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灯盏花乙素调控PERK-Nrf2/ATF4-CHOP信号通路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的分子机制 被引量:1
1
作者 单诗淇 赵芮琪 金越 《中国药理学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38-745,共8页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调控PERK-Nrf2/ATF4-CHOP信号通路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组和灯盏花乙素低、高剂量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造模,正常组喂食普通饮食... 目的探讨灯盏花乙素调控PERK-Nrf2/ATF4-CHOP信号通路抗大鼠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将40只健康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高脂饮食组和灯盏花乙素低、高剂量组。适应性喂养1周后造模,正常组喂食普通饮食,其余组喂食高脂饮食并且腹腔注射维生素D3,同时给药组每日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灯盏花乙素。12周后麻醉处理动物,取大鼠主动脉血及主动脉血管。将大鼠主动脉血管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以观察病理变化情况。检测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H-ST)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的含量。qRT-PCR方法检测组织中PERK、eIF2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组织中GRP78、p-PERK、PERK、p-eIF2α、eIF2α、ATF4、CHOP、Nrf2、Bcl-2、PUMA、caspase-3、caspase-12蛋白的表达。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灯盏花乙素组内膜下的泡沫细胞及脂质沉积有所减少,证明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灯盏花乙素降低TC、TG、LDL-C的水平同时升高HDL-C的水平。Western bolt显示灯盏花乙素可下调PERK、eIF2α的蛋白表达,并下调GRP78、p-PERK、p-eIF2α、ATF4、CHOP、PUMA、caspase-3、caspase-12以及上调Nrf2、Bcl-2的蛋白表达,证明灯盏花乙素发挥抗AS作用与其调控PERK-Nrf2/ATF4-CHOP信号通路密切相关。结论灯盏花乙素通过调控PERK-Nrf2/ATF4-CHOP信号通路抑制内质网应激及细胞凋亡从而治疗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灯盏花乙素 内质网应激 细胞凋亡 NRF2 PER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本临床药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量:16
2
作者 刘克辛 孟强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80-80,F0003,共2页
临床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医院药学的一个分支。日本作为药学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总结日本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特点,期望... 临床药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医院药学的一个分支。日本作为药学教育发展较快的发达国家,在临床药学人才培养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分析社会对临床药学人才需求的基础上,总结日本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及课程设置特点,期望为我国临床药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学 人才培养 日本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治疗药物临床综合评价
3
作者 刘心如 李梦露 +4 位作者 龚金红 王禹基 苏丹 周鑫叠 商晶晶 《医药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22-428,共7页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 目的多方位评价人工关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治疗药物综合价值,解决人工关节MRSA感染难题。方法通过文献调研,检索相关文献,筛选归纳出符合要求的临床研究。应用层次分析法,收集临床综合评价证据,以评价指南为准则进行不同维度的评价;运用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匿名问卷评价,对数据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成功建立了治疗人工关节感染治疗药物的临床综合评价指标模型,采用yaahp分析软件对各方向的临床综合评价证据进行评分;通过该软件分析权重计算MRSA治疗药物万古霉素、达托霉素及利奈唑胺各级指标的最终临床综合评价权重,得出利奈唑胺临床综合评价得分最高。结论在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治疗药物中,利奈唑胺临床综合价值更高,可为人工关节MRSA感染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人工关节感染 临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152-3p表达下调降低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的耐药性 被引量:3
4
