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BL教学模式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的运用与展望 被引量:3
1
作者 李骢 张彩华 +3 位作者 贾玉红 赵赫男 徐婷婷 贾玉杰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896-1896,共1页
国际医学教育模式目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设想。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 国际医学教育模式目前已发生了很大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了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引入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的设想。病理生理学是一门沟通临床医学与基础医学的"桥梁"性学科,目前我校的病理生理学教学仍沿袭以教师课堂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由于病理生理学内容抽象,学生深感难理解。因此,找到适合病理生理学特点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务之急。PBL教学模式与传统医学教育方法相比,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和团队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病理生理学教学过程中,包含有大量的逻辑推理内容,PBL教学恰恰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中心、教师为引导的一种教学模式,与其它基础学科相比,病理生理学在应用PBL教学模式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进行PBL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出更适合我校病理生理教学改革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理生理学 临床医学 基础医学 疾病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淀粉样前体蛋白生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9
2
作者 吴琼 温咪咪 +2 位作者 李娜 姜春艳 李韶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03-107,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se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是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Aβ的过量产生和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Aβ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ase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肽(βamyloid,Aβ)为主要成分的老年斑是脑内的主要病理改变,因此Aβ的过量产生和沉积是AD主要发病机制。Aβ主要由淀粉样前体蛋白(amyloid precursor protein,APP)经β和γ分泌酶异常剪切产生,APP表达增加被认为是AD的风险因素之一,目前关于AP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作为Aβ的前体如何剪切及在AD发病中的作用,而对APP的生理功能关注较少。近年研究发现APP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APP缺失可以影响学习记忆,这与其剪切及Aβ的产生均无关。APP广泛表达于多种器官和组织,生理功能具有多样性,因此了解APP的生理功能将为AD发病机制的研究与治疗干预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淀粉样前体蛋白 生理功能 阿尔茨海默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枢镇痛药物作用于相关脑区的药理学功能磁共振成像
3
作者 伍建林 田明 +3 位作者 张清 张竞文 谭小新 孙长凯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1-55,共5页
目的采用药理学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phfMRI)研究鼻喷给药途径下中枢镇痛药物激活人脑的功能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18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试验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行为学试验中记录受试者主观感受及药物作用时间,两周后行正式f... 目的采用药理学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phfMRI)研究鼻喷给药途径下中枢镇痛药物激活人脑的功能部位及作用机制。方法18名右利手健康志愿者。试验药物为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行为学试验中记录受试者主观感受及药物作用时间,两周后行正式fMRI检查。采用组块设计,试验任务分两次EPI扫描(鼻喷药后7min和25min),共完成143次扫描。EPI扫描时给予试验者手背痛刺激。试验数据采用Matlab6.5及SPM2等软件行后处理获得脑功能图像。结果①该药起效作用时间集中在鼻喷药后15~35min,与酒石酸布托啡诺药时曲线相近。②该药作用于人脑受体分布的相关激活脑区主要位于:皮层区:额叶(眶额回、额内上回、额上回)、颞叶(脑岛、颞中回、颞下回)、顶叶(楔前回)、边缘系统(扣带前回、扣带中回、海马、海马旁回)等;皮层下区(苍白球);小脑(小脑皮层6~9区、小脑脚、小脑蚓部)。③多数受试者第二阶段激活脑区数量与程度强于第一阶段(P<0.01)。结论phfMRI观察和研究经鼻腔给药后脑功能激活区及其机制是可行的。酒石酸布托啡诺鼻喷剂脑功能试验验证了人脑中枢神经系统阿片受体主要分布区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镇痛药 阿片受体 磁共振成像 药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球样激酶2对突触稳态的生理及病理性调控作用
4
作者 陈余雪 孙长凯 +1 位作者 李爱萍 朴花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371-375,共5页
Plk2(polo-likekinases2),即血清诱导激酶(serum-induciblekinase,Snk)是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的丝/苏氨酸特异性马球样激酶(polo-likekinases,Plks)家族成员之一,因其具有调节机体稳定,维持内稳态等独特作用而备受关注。Plk2通过泛素蛋白... Plk2(polo-likekinases2),即血清诱导激酶(serum-induciblekinase,Snk)是调节细胞有丝分裂的丝/苏氨酸特异性马球样激酶(polo-likekinases,Plks)家族成员之一,因其具有调节机体稳定,维持内稳态等独特作用而备受关注。Plk2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参与维持神经突触稳定和调节突触重塑。在阿尔兹海默症及癫痫中发现存在Plk2表达及其调节通路异常,通过对Plk2活性及其上游信号Ca2+及下游底物蛋白SPAR的有效干预将对神经系统疾病的防治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球样激酶2 血清诱导激酶 细胞周期 突触稳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对癫痫敏感性和脑内CCK及NPY的影响 被引量:12
