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CR-SSCP技术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
作者 桂芳 张卓然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89-93,共5页
PCR- SSCP是利用DNA单链构象具有多态性进行基因检测的一种分析技术 ,对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方法学的发展情况及其在微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作了总结。
关键词 PCR-SSCP 微生物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原微生物感染与自身免疫病 被引量:6
2
作者 刘欣 邓国英 +2 位作者 杨淑凤 李星云 戴晓冬(指导)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7期2169-2173,F0004,共6页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由过强自身免疫应答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认为AID的发病主要源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叠加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与AID发生的相关性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 自身免疫性疾病(AID)是指由过强自身免疫应答导致的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病因学研究认为AID的发病主要源于环境与遗传因素的叠加作用。在环境因素中,微生物感染(细菌、病毒和寄生虫等)与AID发生的相关性备受关注。本文就近年病原微生物感染与AID发病的研究进展进行整理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身免疫性疾病 微生物 病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非培养鉴定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张卓然 高鹏 +2 位作者 李琳 周世航 詹銮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18-24,共7页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 感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仍以微生物的分离培养作为"金标准",但能培养成功的仅为少数。绕过分离培养环节,以微生物rRNA/rDNA基因作为种属鉴别序列,设计通用引物(universal primer,up),用PCR扩增标本中微生物的16S rRNA或16S~23S rRNA序列,通过毛细管电泳(CE)进行单链构象多态性(SSCP)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筛选基因的点突变以达到快速鉴定微生物(到属和种)。用PCR-CE-SSCP和PCR-CE-RFLP分析系统检测了呼吸道、消化道、女性生殖道标本中感染的病原菌;用PCR-CE-SSCP系统检测了男性泌尿道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建立PCR-CE-RFLP分析系统,用非培养法鉴定技术检测脓汁、肠道和泌尿生殖道标本,检测并鉴定了临床标本中的多种病原菌;对人体肠道菌群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该法可协助腹泻的病原学诊断;检测生殖道常见的致病菌;用PCR-CE-SSCP系统建立了检测溶脲脲原体两个生物群的方法。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比传统方法缩短20h,为临床感染症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结果可见,利用16S~23S rRNA间区基因PCR-CE-RFLP和PCR-CE-SSCP系统可以达到对临床常见病原菌的快速种属鉴定,比传统的细菌培养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的优点,可用于临床感染症的病原学诊断。微生物的非培养鉴定技术将替代培养法而成为病原学诊断新的金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诊断 微生物非培养法鉴定技术 16S RDNA PCR—CE—SSCP PCR—CE—RF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杨淑凤 邓国英 +1 位作者 刘欣 孙文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5期120-122,共3页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实验的考核及评价等几方面来探讨数字... 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实验教学中的有效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针对病原生物学实验课程,从实验平台的构建、实验教学内容的数字化开发、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以及实验的考核及评价等几方面来探讨数字化教学资源在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资源 病原生物学 实验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碳青霉烯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及O-甘露糖蛋白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邓国英 杨淑凤 +2 位作者 任峰 崔明 隋韶光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4-48,共5页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该细菌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在人体及无生命物质表面易形成生物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从临床分离24株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这些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是引起医院感染的常见致病菌,该细菌不仅容易产生耐药性,而且在人体及无生命物质表面易形成生物膜,临床治疗较为棘手。从临床分离24株鲍曼不动杆菌,药物敏感试验观察这些分离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针对耐碳青霉烯鲍曼不动杆菌,检测是否含有耐药基因碳青霉烯酶基因OXA-23,采用结晶紫染色法观察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的相关性,并用刀豆蛋白凝集素结合试验及质谱分析耐药性与O-甘露糖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生物膜形成呈正相关,某些O-甘露糖蛋白表达有利于细菌获得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耐药性 生物膜 O-甘露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生物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周世航 张卓然 +2 位作者 张振国 高鹏 许国旺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6期27-31,共5页
