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虚拟实验与真实实验在机能学实验中之比较 被引量:45
1
作者 徐静 孙艺平 王冬梅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机能学实验室 实验教学改革 医学实验课 虚拟 实验教学体系 高校改革 医药学教育 机能实验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机能学实验教学手段,培养高素质人才 被引量:2
2
作者 邢嵘 王冬梅 +2 位作者 张彩华 赵赫男 李连宏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69-2270,共2页
关键词 实验教学手段 高素质人才 学生培养 机能学 高素质医学人才 高等医学院校 高等医学教育 实验教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培养卓越医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构建 被引量:25
3
作者 张宏颖 孙艺平 邹原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79-183,共5页
为贯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落实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行"基础医学教育与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与创新"的层... 为贯彻"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培养目标,落实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基础医学学习阶段实行"基础医学教育与纵向器官系统整合课程"的教学模式,大连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构建了"基础→综合→设计与创新"的层层递进、不断提高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性和综合性实验训练医学生的医学实践能力,初步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断思维能力。通过将"创新课程"作为限定性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研究能力。9学期实践结果证明,此实验教学体系有助于医学生医学基础知识与技能、综合分析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适合"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的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其结果可为探索建立"5+3"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深化临床医学长学制教育改革,培养医学拔尖创新人才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医学 实验教学体系 综合性实验 创新课程 卓越医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年制教学中失血性休克实验的改革探索 被引量:1
4
作者 朱亮 宫德正 +3 位作者 邹原 孙艺平 王冬梅 付雷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272-2272,共1页
关键词 失血性休克 实验数据 教学 救治方案 改革 科研能力 手术操作能力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叶提取物对实验性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宫德正 耿成燕 +3 位作者 姜丽平 王丽辉 吉村宽辛 仲来福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0-204,共5页
目的探讨橄榄叶提取物(OLE)对实验性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手钻在健康新西兰白兔左后膝关节软骨上打3个直径3 mm、深4 mm的洞,制备关节软骨损伤模型。OLE治疗组通过自由饮水每天给予OLE 500 mg.kg-1,连续21 d;模型对照... 目的探讨橄榄叶提取物(OLE)对实验性兔关节软骨损伤的修复作用。方法 采用手钻在健康新西兰白兔左后膝关节软骨上打3个直径3 mm、深4 mm的洞,制备关节软骨损伤模型。OLE治疗组通过自由饮水每天给予OLE 500 mg.kg-1,连续21 d;模型对照组自由饮用蒸馏水。3周后,处死家兔,用单盲法肉眼观察评分,评价3个损伤部位(洞)软骨的愈合情况;通过石蜡切片和HE染色于光镜下检查损伤部位软骨再生情况;采用番红O和阿尔辛蓝染色分别检测损伤部位蛋白多糖和糖胺聚糖的合成;分别取左右两侧股二头肌和股内侧大收肌称重,计算手术侧和非手术侧肌肉质量的比率。结果 经单盲法肉眼观察评分,OLE治疗组软骨损伤部位3个洞的愈合总评分为(7.2±1.9),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4.6±1.3)(P<0.05)。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OLE治疗组在软骨损伤部位(洞)不仅有大量再生的成熟软骨组织,而且再生的软骨组织周围环绕大量增殖的未分化的软骨胚胎细胞;模型对照组在损伤部位(洞)几乎看不见再生的软骨,仅有大量的再生纤维组织。番红O和阿尔辛蓝染色检查结果表明,OLE治疗组软骨损伤部位软骨基质中蛋白多糖合成明显多于模型对照组(P<0.05),糖胺聚糖含量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差异。OLE治疗组股二头肌质量的比率〔(100.1±5.7)%〕明显高于模型对照组〔(89.0±4.9)%〕(P<0.05),OLE治疗组股内侧大收肌质量的比率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无差异。结论 OLE对关节软骨损伤具有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橄榄叶提取物 软骨 损伤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蝎毒耐热蛋白保护MPTP小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一氧化氮机制 被引量:11
6
