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45断层塑化技术和硬组织切片技术的纵隔薄膜性结构的组织学研究
1
作者 马希达 淳璞 +2 位作者 赵士磊 隋鸿锦 顾春东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20-528,共9页
目的采用微视组织解剖学阐明纵隔区域的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薄膜性结构,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纵隔解剖数据。方法收集2例完整的纵隔横切面人体组织标本。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制作切片和硬组织切片技术及马松染色来确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 目的采用微视组织解剖学阐明纵隔区域的致密结缔组织组成的薄膜性结构,为临床提供更详尽的纵隔解剖数据。方法收集2例完整的纵隔横切面人体组织标本。采用P45断层塑化技术制作切片和硬组织切片技术及马松染色来确定由致密结缔组织构成的薄膜结构的存在和位置。结果在上纵隔,内脏筋膜分布具有完整性特点,在纵隔中央处整体包绕食管和气管,在周围处移行为血管鞘;在下纵隔,内脏筋膜分布较为分散,分别覆盖食管、支气管和降主动脉等,分别形成食管鞘、支气管鞘以及主动脉鞘。并且,食管右侧贴近右纵隔胸膜,食管鞘薄弱或缺失;食管左侧,前后层食管筋膜融合或接近,两侧筋膜间形成食管旁间隙,间隙内有食管的营养血管和淋巴结。结论在微视组织解剖学上,纵隔内脏筋膜纤维膜的厚度,随高度的下降逐渐变薄,层次间隙更明显。在下纵隔的食管旁间隙可作为基于膜结构解剖指导食管全系膜切除和淋巴清扫术的解剖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隔 内脏筋膜 P45 硬组织切片 食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VHRP对Aβ_(1-40)处理后大鼠海马突触形态学改变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于胜波 宫瑾 +5 位作者 迟彦艳 彭岩 高船舟 赵杰 张万琴 隋鸿锦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49-254,共6页
目的:探索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淀粉样β蛋白(Aβ)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大鼠海马内每侧注射Aβ1-40(10μg/2μl)后1d,给予腹腔SVHRP(0.5~2μg/100g),1次/d,连续10次。建模16d后分别进行海马部位的突触体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 目的:探索蝎毒耐热蛋白(SVHRP)对淀粉样β蛋白(Aβ)神经毒性的抑制作用。方法:在大鼠海马内每侧注射Aβ1-40(10μg/2μl)后1d,给予腹腔SVHRP(0.5~2μg/100g),1次/d,连续10次。建模16d后分别进行海马部位的突触体素免疫组织化学分析和突触超微结构计量观察。结果:与对照组比较,Aβ组大鼠突触体素免疫反应强度和电镜下突触密度明显下降(P<0.01),小突触丢失为主,突触终末可见突触小泡大量集聚,突触活性区平均长度增加。SVHRP干预组大鼠实触体素免疫反应强度和电镜下突触密度明显高于Aβ组大鼠(P<0.01),突触终末内未见突触小泡过量集聚,但小突触比例显著增加(P<0.01)。结论:以上结果强有力的提示,Aβ是突触退变的始动因素,SVHRP可抑制Aβ引起的突触退变,有可能成为治疗Alzheimer病(AD)的一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蝎毒液类 蝎毒耐热蛋白 淀粉样Β蛋白 阿尔茨海默病 海马 突触 突触体素 超微结构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旭林 马磊 +3 位作者 徐国昌 杨雷 徐飞 刘荣志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985-987,995,共4页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病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 目的调查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比较其与健康人群的差异性。方法采用体质测量法、直观判定法采集275例消化道肿瘤患者及143例健康成人的人类学不对称行为特征,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患病组扣手、利手、叠臂、叠腿、利足、起步和利眼的右型率分别为82.55%、93.45%、56.00%、86.18%、92.73%、70.55%和74.91%,男性叠臂、利眼右型率高于女性,叠腿右型率低于女性(P<0.05);扣手、叠臂、利眼右型高于对照组。患病组扣手与利手、叠腿与利手、利足与扣手、利足与利手、利眼与扣手具有两两相关性(P<0.05)。结论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人类学不对称行为存在特有体质表型和性别差异,或与肿瘤基因连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对称行为 性状 人类学 胃肠道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