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吸烟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紧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预后影响的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孙宇姣 姜大明 +5 位作者 张波 孙洋 高远 李玉泽 于海杰 齐国先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6期2996-2999,3002,共5页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不同的吸烟状况是否影响其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 目的评估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ASTEMI)接受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不同的吸烟状况是否影响其结局。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的队列研究。连续选取2009年5月—2010年5月辽宁省20家医院的ASTEMI患者。根据吸烟状况分为吸烟组和不吸烟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及住院时的一般状况、住院及随访期间的治疗情况。主要观察终点及次要终点是随访结束(远期)及住院期间(近期)的全因死亡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对生存曲线进行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预测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402例患者入选,吸烟组228例,不吸烟组174例,吸烟率为56.7%。吸烟组的年龄小于不吸烟组〔(56.47±10.90)岁vs.(64.86±11.97)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吸烟组的男性比例高于不吸烟组(94.7%vs.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吸烟组的心肌梗死病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吸烟组(P<0.05)。不吸烟组3支病变多于吸烟组,1支病变少于吸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两组的近期及远期病死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1%vs.5.7%,4.8%vs.8.0%,均P=0.19)。两组近期及远期的累积生存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3,P=0.08)。年龄〔HR=1.118,95%CI(1.069,1.168),P<0.001〕、体质指数〔HR=1.113,95%CI(1.107,1.219),P=0.02〕、吸烟〔HR=3.549,95%CI(1.305,9.650),P=0.01〕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在ASTEMI接受PCI治疗的患者中,吸烟者更年轻、并发症少及病变轻,但吸烟者的近期及远期预后与不吸烟者间无统计学差异;年龄、体质指数及吸烟是影响ASTEMI接受PCI治疗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烟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中心脏记忆现象的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树龙 范婷婷 +5 位作者 杨延宗 林治湖 李世军 夏云龙 杨东辉 王莹琦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8-20,共3页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 目的 :对房室旁路射频导管消融术 (以下简称消融术 )前后 T波改变进行分析 ,以揭示影响 T波改变的因素。  方法 :选择资料完整的显性房室旁路患者 12 0例 ,隐匿房室旁路 10 0例 ,所有患者均为单支房室旁路 ,术中旁路均阻断成功 ,男性 170例 ,女性 5 0例 ,年龄 8~ 72 (平均 36± 13)岁 ,均有术前及术后即刻同步十二导联心电图 ,显性房室旁路预激程度足够充分 (预激波清晰 ,QRS波时限大于 10 0 ms)。按常规旁路消融方法 ,计算不同部位的显性及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百分率 ,比较不同部位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比较显性与隐匿房室旁路消融术前后发生 T波改变的差异性。  结果 :不同部位的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无显著差异 (右后侧壁 10 0 % ,右后间隔 10 0 % ,右侧其它部位 93% ,左后间隔 10 0 % ,左侧其它部位 90 % ,P>0 .0 5 ) ,显性房室旁路与隐匿房室旁路 (左侧隐匿房室旁路 2 % ,右侧隐匿房室旁路 2 0 % )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 (P<0 .0 1)。  结论 :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是由于心脏记忆所致 ,与旁路部位、心肌损伤及自主神经功能变化无关 ,冠状动脉缺血不是显性房室旁路消融术后发生 T波改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记忆 预激综合征 房室旁路 射频导管消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对三尖瓣下移畸形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评价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丛涛 王珂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6年第5期368-370,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nomaly)的准确性和对术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8例行Ebstein anomaly手术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同时评价三尖瓣下移的程度、瓣叶发育情况及活动度、房化右心室的大小、三...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诊断三尖瓣下移畸形(Ebstein anomaly)的准确性和对术后近期疗效的评价。方法8例行Ebstein anomaly手术的患者,术前均经超声心动图明确诊断,同时评价三尖瓣下移的程度、瓣叶发育情况及活动度、房化右心室的大小、三尖瓣反流程度及右心室功能等指标。术后随访和比较超声心动图变化及评价手术疗效。结果8例患者均有隔叶下移,三尖瓣环扩张和前叶发育异常并活动受限,伴后叶下移5例,三尖瓣中度以上反流6例,右心室功能减低1例,房化右心室大小为37mm×18mm^54mm×34mm。术中所见与术前检查基本一致。术后3~6个月进行超声心动图随访。结果显示:5例房化右心室基本消失,三尖瓣瓣叶基本回复到正常位置,3例房化右心室较前明显缩小,6例三尖瓣反流消失,所有患者三尖瓣环均明显缩小,右心室功能均正常。结论超声心动图对Ebstein anomaly术前诊断及术后疗效的评价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描记术 三尖瓣下移畸形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组织多普勒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右心功能
