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学本科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教学 被引量:14
1
作者 张文利 徐跃飞 +1 位作者 董旭 马郁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3期84-85,共2页
对来华学习医学的外籍留学生本科教育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带教过程中,发现留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课堂上多数的留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实验操作;留学生们认真对待... 对来华学习医学的外籍留学生本科教育中,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具有重要作用。笔者在留学生的生物化学实验带教过程中,发现留学生与带教老师之间最重要的是相互之间的理解与沟通;在课堂上多数的留学生能积极地参与实验操作;留学生们认真对待实验报告,而且实验报告完成得也非常好。在此,对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带教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总结,以期与其他的参与此类课程的同行们进行探讨和交流,从而提高留学生生物化学实验的教学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化学 实验教学 留学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D-DIGE-HPLC-nESIMS/MS对2,4-二硝基苯磺酸损伤HaCaT细胞差异蛋白质的鉴定 被引量:2
2
作者 孙明忠 杨帆 +3 位作者 侯志杰 郭春梅 郭一萌 刘淑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6-151,共6页
采用Cy2、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蛋白,建立了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受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前后的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谱,每组平行样本数为3。凝胶采用蛋白荧光染料Deep Purple进行后染色(Post-stain)。DeCyder定量分析... 采用Cy2、Cy3和Cy5荧光染料标记蛋白,建立了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受2,4-二硝基苯磺酸(DNBS)刺激前后的双向胶内差异凝胶电泳(2D-DIGE)图谱,每组平行样本数为3。凝胶采用蛋白荧光染料Deep Purple进行后染色(Post-stain)。DeCyder定量分析软件在每块凝胶上平均检测到1 200个以上蛋白斑点,每块胶上都匹配得到的相同蛋白质斑点有846个。其中有7个斑点丰度变化在50%以上,统计学意义显著(P值小于0.05)。利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成功鉴定5个表达上调的斑点分别为X染色体开放阅读框26(Cxorf26)、人辅分子伴侣23(PTGES3)、钙调蛋白(CALM3)、肌球蛋白轻链6(MYL6)和断裂点丛集区蛋白1(BANF1);2个表达下调蛋白斑点被鉴定为转录延伸因子B肽链2(TCEB2)和核糖体蛋白L23(RPL23)。除MYL6被报道与皮肤疾病相关外,其它蛋白与皮肤病变的关系有待研究。该研究得到的7个差异表达蛋白为DNBS类化学致癌物职业接触者皮肤病变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二硝基苯磺酸 职业暴露 2D—DIGE HPLC—nESI MS/MS HA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早孕期人子宫蜕膜蛋白质的变化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建华 朱正美 +1 位作者 崔肇春 夏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9年第1期11-13,共3页
为进一步阐明着床的分子机制,为生育的控制和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基础,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银染法对正常人增殖期(PP)、分泌期(SP)、以及尽可能接近于着床期(早早孕期)包括... 为进一步阐明着床的分子机制,为生育的控制和不孕症的治疗提供新的实验基础,利用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及银染法对正常人增殖期(PP)、分泌期(SP)、以及尽可能接近于着床期(早早孕期)包括二级绒毛期(SVP)和三级绒毛期(TVP)的子宫内膜蛋白质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子宫内膜水溶性蛋白质于增殖期含量最高,增殖期后降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溶解蛋白在各个功能时期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早孕期人子宫蜕膜蛋白质有阶段特异性变化,有457千道尔顿(kD)阶段特异性蛋白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 蛋白质类 妊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内差异双向电泳-电喷雾串联质谱筛选UVB损伤皮肤细胞潜在的蛋白质靶标
4
作者 孙明忠 郑体花 +4 位作者 徐康 张春艳 杨帆 田余祥 刘淑清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6-361,共6页
联用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鉴定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应答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UVB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靶标蛋白。结果表明:UVB辐射明显影响HaCaT细胞... 联用胶内差异双向电泳(2D-DIGE)和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HPLC-nESI MS/MS)鉴定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应答中波紫外线(UVB)损伤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UVB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靶标蛋白。结果表明:UVB辐射明显影响HaCaT细胞的蛋白质表达谱,DeCyder软件在每块DIGE凝胶上平均检测到1 200多个蛋白斑点,在DIGE检测限以上有显著性表达差异的斑点有41个。HPLC-nESI MS/MS成功鉴定了9个差异表达最显著斑点,4个表达上调斑点被鉴定为26S蛋白酶体亚基p40.5(PSMD13),组织蛋白酶D(CTSD),6-磷酸葡糖酸内酯酶(PGLS),辅分子伴侣23(PTGES3);5个表达下调斑点被鉴定为层粘连蛋白受体1(RPSA),干扰素-γ诱导因子前体(IL18),钙调蛋白(CALM3),60S酸性核糖体蛋白P2类似物(RPP2)和断裂点丛集区蛋白1(BANF1)。9个差异表达蛋白中,除RPSA、CALM3和CTSD被报道与皮肤烫伤和创伤修复、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迁移、表皮障碍修复相关外,其他蛋白与皮肤细胞损伤和皮肤疾患研究未见报道。这些蛋白是UVB辐射直接影响皮肤细胞正常生理功能潜在的蛋白质靶标,为进一步在分子水平研究皮肤疾病有效防护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VB HACAT细胞 胶内差异双向凝胶电泳 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质谱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