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球囊导管远端气压反馈测试系统设计与实验
1
作者 叶旭时 王东 +3 位作者 耿欢欢 张攀 王恩博 梁军生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4-98,共5页
为实现对胃部等特定高敏感远距离环境的气压测试,开发了一种球囊导管远端气压反馈测试系统,安装球囊导管使远端的测压球囊置于气体环境中反馈远端环境气压,利用STM32单片机和XG⁃ZP6847D压力传感器模块采集测压球囊气压,并根据测压球囊... 为实现对胃部等特定高敏感远距离环境的气压测试,开发了一种球囊导管远端气压反馈测试系统,安装球囊导管使远端的测压球囊置于气体环境中反馈远端环境气压,利用STM32单片机和XG⁃ZP6847D压力传感器模块采集测压球囊气压,并根据测压球囊气压反馈特性计算得到环境气压。为了验证测压系统的可靠性和精准度,搭建模拟实验平台进行测压球囊静态气压反馈特性标定和动态测压实验,结果表明:测压系统测量值与环境气压实际值具有较高一致性,响应时间在200 ms之内,绝对误差在0.15 kPa以下,测压系统可实时精确测量远端环境气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囊导管 气压测试 STM32单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圆孔未闭介入封堵治疗及近期随访研究 被引量:40
2
作者 李世军 岳庆雄 +9 位作者 王苏平 潘晓芳 赵红玲 王琳 庞占琪 董赫 杨健 李亚文 马奔 孙喜琢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8-452,共5页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 目的:评价卵圆孔未闭(PFO)封堵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及术后残余分流发生情况。方法:对24例卵圆孔未闭患者进行封堵治疗[包括偏头痛15例,其中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摄影术(CT)提示双侧皮层及皮层下多发小灶脑梗死3例,不明原因卒中9例,偏头痛合并卒中3例]。分别在术后即刻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c-TCD)检查,在术后3天、1个月、3个月行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经胸壁超声心动图检查,在术后第6个月行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联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及头颅电子CT检查。偏头痛患者在术前及术后1、3、6个月行头痛影响测定-6(HIT-6)评分。结果:共21例成功封堵,3例不明原因卒中患者未能通过未闭的卵圆孔,放弃封堵治疗。封堵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经颅多普勒超声发泡试验提示右向左残余分流分别为7例、4例、3例、3例。封堵术后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检查提示残余分流少量、中量、大量封堵术后即刻分别为8例、1例、0例和6个月分别为1例、1例、1例。所有患者复查头颅电子CT无新发梗死病灶。21例中有15例出现偏头痛,其中14例患者封堵术后6个月偏头痛症状明显改善(P<0.001)。所有封堵患者无卒中再发。结论:介入封堵治疗卵圆孔未闭可预防卒中再发及改善偏头痛症状,但短期内仍有部分患者存在残余右向左分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圆孔未闭 介入封堵治疗 多普勒发泡试验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右心声学造影 残余分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连素调节2型糖尿病地鼠内脏脂肪组织FGF21/SIRT1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效应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栩晗 李国生 +3 位作者 李欣宇 高政南 黄澜 刘亚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6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菌素建... 目的:研究黄连素(Ber)对肥胖2型糖尿病(T2DM)中国地鼠内脏白色脂肪组织(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应用高脂饮食诱导肥胖胰岛素抵抗(IR)地鼠模型,然后给予小剂量链脲菌素建立T2DM地鼠模型。造模完成后随机分成对照组、肥胖IR组、肥胖T2DM组和2型糖尿病Ber治疗组。Ber治疗9周,应用real-time RT-PCR技术检测各组地鼠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基因的mRNA表达改变。结果:模型地鼠VWAT中FGF21、FGFR1、βKL、SIRT1、GLUT-1、PRDM16、Ct BP-1、Ct BP-2、C/EBPβ、PPARγ、PGC-1α、PGC-1β及棕脂组织特异基因UCP-1、Cidea、Elovl3和PPARα的mRNA表达降低,而白脂组织特异基因Resistin、MEST和Serpina3k的mRNA表达增加。Ber治疗诱导VWAT中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而诱导PRDM16信号通路效应,诱导棕脂组织特异基因mRNA的表达,抑制白色脂肪选择性基因mRNA的表达,诱导白色脂肪棕色化,改善脂诱性IR。结论:FGF21/SIRT1/PRDM16信号通路及PRDM16信号通路参与Ber诱导内脏白色脂肪棕色化的分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素 2型糖尿病 FGF21 SIRT1 内脏白色脂肪组织棕色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蛋白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细胞MCF-7裸鼠移植瘤的免疫抑制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尹良伟 马海英 +5 位作者 张利 王贺双 刘宇 于环 祝艳华 伍建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D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D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 DNA3.1-MUC1转染DC,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能力,LDH释放法检测基因... 目的:探讨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DC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抑制作用。方法:体外诱导培养健康成人DC,应用脂质体转染法将pc DNA3.1-MUC1转染DC,ELISA法检测转染后DC分泌细胞因子IL-12和TNF-α的能力,LDH释放法检测基因转染后DC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活性。