴丝肼>依达拉奉联合多巴丝肼。结论丁苯酞联合多巴丝肼治疗VP的有效率最高,对UPDRS评分改善最明显,且安全性最好,未观察到有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风险。但纳入的研究方法学质量普遍偏低,故结论仍待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研究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 网状meta分析 疗效 帕金森病统一评分量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43例 被引量:3
8
作者 姜涛 郭军 +5 位作者 杨杨 张建荣 宋喜焕 韩伟 王琳 胡志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61-466,共6页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肾移植科收治的108例CAN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43例,对照组非舒血宁... 目的观察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治疗慢性移植肾肾病(CAN)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6月至2018年5月肾移植科收治的108例CAN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为舒血宁注射液联合复合辅酶43例,对照组非舒血宁+复合辅酶65例。两组均维持原免疫方案不变,治疗4周后,总结观察移植肾治疗前后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临床疗效、生化指标、凝血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段间动脉和皮质小动脉的收缩期峰值流速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阻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两组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胆固醇总量和甘油三酯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清白蛋白显著上升(P <0.05),但试验组的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白蛋白的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 <0.05);治疗后两组胆固醇总量、甘油三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 <0.05),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 <0.05);试验组治疗后的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及AP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治疗4周后,尿素氮和血肌酐的值明显小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的移植肾功能恢复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主诉乏力2例次、头晕1例次、均无特殊治疗,对症处理后好转;发生轻度静脉炎1例次,给予调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后治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3%(4/43)。对照组主诉乏力2例次,恶心1例次,颜面潮红1例次,均未经对特殊处理好转,发生轻度静脉炎1例次,给予调慢输液速度,局部热敷后治愈,不良事件发生率为7.7%(5/65)。整个临床试验期间无任何严重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4,P=0.732),安全性较好。结论肾移植术后针对CAN患者,联合应用舒血宁注射液和复合辅酶能够改善移植肾血流,降低蛋白尿水平,降低血尿素氮及肌酐,改善CAN患者的血液动力学参数,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移植肾肾病 舒血宁 复合辅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Scoping综述 被引量:2
9
作者 肖琳娜 李晓红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774-779,共6页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方法、诊断策略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帕金森病并发冲动控制障碍的... 目的探讨帕金森病冲动控制障碍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方法、诊断策略和治疗方法。方法采用主题检索方式,检索PubMed、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帕金森病并发冲动控制障碍的中英文相关文献,截至2020年12月,并辅以参考文献回溯和手工检索。提取相关数据进行Scoping综述。结果共返回文献2355篇,最终纳入30篇,来自10个国家,主要来源于医学、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睡眠医学运动障碍等相关的期刊,发表时间集中在2010年至2020年。研究主要涉及帕金森病并发冲动控制障碍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筛查和评估方法、诊断策略和治疗方法等。结论帕金森病患者并发冲动控制障碍的危险因素众多,多巴胺能药物是其主要危险因素,特别是多巴胺受体激动剂。对冲动控制障碍的干预强调预防和早期识别。应在调整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症状类型,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冲动控制障碍 Scoping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色觉障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静 李晓红 刘丽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35-336,共2页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一系列研究均发现,PD患者存在色觉障碍[1-3]。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两类。色盲指对部分或全部颜色失去辨别能力;色弱是指颜色辨别能力不足。导致色觉障碍的原因,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 帕金森病(PD)是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近年一系列研究均发现,PD患者存在色觉障碍[1-3]。色觉障碍包括色盲和色弱两类。色盲指对部分或全部颜色失去辨别能力;色弱是指颜色辨别能力不足。导致色觉障碍的原因,既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为后天性的。各种原因导致黄斑视网膜到视皮质通路病变均可引起辨色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色觉缺陷 认知障碍 抑郁 视网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帕金森病冻结步态的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霍园 曲艳 李晓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03-810,共8页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是PD晚期的一种可以致残的运动症状,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FOG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药物对FOG的治疗效果十...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冻结步态(freezing of gait,FOG)是PD晚期的一种可以致残的运动症状,严重影响PD患者的生活质量。FOG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目前,药物对FOG的治疗效果十分有限,因此近年来陆续有多种非药物治疗手段应用于FOG的治疗,包括手术、无创性神经调控、补偿疗法、康复训练等。本综述总结了过去几年来针对FOG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病 冻结步态 非药物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RT基因在乳头状肾细胞癌中的独立预后作用
12
作者 刘殿勇 张帅 +3 位作者 许亚坤 高莉娟 杨进益 魏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616-620,共5页
目的研究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基因,并探讨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RC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 目的研究乳头状肾细胞癌(PRCC)患者与正常人的差异基因,并探讨其与患者总体生存期(OS)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中下载PRCC患者的基因表达谱数据和临床信息,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Cox风险回归分析、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鉴定与OS相关的独立预后标志物。采用MTT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水平。结果通过对正常人和PRCC患者的基因进行差异分析,筛选出74个差异表达基因(log FC>5,FDR<0.05)。单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发现,16个基因与患者生存相关。Kaplan-Meier生存曲线和ROC曲线证实,只有TERT基因可以准确预测患者预后(曲线下面积=0.713)。TERT高表达患者的OS较低表达患者明显缩短(P=0.009)。对临床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提示,TERT(多因素,P=0.005)和N分期(多因素,P<0.001)是PRC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TERT高表达的PRCC患者具有高死亡风险。转染c DNA-TERT至PRCC细胞后,与未转染组比较,细胞增殖活性增加(P<0.05)。结论TERT基因高表达与PRCC患者预后不良相关,可作为PRCC患者OS的独立预后因素和潜在的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头状肾细胞癌 总体生存期 预后标志物 治疗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