5
作者 殷盛明 高溪 +5 位作者 于德钦 王世伟 彭岩 刘纯青 李冬冬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29-333,共5页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 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 5 mg/kg,2 d)戊四唑(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 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 本实验采用改良栓线法制备 SD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 ,腹腔注射阈下剂量 (3 5 mg/kg,2 d)戊四唑(PTZ)制备慢性癫痫点燃模型。通过观察大鼠的行为检测其癫痫敏感性的改变 ;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观察 PTZ点燃脑缺血大鼠的相应脑区的神经肽 Y(NPY)和胆囊收缩素 (CCK)的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量和免疫反应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 :脑缺血后大鼠癫痫敏感性明显增强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齿状回颗粒细胞区、海马门部和额叶皮质等处出现大量 CCK阳性神经元且免疫反应强度明显增强 ,而 NPY阳性神经元则大量脱失且免疫反应强度也明显减弱。本研究提示 ,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后出现的癫痫敏感性增高以及 PTZ点燃大鼠缺血侧额叶皮质、背侧海马齿状回颗粒细胞层和海马门部 CCK中间神经元代偿性增生和大量 NPY中间神经元丢失可能参与癫痫敏感性增高的形成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癫痫敏感性 CCK NPY 免疫细胞化学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保护MPTP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一氧化氮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殷盛明 于德钦 +4 位作者 彭岩 高溪 赵杰 唐一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2)阴性对照组(NS+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3)PD模型组(MPTP+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小鼠PD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4)蝎毒治疗组(MPTP+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给药后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行为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各项实验数据均无明显差别。爬竿和游泳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MPTP处理小鼠爬竿(P<0.01)和游泳(P<0.01)分数明显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MPTP处理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向目标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而向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中脑内黑质致密部呈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的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而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数(P<0.01)以及NO含量(P<0.01)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行为学结果表明,与PD组比较,SVHRP处理的PD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P<0.01)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均具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 PARKINSON病 一氧化氮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NK/S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榄香烯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 被引量:8
7
作者 郭连英 杨泷 +3 位作者 施广霞 任含平 沈洁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3期202-205,共4页
目的:探讨JNK/S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榄香烯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为阐明榄香烯抗癌效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气相色谱法检测榄香烯在Hea-F肝癌细胞内的分布。透射电镜观察SMMC7721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利用Western-blotting对榄... 目的:探讨JNK/SAPKs信号转导通路在榄香烯抗肝癌效应中的作用,为阐明榄香烯抗癌效应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方法:气相色谱法检测榄香烯在Hea-F肝癌细胞内的分布。透射电镜观察SMMC7721凋亡细胞的超微结构变化。利用Western-blotting对榄香烯处理的HepG2肝癌细胞JNK/SAPKs进行的活性分析。利用RT-PCR检测榄香烯处理的SMMC7721 肝癌细胞的DAXX基因表达。结果:榄香烯标准品在8.42 min时出现洗脱峰。榄香烯处理3 b后,SMMC7721细胞开始发生具有凋亡特征的变化。榄香烯处理组HepG2细胞的JNK/SAPKs激酶活性次于热休克处理组,高于对照组。榄香烯处理的SMMC7721细胞组未见DAXX基因的表达。结论:榄香烯能够进入细胞内。其引起的肿瘤细胞凋亡可能是通过活化JNK/ SAPKs来诱导的。