应用MUC1基因转染DC、空质粒转染DC、及生理盐水皮下注射治疗人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观测其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转染pc DNA3.1-MUC1的DC分泌IL-12、TNF-α的能力较转染空质粒DC明显增强[IL-12:(202.52±29.61)vs(10.83±1.02)pg/ml;TNF-α:(349.07±79.42)vs(9.26±1.52)pg/ml,均P<0.01];转染pc DNA3.1-MUC1的DC诱导产生特异性CTL,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明显的杀伤活性,效靶比为10∶1、5∶1和2.5∶1时的杀伤率分别达到56.2%、38.9%和25.8%,显著高于对照组CTL(均P<0.01)。MUC1基因转染DC对乳腺癌MCF-7裸鼠移植瘤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强于空质粒转染DC组(P<0.05)。结论:MUC1基因转染DC可以诱导特异性CTL,对乳腺癌MCF-7细胞具有更强的抗肿瘤免疫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C1基因 树突状细胞 基因转染 乳腺癌 免疫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对衰老模型小鼠抗氧化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李辉 王廉馨 +2 位作者 韩昀稣 林丹妮 曲丽娜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123-127,共5页
该文研究了南极磷虾油(antarctic krill oil,AKO)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癌症研究学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健康雄性小鼠培养达到8~10月龄构建衰老模型小鼠,将衰老模型... 该文研究了南极磷虾油(antarctic krill oil,AKO)对衰老模型小鼠的抗氧化作用。无特定病原体(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级癌症研究学会(institute of cancer research,ICR)健康雄性小鼠培养达到8~10月龄构建衰老模型小鼠,将衰老模型小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设置南极磷虾油处理低剂量组(L-AKO)0.075 g/kg·BW、中剂量组(M-AKO)0.150 g/kg·BW、高剂量组(H-AKO)0.450 g/kg·BW和阴性对照组,阴性对照组给予等体积的食用植物油,每天灌胃1次,连续灌胃30 d。30 d后,测定过氧化脂质(lipid peroxide,LPO)含量[以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计]、还原型谷胱甘肽(reduced glutathione,GSH)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力及蛋白质羰基(protein carbonyl,PCO)含量。结果表明,AKO中、高剂量组能分别显著和极显著提高血清SOD活力(P<0.05,P<0.01)和GSH含量(P<0.05,P<0.01),显著降低血液中LPO含量(P<0.05),PCO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研究证明AKO对衰老模型小鼠具有抗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衰老模型小鼠 抗氧化作用 虾青素 磷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感染性急性肾损伤:几个热点问题的冷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陈秀凯 杨荣利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36-341,共6页
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是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类型。本文结合《第3版全身性感染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大数据、精准医疗、新型生物标志物、血流动力学治疗、重症血液净化等热点,深入探讨如何正确理解以上热点问题,以推动感染... 感染性急性肾损伤是重症患者急性肾损伤最常见的类型。本文结合《第3版全身性感染与感染性休克定义国际共识》、大数据、精准医疗、新型生物标志物、血流动力学治疗、重症血液净化等热点,深入探讨如何正确理解以上热点问题,以推动感染性急性肾损伤的研究并把先进理念落到临床工作实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身性感染 急性肾损伤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73
7
作者 张立红 彭道勇 +6 位作者 张策 王翠 赵红玲 蔺建文 李迪 许建平 王苏平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962-965,共4页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发病4.5h内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37例,60~79岁组63例,≥80岁组32例。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如... 目的评估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接受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急诊收治的发病4.5h内缺血性脑卒中行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患者132例,根据年龄分为<60岁组37例,60~79岁组63例,≥80岁组32例。溶栓后24h复查头颅CT,如无出血给予抗血小板或抗凝治疗。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价溶栓后2、24h,7、14d疗效,统计平均有效时间,绘制生存曲线,比较3组静脉溶栓治疗的有效性。结果 3组年龄、心房颤动、缺血性心脏病、吸烟、饮酒、NIHSS>15分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所有患者平均有效时间为7.207d(95%CI:6.169~8.245)。<60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5.303d(95%CI:3.428~7.179),60~79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7.635d(95%CI:6.135~9.134),≥80岁组平均有效时间为8.467d(95%CI:6.331~10.603)。3组有效性生存曲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46,P=0.001)。结论不同年龄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均有效,并且相对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颅内出血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 心房颤动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8
