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薯蓣皂苷通过上调Lrp5、β-catenin表达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春芳 吴珊 +6 位作者 彭金咏 夏凡 王长远 刘琦 孟强 刘克辛 孙慧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薯蓣皂苷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0.3、0.6、1.2μmol·L-1)进行培养,以洛伐...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薯蓣皂苷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0.3、0.6、1.2μmol·L-1)进行培养,以洛伐他汀(0.04μmol·L-1)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AL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活性;采用RT-PCR检测Lrp5、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情况;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能力。②通过RNAi技术将Lrp5基因沉默,检测薯蓣皂苷是否依赖于Lrp5来调节OPG/RANKL的比值。结果①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②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增加MC3T3-E1细胞ALP的活性;③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上调MC3T3-E1细胞Lrp5、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④薯蓣皂苷可以使MC3T3-E1细胞产生的矿化结节数增加;⑤薯蓣皂苷依赖于Lrp5来调节MC3T3-E1的OPG/RANKL比值。结论①适量浓度的薯蓣皂苷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②薯蓣皂苷可以调节Lrp5等与骨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以产生抗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MC3T3-E1细胞 Lrp5 OPG RANKL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熊果酸抑制HepG2中C-反应蛋白的异常表达及其对HUVECs的损伤 被引量:2
2
作者 金越 吕圆圆 +5 位作者 刘克辛 韩国柱 王长远 刘琦 孟强 孙慧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3年第7期725-731,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熊果酸(UA)对IL-6诱导的HepG2细胞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CRP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L-6(30ng/mL)、UA(6.5、12.5、25μmol/L)与IL-6(30ng/mL)共同作用于HepG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熊果酸(UA)对IL-6诱导的HepG2细胞中C-反应蛋白(CRP)异常表达的抑制作用以及对CRP所致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IL-6(30ng/mL)、UA(6.5、12.5、25μmol/L)与IL-6(30ng/mL)共同作用于HepG2细胞48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活力、CRP蛋白及mRNA表达情况。CRP(25μg/mL)、UA(5,10,20μmol/L)与CRP(25μg/mL)共同作用于HUVECs 24h,分别用MTT法、Western blot法及RT-PCR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VCAM-1和LOX-1的蛋白及mRNA表达。结果:UA能显著抑制IL-6诱导的HUVECs细胞活力下降及细胞中CRP蛋白与mRNA的表达升高;UA显著抑制CRP引起的内皮细胞增殖,并且在mRNA及蛋白水平均能显著抑制CRP诱导的HUVECs异常高表达VCAM-1及LOX-1。结论:UA可通过抑制肝脏合成炎症因子CRP而降低血液中CRP浓度,并降低CRP等炎症因子对内皮细胞的损伤等途径从而发挥抗心肌缺血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HEPG2 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 CRP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庆颢 刘克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3期250-257,共8页
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 H+协同转运载体PEPT1主要存在于小肠上皮细胞的刷状缘膜上,肠道PEPT1对于消化道中蛋白质的降解产物二肽、三肽具有转运吸收的功能,另外肽类似药物如β-内酰胺类抗生素、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非肽药物伐昔洛韦等也经此载体转运吸收。肠道PEPT1对于维持机体的内环境稳定以及药物的胃肠道吸收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PEPT1基因序列、蛋白结构、功能活性等方面研究的逐渐深入,对于调控PEPT1在膜上表达、影响其功能活性以及与底物亲和力的因素及相关的作用机制有了一定的了解,加之PEPT1广泛的底物专属性,使其成为新药开发中重要的药物传递的靶蛋白。了解药物与肠道肽转运蛋白PEPT1的相互作用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提高药物口服吸收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抗肿瘤药物的靶向治疗以及个体化给药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肽转运载体 PEPT1 药物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孢妥仑测定方法的建立及胆汁排泄机制研究