DAXX传人途径在榄香烯诱导的JNK/SAPKs活化过程中可能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号转导JNK/SAPK 榄香烯 肝癌细胞 DAX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坚妹 范凯 +1 位作者 张万琴 王有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76-378,共3页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 为探讨丘脑底核中谷氨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 ,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形态计量学技术对用 6-OHDA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丘脑底核谷氨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6-OHDA损毁侧丘脑底核中谷氨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显著高于非损毁侧 (P<0 .0 1)。本研究结果提示 ,帕金森病时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减少可能导致丘脑底核过度兴奋 ,这很可能是产生帕金森病症状及其病情渐进发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氨酸能神经元 丘脑底核 帕金森病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25
9
作者 张宏颖 孙艺平 邹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183,共5页
为贯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落实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行"基础医学教育与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与创新"的层... 为贯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落实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行"基础医学教育与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与创新"的层层递进、不断提高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训练医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初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通过将"创新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9学期实践结果证明,此实验教学体系有助于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可为探索建立"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临床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体系 综合性实验 创新课程 卓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与神经保护作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宋贵军 唐建武 +2 位作者 尹琳 王乃昌 包礼平 《医药导报》 CAS 2007年第6期582-585,共4页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按再灌注2,6,12,24,48 h分... 目的研究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抗细胞凋亡和神经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将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再灌注组和依达拉奉组按再灌注2,6,12,24,48 h分为5个亚组。依达拉奉组在缺血2 h后解除栓塞,给予依达拉奉3 mg.kg-1静脉注射,首次给药24 h后相同剂量再次给药。再灌注组给予0.9%氯化钠溶液,给药剂量、时间和方法同依达拉奉组。应用硫代巴比妥酸(TBA)比色法检测各组血清丙二醛(MDA)浓度,免疫组化染色及原位细胞凋亡检测法(TUNEL法)测定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并测量各组脑梗死体积。结果依达拉奉组再灌注后6,12,24,48 h的梗死体积、血清MDA浓度、TUNEL阳性细胞数均明显小于再灌注组(均P<0.05),各时间点bcl-2蛋白表达均高于再灌注组(P<0.01)。结论依达拉奉可以降低羟自由基水平,对抗细胞凋亡,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有明显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神经保护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PTP对小鼠空间学习记忆和脑内强啡肽免疫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殷盛明 肖昭扬 +4 位作者 高溪 王世伟 于德钦 唐一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59-164,共6页
为了观察1 -甲基- 4 -苯基- 1, 2, 3, 6 四氢吡啶(MPTP)对C57BL/6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强啡肽(DYN)表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给予小鼠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Parkinson病(PD)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PTP处理小鼠爬竿(P<0... 为了观察1 -甲基- 4 -苯基- 1, 2, 3, 6 四氢吡啶(MPTP)对C57BL/6小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脑内强啡肽(DYN)表达强度的影响,本研究给予小鼠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Parkinson病(PD)模型。与对照组相比,MPTP处理小鼠爬竿(P<0. 01)和游泳(P<0. 01)分数明显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结果显示:MPTP处理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在目标及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分别明显降低(P<0. 01)和增加(P<0. 01)。免疫细胞化学结果表明中脑黑质致密部的酪氨酸羟化酶(TH)免疫阳性神经元数目明显减少(P<0. 01)。同时在前额叶皮层(P<0. 01 )、背侧海马的CA1区(P<0. 05)和齿状回苔状纤维通路(P<0. 05)、背侧尾核(P<0. 01)的DYN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本实验结果表明:用MPTP处理诱发的PD小鼠模型伴有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下降;并提示前额叶皮层、背侧海马的CA1区、齿状回苔状纤维通路和背侧尾核内DYN表达的增多可能与MPTP小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PTP 小鼠 空间学习记忆 强啡肽 免疫反应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啶 PARKINSON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榄香烯复合瘤苗主动免疫的抗肿瘤效应 被引量:7