作者 殷盛明 于德钦 +4 位作者 彭岩 高溪 赵杰 唐一源 张万琴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8-44,共7页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处理的伴有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Parkinson病(PD)小鼠的保护机制。实验共分4组:(1)正常对照组(NS+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NS)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2)阴性对照组(NS+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同时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3)PD模型组(MPTP+NS):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制备小鼠PD模型,腹腔注射生理盐水连续8d;(4)蝎毒治疗组(MPTP+SVHRP):C57BL/6小鼠颈部皮下注射MPTP(20mg/kg)连续8d,给药后腹腔注射SVHRP(0.01mg/kg)连续8d。行为学和形态学研究结果表明,正常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的各项实验数据均无明显差别。爬竿和游泳实验结果表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MPTP处理小鼠爬竿(P<0.01)和游泳(P<0.01)分数明显降低。Morris水迷宫实验中,MPTP处理小鼠寻找平台潜伏期明显延长(P<0.01);向目标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而向对侧象限游泳时间所占百分比明显增加(P<0.0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PD模型组小鼠中脑内黑质致密部呈酪氨酸羟化酶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的数目较正常组明显减少(P<0.01);而海马内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免疫反应阳性的神经元数(P<0.01)以及NO含量(P<0.01)均较正常组明显增多。行为学结果表明,与PD组比较,SVHRP处理的PD小鼠的运动协调能力(P<0.01)和空间学习记忆能力(P<0.01)均具有明显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甲基-4-苯基-1 2 3 6-四氢吡 PARKINSON病 一氧化氮 蝎毒耐热蛋白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对红藻氨酸癫痫发作和IL-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6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宫德正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97-401,共5页
目的 探讨脑内一氧化氮 (NO)介质对癫痫发作及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藻氨酸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 (L NNA)和NO前体L 精氨酸 (L Arg)进行干预 ,从行为学评估及形态学的... 目的 探讨脑内一氧化氮 (NO)介质对癫痫发作及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红藻氨酸 (KA)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一氧化氮合酶 (NOS)抑制剂L 硝基精氨酸 (L NNA)和NO前体L 精氨酸 (L Arg)进行干预 ,从行为学评估及形态学的角度 ,对KA癫痫发作和IL 6的相关变化做了观察。结果 一次惊厥剂量的KA (1 0mg·kg- 1 )可使动物发生明显的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并伴随着海马结构、梨状区及大脑皮层等相关脑区IL 6免疫反应(IL 6ir)的快速升高与增强。而经L NNA(50mg·kg- 1 )或与其等摩尔量的L Arg(40mg·kg- 1 )预处理后 ,其癫痫行为发生了明显变化。L NNA促进和加重了癫痫发作 ,KA给药后 3h许多动物死亡 ,而L Arg可使癫痫发作行为减缓。与行为干预相对应 ,L NNA对海马结构等相关脑区内的IL 6ir有明显的上调作用 ,L Arg则显示出相反的效应。结论 内源性NO介质对KA癫痫发作具有抑制作用 ,对IL 6的快速表达具有下调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L-硝基精氨酸 L-精氨酸 红藻氨酸 癫痫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藻氨酸诱导性癫痫中IL-6与c-Fos表达的比较 被引量:4
8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9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付雷 王冬梅 彭岩 宫德正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772-775,共4页
目的 探讨红藻氨酸 (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相关脑区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时空规律和细胞学特征及其与c Fos的比较。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KA(1 0mg·kg- 1 ,ip)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记录行为 ,并分别取KA处理后 1 5、30min ,1、3、6... 目的 探讨红藻氨酸 (KA)诱导性癫痫发作中相关脑区白细胞介素 6(IL 6)表达的时空规律和细胞学特征及其与c Fos的比较。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KA(1 0mg·kg- 1 ,ip)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记录行为 ,并分别取KA处理后 1 5、30min ,1、3、6、1 2及 2 4h的大鼠脑片 ,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海马结构、梨状区及大脑皮层等相关脑区IL 6免疫反应 (IL 6ir)的变化特征 ,并与相应时空内的c Fos免疫反应 (Fos ir)相比较。