作者 王力 王传合 +2 位作者 韩苏 佟菲 孙志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02-1106,共5页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4965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功能Ⅱ级1080例,Ⅲ级2367例,Ⅳ级1518例。在院死亡204例(4.1... 目的观察血清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连续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血管内科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4965例心力衰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心功能Ⅱ级1080例,Ⅲ级2367例,Ⅳ级1518例。在院死亡204例(4.1%),全因死亡1783例(35.9%)。平均随访3.2年(2~8年),以全因死亡为终点。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Cox生存分析、Kaplan-Meier分析、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研究血清胱抑素C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远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血清胱抑素C值越高,重度心功能不全比例越高,院内死亡率及远期死亡率也明显升高;多因素Cox分析剔除其他混杂因素干扰后,高胱抑素C组远期死亡风险是低胱抑素C组的1.989倍(95%CI:1.391~2.843,P<0.001)。ROC曲线约登指数确定胱抑素C预测远期死亡发生的最佳界值是1.63 mg/L,曲线下面积0.686,灵敏度54%,特异度76%。结论血清胱抑素C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远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对心力衰竭患者远期预后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血清胱抑素C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引发吉兰-巴雷综合征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9
作者 赵红 王苏平 +3 位作者 宋品 李莉 刘赞华 李淑敏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850-852,共3页
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GBS发病早期易被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甲状腺癌伴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 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吉兰-巴雷综合征(Guillain-Barrésyndrome,GBS)的病例在临床上较为少见,且GBS发病早期易被漏诊。本文报道了1例甲状腺癌伴甲状旁腺腺瘤患者,行双侧甲状腺切除加双侧颈部淋巴结清扫术后并发GBS的临床诊治经过,并复习相关文献。提示外科手术可以为GBS的诱因,临床医生应警惕术后GBS的发生,避免漏诊和误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兰-巴雷综合征 手术后并发症 甲状腺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CT肾周脂肪粘连评分预测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难度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艳龙 张洪麟 +3 位作者 杜浩 于广海 刘志宇 蒋思雄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35-438,457,共5页
目的评估术前应用CT肾周脂肪粘连评分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均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根据术前增强CT图像对肾周脂肪粘连程度进行梅奥粘连概率(MAP)评... 目的评估术前应用CT肾周脂肪粘连评分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手术难度的预测价值。方法对行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2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术前均怀疑肾脏恶性肿瘤,根据术前增强CT图像对肾周脂肪粘连程度进行梅奥粘连概率(MAP)评分,并将患者分为MAP低分组、MAP中分组、MAP高分组。对不同MAP评分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合并症、肿瘤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围术期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3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例、肿瘤左/右比例、体质量指数、高血压患者比例、糖尿病患者比例、肿瘤最大直径、美国麻醉师协会评分、RENAL评分和术后3个月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AP低分组和MAP中高分组比较,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分离脂肪时间有统计学差异(均P<0.05)。结论术前CT的MAP评分对后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的手术难度有一定的预测价值,MAP中高分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分离脂肪时间增加,但对术中肾脏热缺血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短期并发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脏小肿瘤 肾部分切除术 后腹腔镜 肾周脂肪 手术难度 梅奥粘连概率评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心房颤动患者急性脑梗死疗效及转归不良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立红 范铁平 +6 位作者 陈忠军 赵旭生 张策 蔺建文 赵红玲 许建平 李迪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15-719,共5页