12
作者 金梅 施广霞 +2 位作者 朴花 薛冰 钱振超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50-51,共2页
为研究我们研制的榄香烯(elemene)复合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可能关系,本文首先观察、比较厂榄香烯或/和热休克复合瘤苗主动免疫的抗瘤效应.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药品和试剂1%榄香... 为研究我们研制的榄香烯(elemene)复合瘤苗主动免疫抗瘤效应的分子机制及其与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的可能关系,本文首先观察、比较厂榄香烯或/和热休克复合瘤苗主动免疫的抗瘤效应.1 材料与方法1.1 主要药品和试剂1%榄香烯注射液(批号940823,大连金港制药).25%戊二醛(E Merk).RPMI 1640全培基(Gibco RPMI 1640含15 mmol/L Hepes,2 mmol/L谷氨酰胺、常规量抗菌素、20%小牛血清,杭州四季青公司).1.2 实验动物和瘤株BALB/c系小鼠(H-2~d)和异基因型小鼠腹水型肝癌H22(H-2^-)高淋巴转移亚系以及615系小鼠(H-2~k)和其同基因型L615 T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均由本室常规传代、保种.实验动物体重20~26g,按体重分类后随机分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烯 复合瘤苗 主动免疫 抗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尾状核、黑质、迷走神经背核内参与尾状核P物质抑制胃运动效应的递质 被引量:3
13
作者 荆浩 吕国枫 +2 位作者 张键 张万琴 林坤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4,T014,共5页
在向大鼠尾状核微量注射 P物质引起胃肌电和运动出现抑制效应时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了尾状核、黑质、迷走神经背核内 P物质、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化酶和γ-氨基丁酸免疫活性的变化。藉以探讨尾状核 P物质的抑胃效应与经典... 在向大鼠尾状核微量注射 P物质引起胃肌电和运动出现抑制效应时 ,应用免疫细胞化学的方法观察了尾状核、黑质、迷走神经背核内 P物质、酪氨酸羟化酶、胆碱乙酰化酶和γ-氨基丁酸免疫活性的变化。藉以探讨尾状核 P物质的抑胃效应与经典递质多巴胺、乙酰胆碱和 γ-氨基丁酸的关系。结果如下 :(1)尾状核内合成多巴胺的限速酶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纤维活性明显增强 ,乙酰胆碱的合成酶 -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体数目显著增加 ,γ-氨基丁酸细胞体免疫反应活性明显增强。(2 )黑质内γ-氨基丁酸能纤维免疫反应活性显著增强 ,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也显著增加 ,P物质和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无明显变化。 (3)迷走神经背核内胆碱乙酰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目显著减少 ,P物质、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细胞数目显著增加。本研究提示 :尾状核内的多巴胺、乙酰胆碱、γ-氨基丁酸 ,黑质内的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和迷走神经背核内的 P物质、γ-氨基丁酸、乙酰胆碱等可能参与尾状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尾状核 胃运动 酪氨酸羟化酶 胆碱乙酰化酶 γ-氨基丁酸 大鼠 胃肌电 抑制作用 迷走神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侧帕金森病大鼠基底神经节亚区GABA能神经元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宋瑷宏 高溪 +1 位作者 李冬冬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32-234,T006,共4页
为探讨基底神经节各亚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技术对 6-羟基多巴胺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基底神经节亚区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与... 为探讨基底神经节各亚区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帕金森病时的变化。本研究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图象分析技术对 6-羟基多巴胺脑内注射制备的偏侧帕金森病大鼠模型基底神经节亚区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计数。结果发现 ,与假手术对照组比较 ,6-羟基多巴胺损毁侧基底神经节亚区γ-氨基丁酸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的数量均明显减少 (P<0 .0 5 )。本研究结果提示 ,帕金森病时基底神经节直接回路和间接回路兴奋—抑制失衡 ,可能与 γ-氨基丁酸表达减少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侧帕金森病 大鼠 基底神经节亚区 GABA 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 免疫组织化学 6-羟基多巴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新载体——外泌体 被引量:11
15
作者 刘儒涛 王世伟 刘晶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719-727,共9页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膜性小泡,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被发现,但其在细胞间所起到的信息交流作用,直至最近才开始为人们所认知.应用大规模分析技术使得exosomes中的复杂成分不断被确定,因为其中的脂质、蛋白质和RNA成... 外泌体(exosomes)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别膜性小泡,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已经被发现,但其在细胞间所起到的信息交流作用,直至最近才开始为人们所认知.应用大规模分析技术使得exosomes中的复杂成分不断被确定,因为其中的脂质、蛋白质和RNA成分在脂质膜的保护下具有充分的生物学活性,可有效发挥对受体细胞的调节作用,引起科学界的极大兴趣,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之一.我们综述了近几年关于exosomes的研究成果,总结了其参与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主要方式,包括膜表面信号分子的直接作用、膜融合时内容物的胞内调节以及生物活性成分的释放调节.Exosomes的发现使得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更加精细和全面,尤其重要的是,它的发现揭示了存在于机体自身的RNA胞间转移途径.