作者 张洋 赵辰戈 +2 位作者 程荔春 吕慧怡 吴迪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 目的探讨miR-152-3p对紫杉醇耐药人卵巢癌细胞A2780T对紫杉醇耐药性的影响及机制。方法①紫杉醇(1.875,3.75,7.5,17和23μmol·L^(-1))与人卵巢癌A2780和A2780T细胞作用48 h,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计算抑制细胞存活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和耐药指数(RI)。Western印迹法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耐药蛋白P-糖蛋白(P-gp)、多药耐药相关蛋白1(MRP1)和三磷酸腺苷结合转运蛋白G超家族成员2(ABCG2)蛋白表达。②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miR-152-3p表达水平。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miR-152-3p抑制物降低A2780T细胞中miR-152-3p表达(miR-152-3p抑制物组),同时设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划痕实验和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存活、迁移和凋亡的影响;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对A2780T细胞Bax和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③用miRDB,Targetscan,miRWalk和Starbase数据库预测miR-152-3p的靶基因,并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磷酸酯酶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蛋白表达的变化及RT-qPCR检测A2780和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予以验证。随后,脂质体瞬时转染技术转染PTEN siRNA沉默A2780T细胞中PTEN表达,同时设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RT-qPCR检测转染效率,MTT法检测沉默PTEN表达后A2780T细胞存活率和IC50值,Western印迹法检测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结果①紫杉醇处理后A2780和A2780T细胞存活率均降低(P<0.01),A2780T细胞RI为2.8。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P-gp,MRP1和ABCG2蛋白高表达(P<0.05,P<0.01)。②与A2780细胞相比,A2780T细胞miR-152-3p明显高表达(P<0.01)。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比较,转染miR-152-3p抑制物后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细胞迁移能力(P<0.05)明显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P<0.01);Bax蛋白表达增加(P<0.01),Bcl-2蛋白表达降低(P<0.05)。③生物信息学数据库分析结果提示,PTEN是miR-152-3p的一个靶基因;Western印迹法验证显示,转染miR-152-3p抑制物组A2780T细胞PTEN蛋白表达低于转染miR-152-3p阴性对照组(P<0.05);RT-qPCR结果显示,A2780T细胞PTEN mRNA表达水平高于A2780细胞(P<0.01)。转染PTEN siRNA沉默PTEN表达后,与转染siRNA阴性对照组相比,A2780T细胞存活率(P<0.05,P<0.01)和IC50值(P<0.01)显著降低,P-gp,MRP1和ABCG2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结论miR-152-3p在A2780T细胞中高表达,其表达下调可抑制A2780T细胞增殖和迁移,促进细胞凋亡,降低A2780T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该作用可能是通过降低其靶基因PTEN表达发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miR-152-3p 紫杉醇 耐药 细胞增殖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氨蝶呤对器官毒性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7
5
作者 陈浩 尹连红 彭金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218,共6页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一种抗肿瘤药与抗风湿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MTX毒副作用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黏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等。这些毒副作用常常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扰,明确MTX对各器... 甲氨蝶呤(methotrexate,MTX)作为一种抗肿瘤药与抗风湿药,在临床有着广泛的应用。MTX毒副作用较多,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黏膜损伤、中枢神经系统损伤、肝肾功能损伤等。这些毒副作用常常给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扰,明确MTX对各器官毒性的机制成为解救其中毒的关键。该文旨在总结MTX对各器官毒性的作用机制,以便临床发生不良反应时的解救和对其毒性治疗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氨蝶呤 器官 毒性 分子机制 叶酸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伤口愈合困难的血管病变机制及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王畇翔 李斌 +5 位作者 牟晓娟 刘建君 韩琦朋 潘韬文 刘静 刁云鹏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77-581,共5页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是长期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患者四肢。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愈合困难,患者往往面临截肢和死亡风险。因此,针对糖尿病性延迟愈合伤口的血管病变机... 近年来,国内糖尿病患病率逐年攀升,糖尿病性皮肤溃疡是长期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常见于患者四肢。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多样,导致临床治疗效果不佳,愈合困难,患者往往面临截肢和死亡风险。因此,针对糖尿病性延迟愈合伤口的血管病变机制探索以及靶向筛选治疗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热点。该文就血管新生障碍和血管功能性病变在糖尿病皮肤溃疡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并初步总结经典降糖药物和天然化合物在抗血管病变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有效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溃疡 延迟性愈合伤口 血管病变 联合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近十年“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研究现状与热点的知识图谱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李惊鸿 田梦 +1 位作者 李亚男 冷爱晶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49-252,I0044-I0046,共7页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领域近10年的发展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分析与总结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学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清胰汤”“急性胰腺炎”为主题词,检索2010年1... 