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程一櫂 施广霞 +3 位作者 钱振超 薛宝华 关汝明 傅体辉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07-212,共6页
用615系小鼠及其同基因型L615白血病为模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1)转输不同遗传背景供鼠正常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预防(AIP)效应和规律;(2)正常及免疫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治疗(AIP)和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ACIT)效应,并分析了体外非特异性激... 用615系小鼠及其同基因型L615白血病为模型,比较系统地研究了(1)转输不同遗传背景供鼠正常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预防(AIP)效应和规律;(2)正常及免疫脾细胞的继承性免疫治疗(AIP)和继承性化学-免疫治疗(ACIT)效应,并分析了体外非特异性激活的、体内L615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和体外再致敏的脾细胞的抗瘤效应与机制,这些研究为临床开展肿瘤的继承性细胞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细胞免疫治疗 脾细胞 正常 体外 实验研究 致敏 遗传背景 特异性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的空间异质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茹莉媛 郭微 余文丹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79-687,共9页
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结合,二者相互作用可激活T细胞的负性调节信号,并抑制其活化与增殖,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PD-L1除存在于肿瘤细胞膜上,还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和... 肿瘤细胞表面表达的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可与T细胞表面的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结合,二者相互作用可激活T细胞的负性调节信号,并抑制其活化与增殖,从而促进肿瘤细胞的免疫逃逸。PD-L1除存在于肿瘤细胞膜上,还分布于细胞核、细胞质和外泌体中。不同空间分布的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功能存在差异,而PD-L1在肿瘤细胞中的动态转变和空间异质性表达是其抗体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本文介绍PD-L1的空间异质性,综述肿瘤细胞中PD-L1动态转变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基于PD-L1抗体的肿瘤治疗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细胞 程序性死亡配体1 空间异质性 外泌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AK细胞介导的MHC非限制性溶瘤作用机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施广霞 程一櫂 +2 位作者 郭连英 王艳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211-213,共3页
本研究表明体外激活扩增的CD_3AK细胞可以MHC非限制性方式杀伤MHC I类抗原阴性NK敏感的K562细胞和MHC I类抗原阴性NK不敏感的Daudi细胞,杀瘤机制与诱导靶细胞坏死和/或凋亡有关。
关键词 CD3AK细胞 介导 MHC非限制性溶瘤 作用机制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或/和热休克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金梅 胡景慧 +2 位作者 吴志华 朴花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33-133,共1页
关键词 榄香烯 热休克 肿瘤细胞 影响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的实验研究Ⅲ CD3AK与常规LAK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1
5
作者 施广霞 程一櫂 +2 位作者 郭连英 王艳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8-268,共1页
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是用抗CD3单抗(Anti-monoclonal antibody,Anti-CD3 mAb)激活的一类杀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在CD3AK诱生扩增过程中除抗CD3... 抗CD3单抗激活的杀伤细胞(Anti-CD3 monoclonal anti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是用抗CD3单抗(Anti-monoclonal antibody,Anti-CD3 mAb)激活的一类杀伤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和细胞毒活性。在CD3AK诱生扩增过程中除抗CD3单抗外也需要rIL-2作为生长因子,这就提出一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抗 CD3AK RIL-2 共刺激 LAK细胞 扩增 杀伤细胞 增殖能力 生长因子 激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 被引量:6
6
作者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44-246,共3页
前言:研究简史与近况 一、细胞凋亡:(一)凋亡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凋亡(apoptosis)是有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启动其自身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而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其基本特征为:胞质紧缩,核染色质凝聚,胞膜起泡(z... 前言:研究简史与近况 一、细胞凋亡:(一)凋亡的概念与基本特征:凋亡(apoptosis)是有核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启动其自身内部机制,主要通过内源性DNA内切酶的激活而发生的细胞死亡过程。其基本特征为:胞质紧缩,核染色质凝聚,胞膜起泡(zeiosis),细胞碎裂成膜包绕的凋亡小体(apoptotic body)。DNA在核小体之间断裂成以180~200bp为最小单位的多重片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治疗 细胞凋亡 有核细胞 近况 细胞死亡 凋亡小体 研究简史 DNA 核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2
