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哺乳仔猪断奶前后肠道微生物培养组学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董博 王志林 +7 位作者 魏文康 井晓欢 刘石 鄢秋龙 蒋宗勇 刘文华 胡译尹 陈庄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5-189,共15页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分离培养技术,结合宏基因组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手段证实了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代谢物活性对宿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传统培养方法,猪肠道中大多数细菌仍无法培养,因此,为了突破研究人员... 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通过下一代测序和分离培养技术,结合宏基因组学相关的生物信息学手段证实了猪肠道微生物的组成及其代谢物活性对宿主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受限于传统培养方法,猪肠道中大多数细菌仍无法培养,因此,为了突破研究人员研究宿主-菌株相互关系及益生菌株开发应用的限制,本研究对仔猪断奶前后回肠和结肠内容物微生物进行高通量培养组学研究。结合需氧和厌氧条件、不同培养时间以及25种不同培养基,共筛选获得1385株厌氧、好氧和兼性厌氧菌株,并全部进行了16S rRNA全长测序鉴定和菌株保存,共计获得5个门、29个属和86个种菌,其中包含梭杆菌、拟杆菌等在以前的研究中较难分离获得的菌株,以及一些如乳酸菌等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益生菌,更为重要的是其中包含116株疑似新菌种。本研究获得的菌株信息可以进一步完善猪肠道微生物物种数据库,为后续宿主-菌株相互关系研究垫定了基础,对猪饲用益生菌相关产品开发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组学 仔猪断奶 肠道 菌株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C_(91-3)转录本Unigene14872基因Pkinase结构域的克隆表达及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杜忠娟 钟民涛 +7 位作者 伦永志 刘奔 张伟 王晓丽 李星云 曹靖 宁安红 黄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2-27,共6页
旨在克隆香菇C91-3转录本Unigene 14872基因中的Pkinase结构域,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香菇C91-3菌丝体中总RNA,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用3'-Full RACE、5'-Full RACE方法获得Unigene 14872基因全长。用NCBI对其进行生物... 旨在克隆香菇C91-3转录本Unigene 14872基因中的Pkinase结构域,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提取香菇C91-3菌丝体中总RNA,根据转录组测序结果,用3'-Full RACE、5'-Full RACE方法获得Unigene 14872基因全长。用NCBI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其具有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kinase)结构域。设计引物PCR扩增Pkinase结构域,然后克隆至pET32a(+)载体,再热转化至JM109中保存并进行质粒测序。重组质粒pET32a(+)-Pkinase构建成功,并成功诱导表达重组蛋白,初步鉴定该蛋白具有抗肿瘤活性,为进一步研究重组蛋白的活性及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C91-3 克隆 生物信息学 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香菇C_(91-3)转录本Unigene 24277基因克隆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3
作者 田丽 钟民涛 +6 位作者 刘奔 张伟 王晓丽 李星云 曹婧 宁安红 黄敏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7-52,共6页
通过对香菇C91-3转录本Unigene 2427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含RCC1结构域的Unigene24277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从香菇C91-3菌丝体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 DNA,并利用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获得基因... 通过对香菇C91-3转录本Unigene 24277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表达含RCC1结构域的Unigene24277基因,并研究其抗肿瘤活性。从香菇C91-3菌丝体中提取总RNA,反转录合成c DNA,并利用Rapid Amplification of c DNA Ends(RACE)技术获得基因全长。NCBI数据库分析提示其含有RCC1结构域。PCR扩增RCC1结构域,将其克隆产物与p ET-32a(+)载体连接,热转化至E.coil Rosetta-gami(DE3)中诱导表达,纯化、复性后,通过MTT法研究其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原核表达载体构建成功,重组蛋白成功诱导表达,并初步证明了重组蛋白具有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功能,为后续抗肿瘤机制的探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C91-3 克隆 生物信息学 RC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寻常性痤疮患者粉刺与脓疱皮损中细菌的分离研究 被引量:28
4
作者 孔俐君 孙令 秦城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 共采集42例寻常性痤疮患者标本128份,其中粉刺72份,脓液56份,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结果发现从痤疮皮损中分离出的细菌,最多的是需氧的革兰阳性球菌和厌氧的革兰阳性杆菌,其它种类仅为少数。从粉刺和脓液中培养出的细菌种类差异不明显,而细菌的阳性率有一定差异,其结果对我们探讨寻常性痤疮的发病机理及研究治疗方法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痤疮 细菌培养 细菌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度共生矩阵的大鼠肝细胞癌、肝硬化结节超顺磁性氧化铁MR增强图像纹理特征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郭冬梅 邱天爽 +1 位作者 康伟 张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63-566,共4页