结果 IL 6和c Fos均出现了在癫痫发作早期的快速表达 ,但IL 6ir的早期反应更为明显。KA后 1 5min海马结构内若干血管壁出现了明确的IL 6ir,30min时海马各亚区、梨状区、大脑皮层部位开始出现较强的IL 6ir阳性神经元 ,其数量明显多于阳性胶质细胞 ,KA后 3h以上各脑区IL 6ir进一步增强 ,6h后阳性神经元免疫反应性减弱 ,1 2~2 4h继续减弱 ,但阳性胶质细胞数量及IL 6ir强度变化不明显。与IL 6ir相比 ,Fos ir的变化较为短暂并且强度较弱 ,KA后 30min ,齿状回颗粒细胞层、海马各亚区锥体细胞层及梨状区等部位出现了微弱的Fos ir。结论 KA诱导癫痫发作过程中IL 6在相关脑区神经元内的表达迅速增加 ,明显早于c Fo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红藻氨酸 白细胞介素6 免疫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内NF-κB及COX-2的表达 被引量:4
9
作者 孙艺平 赵永顺 +8 位作者 于德钦 张冬梅 宫瑾 金伟 陈晓燕 徐红 封艳辉 李爱萍 赵杰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1-424,共4页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大鼠脑内尤其是海马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内NF-κBp65免疫反应阳性增强,核移位增多,蛋白产物表达增多;COX-2免疫反应阳性明显增强,蛋白产物表达增多。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后可引起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及炎性因子COX-2的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核转录因子(NF-KB) 环氧化酶-2 海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精氨酸、L-硝基精氨酸对红藻氨酸诱导大鼠癫痫及其海马结构中iNOS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孙艺平 孙长凯 +9 位作者 范明 赵杰 韩大跃 王吉庆 王冬梅 彭岩 宫德正 傅雷 戴淑芳 徐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889-891,共3页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 目的 观察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在红藻氨酸(KA)癫痫大鼠海马内的表达及L 精氨酸 (L Arg)和L 硝基精氨酸 (L NNA)慢性干预的影响。方法 采用惊厥剂量的KA(1 0mg·kg- 1 )诱导大鼠癫痫发作 ,以NOS抑制剂L NNA(50mg·kg- 1 )和NO前体L Arg(40mg·kg- 1 )进行干预 ,对大鼠的癫痫发作行为及KA后不同时间点的海马内i NOSmRNA ,通过RT PCR观察其表达。结果 KA可使动物发生时间相关性癫痫发作 ,L NNA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明显加重 ,而L Arg预处理后使KA诱导的癫痫发作减弱。iNOSmRNA在KA处理后 3h开始有微弱的表达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加 ,2 4h达到最高水平 ,2d及3d时未见表达 ,但 7d时又出现高表达 ;经L NNA预处理的动物 ,KA后 1h其海马结构中未出现iNOSmRNA ,但L Arg预处理后再给予KA后 1h ,可见微弱的iNOSmRNA表达。结论 红藻氨酸给药后一定时间 ,癫痫大鼠海马结构中可出现iNOSmRNA表达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导型-氧化氮合酶 组成型一氧化氮合酶 L-硝基精氨酸 L-精氨酸 红藻氨酸 癫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小媚 张楠楠 +2 位作者 王冬梅 张玉辉 李爱萍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625-632,共8页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迁移的方式以及与时间的关联性。方法:选用生后1(postnatalday1,P1)、3、10、14、21d的SD大鼠各3只,雌雄不限。常规灌流固定,完整取出脑组织,使用恒冷冰冻切... 目的:观察大鼠生后早期脑内小胶质细胞的形态特点、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途径、迁移的方式以及与时间的关联性。方法:选用生后1(postnatalday1,P1)、3、10、14、21d的SD大鼠各3只,雌雄不限。常规灌流固定,完整取出脑组织,使用恒冷冰冻切片机切脑片,片厚10μm。脑组织切片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结果:(1)SD大鼠生后1~2周,白质区可见圆形、阿米巴样、初级分支状小胶质细胞,数量由少到多,至P10达高峰;灰质区细胞呈多形性改变,以初级分支状细胞为主,数量逐渐增多;(2)小胶质细胞迁移入脑的路径主要有脑室、脑膜和血管路径。迁移方式为"切线式"迁移和"放射状"迁移。结论:(1)SD大鼠生后早期小胶质细胞一直处于连续的、动态的发育过程,至P21接近成熟;(2)在此阶段,阿米巴样小胶质细胞或初级分支小胶质细胞沿白质通路迁移,P10达迁移和增殖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胶质细胞 发育 形态学 灰质 白质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寡核苷酸对海马神经元及神经元样细胞中COX-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孙艺平 赵永顺 +7 位作者 陈冬冬 邹伟 宫瑾 于德钦 宫德正 王冬梅 徐红 赵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57-1460,共4页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性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神经元样细胞及海马神经元中NF-κB及环氧化酶-2(COX-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培养的PC12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对PC12细胞内NF-κB和COX-2的蛋白... 