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氧化二砷龙蛇羊泉汤并用治疗小鼠膀胱癌的实验研究
1
作者 李传刚 舒晓宏 +2 位作者 刘用楫 贺瑞麟 武文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2年第9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As2O3及其配伍龙蛇羊泉汤对BTT739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As2O3组每日腹腔注射As2O3注射液0.1mg1次;②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③As2O3+龙蛇羊泉汤组:腹腔注射As2O3 0.1mg,日1... 目的:探讨As2O3及其配伍龙蛇羊泉汤对BTT739荷瘤小鼠的抗肿瘤作用.方法:BTT739肿瘤细胞接种T739小鼠,随机分组,①As2O3组每日腹腔注射As2O3注射液0.1mg1次;②MMC组每日1次腹腔给药1mg/kg;③As2O3+龙蛇羊泉汤组:腹腔注射As2O3 0.1mg,日1次;同时每日2次龙蛇羊泉汤水煎液灌胃0.15ml;④对照组:每日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1ml1次.分别测定小鼠瘤重及肺转移情况,同时监测血像、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结果:As2O3与龙蛇羊泉汤联合应用,可以提高和维持荷瘤小鼠造血功能,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增至32%(P<0.05);可以延长肿瘤潜用时间,抑瘤率增加,达到45.5%,最长的肿瘤潜伏期和荷瘤生时间,分别为10.1天和32.4天;降低肿瘤肺转移的发生率.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As2O3及其配伍龙蛇羊泉汤共同治疗BTT739荷瘤小鼠膀胱肿瘤,可以直接抑制肿瘤生长及肺转移,并具有增效减毒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膀胱癌 小鼠 龙蛇羊泉汤 肿瘤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细胞癌中microRNA对细胞凋亡、转移和周期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1
2
作者 许力 马珂歆 +8 位作者 董兵 刘海旺 柳勤龙 高振明 孙德光 张日欣 王海波 王立明 梁锐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554-557,共4页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量证据显示一些miRNA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失调,且发现miRNA通过一些通路或基因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侵袭和细胞... microRNA(miRNA)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量证据显示一些miRNA在肝细胞癌(HCC)中表达失调,且发现miRNA通过一些通路或基因调控癌细胞的增殖、凋亡、转移、侵袭和细胞周期。另外,也有一些研究认为miRNA是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因此,深入的了解miRNA在HCC中的具体作用和功能,或许会为HCC的治疗提供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RNAS 细胞凋亡 肿瘤转移 肿瘤侵润 细胞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膀胱冲洗次数的选择及其与尿路感染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李敏 姜旭东 +1 位作者 李传刚 于洋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32-833,836,共3页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次数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神经内科病房脑血管疾病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30例,膀胱冲洗频率Ⅰ组2次/d,Ⅱ组1次/d、... 目的探讨长期留置导尿管患者膀胱冲洗次数的最佳选择及与尿路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神经内科病房脑血管疾病需长期留置导尿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Ⅰ、Ⅱ、Ⅲ、Ⅳ4组,每组30例,膀胱冲洗频率Ⅰ组2次/d,Ⅱ组1次/d、Ⅲ组2次/周、Ⅳ组为非冲洗组,分别于留置导尿后第3、7、14、21天进行尿培养检查。结果Ⅲ组的尿路感染率最低(16.7%),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每周2次膀胱冲洗能更加有效地降低尿路感染的概率,合理地发挥膀胱冲洗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冲洗 留置导尿 尿路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被引量:8
4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3 位作者 舒晓宏 姜妙娜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美法仑 C57BL/6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法仑体内的抗肿瘤作用与IFN-γ的关系 被引量:8
5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2 位作者 舒晓宏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疗效与IFNγ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为模型,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疗效与IFNγ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为模型,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IFNγ+/+)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IFNγ+/-C57BL/6荷瘤小鼠和IFNγ-/-C57BL/6荷瘤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7.5mg/kg的美法仑单次腹腔内注射治疗后,可使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并治愈,而对IFNγ-/-荷瘤C57BL/6小鼠无治疗作用。