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方法,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研究,并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用引物-PCR-CE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在区分溶脲脲原体2... 建立了一种通用引物-PCR-CE检测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的方法,对这个方法进行了敏感性、特异性及重复性的研究,并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凝胶电泳法进行了比较。研究表明,通用引物-PCR-CE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重复性好,在区分溶脲脲原体2个生物群能力上要优于通用引物-PCR-琼脂糖电泳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脲脲原体 生物群 毛细管电泳 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初步建立 被引量:27
7
作者 钟民涛 黄敏 +2 位作者 卢静 孟霞 王钜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217-221,共5页
目的建立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用含1%胆固醇高脂饲料分别饲养大鼠、小鼠和沙鼠,检测其血清TC、HDL-c、LDL-c、TG,比较三种动物对饲料反映的特点。结果沙鼠组的TC、HDL-c及LDL-c在第1周时明显的升高,并且平稳的保持此... 目的建立长爪沙鼠速发型高脂血症模型的方法。方法用含1%胆固醇高脂饲料分别饲养大鼠、小鼠和沙鼠,检测其血清TC、HDL-c、LDL-c、TG,比较三种动物对饲料反映的特点。结果沙鼠组的TC、HDL-c及LDL-c在第1周时明显的升高,并且平稳的保持此升高趋势到第四周。而TG数值相对平稳,没有变化。而大鼠和小鼠的TC、HDL-c、LDL-c、TG值没有变化。结论通过饲喂高脂饲料可快速诱发长爪沙鼠形成高脂血症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鼠亚科 高脂血症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苷酶与药物研发 被引量:8
8
作者 刘欣 崔昱 杨凌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本文综述了糖苷酶的分类及作用机理。
关键词 糖苷酶 糖苷 人工前药 QSAR 分类 作用机理 生物催化 生物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细菌DNA及CpG寡核苷酸抗肿瘤免疫的比较实验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张卓然 赵静 +2 位作者 孟庆丽 陈琰 郑丛龙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1期5-10,共6页
用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双歧杆菌的DNA与CpG寡聚核苷酸 (CpGoligodeoxynucleotides ,CpGODN)对荷瘤鼠进行治疗 ,比较 3种细菌DNA及CpGODN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以筛选最好的细菌DNA及CpG序列用于肿瘤治疗。分别提取 3种细菌DNA并合... 用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双歧杆菌的DNA与CpG寡聚核苷酸 (CpGoligodeoxynucleotides ,CpGODN)对荷瘤鼠进行治疗 ,比较 3种细菌DNA及CpGODN的抗肿瘤免疫作用 ,以筛选最好的细菌DNA及CpG序列用于肿瘤治疗。分别提取 3种细菌DNA并合成 2条CpGODN序列 ,在肝癌HcaFA3细胞株荷瘤小鼠模型上进行免疫治疗 ,以存活期、抑瘤率、NK/Mφ细胞活性及细胞因子 (IFN γ、TNF α、IL 2、IL 12等 )分泌活性等为指标 ,比较 3种细菌DNA之间及CpGODN的抗肿瘤免疫效果。 3种细菌DNA均能使荷瘤鼠的存活期延长 1倍以上 ,但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抑瘤率为 6 4 .0 3%~ 79.5 0 % (P <0 .0 1) ,而CpGODN的抑瘤率为 4 5 %~ 5 1%之间 (P <0 .0 5 ) ,3种细菌DNA以及CpGODN均能显著增强NK细胞和Mφ细胞的杀伤活性 (P <0 .0 5 ) ,但细菌DNA在诱导细胞因子 (IL 2、IFN、TNF等 )以及下调肿瘤细胞端粒酶活性方面 ,CpGODN作用强于细菌D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DNA CPG ODN 抗肿瘤免疫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对尿路感染的免疫功能调节 被引量:5
10
作者 孙文平 牟希亚 +2 位作者 高小平 陈艳君 谭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0-21,30,共3页
铜绿假单胞菌菌苗是一种新型的细菌性免疫调节剂。用其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其中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广谱抗体效价比治疗前的广谱抗体效价提高 8~ 6 4倍 ,细胞免疫的检测中T细胞亚群中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 铜绿假单胞菌菌苗是一种新型的细菌性免疫调节剂。用其治疗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其中体液免疫检测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的广谱抗体效价比治疗前的广谱抗体效价提高 8~ 6 4倍 ,细胞免疫的检测中T细胞亚群中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提示 ,该菌苗是通过调整患者自身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菌苗 反复发作性尿路感染 免疫调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爪沙鼠的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钟民涛 王迎 +2 位作者 卢静 黄敏 王钜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6期321-324,I0001-I0002,共6页
目的探讨沙鼠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含1%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的高脂饲料饲养沙鼠120 d,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血清甘油三酯(TG)的变化,在120 d时处死动物,... 目的探讨沙鼠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方法用含1%胆固醇+10%猪油+10%蛋黄粉的高脂饲料饲养沙鼠120 d,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_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_c),血清甘油三酯(TG)的变化,在120 d时处死动物,取各组织作形态学观察。结果高脂组沙鼠的TC、HDL_c、LDL_c的值一直都明显高于对照组,以LDL_c升高为主,且出现了严重的脂肪肝,肝硬化,脾脏肿大和主动脉根部粥样硬化。结论加重高脂血症的程度能导致长爪沙鼠形成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改变,沙鼠可能是一种适合研究脂肪肝的实验动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爪沙鼠 高脂血症 动脉硬化 脂肪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粘蛋白糖基化修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淑凤 邓国英 +1 位作者 刘欣 孙文长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00-102,99,共4页