目的评价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心房颤动(房颤)脑梗死疗效及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病因分为房颤取栓组(A组)47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取栓组(B组)31例.2组均行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用美国国立卫生研... 目的评价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心房颤动(房颤)脑梗死疗效及转归不良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超早期脑梗死患者78例,根据病因分为房颤取栓组(A组)47例和大动脉粥样硬化取栓组(B组)31例.2组均行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评定神经功能,用改良Rankin量表评价预后.比较2组取栓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绘制生存曲线,评价3及6个月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分析影响患者转归的因素.结果 A组症状性颅内出血和病死率虽高于B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1.3% vs 6.5%,19.1% vs 12.9%,P>0.05).B组预后明显好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3和6个月的预后良好率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年龄、房颤、基线NIHSS评分、术前Qureshi分级、闭塞动脉部位为影响预后的因素,基线NIHSS评分是影响转归的保护性因素,房颤为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SolitaireAB支架取栓治疗房颤脑梗死急性期疗效肯定,远期预后较大动脉粥样硬化取栓患者差;房颤是转归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脑梗死 支架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期膝骨关节炎的膝关节6自由度步态变化 被引量:12
12
作者 尹梦虹 李庆 +2 位作者 王文君 姚鹏 齐志明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341-1343,共3页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骨科的一种常见疾病,尤其常见于老年人群。早期几乎所有的患者都会有疼痛症状,并且受生物力学的影响因素很大。针对膝骨关节炎的评价方法多种多样,主要为主观量表、影像学或者综合评价。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自由度 膝关节 步态 常见疾病 老年人群 疼痛症状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内栓塞治疗硬脊膜动静脉瘘 被引量:1
13
作者 钱永 刘婷婷 +3 位作者 高众 许志英 石俊 田兴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46-549,共4页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SDAVF患者行血管内经导管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SDAVF完全栓塞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20例,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2例,失访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技术是... 目的 探讨硬脊膜动静脉瘘(SDAVF)的血管内栓塞治疗方法。方法对28例SDAVF患者行血管内经导管Onyx胶栓塞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SDAVF完全栓塞率100%。术后随访6个月~3年,治愈20例,改善4例,无明显变化2例,失访2例。结论血管内栓塞技术是治疗SDAVF的有效方法。术后系统的抗凝治疗极其重要,对单瘘口病变患者推荐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硬脊膜动静脉瘘 血管内治疗 栓塞 治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术后胆汁性状的观察及引流管冲洗 被引量:3
14
作者 高秀珍 王生 +1 位作者 张诚 李立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16-418,423,共4页
目的探讨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术后观察胆汁性状及引流管冲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331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冲洗组及未冲洗组,记录术后胆汁性状... 目的探讨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术后观察胆汁性状及引流管冲洗的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10月331例治疗性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留置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冲洗组及未冲洗组,记录术后胆汁性状、胆汁细菌培养阳性率。结果 331例患者均成功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其中冲洗组189例、未冲洗组142例。两组术后第1天与第3天相比胆汁性状正常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胆汁性状正常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胆汁性状正常率及细菌培养阳性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 d引流管堵塞率、脱出率及出血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内镜置入一体式胰胆引流管术后可以通过胆汁性状反映胆系感染、出血以及引流管堵塞、脱出的情况,采取引流管冲洗有助于控制胆系感染及出血,降低术后引流管堵塞及脱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流管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 胆汁性状 引流管冲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返神经入喉处的精细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焦梦思 范宁 +2 位作者 石玉琦 刘得龙 佘翠平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642-645,共4页