结论:IFNγ与美法仑化疗的效果密切相关,即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需要IFNγ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IA细胞 美法仑 C57BL/6小鼠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治愈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氟尿嘧啶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3 位作者 舒晓宏 李明霞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找出5-FU可发挥最大的抑瘤作用、并能致使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使用剂量。遗传背景相同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同时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两种荷瘤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两种荷瘤小鼠腹腔内同时注射可使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5-FU的最低剂量,以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观察5-FU对T淋巴细胞缺陷裸鼠的抑瘤作用。结果:以75mg/kg5-FU治疗1周后,两种荷瘤小鼠的肿瘤以相同的速率缩小直至消失。但在5-FU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缺陷的C57BL/6裸鼠肿瘤复发,而免疫功能正常的野生型C57BL/6小鼠肿瘤治愈。结论:单一剂量的5-FU对荷淋巴瘤EL4小鼠具有明显的近期治疗效果,5-FU抑瘤作用的发挥不需要T细胞参与;但5-FU抗肿瘤作用的远期疗效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5-氟尿嘧啶(5-FU) C57BL/6小鼠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加^(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的初步评价 被引量:10
7
作者 张旭 岳世昌 赵翌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4期375-376,共2页
目的:探讨术中直视下植入125I粒子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治疗肺癌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例肺癌患者,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常规手术切除肺瘤体后,术中直视下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残留部分,手术无法切除的转移的淋... 目的:探讨术中直视下植入125I粒子与外科手术联合应用治疗肺癌的方法,并初步评价其治疗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例肺癌患者,在治疗计划系统指导下,常规手术切除肺瘤体后,术中直视下将125I粒子植入到肿瘤残留部分,手术无法切除的转移的淋巴结或细胞易播散部位,观察并初步评价其疗效。结果:本组20例患者术后观察2~10个月,均生存而无肿瘤复发,其中3例肿瘤残留部分明显缩小,1例患者治疗后6个月出现脑转移,1例患者治疗后1个月出现骨转移;所有患者术后恢复均良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论:术中直视下植入125I粒子并与手术相结合治疗肺癌初期疗效显著,弥补了化疗和常规外放疗的不足,为难以治疗的或部分晚期的肺癌患者提供了生存机会,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治疗 肺癌患者 肺癌 直视下 肿瘤 植入 机会 缩小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大剂量5-氟尿嘧啶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的变化与肿瘤消退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传刚 李墨林 +3 位作者 舒晓宏 刘用楫 Michael Notter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6-158,共3页
目的:观察在单一剂量5-氟尿嘧啶(5-FU)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疗治愈肿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单一剂量5-FU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荷瘤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入25... 目的:观察在单一剂量5-氟尿嘧啶(5-FU)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数量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疗治愈肿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单一剂量5-FU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荷瘤小鼠腹腔内分别注入25、75、135mg/kg的5-FU,等量生理盐水对照,确定5-FU治愈肿瘤的量效关系。然后,再取6只荷瘤小鼠,分别在75mg/kg5-FU治疗前3d、治疗后第1、4、7、11、15、28天内眦静脉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的变化与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135mg/kg的5-FU均可使荷瘤小鼠的肿瘤结节在治疗后1周内逐渐缩小、直至消退,因此5-FU治愈荷瘤小鼠的最低有效量为75mg/kg。75mg/kg5-FU治疗后第1天外周血白细胞降为(5.0±1.1)×109/L,并持续到化疗后第4天,与治疗前(9.5±1.58)×109/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FU治疗后第7~15天外周血白细胞的数量升至化疗前水平,随后逐渐下降,在治疗后第28天降至(5.9±1.96)×109/L,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Hb含量在5-FU治疗后第1天也出现降低,由化疗前的(133±7)g/L降为(112±9)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Hb含量持续在低水平,治疗后15d逐渐恢复至化疗前水平。75mg/kg的5-FU对荷瘤小鼠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反而在治疗后第1、11天出现2次血小板一过性增高(P<0.01)。结论:75mg/kg5-FU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但对血小板的抑制作用不明显。