目的基于CiteSpace对“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领域近10年的发展现状进行文献计量及可视化分析,分析与总结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为该领域学者提供参考资料。方法以“清胰汤”“急性胰腺炎”为主题词,检索2010年1月1日—2023年4月19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中相关文献,通过CiteSpace知识图谱分析该领域作者、研究机构及关键词,并对其出现频次进行统计。结果共纳入中文文献635篇。经CiteSpace的作者共现图谱分析发现,该领域研究人员及团队较分散,不同团队之间的合作强度偏弱。机构共现图谱分析,研究机构以天津医科大学、大连医科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为主。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分析显示,该领域当前热点关键词为急性胰腺炎、清胰汤、中西医结合、临床疗效、生长抑素、清胰通腑汤、中药灌肠、炎症因子、清胰承气汤、临床观察、奥曲肽等。结论近10年我国学者在“清胰汤”治疗急性胰腺炎领域开展了积极的探索与研究,整体发展态势良好,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在不断延伸。建议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促进多机构合作交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胰汤 急性胰腺炎 CITESPACE 知识图谱 可视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丁冬青苷D抑制肝细胞脂质沉积作用及机制
8
作者 薛彩彩 厉彦翔 +2 位作者 乔秀梅 彭金咏 王金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88-1694,共7页
目的探讨苦丁冬青苷D(kudinoside D,KD-D)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ML-12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PA组、PA+KD-D 20μmol·L^(-1)组、PA+KD-D 40μmol·L^(-1)组和PA+KD-D 80μmol&#... 目的探讨苦丁冬青苷D(kudinoside D,KD-D)对棕榈酸(palmitic acid,PA)诱导肝细胞脂质沉积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AML-12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PA组、PA+KD-D 20μmol·L^(-1)组、PA+KD-D 40μmol·L^(-1)组和PA+KD-D 80μmol·L^(-1)组。除Control组外,其他各组细胞加入PA(0.4 mmol·L^(-1))孵育24 h,KD-D在PA加入前1 h给予。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油红O染色和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测肝细胞脂质沉积;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族;MitoSOX线粒体超氧化物红色荧光探针检测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结果不同浓度KD-D明显改善PA诱导的肝细胞形态学改变。与Control组比较,PA组细胞内红色脂滴明显增加;与PA组比较,KD-D不同浓度干预的细胞内红色脂滴减少。透射电子显微镜结果提示,KD-D减少PA诱导的肝细胞脂肪变性并改善超微结构。此外,KD-D明显降低PA诱导的细胞活性氧水平(P<0.01),降低细胞线粒体超氧化物含量(P<0.01)。结论KD-D可抑制PA诱导的肝细胞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丁冬青苷D AML-12细胞 棕榈酸 脂质沉积 氧化应激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K_(3)激活黄嘌呤氧化酶的动力学和分子机制
9
作者 刘礼 赵文静 +4 位作者 肖丽君 齐晓怡 吕沐瀚 梁思成 吴敬敬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3-119,共7页
目的考察维生素K_(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_... 目的考察维生素K_(3)对人肝来源的黄嘌呤氧化酶(XO)的激活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以人肝S9(0.1 g·L^(-1))作为XO来源,分别与底物黄嘌呤(0,2,4,8和16μmol·L^(-1))在37℃孵育90 min,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法测定反应的米氏常数(K_(m))。黄嘌呤在K_(m)浓度下,三点法(维生素K_(3)1,10和100μmol·L^(-1))检测维生素K_(3)激活剂的活性,多点法(维生素K_(3)1,2,5,10,20,50,100,200和400μmol·L^(-1))测定其激活XO的半数有效浓度(EC_(50))。使用1/2EC_(50),EC_(50)和2EC_(50)维生素K_(3)进行动力学参数(K_(m)和V_(max))的测定和双倒数曲线的拟合,考察不同浓度维生素K_(3)存在下的动力学行为变化,并分析其激活类型。最后,通过分子对接技术探究XO与维生素K_(3)之间的互作机制。结果XO介导黄嘌呤氧化反应的K_(m)为4.71μmol·L^(-1)。作为该反应的激活剂,维生素K_(3)浓度依赖性激活XO(logistic拟合公式y=A2+(A1-A2)/1+(x/x_(0))^p),且EC_(50)为32.0μmol·L^(-1)。反应的动力学参数在加入维生素K_(3)后发生变化,K_(m)值随维生素K_(3)浓度增加而减小(4.71~1.34μmol·L^(-1)),而V_(max)值随维生素K_(3)浓度增加而增加(0.08~1.31μmol·min^(-1)·g^(-1)),最终导致V_(max)/K_(m)增加(17.0~977.6 mL·min^(-1)·g^(-1))。此外,双倒数曲线拟合表明维生素K_(3)对XO的激活类型为混合型。分子对接结果显示,维生素K_(3)结合于XO的钼喋呤结构域,与Arg599和Ser605形成氢键相互作用。结论维生素K_(3)是XO的激活剂,可与XO结构域中的Arg599和Ser605形成氢键,调节其与底物黄嘌呤的亲和力,达到激活XO而升尿酸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K3 黄嘌呤氧化酶 变构调节 分子对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16