4
作者 范书英 王珂 张妍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2年第3期189-190,共2页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谱勒技术 (TDI)结合 M型超声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WMI)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0例 ,AIWMI2 0例 ,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 ,采用 M超记录三尖瓣环右心室游离壁处运动曲线 ,测量右心室收缩期、舒... 目的 应用心肌组织多谱勒技术 (TDI)结合 M型超声评价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WMI)患者右心室整体功能。方法 正常对照组 2 0例 ,AIWMI2 0例 ,在标准心尖四腔心切面 ,采用 M超记录三尖瓣环右心室游离壁处运动曲线 ,测量右心室收缩期、舒张早期与晚期最大运动幅度 (SD、DED、DAD)及其平均速度 (SV、DEV、DAV ) ,求出舒张早期和舒张晚期最大运动幅度比值 (DED/ DAD)。应用 TDI技术测量上述各期峰值运动速度 (Sm、Em和 Am ) ,求出舒张早期峰值运动速度 (Em)和舒张晚期峰值运动速度 (Am )的比值 (Em / Am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 ,AIWMI组 SD、DED、SV、DEV、DED/ DAD均显著降低 ,Sm、Em及 Em/ Am比值也显著降低。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右心功能 心肌组织多普勒技术 右心室整体功能 TDI 超声评价 AIWM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继发性高血压:当前的困惑与争议 被引量:5
5
作者 蒋雄京 唐礼江 +1 位作者 姜一农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876-880,共5页
当前多数高血压指南推荐在建立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前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但在临床实践中执行很差,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未查找高血压的原因,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被明显低估。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原因是关键,因为及时诊断可更好控制或治愈... 当前多数高血压指南推荐在建立原发性高血压诊断前需排除继发性高血压,但在临床实践中执行很差,大多数高血压患者并未查找高血压的原因,导致继发性高血压的患病率被明显低估。早期发现高血压的原因是关键,因为及时诊断可更好控制或治愈这种高血压。本文扼要介绍了当前继发性高血压在定义、患病率、筛查等方面面临的争议和挑战,以便进一步提高认识和指导临床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高血压 定义 筛查 争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6
作者 董一飞 张英 +1 位作者 董徽 蒋雄京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794-798,共5页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是继发性高血压常见的原因之一,对靶器官损害往往比原发性高血压更为严重,预后更差。因此,对该病作出早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至关重要。研究已发现降低该病患者血浆醛固酮水平比拮抗醛固酮受体的治疗策略更符合病理生理逻辑,临床获益更大。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SAAE)使部分肾上腺组织坏死,达到降低醛固酮水平的一种微创方法,近十几年来我国开始探索用这种方法治疗PA。本文对SAAE治疗PA进行了汇总分析,就其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经皮选择性肾上腺动脉栓塞 肾上腺醛固酮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犬不同血管搭桥方法及搭桥血管内流场的计算机数值模拟 被引量:1
7
作者 徐在品 赵伟 +10 位作者 孙安强 邓小燕 樊瑜波 王清宇 王定坤 高俊波 罗鹏 彭尧 吕瑜环 马喆 王珂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1期142-147,共6页
目的血管搭桥术后的内膜增生往往导致手术失败,而内膜增生与搭桥血管内的流场密切相关,为改善搭桥血管中的流场结构,作者设计了偏心搭桥手术方法,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索偏心搭桥和传统搭桥血管中流场的变化,为血管搭桥方法提供优... 目的血管搭桥术后的内膜增生往往导致手术失败,而内膜增生与搭桥血管内的流场密切相关,为改善搭桥血管中的流场结构,作者设计了偏心搭桥手术方法,利用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探索偏心搭桥和传统搭桥血管中流场的变化,为血管搭桥方法提供优化设计方案。方法16只犬随机分为偏心搭桥组和传统搭桥组进行血管搭桥,测定搭桥前后血管几何数据,搭桥后近心端及远心端吻合口血流量和血压。按测定的血管几何数据,FLUENT 6.2模拟搭桥血管内的流场。结果偏心搭桥近心端和远心端吻合口不在同一平面。传统搭桥中,主体动脉远心端吻合口对应面处存在一个较低壁面剪切应力(WSS)区域及流体停滞点,离脚跟较近的一部分流体会形成涡漩,血流进入主体动脉后,还会表现出迪恩涡二次流;偏心搭桥中,主体动脉吻合口对应面上的低WSS区域和流体停滞点消失,血流接触到吻合口底面后,以切向旋转的方式改变其流动方向,不会形成涡漩,且当血流进入主体动脉后,立即发生螺旋流态且能持续很长一段。结论偏心搭桥能够产生血液旋动流,显著增加远心端血流量、提高W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搭桥术 计算机数值模拟 流场 壁面剪切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