目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大鼠肝细胞癌(HCC)结节及肝硬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图像纹理特征。方法建立大鼠HCC及肝硬化模型,获取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手动选取161个(HCC结节81个,肝硬化80个)感兴趣区(ROI),通过生成灰... 目的基于灰度共生矩阵分析大鼠肝细胞癌(HCC)结节及肝硬化超顺磁性氧化铁(SPIO)增强图像纹理特征。方法建立大鼠HCC及肝硬化模型,获取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手动选取161个(HCC结节81个,肝硬化80个)感兴趣区(ROI),通过生成灰度共生矩阵,提取两组图像的二阶矩、对比度、相关、逆差矩、熵、方差6种纹理特征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大鼠HCC结节呈相对均匀的高信号,较大HCC灶(>2 cm)呈高、低混杂信号,肝硬化结节在SPIO增强图像呈低信号。HCC组的相关及熵均值高于肝硬化组(P<0.05),二阶矩、对比度、逆差矩及方差的均值低于肝硬化组(P<0.05)。结论通过灰度共生矩阵提取的二阶矩、对比度、相关、逆差矩、熵、方差6种纹理特征参数,可进一步用于基于纹理特征的大鼠HCC、肝硬化结节SPIO增强图像的计算机辅助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纹理分析 灰度共生矩阵 肝硬化 肝细胞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正畸患者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的变化 被引量:13
6
作者 陆卉 周慧敏 +2 位作者 宋晓波 孙境庐 刘红彦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69,共4页
目的研究成人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后,其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早期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11例,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 目的研究成人正畸患者在固定矫治器戴入后,其牙周临床指标和龈下菌斑中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的早期变化。方法选择成人正畸患者11例,分别在矫治器戴入前,戴入后第1、3个月检查牙周临床指标(包括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探诊深度和附着丧失),同时采集龈下菌斑样本,利用荧光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样本中P.gingivalis和总细菌的数量,计算出P.gingivalis的检出率和构成比。分析牙周临床指标和P.gingivalis的检出率、构成比在不同观察时点的变化情况。结果菌斑指数、龈沟出血指数在矫治器戴入后均比戴入前明显升高(P<0.05)。探诊深度在矫治器戴入1个月后升高(P<0.05),3个月后下降至基线水平。试验中未发现有探诊深度大于2mm的患者,也未发现有附着丧失的患者。在3次检测中,P.gingivalis检出率均为45.5%,而P.gingivalis构成比的变化也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固定矫治器戴入早期可引发成人正畸患者口内局部菌斑堆积,菌群中P.gingivalis增殖,出现轻度牙龈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矫治 牙龈卟啉单胞菌 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 牙周临床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杞合剂对荷瘤小鼠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李红喆 范晓磊 张丽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97-400,共4页
目的 :研究参杞合剂 (SQ)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参杞合剂对荷瘤鼠进行连续胃饲治疗 10天 ,观察其抑瘤率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结合电镜观察其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荷瘤小鼠抑瘤率为 6 5 6... 目的 :研究参杞合剂 (SQ)对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免疫功能及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用参杞合剂对荷瘤鼠进行连续胃饲治疗 10天 ,观察其抑瘤率及免疫学指标的改变。流式细胞仪结合电镜观察其细胞周期的改变。结果 :荷瘤小鼠抑瘤率为 6 5 6 8% ,SQ能增强荷瘤小鼠的免疫功能 (P <0 0 5 ) ;流式细胞仪检测肿瘤细胞形成S期阻滞。病理可见大片坏死 ,电镜可见坏死及凋亡。结论 :参杞合剂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 ,其机理与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阻滞肿瘤细胞增殖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杞合剂 荷瘤小鼠 免疫功能 细胞周期 影响 肿瘤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对副流感病毒灭活的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朱益民 孔祥鹏 +2 位作者 张卓然 张曼霞 郑丛龙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165-168,共4页
