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生的工作倦怠及对策 被引量:53
1
作者 孙元林 许晶 刘晶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09S期49-51,57,共4页
工作倦怠理论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描述了个体在工作中长期面对情感和人际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反应。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劳动与职业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医生做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工作倦怠对其影响及危害不... 工作倦怠理论的提出始于20世纪70年代,它描述了个体在工作中长期面对情感和人际压力所导致的心理反应。随着该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目前已成为劳动与职业健康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医生做为工作倦怠的高发群体,工作倦怠对其影响及危害不容忽视。因此探讨医生工作倦怠产生的原因,寻求克服倦怠的方法,已成为医疗职业群体研究中的重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生 工作倦怠 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和帕金森病患者血中微量元素的变化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巍 雷征霖 陈海波 《中国卒中杂志》 2010年第1期37-41,共5页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铜(Cu)、硒(Se)、锌(Zn)和铅(Pb)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VP、17例PD患者和10例对照者,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 目的研究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vascular parkinsonism,VP)和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患者血中微量元素铜(Cu)、硒(Se)、锌(Zn)和铅(Pb)水平的变化。方法选择20例VP、17例PD患者和10例对照者,采用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Zn、Cu和全血Pb水平,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Se水平,并进行分析。结果 (1)VP和PD组血清总体Cu和S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VP和PD组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2)VP、PD组总体血清zn和全血Pb水平较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3)VP组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和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e和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4)PD组Ⅰ—Ⅱ期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全血Pb水平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别(P>0.05);Ⅲ—Ⅴ期患者血清Cu和全血P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Se和Zn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VP和PD组血清总体Cu和Se水平明显升高;VP组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升高,病程>5年的患者血清Cu和Zn水平明显降低;PD组Ⅰ—Ⅱ期患者血清Cu、Se和zn水平明显升高,Ⅲ—Ⅴ期患者血清Cu和全血Pb水平明显升高,血清Se和Zn水平明显降低。微量元素可能在VP和PD的发生、发展和转归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金森障碍 帕金森病 微量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3例报告
3
作者 孙晓培 申敬顺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5期319-319,共1页
关键词 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 MRI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治疗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于若梅 曹谡涵 +3 位作者 毛保义 杨西 陶梦醒 孙晓培 《中国卒中杂志》 2018年第9期903-907,共5页
目的观察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有无接受rt-PA静... 目的观察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ecombinant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rt-PA)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9月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共16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发病后有无接受rt-PA静脉溶栓治疗将患者分为溶栓组及对照组。比较两组溶栓后24 h和7 d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评分、90 d改良Rankin评分(modified Rankin scale,mRS)、90 d缺血性卒中复发率;比较两组颅内出血、症状性颅内出血的发生率。结果共纳入溶栓组和对照组各83例患者。溶栓组溶栓后24 h和7 d时患者NIHSS评分均低于基线NIHSS评分,同时在治疗后各时间点(24 h、7 d)也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溶栓组90 d良好预后(mRS≤1分)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高(88.0%vs 71.1%,P=0.007)。溶栓组早期神经功能恶化率(NIHSS评分较基线升高≥2分)低于对照组(3.6%vs15.6%,P=0.016)。两组患者90 d内复发率无差异(8.4%vs 10.8%,P=0.599)。溶栓组发生颅内出血发生率6.0%,对照组为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6)。两组均未发现症状性颅内出血病例。结论轻型缺血性卒中患者在发病后4.5 h内进行rt-PA静脉溶栓有助于改善其神经功能,并且降低早期神经功能恶化发生率,但不能降低复发率。同时溶栓治疗并不增加总的颅内出血风险及症状性颅内出血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型缺血性卒中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溶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