7
作者 卞兴 徐茂义 田朋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23期125-127,共3页
小细胞肺癌代表了肺癌中最恶性的类型,是一类预后差并且治疗方案有限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不到7%,近年来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化学疗法加上放射疗法。利用基因组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癌基因驱动着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鉴于... 小细胞肺癌代表了肺癌中最恶性的类型,是一类预后差并且治疗方案有限的疾病,其5年生存率不到7%,近年来的标准治疗方案主要为化学疗法加上放射疗法。利用基因组分析技术,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重要的癌基因驱动着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鉴于此,小细胞肺癌的发生、发展、转移以及耐药的分子机制需要更深层次的了解,以便为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提供有效的靶标。探讨了小细胞肺癌的靶向治疗研究进展以及未来亟需解决的问题,从而为临床治疗小细胞肺癌提供可靠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苗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钱振超 王大庆 +2 位作者 金成钢 乔健 刘金友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20-126,共7页
围绕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揽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0)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 围绕中药莪术及其有效成分β-榄香烯的抗癌作用与原理的研究,用多种小鼠可移植性瘤株,比较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药(莪术油、β-揽香烯等)、化学药品(MMC、戊二醛等)、放射能(^(60)Co、X线等)及/或病毒(痘苗病毒、新城鸡瘟病毒)等处理的肿瘤细胞疫苗或其膜组分(Mfr)的主动免疫防治效应及其规律和机制,获得了明显的可重复的阳性结果,解决了有关瘤苗制备、保存和使用方法等一系列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瘤苗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中药 实验研究 莪术油 Β-榄香烯 新城鸡瘟病毒 组分 制备 戊二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的实验研究Ⅴ CD3AK介导的MHC非限制性溶瘤作用的机制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施广霞 钱振超 +2 位作者 程一櫂 郭连英 王艳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9-269,共1页
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抗原缺失是一些肿瘤细胞逃逸抗原特异性CTL攻击的重要机制。CTL能否通过MHC非限制性,MHC Ⅰ类非依赖性机制杀伤肿瘤细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们用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诱导的CD3AK... MHC(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Ⅰ类抗原缺失是一些肿瘤细胞逃逸抗原特异性CTL攻击的重要机制。CTL能否通过MHC非限制性,MHC Ⅰ类非依赖性机制杀伤肿瘤细胞是值得深入探讨的。我们用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诱导的CD3AK作为效应细胞,研究了CD3AK对两株MHC Ⅰ类阴性肿瘤细胞株K562和Daudi杀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HC CD3AK RIL-2 共刺激 抗CD3单抗 CTL 介导 扩增 抗原特异性 K56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有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0
作者 周庆 郝璐 周泽强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3期83-87,共5页
固有免疫系统模式识别样受体中的Toll样受体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胞外区包含数量各异的亮氨酸富集重复片段结构域,胞内区则由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相似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激活免疫细胞应答,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 固有免疫系统模式识别样受体中的Toll样受体属于I型跨膜糖蛋白,胞外区包含数量各异的亮氨酸富集重复片段结构域,胞内区则由与白细胞介素-1受体结构相似的信号传导结构域组成,能识别侵入体内的异物,激活免疫细胞应答,在固有免疫系统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介绍了多种Toll样受体结构特征和相关配体活化机制,并对靶向Toll样受体的特效药物的研究进行了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有免疫 受体配体 信号传导 靶向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的实验研究Ⅳ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导的PBL增殖与凋亡共存现象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广霞 程一櫂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8-269,共2页
抗CD3单抗TCR/CD3复合物中的CD3分子相互作用,通过信号传导系统引起T细胞功能的不同变化,如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诱导无反应性(unresponsiveness)和细胞凋亡。但抗CD3单抗这几种性质不同,看似矛盾的作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规律是值... 抗CD3单抗TCR/CD3复合物中的CD3分子相互作用,通过信号传导系统引起T细胞功能的不同变化,如诱导T细胞活化增殖,诱导无反应性(unresponsiveness)和细胞凋亡。但抗CD3单抗这几种性质不同,看似矛盾的作用之间有何内在联系及规律是值得深入探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CD3单抗 诱导 增殖 RIL-2 共刺激 CD3AK 凋亡 分子相互作用 扩增 共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_3AK细胞与LAK细胞的比较 被引量:8