10
作者 刘丹 杨晓波 +5 位作者 王颖 于丽红 石焱 张英杰 周琳 石磊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115-1119,共5页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 目的:探讨四物汤对小鼠化疗所致贫血的恢复作用,并阐明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8,不给药)、模型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和四物汤组(n=8,给予5-氟尿嘧啶+四物汤)。于给药15d后,眼静脉取血,显微镜下观察红细胞形态和数量;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水平;采用双染标记法对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进行抗体结合并染色,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组小鼠外周血和脾脏标记的红细胞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细胞皱缩;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红细胞数量明显增加(P<0.05),细胞变圆。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血红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流式细胞术检测,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外周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各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四物汤组小鼠脾脏血CD71/Ter119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UL象限红细胞数量降低(P<0.01),UR和LR象限红细胞数量升高(P<0.01)。结论:四物汤可以促进小鼠化疗贫血损伤的恢复,促进红细胞数量增加,改善细胞形态表现,提升外周血血红蛋白水平,促进外周血和脾脏红细胞表面标志性抗原表达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物汤 红细胞 血红蛋白 表面标志性抗原CD71/Ter11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肾损伤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1
作者 尹连红 齐蒙 彭金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494-1500,共7页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急症,由各种病因导致肾脏细胞损伤而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对缺血/再灌注、大手术、横纹肌溶解症、脓毒症、肾毒性药物等与AKI的关系及相关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中... 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是一种临床急症,由各种病因导致肾脏细胞损伤而发生,是一个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该文对缺血/再灌注、大手术、横纹肌溶解症、脓毒症、肾毒性药物等与AKI的关系及相关发病机制进行综述,并对近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预防和治疗AKI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旨在为AKI的预防与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研究信息和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肾损伤 缺血/再灌注 发病机制 中药 天然产物 预防和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薯蓣皂苷通过上调Lrp5、β-catenin表达促进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 被引量:11
12
作者 张春芳 吴珊 +6 位作者 彭金咏 夏凡 王长远 刘琦 孟强 刘克辛 孙慧君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255-1260,共6页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薯蓣皂苷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0.3、0.6、1.2μmol·L-1)进行培养,以洛伐... 目的探讨薯蓣皂苷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MC3T3-E1增殖、分化的影响,并初步探讨薯蓣皂苷预防与治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①体外培养小鼠成骨细胞MC3T3-E1,分别加入含不同浓度的薯蓣皂苷(0.3、0.6、1.2μmol·L-1)进行培养,以洛伐他汀(0.04μmol·L-1)作为阳性对照。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用ALP试剂盒检测细胞内ALP的活性;采用RT-PCR检测Lrp5、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情况;Von Kossa染色法检测细胞矿化能力。②通过RNAi技术将Lrp5基因沉默,检测薯蓣皂苷是否依赖于Lrp5来调节OPG/RANKL的比值。结果①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②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增加MC3T3-E1细胞ALP的活性;③薯蓣皂苷可以剂量依赖的上调MC3T3-E1细胞Lrp5、β-catenin、OPG/RANKL mRNA表达水平;④薯蓣皂苷可以使MC3T3-E1细胞产生的矿化结节数增加;⑤薯蓣皂苷依赖于Lrp5来调节MC3T3-E1的OPG/RANKL比值。结论①适量浓度的薯蓣皂苷可以促进MC3T3-E1细胞的增殖与分化;②薯蓣皂苷可以调节Lrp5等与骨代谢相关的基因的表达以产生抗骨质疏松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蓣皂苷 MC3T3-E1细胞 Lrp5 OPG RANKL 增殖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制仪器对促进教学改革的作用 被引量:20
13
作者 王长远 霍晓奎 +2 位作者 刘琦 孟强 刘克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7-118,187,共3页
阐述了自制仪器的特点和应用,探讨自制仪器在改善实验教学条件、提高学生、技术人员和教师的科研、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自制仪器 实验教学 肝灌流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顺铂诱导肾毒性的分子机制及中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4