目的设计合成靶向性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并检测其对神经元样细胞及海马神经元中NF-κB及环氧化酶-2(COX-2)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NF-κB靶向性哑铃形圈套ODNs转染培养的PC12细胞,用Western blot方法对PC12细胞内NF-κB和COX-2的蛋白表达进行分析;转染培养的海马神经元再经LPS刺激后,用RT-PCR法检测COX-2mRNA。结果经靶向性NF-κB哑铃形圈套ODNs处理的PC12细胞中NF-κB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同时伴有COX-2表达明显减少(P<0.01);海马神经元中COX-2mR-NA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靶向性NF-κB的哑铃形圈套ODNs可抑制神经元样细胞及神经细胞中NF-κB和COX-2的表达,且NF-κB对COX-2具有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κB 哑铃形圈套ODNs 环氧化酶-2 海马神经元 PC12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多糖对PC12细胞环氧合酶-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殷盛明 赵杰 +5 位作者 宫德正 于德钦 王冬梅 徐红 徐静 孙艺平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152-1153,共2页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PC12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200μg/L)刺激培养的PC12细胞(0.5、1、2、4 h)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0.5、1、2、4 h各时间点COX-2的免疫反应活性,进一步选择COX-2免疫反应活性表... 目的:观察脂多糖(LPS)对PC12细胞环氧合酶-2(COX-2)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LPS(200μg/L)刺激培养的PC12细胞(0.5、1、2、4 h)后,以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别检测0.5、1、2、4 h各时间点COX-2的免疫反应活性,进一步选择COX-2免疫反应活性表达最高时间点进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在正常培养的PC12细胞中,细胞无或呈浅棕黄色染色;LPS刺激培养的PC12细胞后,0.5 h检测到COX-2的免疫反应活性,1 h后免疫反应活性增强,2 h时达到高峰,4 h时开始降低;Western blot结果分析COX-2免疫反应活性的最高点(2 h),与对照组相比较,经LPS刺激2 h,PC12细胞COX-2 Western blot分析的阳性信号明显增强(P<0.01)。结论:LPS可诱导培养的PC12细胞中COX-2一过性高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PS PC12细胞 COX-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分子种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亮 王波 +2 位作者 辛毅 彭岩 张翠丽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11年第6期1144-1147,共4页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PC)分子种的有效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配比及流速对分离肝源性PC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甲醇为主的流动相中加入正己烷和醋酸铵有利于肝源性PC分子种的分离;甲醇...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分离肝源性磷脂酰胆碱(PC)分子种的有效方法。考察了流动相中有机溶剂的种类、配比及流速对分离肝源性PC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以甲醇为主的流动相中加入正己烷和醋酸铵有利于肝源性PC分子种的分离;甲醇-乙腈-水梯度洗脱不适于分离肝源性PC分子种。结果表明,采用Kromasil C18色谱柱(4.6 mm×200 mm,5μm),以甲醇-正己烷-0.05 mol/L醋酸铵-甘油(84∶6∶8∶0.6,体积比)为流动相,在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06 nm、柱温35℃的条件下,实现了肝源性PC各组分的分离。所建立的方法灵敏,重复性高,为进一步采用液质联用技术研究肝源性PC不同分子种的结构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法 分离 肝源性磷脂酰胆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蛋白GST-hRI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形成的改善作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郝海峰 刘芳君 +2 位作者 王冬梅 李静敏 田余祥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624-1625,共2页
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human ribonuclease inhibitor,hRI)是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细胞质中的一种酸性蛋白质(pI=4.7),分子量约为50 ku[1]。hRI含有32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残基,其中至少30个半胱氨酸的巯基处于还原状态,
关键词 融合蛋白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人核糖核酸酶抑制因子 青光眼 功能滤过泡 瘢痕形成 抑制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