12
作者 施广霞 程一 +2 位作者 郭连英 王艳 钱振超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837-840,共4页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诱生扩增的CD3AK与用等量rIL-2诱生扩增的LAK间有明显差异:1)扩增倍数和细胞毒活性强度及其动态学不同:在诱生初期,CD3AK细胞数下降,细胞扩增倍数低于LAK(0.83对1....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法诱生扩增的CD3AK与用等量rIL-2诱生扩增的LAK间有明显差异:1)扩增倍数和细胞毒活性强度及其动态学不同:在诱生初期,CD3AK细胞数下降,细胞扩增倍数低于LAK(0.83对1.7,P<0.01);对K562的细胞毒活性低于LAK(38%对43.9%,P>0.05),诱生8天后CD3AK的扩增倍数和细胞毒活性都上升并超过LAK(5.13对1.4,P<0.01;49.4%对26%,P<0.05)。2)细胞表型不同:CD3AK中T细胞较多,LAK细胞中NK表型细胞百分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3AK细胞 LAK细胞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的实验研究Ⅰ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对PBMC的激活作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施广霞 程一櫂 +2 位作者 郭连英 王艳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7-267,共1页
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cells,PBMC)可诱导其增殖、活化、分化为具有杀瘤活性的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 (Anti CD3 monoclcnal any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 本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eleacells,PBMC)可诱导其增殖、活化、分化为具有杀瘤活性的抗CD3单克隆抗体激活的杀伤细胞 (Anti CD3 monoclcnal anybody activated killer cells.CD3AK)。(1)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可诱导PBMC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共刺激 PBMC 抗CD3单抗 CD3AK 增殖 诱导 激活作用 扩增 分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人CD3AK的实验研究Ⅱ CD3AK的免疫生物学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施广霞 程一櫂 +3 位作者 郭连英 王艳 于丽华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267-268,共2页
本实验采用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激活的细胞分类器(FACS)分析了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的人CD3AK的免疫生物学特征。经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异型性明显,有些体积增大... 本实验采用倒置显微镜、光学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和荧光激活的细胞分类器(FACS)分析了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诱生扩增的人CD3AK的免疫生物学特征。经抗CD3单抗和rIL-2共刺激后细胞形态学发生明显的变化,细胞异型性明显,有些体积增大,呈圆形或不规则形,往往形成集落:有些细胞体积变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IL-2 共刺激 抗CD3单抗 CD3AK 免疫生物学 扩增 实验研究 细胞体积 异型 荧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生物治疗的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5
作者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1期6-14,共9页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Biotherapy)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现代肿瘤学、免疫学理论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尽管肿瘤生物治疗总的说来当前尚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它... 以肿瘤免疫治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生物治疗(Biotherapy)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特别是在现代肿瘤学、免疫学理论和生物技术飞速发展的推动下,已显示出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尽管肿瘤生物治疗总的说来当前尚处于实验研究和临床试验阶段,它还是一种手术、化疗、放疗的辅助性抗癌疗法;但它本质上是一种生理性的、着眼于调动机体抗癌能力的、比较理想的新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生物治疗 免疫治疗 免疫调节剂
全文增补中
褪黑素调节肺动脉高压的作用与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睿 潘进进 +1 位作者 李华 袁予辉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1年第4期444-448,共5页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心肺功能障碍疾病,以代偿性肺动脉压力升高和持续进展性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死亡率高,尚无治愈手段。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腺分泌的小分子激素,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其抑制肺动脉血... 肺动脉高压是一种严重的进行性心肺功能障碍疾病,以代偿性肺动脉压力升高和持续进展性肺血管阻力升高为特征,最终导致右心衰竭,死亡率高,尚无治愈手段。褪黑素是一种主要由松果体腺分泌的小分子激素,具有多器官保护作用,其抑制肺动脉血管重构,降低肺动脉压力的作用近年来备受学者广泛关注。本文针对褪黑素在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褪黑素 肺动脉高压 抗炎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TNF-α在小鼠Con A-LAK细胞介导的MHC非限制性杀瘤效应中的作用