钙粘蛋白超家族是一大类依赖Ca^(2+)糖蛋白超家族分子,介导细胞连接、细胞与组织间质连接作用。在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钙粘蛋白除了具有N-糖基化修饰外,还具有O-甘露糖基化修饰。就钙粘蛋白的糖基化修饰研究包... 钙粘蛋白超家族是一大类依赖Ca^(2+)糖蛋白超家族分子,介导细胞连接、细胞与组织间质连接作用。在组织和器官的形态形成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钙粘蛋白除了具有N-糖基化修饰外,还具有O-甘露糖基化修饰。就钙粘蛋白的糖基化修饰研究包括最新的O-甘露糖基化修饰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粘蛋白 蛋白糖基化过程 糖基转移酶 O-甘露糖基化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BP12融合蛋白的表达、纯化及多抗制备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越 王琦 +3 位作者 林原 成军 李康 李华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8年第4期425-430,共6页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结合蛋白12(HCVCore binding protein,HCBP12)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纯化HCBP12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提取的HepG2细胞mRNA为模板... 目的:构建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原结合蛋白12(HCVCore binding protein,HCBP12)原核表达载体,在大肠埃希菌中进行表达、纯化HCBP12融合蛋白并制备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方法: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以提取的HepG2细胞mRNA为模板,扩增获得HCBP12基因片段,插入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CBP1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获得HCBP12融合蛋白的可诱导性表达,并通过SDS-PAGE电泳、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和证实融合蛋白表达的特异性。利用Ni+亲和柱对表达蛋白进行纯化及柱上复性。纯化蛋白免疫新西兰兔,获得抗HCBP12多克隆抗体。以纯化HCBP12为抗原,利用Western blot和ELISA法对多克隆抗体进行特异性和效价检测。结果:HCBP12融合蛋白表达成功。SDS-PAGE分析表明其为包涵体表达。成功获得了融合蛋白纯品及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ELISA法表明多克隆抗体效价>1512000,Western blot检测证明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良好。结论:成功表达、纯化HCBP12融合蛋白,并获得高特异性、高效价兔抗HCBP12多克隆抗体,为研究HCBP12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丙肝的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CBP12 融合蛋白 蛋白纯化 多克隆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spase-3在Apoptin基因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4
作者 曹婧 赵洪礼 +2 位作者 黄敏 戈全治 宁安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33-337,共5页
目的:研究Caspase-3在Apoptin gene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含有Apop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A3瞬间转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Hela细胞瞬间转染后0、24、48、72和96h,分为正常的Hela细胞对照组,pcD-NA3.1质粒转染对照组和... 目的:研究Caspase-3在Apoptin gene诱导Hela细胞凋亡中的作用。方法:用含有Apoptin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A3瞬间转染体外培养的Hela细胞;Hela细胞瞬间转染后0、24、48、72和96h,分为正常的Hela细胞对照组,pcD-NA3.1质粒转染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采用RT-PCR、DNA凝胶电泳、流式细胞术检测Hela细胞的凋亡;以比色法检测Caspase-3的相对活性。结果:以转染后24、48和72hHela细胞的总RNA为模板,经RT-PCR均可扩增出Apoptin cDNA,正常Hela细胞和空载体转染细胞均为阴性表明Apoptin已在转染细胞中表达;Apoptin基因瞬间转染的Hela细胞可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所具有的DNA梯状带,表明有凋亡发生;FCM检测发现,以Apoptin基因转染后48h,在DNA直方上的G1峰前,即出现1个明显的亚2倍体峰(亚G1峰,即凋亡峰),并随着转染时间延长而增强。细胞凋亡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Hela细胞经pcDNAA3质粒转染后24h实验组Caspase-3的活性开始升高,72h达高峰,明显高于正常细胞对照组和pcDNA3.1对照组(P<0.01)。结论:Apoptin基因可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Hela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特异性凋亡基因 凋亡 CASPASE-3 基因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中O-甘露糖基化蛋白功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5
作者 杨淑凤 刘欣 +2 位作者 邓国英 王晓丽 孙文长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4期98-101,共4页
蛋白质的O-甘露糖基化修饰不仅在真菌和哺乳类细胞中广泛存在,在原核生物中例如分枝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链霉菌属中也存在,尤其在引起人类疾病的结核分枝杆菌中研究最多。许多O-甘露糖基化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过... 蛋白质的O-甘露糖基化修饰不仅在真菌和哺乳类细胞中广泛存在,在原核生物中例如分枝杆菌属、棒状杆菌属和链霉菌属中也存在,尤其在引起人类疾病的结核分枝杆菌中研究最多。许多O-甘露糖基化蛋白在结核分枝杆菌毒力以及与宿主相互作用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就结核分枝杆菌中O-甘露糖基化蛋白生物学功能的进展加以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O-甘露糖基化 Apa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RF01-AE亚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基因序列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关琪 王素芬 +1 位作者 张卓然 王宝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5期33-35,共3页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 从确诊的HIV-1感染者的全血样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经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其gag蛋白P17/P24交界区基因片断后,将扩增产物进行纯化和测序,分析其氨基酸序列。