作者 尹连红 张一萌 彭金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3-18,共6页
顺铂(cisplatin,DDP)是化疗联合用药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肾毒性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该文从细胞毒作用、氧化应激、炎症以及凋亡信号通路等方面对DDP诱导肾毒性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转运体和miRNA与DDP肾毒性关系进行分析,同... 顺铂(cisplatin,DDP)是化疗联合用药中最常用的药物之一,然而肾毒性极大的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该文从细胞毒作用、氧化应激、炎症以及凋亡信号通路等方面对DDP诱导肾毒性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对转运体和miRNA与DDP肾毒性关系进行分析,同时对近年来中药预防和治疗DDP肾毒性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DDP肾毒性的预防和治疗及创新药物的研发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铂 肾毒性 细胞毒 氧化应激 炎症 凋亡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法仑治愈荷瘤小鼠的过程与TNFα的关系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3 位作者 舒晓宏 姜妙娜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320-323,共4页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治愈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过程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基因型不同的TNFR1+/+、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为实验动物,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TNFR1+/+)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荷瘤TNFR1+/-C57BL/6小鼠和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在美法仑(7.5mg/kg)治疗后的1周内,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肿瘤消退的速度基本相同。在随后的2月内,荷瘤TNFR1+/+和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逐渐消退、肿瘤治愈;而多数荷瘤TNFR1-/-C57BL/6小鼠的肿瘤结节缩小后又再次出现并逐渐长大、肿瘤复发。结论TNFα与美法仑治愈肿瘤的过程密切相关,其中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与荷瘤小鼠TNFR1的表达无关,但在美法仑治疗后,机体预防或避免肿瘤复发方面需要TNFR1在机体细胞的表达,而不是在肿瘤细胞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美法仑 C57BL/6小鼠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NF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五谷虫促进创面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振 刁云鹏 +1 位作者 王寿宇 吕德成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4期761-763,I0014,共4页
目的:研究中药五谷虫对大鼠背部急性创面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于SD大鼠背部制作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A组(实验组)每个创面外敷五谷虫0.3 g;B组(阴性对照组)每个创面外敷凡士林0.3 g;C组(阳性对照组)每个创面外敷京... 目的:研究中药五谷虫对大鼠背部急性创面愈合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于SD大鼠背部制作急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A组(实验组)每个创面外敷五谷虫0.3 g;B组(阴性对照组)每个创面外敷凡士林0.3 g;C组(阳性对照组)每个创面外敷京万红软膏0.3 g。于造模后第1,3,7,10和14 d定量分析创面愈合率,HE染色观察创面愈合质量,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创伤后第7 d和第10 d,A组和C组的愈合率比B组高(P<0.05),且愈合质量高。创伤后第3 d,各组创面可见VEGF蛋白表达,且A组和C组的表达高于B组,A组的表达高于C组(P<0.05)。其它时间点各组VEGF蛋白表达未见差异。结论:五谷虫可以促进大鼠背部急性创面愈合,并且促进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谷虫 创面愈合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血管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荷EL4肿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美法仑抑瘤作用免疫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2 位作者 舒晓宏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5-238,共4页
目的:建立荷小鼠淋巴瘤EL4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其裸鼠模型,探讨美法仑(melphalan)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于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后12d,... 目的:建立荷小鼠淋巴瘤EL4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其裸鼠模型,探讨美法仑(melphalan)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于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瘤细胞后12d,经腹腔给荷瘤小鼠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美法仑,找出美法仑可发挥最大的抑瘤作用,并能致使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使用剂量。