5-FU发挥抗肿瘤作用使荷瘤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与化疗后外周血白细胞和Hb的降低无关,而与化疗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的增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氟尿嘧啶(5-FU) 肿瘤治愈 淋巴瘤 C57BL/6小鼠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噻唑蓝还原法测脂肪乳剂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高振明 王澍 +1 位作者 罗福文 王立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测定脂肪乳剂和5-FU单独或共同培养情况下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应用脂肪乳剂作为营养支持手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观察LoVo结肠癌细胞株与不同浓度脂肪乳剂和5-FU单独或共同培养情况... 目的:测定脂肪乳剂和5-FU单独或共同培养情况下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为肿瘤患者应用脂肪乳剂作为营养支持手段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方法:应用噻唑蓝还原法(MTT法)观察LoVo结肠癌细胞株与不同浓度脂肪乳剂和5-FU单独或共同培养情况下,脂肪乳剂和5-FU对LoVo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5-FU对LoVo细胞增殖的抑制随其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较高浓度脂肪乳剂对LoVo细胞的增殖有促进作用;不同浓度的脂肪乳剂与5-FU联合应用并不影响5-FU对LoVo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体外实验表明,脂肪乳剂并不影响化疗药物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化疗期间可应用脂肪乳剂提供必要的营养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乳剂 5-FU LOVO细胞 噻唑蓝 癌细胞增殖 人结肠癌 共同培养 还原法 结论 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与重建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宝文 陈要武 +1 位作者 陈维钧 刘丽梅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6期336-338,共3页
目的:研究关节内骨折错位时不同纵向错位程度及运动方式对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全厚(0.5mm)及两倍厚(1.0mm)关节软骨的骨折错位模型,分别对这些实验动物膝关节采用外固定、间歇性... 目的:研究关节内骨折错位时不同纵向错位程度及运动方式对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及关节软骨损伤修复的影响。方法:建立兔膝关节股骨内侧髁全厚(0.5mm)及两倍厚(1.0mm)关节软骨的骨折错位模型,分别对这些实验动物膝关节采用外固定、间歇性主动活动、持续性被动活动3种方法处理。在12周时,利用活体观测,并用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镜对关节骨折错位的治疗和重建进行研究。结果:患膝关节活动范围,持续被动运动组和间断主动运动组之间差别不明显,二者均好于制动组。光学显微镜下,制动组1.0mm错位的兔膝关节软骨退变最明显。0.5mm错位组修复组织为类透明软骨;而1.0mm错位组修复组织则为纤维软骨,透射电镜发现,0.5mm错位组较1.0mm错位组修复组织软骨细胞更为成熟,细胞器丰富,细胞间纤维组织含量少。结论:兔膝关节内骨折错位的修复组织性质与错位的程度有关。运动有利于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对关节运动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软骨损伤 修复 重建 关节内骨折 关节运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舒晓宏 李传刚 +2 位作者 李墨林 Michael Notter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98-500,共3页
目的:观察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C57BL/6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疗治愈肿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肿瘤接... 目的:观察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C57BL/6小鼠过程中外周血细胞计数的变化与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研究化疗治愈肿瘤的作用机制奠定基础。方法: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肿瘤接种后12d,12只荷瘤小鼠随机分成2组,7.5mg/kg美法仑单次腹腔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对照。观察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用药组小鼠分别在7.5mg/kg美法仑治疗前3d、治疗后6h、治疗后第4、7、11、15、28天内眦静脉取血,进行血常规检测,分析荷瘤小鼠外周血象与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缩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7.5mg/kg美法仑治疗后,荷瘤小鼠肿瘤消退;而对照组荷瘤小鼠肿瘤继续生长。美法仑治疗后6h外周血白细胞为(10.6±2.3)×109/L,与治疗前(9.8±0.32)×109/L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4天外周血白细胞降为(2.9±0.97)×109/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尽管白细胞数有所回升,但在治疗后第28天仍明显低于化疗前水平(P<0.01)。Hb含量在美法仑治疗后6h由化疗前的(132±7)g/L降为(110±14)g/L(P<0.05),随后Hb含量持续降低,治疗后第7天达最低点(96±5)g/L,以后逐渐升高,治疗后15d恢复至化疗前水平。用药后6h荷瘤小鼠血小板计数升至(1502±142)×109/L,与用药前(914±322)×109/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后1周内一直维持在高水平,治疗后第11天血小板恢复至化疗前水平。结论:美法仑在使荷瘤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的同时可引起外周血白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降低,但对血小板无抑制作用。美法仑化疗后1周内血小板计数的增加可能与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治愈 美法仑 淋巴瘤 C57BL/6小鼠 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γ-干扰素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传刚 舒晓宏 +3 位作者 韩丹 李墨林 Michael Notter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16-1019,共4页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单一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取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各6... 