进而了解所检出的病毒基因变异和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发现,HIV-1 CRF01-AE亚型病毒分别与3株不同来源的国际参考毒株具有紧密的亲缘关系,表明这些毒株可能分别由不同的传播路线进入我国大陆境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1型 CRF01-AE亚型 序列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olexa高通量测序的香菇C_(91-3)功能基因的挖掘和开发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敏 钟民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4,共4页
香菇是全球人工种植最为普遍的食用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香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香菇在预防、治疗恶性肿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是香菇多糖制剂现已正式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是对香菇中蛋白质生物学活性... 香菇是全球人工种植最为普遍的食用菌,近年来,国内外的研究者对香菇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香菇在预防、治疗恶性肿瘤方面都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尤其是香菇多糖制剂现已正式作为辅助化疗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是对香菇中蛋白质生物学活性的研究以及从蛋白质水平去发掘其抗肿瘤活性的功能基因却鲜有报道。本文拟就香菇的基因组、转录组及功能基因挖掘和开发现状进行简要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基因组 转录组 功能基因 高通量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堂教学规范化之探讨 被引量:3
18
作者 范晓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78-79,共2页
课堂教学规范化之探讨范晓磊(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大连116027)中国图书分类号G424.21作者简介:范晓磊,女36岁,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的研究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 课堂教学规范化之探讨范晓磊(大连医科大学微生物学教研室,大连116027)中国图书分类号G424.21作者简介:范晓磊,女36岁,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微生物免疫学的研究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而课堂教学规范化,是教育学的主要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教育 课堂教学 规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XCR1/CXCR2受体拮抗剂G31P对前列腺癌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19
作者 刘欣 李芳 +1 位作者 邓国英 杨淑凤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88-290,共3页
目的探讨CXCR1/CXCR2受体拮抗剂G31P体外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G31P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CCK-8法、ECM基质粘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研究G31P对PC-3细胞生长、粘附和转移的抑制... 目的探讨CXCR1/CXCR2受体拮抗剂G31P体外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增殖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的G31P作用于人前列腺癌PC-3细胞,采用CCK-8法、ECM基质粘附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研究G31P对PC-3细胞生长、粘附和转移的抑制作用。结果 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100ng/mL G31P作用1、3、5d可抑制PC-3细胞的增殖,与对照组(0ng/mL)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1ng/mL和100ng/mL G31P预处理1d的细胞进行ECM基质粘附实验,其细胞粘附率均明显低于0ng/mL组(均P<0.01)。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结果显示,0、1和100ng/mL G31P处理组平均每个400倍视野下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35±6)、(33±4)和(25±4)个,其中100ng/mL G31P处理组明显低于同时点的0ng/mL组(P<0.05)。结论 G31P在体外实验中能抑制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细胞系PC-3的增殖、粘附和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拮抗剂 CXCR1 CXCR2 前列腺癌 增殖 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20
作者 曹婧 赵洪礼 +2 位作者 黄敏 宁安红 钟民涛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20-622,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32只C57小鼠分对照组、单纯辐射组、IL-18+辐射损伤组和辐射损伤+IL-18组进行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 目的探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8(IL-18)对辐射损伤后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功能。方法32只C57小鼠分对照组、单纯辐射组、IL-18+辐射损伤组和辐射损伤+IL-18组进行辐射损伤,2周后取小鼠脾淋巴细胞体外培养,用试剂盒测定其培养上清中IL-2、γ干扰素(IFN-γ)、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GM-CSF)、IL-4和血清中IgG的含量,观察IL-18对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的免疫调节作用。结果与对照组比较,重组人IL-18能够提高辐射损伤前后小鼠脾淋巴细胞分泌IFN-γ、GM-CSF和IL-2的能力,辐射损伤后应用IL-18组细胞因子的水平高于辐射损伤前应用IL-18组;但对IL-4分泌能力和血清中IgG含量没有调节作用。结论重组人IL-18具有促进辐射损伤小鼠脾细胞因子分泌IL-2、IFN-γ和GM-CSF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损伤 白细胞介素18 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