17
作者 赵亚莉 施广霞 +2 位作者 郭连英 钱振超 张晨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65-268,共4页
本文研究Con A预刺激小鼠LAK细胞(Con A-LAK)的体外杀瘤活性,探讨膜TNF-α在其杀瘤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on A-LAK可杀伤NK敏感的YAC-1、TNF敏感的L929及H-2低/无表达的HCa-F等肿瘤靶细胞;其杀瘤作用主要是直接杀伤,而效应细胞表面配... 本文研究Con A预刺激小鼠LAK细胞(Con A-LAK)的体外杀瘤活性,探讨膜TNF-α在其杀瘤效应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on A-LAK可杀伤NK敏感的YAC-1、TNF敏感的L929及H-2低/无表达的HCa-F等肿瘤靶细胞;其杀瘤作用主要是直接杀伤,而效应细胞表面配体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相互作用介导的非分泌途径起着重要的作用;Con A-LAK表达膜TNF-α,后者参与杀伤TNF敏感的肿瘤靶细胞,可能是介导MHC非限制性、抗原非特异性杀瘤效应的重要效应分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K细胞 MHC 杀瘤作用 肿瘤坏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的乙型肝炎血清代谢标志物的探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侯玉洁 祝文君 +3 位作者 陈长功 王彦 段志军 阎超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83-388,共6页
探索了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代谢组的差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收集乙肝患者30例、健康对照35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研究平台,应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然后通过变量重要性因子、... 探索了乙型肝炎患者和健康人血清代谢组的差异,寻找与疾病相关的潜在标志物。收集乙肝患者30例、健康对照35例,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作为研究平台,应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进行模式识别,然后通过变量重要性因子、非参数检验,结合数据库检索筛选鉴定有差异的代谢物。确认10个代谢物存在显著差异,其中柠檬酸、乌头酸、谷氨酰胺、N,N-二甲基甘氨酸、丙二酸与乙型肝炎患者组的相关性较好,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5,具有较好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因此这5个代谢物能够作为潜在的区分乙型肝炎患者和正常人的血清小分子标志物,有助于进一步了解病理机制,确定治疗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 潜在标志物 乙型肝炎 代谢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织创新双核模型理论述评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思荔 董大海 +1 位作者 严瑾 李洁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4-160,共7页
组织创新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选取组织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双核模型,从双核模型的定义、测量、双核模型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以及调节变量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 组织创新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热点。选取组织创新中最具代表性的创新双核模型,从双核模型的定义、测量、双核模型的前因变量、结果变量以及调节变量5个方面,对国内外已有文献进行了综述,并对研究现状进行了评析,在此基础上对今后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创新 双核模型 组织绩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聚果糖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4
20
作者 李瑶 王国盼 +4 位作者 郝占西 黄娟 高船舟 黄金莉 李华军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5期150-157,共8页
为探究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50只雄性5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组通过食用高脂饲料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 为探究低聚果糖(fructooligosaccharides,FOS)对C57BL/6小鼠肥胖预防及其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将50只雄性5周龄C57BL/6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食用正常饲料,其他组通过食用高脂饲料构建肥胖模型,正常组、模型组灌胃给予生理盐水,实验组灌胃给予高、低剂量的FOS,阳性对照组灌胃给予奥利司他,实验进行6周。采用高通量16S rRNA基因扩增测序、酶联免疫吸附测试等方法,分析FOS对C57BL/6小鼠的肥胖预防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高、低剂量FOS都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Lee’s指数、附睾脂肪指数(P<0.05),并显著升高了肥胖模型小鼠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浓度(P<0.05);高剂量FOS显著降低了肥胖模型小鼠的体质量增量及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水平(P<0.05)。在肠道菌群方面,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的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拟杆菌门(Bacteroidota)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FOS干预组小鼠肠道菌群得到一定恢复,菌群组成与正常组趋近。综上,FOS可控制小鼠肥胖,改善其肠道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聚果糖 肥胖 益生元 肠道菌群 内毒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