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 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 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 副流感病毒(PIV)液膜或气溶胶经过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处理,对收集处理前后的病毒液进行血凝效 价和血红蛋白值(OD值)分析,确证非热放电对病毒的灭活作用.结果显示,液膜中87.5%以上的病毒经15 min 放电处理即被灭活;气溶胶中50%以上的病毒经一次放电处理后即被灭活.分析认为,非热放电产生的高能电 子、紫外光及自由基对空气中携带的PIV病毒具有高效的灭活作用;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电场同时有利于高效 捕获空气中的PIV病毒载体,从而在放电场中灭活PIV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阵列对板电晕放电 副流感病毒 病毒灭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 ODN增强rHBsAg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罗满生 郑丛龙 张卓然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3期16-19,共4页
通过CpG寡核苷酸(CpG ODN)与重组HBsAg蛋白疫苗(rHBsAg)联合免疫C57BL/6BL/6小鼠,观察CpG ODN对小鼠免疫状况的影响。试验分对照、乙肝疫苗以及用乙肝疫苗加CpG三组,MTT法分别进行HBsAg特异性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HBsAg特异性刺激细... 通过CpG寡核苷酸(CpG ODN)与重组HBsAg蛋白疫苗(rHBsAg)联合免疫C57BL/6BL/6小鼠,观察CpG ODN对小鼠免疫状况的影响。试验分对照、乙肝疫苗以及用乙肝疫苗加CpG三组,MTT法分别进行HBsAg特异性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HBsAg特异性刺激细胞毒性T细胞杀伤试验、自然杀伤细胞非特异性杀伤试验,以及ConA刺激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LISA测定HBsAb、INF-γ、IL-12和IL-4结果中,疫苗加CpG组抗原特异性转化试验指数为4.05±0.31;疫苗加CpG组抗原特异性CTL率为82.27±22.64,在统计学上差异显著(P<0.05);而HBsAb、INF-γ、IL-12的结果分别为51.85±14.41、802.25±104.25和373.62±66.58,与对照组及疫苗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CpG ODN能作为一种新的免疫佐剂更好地增强重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疫苗诱导小鼠产生高效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 ODN 重组乙肝表面抗原蛋白疫苗 体液免疫应答 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变医学思维模式看朊病毒之谜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慧敏 范晓磊 张卓然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2-52,56,共2页
朊病毒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病原体,与普遍意义上的病原体不同的是,它不含生命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可引起多种传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如库鲁病、牛海绵状脑病等。必须转变固有的医学思维模式来看待朊病毒之谜,并从哲学角度探... 朊病毒是一种特殊的传染性病原体,与普遍意义上的病原体不同的是,它不含生命最基本的遗传物质核酸,可引起多种传染性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如库鲁病、牛海绵状脑病等。必须转变固有的医学思维模式来看待朊病毒之谜,并从哲学角度探讨了朊病毒病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朊病毒 思维模式 传染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DNA活性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1
作者 孟庆丽 张卓然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45-47,共3页
细菌DNA疫苗的发现引发了对免疫刺激序列CpG-DNA的研究。CpG-DNA被细胞吞噬后与胞内受体结合,引发信号转导,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作用。针对该过程中影响CpG-DNA活性的诸多因素,从核心结构、骨架结构及信号转导等进... 细菌DNA疫苗的发现引发了对免疫刺激序列CpG-DNA的研究。CpG-DNA被细胞吞噬后与胞内受体结合,引发信号转导,产生免疫应答,从而发挥抗病毒、抗肿瘤免疫作用。针对该过程中影响CpG-DNA活性的诸多因素,从核心结构、骨架结构及信号转导等进行综述,希望对合理有效的DNA疫苗的构建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PG-DNA 活性 信号转导 DNA疫苗 免疫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巨细胞病毒与乙肝病毒持续感染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曹华军 张卓然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336-338,共3页
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个体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进行研究。选取HBV慢性感染或携带者99例,康复组121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CMV-IgG抗体、尿中CMV-DNA及各组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持续感染组ALT、AST、TBA、Glob高... 对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BV)的个体中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进行研究。选取HBV慢性感染或携带者99例,康复组121例,健康对照组60例。分别测定血清CMV-IgG抗体、尿中CMV-DNA及各组相关的生化指标。结果:持续感染组ALT、AST、TBA、Glob高于康复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其它指标各组间差异均不显著;三组CMV-IgG阳性率均在95%以上,无显著差异。取对照组中CMV-IgG阳性者的OD均值0.3做为强阳性的cut-off值,三组的CMV-IgG强阳性率分别是65%、51%和40%,持续感染组高于康复组和对照组;三组CMV-DNA扩增结果分别为3例、2例和1例,差别不显著。在受检对象中,按CMV-IgG强阳性与否分组,对HBV的持续感染率进行统计,HBV的持续感染率CMV-IgG强阳性组43%,显著高于非强阳性组27%(P< 0.01)。提示CMV-IgG强阳性是HBV持续感染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细胞病毒 乙型肝炎 持续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