然后再给野生型C57BL/6小鼠及其裸鼠(遗传背景相同)皮下同时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两种荷瘤小鼠模型。同样于接种瘤细胞后12d,经腹腔给两种荷瘤小鼠模型均注射可使野生型C57BL/6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低剂量的美法仑,以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观察在T淋巴细胞缺陷的裸鼠体内美法仑的抑瘤作用。结果:注射7.5mg/kg美法仑治疗后,免疫功能正常的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的肿瘤消退;而荷瘤C57BL/6裸鼠的肿瘤仍继续生长。结论: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淋巴瘤EL4小鼠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其作用的发挥需要T淋巴细胞的参与,可能与T细胞的杀伤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美法仑 C57BL/6小鼠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槲皮素PLGA-TPGS纳米粒处方筛选及体外稳定性 被引量:7
18
作者 徐红 高萌 +5 位作者 关欣 董浩 董仁超 丛中笑 张成鸿 田燕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5-350,共6页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 目的采用正交实验法筛选制备槲皮素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PLGATPGS)纳米粒(QPTN)的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对QPTN进行体外稳定性考察。方法采用单一因素方法分别考察主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乳化剂TPGS溶液浓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对QPTN粒径、载药量、包封率的影响。在单一因素实验基础上通过正交实验筛选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并制备6批QPTN。通过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考察其中3批QPTN的体外稳定性。结果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及工艺是槲皮素与载体比例为3∶10,TPGS溶液的浓度为0.05%,超声功率为200 W时超声6 min。在该条件下制备6批QPTN的平均粒径、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155.4±2.7)nm、(21.6±1.5)%和(93.7±2.9)%。体外稳定性实验中,QPTN在影响因素、加速、长期实验条件下稳定性良好。结论确定了制备QPTN的最佳处方和工艺,自制QPTN粒径较小,载药量和包封率较高,体外显示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纳米粒 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维生素E聚乙二醇1000琥珀酸酯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疗治愈荷瘤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氟尿嘧啶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3 位作者 舒晓宏 李明霞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10-1013,共4页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 目的:建立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模型,探讨5-氟尿嘧啶(5-FU)抑瘤作用的免疫机制。方法:给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荷EL4肿瘤的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荷瘤小鼠腹腔单次注射不同剂量的5-FU,找出5-FU可发挥最大的抑瘤作用、并能致使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的最小使用剂量。遗传背景相同的野生型C57BL/6小鼠及C57BL/6裸鼠同时皮下接种小鼠淋巴瘤EL4细胞,建立两种荷瘤小鼠模型。接种瘤细胞后12d,两种荷瘤小鼠腹腔内同时注射可使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肿瘤消退不再复发5-FU的最低剂量,以正常野生型C57BL/6小鼠为对照,观察5-FU对T淋巴细胞缺陷裸鼠的抑瘤作用。结果:以75mg/kg5-FU治疗1周后,两种荷瘤小鼠的肿瘤以相同的速率缩小直至消失。但在5-FU治疗2周后,T淋巴细胞缺陷的C57BL/6裸鼠肿瘤复发,而免疫功能正常的野生型C57BL/6小鼠肿瘤治愈。结论:单一剂量的5-FU对荷淋巴瘤EL4小鼠具有明显的近期治疗效果,5-FU抑瘤作用的发挥不需要T细胞参与;但5-FU抗肿瘤作用的远期疗效与机体T淋巴细胞功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L4细胞 5-氟尿嘧啶(5-FU) C57BL/6小鼠 T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法仑体内的抗肿瘤作用与IFN-γ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墨林 李传刚 +2 位作者 舒晓宏 贾玉杰 秦志海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4-596,共3页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疗效与IFNγ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为模型,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 目的:探讨单一剂量的美法仑对荷瘤野生型C57BL/6小鼠的疗效与IFNγ的关系。方法:以3种遗传背景相同、基因型不同的IFNγ+/+、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为模型,皮下接种数量相同的小鼠淋巴瘤EL4细胞。接种瘤细胞后12d,给基因型不同的各组荷瘤小鼠腹腔内单次注射7.5mg/kg的美法仑。以野生型C57BL/6荷瘤小鼠(IFNγ+/+)为对照,观察美法仑对IFNγ+/-C57BL/6荷瘤小鼠和IFNγ-/-C57BL/6荷瘤小鼠的治疗效应。结果:7.5mg/kg的美法仑单次腹腔内注射治疗后,可使IFNγ+/+和IFNγ+/-C57BL/6小鼠的肿瘤完全消退并治愈,而对IFNγ-/-荷瘤C57BL/6小鼠无治疗作用。结论:IFNγ与美法仑化疗的效果密切相关,即美法仑的抗肿瘤作用需要IFNγ参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EIA细胞 美法仑 C57BL/6小鼠 IFN-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