目的:探讨γ-干扰素(IFN-γ)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对荷瘤小鼠外周血血小板(PLT)计数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利用单一剂量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模型,取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各6只,观察7.5 mg/kg美法仑治疗后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直径的变化,并且分别在美法仑用药前第3天、用药后6 h、用药后第4、7、11、15、28天内眦静脉取血,肝素抗凝后进行血常规检测,观察两组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的动态变化并进行比较,了解美法仑治疗后荷瘤小鼠化疗的疗效及其外周血PLT计数的变化与体内IFN-γ免疫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美法仑用药前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的直径和外周血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5 mg/kg美法仑用药后第1天,两组荷瘤小鼠肿瘤结节缩小均不明显;用药后第4天,荷瘤IFN-γ-/-小鼠肿瘤生长轻度受抑后进行性增大,并在用药后2周内所有小鼠肿瘤复发、死亡,而对照组IFN-γ+/-小鼠肿瘤的肿瘤结节进行性缩小、肿瘤消退并治愈。7.5 mg/kg美法仑用药后6 h,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明显升高,达(1935±378)×109/L(P<0.01),而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无明显升高,为(1183±186)×109/L(P>0.05),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美法仑用药1 d以后,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较前逐渐下降,用药后第11天降至(1158±270)×109/L,恢复至化疗前水平(P>0.05);而荷瘤IFN-γ-/-小鼠外周血PLT计数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两组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剂量美法仑治疗荷瘤C57BL/6小鼠过程中,IFN-γ免疫功能正常的荷瘤IFN-γ+/-小鼠在用药后6 h出现外周血血小板计数的"一过性"增高,小鼠肿瘤治愈;而IFN-γ免疫功能缺陷的荷瘤IFN-γ-/-小鼠在用药后6 h不出现外周血PLT计数的增加,小鼠肿瘤复发死亡。提示在小剂量美法仑治愈肿瘤过程中荷瘤小鼠外周血PLT计数的升高与其体内IFN-γ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法仑 肿瘤 C57BL/6小鼠 Γ-干扰素 外周血血小板计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城鸡瘟病毒瘤苗对恶性脑瘤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附16例分析)
13
作者 赵贵德 吴东升 +9 位作者 常鹏飞 魏明海 王云勇 孙树杰 白灿明 许晓光 孙文煜 岳玉成 刘谟震 杨威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7-317,共1页
本文报道应用新城鸡瘟病毒修饰过的自体肿瘤细胞疫苗对16例恶性脑瘤术后患者进行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观察此瘤苗对患者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及瘤苗治疗后的全身反应和局部皮肤反应,探索瘤苗治疗恶性脑瘤的可行性。
关键词 瘤苗 脑瘤 恶性 患者 新城鸡瘟病毒 细胞免疫功能 治疗 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切除治疗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2例报告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锦 王立明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16年第1期157-158,共2页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myolipoma,HAM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上主要依靠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来辅助诊断[1-2]。据文献[3-4]报道女性HAML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5]显示女性... 肝血管平滑肌脂肪瘤(hepatic angimyolipoma,HAML)是一种少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与其他肝脏肿瘤相鉴别具有一定难度,临床上主要依靠增强CT或磁共振成像(MRI)来辅助诊断[1-2]。据文献[3-4]报道女性HAML的发病率较高,有研究[5]显示女性患者体内雌激素及孕酮受体均为阴性,表明性激素在HAML的生长及发病机制中没有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血管肌瘤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M瘤苗对小鼠胶质瘤G422的免疫治疗作用
15
作者 吴东升 赵贵德 +1 位作者 魏明海 韩锐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16-316,共1页
胶质瘤发病同时产生了免疫功能的广泛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本文应用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胶质母细胞瘤(G422)动物模型,研究了β榄香烯/丝裂霉素处理的瘤苗(β/M瘤苗)对G422的免疫治疗效应.同时检测了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 胶质瘤发病同时产生了免疫功能的广泛低下,尤其是细胞免疫功能障碍。本文应用甲基胆蒽诱发的小鼠胶质母细胞瘤(G422)动物模型,研究了β榄香烯/丝裂霉素处理的瘤苗(β/M瘤苗)对G422的免疫治疗效应.同时检测了荷瘤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脾细胞ConA反应性及Ts活性)及瘤苗对荷瘤鼠的细胞免疫功能的调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422 瘤苗 胶质瘤 免疫治疗 小鼠 细胞免疫功能 荷瘤鼠 甲基 反应性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