4
作者 张庆颢 孟强 +4 位作者 刘琦 王长远 梅林 孙慧君 刘克辛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11期1269-1274,共6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液中头孢妥仑含量,阐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是否与头孢妥仑胆汁排泄有关。方法:用4-二甲氨基安替比林作内标。色谱柱为CapcellpakC18UG120(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1%...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内标法测定大鼠血浆、胆汁、尿液中头孢妥仑含量,阐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Mrp2)是否与头孢妥仑胆汁排泄有关。方法:用4-二甲氨基安替比林作内标。色谱柱为CapcellpakC18UG120(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0.1%醋酸铵-甲醇(67:33,V/V),流速为0.8mL/min,进样量为25μL;用肝灌流法探讨头孢妥仑是否经Mrp2转运。设立对照组(头孢妥仑1μmol/L)和实验组(头孢妥仑1μmol/L加Mrp2抑制剂丙磺舒20μmol/L),在设定时间点于灌流的大鼠肝脏收集出口灌流液和胆汁样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头孢妥仑含量,考察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肝摄取率和胆汁累积排泄率的差异。结果:血浆样品中头孢妥仑在0.1~4μg/mL范围内、胆汁样品中头孢妥仑在0.1~5μg/mL范围内、尿液样品中头孢妥仑在0.1~5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为85%~115%,日内、日间RSD均小于13.5%。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肝摄取率变化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实验组中,肝灌流25min后,头孢妥仑胆汁累积排泄率减少至对照组的40.0%。结论:本方法经济、简单、灵敏、快速,可用于头孢妥仑血浆、胆汁、尿液样品中药物浓度检测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研究;头孢妥仑是Mrp2的底物,Mrp2与头孢妥仑的胆汁排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妥仑 高效液相色谱法 肝灌流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辛酸对体外培养的MC3T3-E1成骨细胞骨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9
5
作者 付卓栋 付超 +2 位作者 孙慧君 韩国柱 刘谟震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2016年第1期43-51,共9页
目的研究硫辛酸对体外培养的H2O2处理后的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骨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硫辛酸促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MC3T3-E1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2和0.4 mmol/L)的硫辛酸作用20 h,接着加入1 m... 目的研究硫辛酸对体外培养的H2O2处理后的小鼠前成骨细胞MC3T3-E1骨形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硫辛酸促成骨细胞骨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体外培养的MC3T3-E1培养基中分别加入不同浓度(0.1、0.2和0.4 mmol/L)的硫辛酸作用20 h,接着加入1 mmol/L H2O2作用4 h,用MTT法检测药物对成骨细胞活力的影响;用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细胞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试剂盒检测成骨细胞内ALP、SOD、LDH活性和MDA含量;用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矿化结节数目;用real time-PCR方法检测成骨细胞内Ⅰ型胶原(collagen-Ⅰ,COL-Ⅰ)、骨钙素(osteocalcin,OCN)、转录因子Osterix、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NADPH氧化酶4(NADPH oxidase4,Nox4)、护骨素(osteoprotegerin,OPG)、细胞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eceptor activator nuclear factor-kappa B ligand,RANKL)mRNA表达,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结果硫辛酸可增加ALP活力和矿化结节数目,促进骨形成相关指标COL-Ⅰ、Osterix、BMP-2和OCN mRNA表达(P〈0.05);硫辛酸提高H2O2损伤后MC3T3-E1细胞活力,上调细胞内SOD活性并降低细胞中MDA含量和上清中LDH活性;硫辛酸上调MC3T3-E1细胞OPG/RANKL比值及下调ROS和Nox4 mRNA表达水平(P〈0.05)。结论硫辛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0.1~0.4 mmol/L)促进H2O2处理后MC3T3-E1细胞的骨形成过程,这种促进作用是通过下调Nox4和ROS水平,降低氧化应激发挥抗氧化作用上调OPG/RANKL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辛酸 MC3T3-E1细胞 抗氧化 骨质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