目的通过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入喉处的精细解剖,为临床上甲状腺手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标志与数据。方法 40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双侧RLN,以同侧气管侧缘与RLN的交点作为角的顶点,记录双侧RLN入喉处... 目的通过对喉返神经(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RLN)入喉处的精细解剖,为临床上甲状腺手术提供有意义的参考标志与数据。方法 40具甲醛固定的男性成人尸体标本,解剖双侧RLN,以同侧气管侧缘与RLN的交点作为角的顶点,记录双侧RLN入喉处与同侧气管侧缘的夹角,双侧RLN入喉处与第1、第2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与同侧第1、第2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结果 (1)分析双侧RLN入喉处与同侧气管侧缘夹角(α),0°≤α<5°的共21例,占26.25%,5°≤α<10°的共46例,占57.50%,10°≤α<15°的共11例,占13.75%,α≥15°的仅2例,占2.50%。左侧的夹角为(6.0±0.5)°(0~21°),右侧的夹角为(7.0±0.5)°(0~25°)。(2)左、右侧RLN距第1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19.72±0.52)mm,(21.21±0.43)mm;距第2气管环前上缘的垂直距离分别为(20.91±0.49)mm,(21.42±0.39)mm;距同侧第1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2.96±0.11)mm,(2.96±0.10)mm;距同侧第2气管环侧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为:(3.49±0.12)mm,(3.50±0.52)mm。结论双侧RLN入喉的角度及在第1、第2气管环的位置较为固定。了解更为精细的RLN入喉处解剖,可在术中更高效且安全的找到RLN入喉处,减少甲状腺手术中对RLN的损伤,从而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喉返神经入喉处 解剖 甲状腺手术 夹角 气管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辽东楤木总皂苷提取工艺及其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徐士钊 齐菲 +3 位作者 席雅琳 孙玮佳 吴玲 楚冬海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3期204-209,共6页
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辽东楤木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 Design优化辽东楤木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辽东楤木总皂苷进行提取量测定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响应面法最终优化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 考察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超声时间等单因素对辽东楤木总皂苷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面Box-Behnken Design优化辽东楤木总皂苷的提取工艺,并对辽东楤木总皂苷进行提取量测定及抗氧化作用的研究。响应面法最终优化结果表明,乙醇体积分数为85%,液料比为20 mL∶1 g,超声时间为60 min,在此条件下测得辽东楤木中总皂苷类提取量为94.93 mg/g,与预测值良好吻合。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辽东楤木总皂苷类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简称DPPH)自由基和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2,2′-azino-bis(3-ethylbenzothiazoline-6-sulfonic acid),简称ABTS]自由基均有较好的清除能力,当总皂苷的质量浓度为57.83 mg/mL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最大,为92.17%;而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在总皂苷质量浓度为19.28~96.39 mg/mL范围内逐渐增强,当其质量浓度为96.39 mg/mL时,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楤木 响应面法 总皂苷 提取工艺 DPPH自由基 ABTS自由基 清除率 抗氧化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个体化人文关怀策略的应用分析——以急诊抢救室危重患者为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田辉 张晴晴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8-40,共3页
当面对突发、危重、预后不良的疾病时,急诊室的患者及家属往往会进入焦虑、恐惧、迷茫的不良情绪中。抢救室空间封闭、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医患沟通紧急简短、医疗费用高等诸多因素对医患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群体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不... 当面对突发、危重、预后不良的疾病时,急诊室的患者及家属往往会进入焦虑、恐惧、迷茫的不良情绪中。抢救室空间封闭、医护人员工作压力大、医患沟通紧急简短、医疗费用高等诸多因素对医患心理产生不利影响。不同群体对人文关怀的需求不同,因此,除了满足患者医疗服务需求外,还必须满足不同群体的精神、情感需求。分析不同群体不良心理的成因,并给出个体化的人文关怀方案,为改善紧张的医患关系,构建和谐医患环境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抢救室 人文关怀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症血液净化与集成 被引量:7
18
作者 杨荣利 陈秀凯 +1 位作者 王小亭 刘大为 《协和医学杂志》 2017年第6期375-380,共6页
