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耳传声数值模型 被引量:42
1
作者 刘迎曦 李生 孙秀珍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3,共7页
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杂结构及边界约束.通过鼓膜和镫骨底板位移模拟结果和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说明了本数值模型是可信... 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杂结构及边界约束.通过鼓膜和镫骨底板位移模拟结果和文献实验数据的比较,说明了本数值模型是可信的.利用模型进行了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声固耦合分析,研究了外耳道、镫砧关节和内耳液体对传声机制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人耳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研究其声学力学特性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力学 有限元模型 声压增益 声固耦合 听骨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内耳前庭系统膜迷路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2
作者 沈双 孙秀珍 刘迎曦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15-421,共7页
基于健康志愿者右侧颞骨完整的组织切片数据,将人内耳前庭系统膜迷路内内淋巴液描述成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将位于膜迷路壶腹端的平衡感受器壶腹嵴视为大变形线弹性材料,数值模拟人在立位转身、回顾时膜迷路内复杂的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内... 基于健康志愿者右侧颞骨完整的组织切片数据,将人内耳前庭系统膜迷路内内淋巴液描述成不可压缩牛顿流体,将位于膜迷路壶腹端的平衡感受器壶腹嵴视为大变形线弹性材料,数值模拟人在立位转身、回顾时膜迷路内复杂的流固耦合作用,建立了内耳前庭系统膜迷路的三维有限元生物力学模型,分别得到不同旋转速度激励内淋巴液的压强场和壶腹嵴的位移场.研究结果有助于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定量分析人在旋转时前庭膜迷路内内淋巴液和壶腹嵴相互作用的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耳 前庭系统膜迷路 三维有限元模型 旋转速度激励 流固耦合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耳鼓膜穿孔对中耳传声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7
3
作者 孙秀珍 李生 刘迎曦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102-1106,共5页
鼓膜穿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中耳疾病,其对人中耳传声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全面的研究。本文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中耳腔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 鼓膜穿孔是一种非常普遍的中耳疾病,其对人中耳传声的影响并没有得到很全面的研究。本文根据健康志愿者(右耳)完整的CT数据,建立了包括外耳道、鼓膜、听骨链、中耳韧带/肌肉、中耳腔以及内耳液体在内的有限元模型,真实完整地再现了其复杂结构及边界约束。利用模型进行了外耳、中耳和内耳的声固耦合分析,研究了鼓膜穿孔位置和穿孔大小对中耳传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了本文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研究鼓膜穿孔对中耳系统传声的影响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元模型 耳力学 声固耦合 鼓膜穿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人中耳内边界参数识别 被引量:2
4
作者 刘迎曦 李生 孙秀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6期414-417,共4页
目的建立识别中耳内边界的方法。方法利用CT获取耳部结构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Matlab建立神经网络识别程序。结果利用数值模型在鼓膜外侧施加105dB声压,进行谐响应分析获取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成熟的网络识别了中耳内边界参数。结论数值识... 目的建立识别中耳内边界的方法。方法利用CT获取耳部结构并建立数值模型;利用Matlab建立神经网络识别程序。结果利用数值模型在鼓膜外侧施加105dB声压,进行谐响应分析获取训练样本;利用训练成熟的网络识别了中耳内边界参数。结论数值识别结果表明,所建的中耳内边界参数识别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精度和较快的收敛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中耳 数值模型 内边界条件 参数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弦旋转速度激励人内耳前庭系统膜迷路流固耦合数值模拟 被引量:1
5
作者 沈双 刘迎曦 孙秀珍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2009年第S1期147-148,共2页
关键词 数值模拟 壶腹嵴 前庭系统 膜迷路 旋转速度 膜半规管 内耳 正弦 身体平衡 流固耦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人咽腔气体流场数值模拟 被引量:4
6
作者 刘迎曦 于驰 +3 位作者 孙秀珍 于申 张军 王吉喆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17-321,共5页
为研究人体咽腔内的气体流动状况,基于10名志愿者的螺旋CT医学图像,应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咽腔进行三维重建,并采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体积法两种数值方法对志愿者吸气过程中咽腔中的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所建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 为研究人体咽腔内的气体流动状况,基于10名志愿者的螺旋CT医学图像,应用表面重建的方法对人咽腔进行三维重建,并采用有限单元法和有限体积法两种数值方法对志愿者吸气过程中咽腔中的气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及分析.所建模型较真实地反映了咽腔实际解剖结构形态,有限单元法和有限体积法两种数值模拟方法计算结果相近,从数值模拟结果可以得到人体呼吸过程中气体流场在咽腔内压力与速度的分布规律.本研究对吸气时人咽腔中气体流动特性、临床上咽腔解剖结构相关疾病的诊断及发病机理等问题深入探讨具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腔 三维重建 气体流场数值模拟 有限单元法 有限体积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