我们还进一步综述了exosomes的三种作用方式在神经系统及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探讨了exosomes在疾病监测、自身免疫性疾病与缺血性疾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在基因治疗领域,由于具有安全有效的靶向运输能力,exosomes将有望成为理想的基因治疗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XOSOMES 信息交流 干细胞 神经系统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对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封艳辉 彭岩 +3 位作者 于德钦 孙艺萍 张万琴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7-322,共6页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 探讨具有抗癫痫反复发作作用的蝎毒耐热蛋白(scorpion venom heat-resistant protein,SVHRP)对大鼠海马神经元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表达的影响。采用免疫细胞化学ABC法与HPIAS系列彩色病理图文定量分析系统相结合,检测NPY-免疫阳性产物(NPY-IR)表达的变化,用RT-PCR技术观察NPY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终浓度范围为0.2、2、20和20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阳性神经元的反应强度明显增强,具有剂量-反应关系。终浓度为20μg/ml的SVHRP分别与培养10d的海马神经元共孵育3、6、9、12和24h,NPY阳性反应强度增强,并呈时间-反应关系。RT-PCR结果显示,20μg/ml的SVHRP与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共孵育24h后,NPY mRNA的表达明显增加。以上结果提示SVHRP可诱导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NPY阳性反应和NPY mRNA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肽Y 免疫细胞化学 RT-PCR 原代培养海马神经元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LP-2的生物学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云红 朱亮 邹原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673-1677,共5页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转录、翻译后处理加工的33个氨基酸的多肽。GLP-2是新近发现的肠上皮特异性生长因子,对胃肠道有多方面的作用,包括促进正常小肠的生长和发育,保护和修复各种肠道疾... 胰高血糖素样肽-2(glucagon-like peptide-2,GLP-2)是胰高血糖素原基因转录、翻译后处理加工的33个氨基酸的多肽。GLP-2是新近发现的肠上皮特异性生长因子,对胃肠道有多方面的作用,包括促进正常小肠的生长和发育,保护和修复各种肠道疾病中损伤的肠粘膜,抑制胃酸的分泌和胃肠的运动,增加肠道的血液供应等。GLP-2通过作用于特异性G蛋白偶联受体(GLP-2受体)来保护肠道细胞。该文全面概括了GLP-2的生理、药理、治疗作用和GLP-2受体信号转导机制,重点讨论了GLP-2最新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高血糖素样肽-2 生长因子 胃肠道 骨吸收 胰高血糖素样肽-2受体 信号转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郁症分子机制中5-羟色胺2C受体的作用 被引量:12
18
作者 付红勇 王星华 殷盛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21-224,共4页
5-羟色胺系统与抑郁症关系密切,阐明5-羟色胺相关受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有助于抗抑郁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在5-羟色胺的受体中,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type 2C receptor,5-HT2CR)在抑郁症的发病及治疗... 5-羟色胺系统与抑郁症关系密切,阐明5-羟色胺相关受体在抑郁症中的作用,有助于抗抑郁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在5-羟色胺的受体中,5-羟色胺2C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type 2C receptor,5-HT2CR)在抑郁症的发病及治疗机制中发挥重要的作用。虽然已有关于5-羟色胺2C受体与抑郁症具有相关性的报道,但近年来,5-羟色胺2C受体参与抑郁症的相关分子机制有了新的进展,本文将抑郁症分子机制中5-羟色胺2C受体的作用加以综述,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羟色胺系统 5-羟色胺2C受体 抑郁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再生的调控及原癌基因表达 被引量:4
19
作者 邹原 宫德正 +1 位作者 崔秀云 梅懋华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7-12,共6页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 肝脏再生过程中受到多种体液因素的调控。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肝刺激因子(HSS)等对肝细胞有促分裂作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等则具有抑制作用。此外,肝再生还需要去甲肾上腺素(NE)、胰岛素等辅助分裂原的存在,共同调节肝再生。肝细胞分裂增殖与原癌基因表达密切相关。肝细胞从静息期进入细胞周期,以及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某些原癌基因有特征性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肝再生 调控 原癌基因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内NF-κB及COX-2的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孙艺平 赵永顺 +8 位作者 于德钦 张冬梅 宫瑾 金伟 陈晓燕 徐红 封艳辉 李爱萍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大鼠脑内尤其是海马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内NF-κBp65免疫反应阳性增强,核移位增多,蛋白产物表达增多;COX-2免疫反应阳性明显增强,蛋白产物表达增多。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后可引起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及炎性因子COX-2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核转录因子(NF-KB) 环氧化酶-2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