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体骨碎末与复合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奕 马国武 仲维健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研究自体骨碎末与混入Bio-Oss复合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9周及16周后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末、自体骨末与B io-Oss二者1∶1混合骨末及未植骨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的自体骨碎末恢复了一定的骨缺损,混合Bio... 目的:研究自体骨碎末与混入Bio-Oss复合移植修复种植体周围骨缺损的效果。方法:9周及16周后对种植体周围骨缺损处植入自体骨末、自体骨末与B io-Oss二者1∶1混合骨末及未植骨进行比较。结果:植入的自体骨碎末恢复了一定的骨缺损,混合Bio-Oss组恢复最佳。各组16周时骨整合均优于9周。结论:植入钻孔时收集的自体骨碎末对于恢复种植体周围少量的骨缺损,是完全可行的。自体骨碎末作为供骨量不足时,可以混合适当的Bio-Oss颗粒行复合移植,效果更为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移植 骨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拔牙窝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影响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刘慧颖 仲维剑 +2 位作者 张晓燕 郑辉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4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2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2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 目的:评价拔牙后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牙槽嵴吸收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全麻下拔除4只杂种犬双侧下颌第三、四前磨牙,随机选取2个拔牙窝作为实验组,牙槽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粉并覆盖钛膜;另外2个拔牙窝不作任何处理作为对照组。术后3个月处死实验犬,制取标本,通过大体观测和X线观察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仪检测骨组织钙磷比;组织学观察新生骨形成情况。结果:实验组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变化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牙槽窝骨密度X线扫描灰度值及钙磷比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骨小梁较实验组稀疏、纤细,骨髓腔面积大,成骨量少于实验组。结论:拔牙窝内填塞Bio-oss人工骨对拔牙创的牙槽骨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能减少剩余牙槽嵴的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OSS 牙槽嵴吸收 影像学 组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DA基因大片段缺失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晓杰 边专 尹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50-253,共4页
目的:收集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并分析家系的遗传方式、表型特点及致病基因型。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技术路线,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 目的:收集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XLHED)家系,并分析家系的遗传方式、表型特点及致病基因型。方法:采用课题组制定的临床检查和家系调查技术路线,对通过先证者法收集的XLHED家系进行遗传方式和临床表现分析。利用直接测序法对家系EDA基因开放阅读框内外显子编码区及外显子-内含子接头区进行核苷酸序列分析。结果:收集到的外胚叶发育不全家系为X连锁隐性遗传,男性患者临床表现典型,女性携带者有轻度临床表现,家系内表现度差异小。家系患者EDA基因外显子3缺失。结论:本研究收集一个典型XLHED大家系,患者临床特征明显。家系患者EDA基因存在大片段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连锁隐性遗传无汗/少汗型外胚叶发育不全 家系调查 表型 EDA基因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义齿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清除效果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陆美言 胡书海 陆春伟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732-734,共3页
目的: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不同义齿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制备1.3mm×20mm×10mm义齿材料试片共120片,并在其表面培养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根据清洁方式不同分为4个大组(n=30):A组(对照组),B组(机械处理组),C... 目的:评价不同处理方式对不同义齿材料表面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清除效果。方法:制备1.3mm×20mm×10mm义齿材料试片共120片,并在其表面培养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根据清洁方式不同分为4个大组(n=30):A组(对照组),B组(机械处理组),C组(化学处理组)和D组(复合处理组)。再按选用材料不同将每个大组分为3个小组(n=10):a组(热凝树脂组),b组(镍铬合金组)和c组(钴铬合金组)。将清洁处理后的试片浸入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残留生物膜培养,运用菌落计数法评估不同处理方式的清洁效果。结果:Aa组白色念珠菌生物膜残余量最高,Dc组最低。结论:化学处理和复合处理方式对白色念珠菌生物膜的清洁效果最佳;与钴铬合金和镍铬合金相比热凝树脂表面的生物膜最不易被清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义齿清洁 白色念珠菌 细菌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在可摘局部义齿和全口义齿中的应用 被引量:6
5
作者 王奕 王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7年第2期234-234,共1页
关键词 可摘局部义齿 全口义齿修复 钛支架 牙列缺失 牙列缺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移植材料在种植中的实验与应用研究
6
作者 王奕 马国武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2期215-216,共2页
关键词 骨移植材料 种植 实验 临床研究 牙槽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