重症血液净化学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机体内环境与重症相关性及变化规律,并运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的科学。重症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重症血液净化的方式需灵活选用不同血液净化技术,因而表现出集成的特点。其具体形式... 重症血液净化学是在重症医学理论指导下,研究机体内环境与重症相关性及变化规律,并运用血液净化技术治疗重症的科学。重症患者病情的复杂多变性,决定了重症血液净化的方式需灵活选用不同血液净化技术,因而表现出集成的特点。其具体形式包括序贯集成和同步集成。本文详细阐述了重症血液净化的集成特征和主要集成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血液净化 集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分子活体成像监测评价MUC1-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 被引量:1
19
作者 尹良伟 王贺双 +5 位作者 刘鹏 祝艳华 于环 刘宇 马海英 伍建林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179-1185,共7页
目的:评价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获得GFP-MCF-7细胞,皮下种植于BALB/c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 目的:评价黏蛋白1(mucin 1,MUC1)基因转染的DC疫苗治疗乳腺癌MCF-7细胞裸鼠移植瘤的效果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GFP慢病毒转染MCF-7细胞获得GFP-MCF-7细胞,皮下种植于BALB/c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3组。各组裸鼠首先尾静脉注射体外活化的CIK细胞(1×108个/只),治疗组于皮下注射MUC1基因转染的MUC1-DC(MUC1-DC组)或DC(DC组)(0.2 ml,1×107个/只),对照组(Control组)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每天治疗1次,连续5 d;采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在开始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5天观察移植瘤荧光成像,分析荧光强度和荧光面积;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瘤组织中Caspase 3的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GFP-MCF-7接种后7 d,成瘤率100%;光学分子成像法监测结果显示,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ontrol组之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第35天,MUC1-DC组的荧光信号强度明显低于Control组(P<0.05);DC与Control、MUC1-DC与DC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但MUC1-DC比DC组荧光信号更低;治疗前MUC1-DC组、DC组和Control组之间体内移植瘤荧光信号分布面积无显著差异(P>0.05);第35天,Control组荧光信号呈多处散在分布,MUC1-DC组和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均明显低于Control组(均为P<0.01),MUC1-DC组的荧光信号面积低于DC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Control组Caspase 3表达最少,DC组次之,MUC1-DC组呈高表达Caspase 3,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3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Control组(4.11±2.61)%、DC组(9.63±2.27)%、MUC1-DC组(25.30±8.24)%,3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MUC1-DC疫苗比单纯DC免疫治疗人乳腺癌荷瘤小鼠能够更有效地抑制肿瘤的生长和扩散,发挥了更好的促进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蛋白1 树突状细胞 乳腺癌 光学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联合运动心电图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严重病变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博 潘晓芳 +8 位作者 孙飞一 于昊 林海龙 郑晓群 隋春兴 赵媞 贾晓东 刘琳 赵岩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872-876,共5页
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exercis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ESE)联合运动心电图(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phy,ExECG)对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严重病变评估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相关症状或ST段改变的PC... 目的:评价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exercise stress echocardiography,ESE)联合运动心电图(exercise electrocardiography,ExECG)对经皮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PCI)后冠脉严重病变评估的安全性及诊断价值。方法:对有相关症状或ST段改变的PCI后患者180例进行ESE联合ExECG检查,在该检查后一个月内行冠脉造影(CAG)或冠脉CT血管造影(CTA)检查。严重冠脉病变判断标准:(1)发现至少一支心外膜下主要冠脉或其主要分支内径减少≥70%;(2)左主干内径减少≥50%。结果:180例患者中,CAG或冠脉CTA证实严重冠脉病变67例(37.2%)。ESE阳性66例(36.7%),ExECG阳性76例(42.2%),ESE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性分别为76.1%、86.7%、82.8%,ExECG的分别为59.7%、68.1%、65.0%。ESE及ExECG双阳性诊断冠脉严重病变的阳性预测值为78.4%,双阴性的阴性预测值为93.3%。在试验过程中,只有1例(0.6%)患者出现严重心律失常,且于试验结束后恢复正常。结论:ESE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超过ExECG,二者联合具有较高的阳性及阴性预测值,试验过程比较安全。ESE联合ExECG是评估PCI后冠脉严重病变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运动负荷超声心动图 运动心电图 冠状动脉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