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靶向微粒体前列腺素E_(2)合酶-1的抗炎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季爽 陈丽红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7-707,共11页
微粒体前列腺素E_(2)合酶-1(mPGES-1)是介导前列腺素E_2(PGE_2)产生的主要终末合成酶,在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mPGES-1抑制剂在阻断PGE_(2)的产生方面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因此被认为是更具... 微粒体前列腺素E_(2)合酶-1(mPGES-1)是介导前列腺素E_2(PGE_2)产生的主要终末合成酶,在炎症性疾病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非甾体抗炎药相比,mPGES-1抑制剂在阻断PGE_(2)的产生方面具有更好的特异性和更高的安全性,因此被认为是更具前景的抗炎药物。本文总结了mPGES-1分子在炎症和心血管疾病中的研究现状,系统梳理了mPGES-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详细阐述了其在不同炎症性动物模型和炎性疾病中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了可能存在的挑战,以期为后续抗炎药物的研发提供指引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甾体抗炎药 前列腺素E_(2) MPGES-1 炎症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糖尿病研究中的动物模型进展 被引量:18
2
作者 宋丹 冉丽媛 +1 位作者 姜如娇 吴英杰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87,共5页
虽然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其危害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揭示糖尿病机制,研发更有效、可靠、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必须清楚了解相应的疾病模型。该文就糖尿病动... 虽然糖尿病的研究不断有新的进展,诊断方法和治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其危害并没有明显降低,反而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为了更深入、全面地揭示糖尿病机制,研发更有效、可靠、无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必须清楚了解相应的疾病模型。该文就糖尿病动物模型的种类,建模方法,优缺点,适用范围等进行综合评述,旨在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动物模型 基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COVID-19细胞因子风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石浩 张海博 +4 位作者 魏海梁 闫曙光 李京涛 纪泛扑 常占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216-220,I0022,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SARS-CoV-2通过劫持免疫系统,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网络失衡,促炎因子过度释放、累积,...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引起的烈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等特点。SARS-CoV-2通过劫持免疫系统,引起机体免疫调节网络失衡,促炎因子过度释放、累积,爆发细胞因子风暴(cytokine storm, CS),对组织、器官造成免疫损伤。COVID-19患者接受中医药治疗后,炎症反应减轻,机体免疫调节功能改善,危重症转化率降低。文章就COVID-19中细胞因子风暴的致病机制及中医药干预细胞因子风暴,对COVID-19患者的治疗作用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细胞因子风暴 免疫损伤 中医药干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孕烷X受体在药物诱导性肝损伤中的作用
4
作者 崔琪 程艳艳 +1 位作者 校蕾 汪南平 《生理科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9-184,共6页
肝脏在转化、清除异源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暴露于高浓度的异源物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称为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作为肝脏药物清除系统的重要... 肝脏在转化、清除异源物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持续暴露于高浓度的异源物会导致肝功能受损,称为药物诱导性肝损伤(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核受体超家族成员孕烷X受体(pregnane X receptor,PXR)作为肝脏药物清除系统的重要调控因子,通过调节药物代谢酶(drug metabolizing enzymes,DMEs)和转运体的表达,在肝脏药物转化、代谢与清除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证明PXR参与DILI的发生发展。本文旨在阐述PXR在DIL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烷X受体 药物诱导性肝损伤 药物代谢酶 转运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尿酸转运体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罗昭康 崔晓慧 张晓燕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31-235,共5页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在肝脏合成后,正常情况下约70%的尿酸在肾脏分泌,而一小部分则被分泌到肠内。肾脏是血尿酸稳态调节的主要器官,其调控依赖于尿酸转运体的转运。尿酸代谢紊乱或转运异常将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肾...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在肝脏合成后,正常情况下约70%的尿酸在肾脏分泌,而一小部分则被分泌到肠内。肾脏是血尿酸稳态调节的主要器官,其调控依赖于尿酸转运体的转运。尿酸代谢紊乱或转运异常将导致高尿酸血症、痛风、痛风性肾结石等疾病。本文对肾脏尿酸转运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尿酸转运体 肾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代谢分区研究进展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海博 顾辰杰 +3 位作者 张瑞婧 焦俊喆 管又飞 张晓燕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6期447-451,共5页
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扮演去氧化、储存肝糖原和合成分泌性蛋白的角色。肝脏合成与生物转化过程中依赖酶促反应的高效催化。在进化与适应的过程中,肝脏演化出代谢分区的功能性组织结构,使不同酶促反应呈现出空间特异性分布,使肝... 肝脏是机体最重要的器官之一,扮演去氧化、储存肝糖原和合成分泌性蛋白的角色。肝脏合成与生物转化过程中依赖酶促反应的高效催化。在进化与适应的过程中,肝脏演化出代谢分区的功能性组织结构,使不同酶促反应呈现出空间特异性分布,使肝脏对空间和资源实现最大化利用,保证肝脏功能的高效运转和内环境稳态。同样,当暴露于各种损伤因素时,肝脏病理改变也呈现出空间特异性分布的特点,在复杂信号调控网络的作用下,维持肝脏损伤与修复的平衡。本文旨在系统综述肝脏组织和代谢分区的相关研究,以期为理解肝脏生理功能的维持机制及临床治疗肝脏疾病寻找新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 解剖分区 代谢分区 损伤修复 信号调控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脏生物钟研究概况 被引量:5
7
作者 张嘉阳 季爽 +1 位作者 陈丽红 杨光锐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386-390,共5页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对哺乳动物肾脏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首先,所有的核心时钟基因(core clock gene)在肾脏中都有表达,而且它们的表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同时,小鼠肾脏相比绝大多...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生物钟(biological clock)对哺乳动物肾脏功能有重要的调控作用。首先,所有的核心时钟基因(core clock gene)在肾脏中都有表达,而且它们的表达水平表现出显著的近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同时,小鼠肾脏相比绝大多数其它组织脏器表达有更多的钟控基因(clock controlled gene,CCG)。另外,肾血流量、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重吸收,以及激素分泌等多种肾脏生理过程呈现出昼夜节律的变化。最后,生物钟紊乱与多种肾脏疾病的进展和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将结合最新的一些研究工作从生理和疾病两个角度对肾脏生物钟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肾脏生理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参与胆汁酸代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吕烨 罗易杨 栾志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086-2092,共7页
肠肝循环是体内胆汁酸代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多个在其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胆汁酸转运体已被发现,包括回肠顶端膜刷状缘吸收胆汁酸的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1]和肝细... 肠肝循环是体内胆汁酸代谢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目前,多个在其中发挥重要功能的胆汁酸转运体已被发现,包括回肠顶端膜刷状缘吸收胆汁酸的顶膜钠离子依赖性胆汁酸转运体(apical sodiumdependent bile acid transporter,ASBT)[1]和肝细胞摄取胆汁酸的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Na-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NTCP)[2]等。本世纪初,研究者发现了一种在肠上皮细胞基侧膜控制胆汁酸分泌至门静脉血流的新型胆汁酸转运体,并命名为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organic solute trans⁃porterα/β,OSTα/β)。OSTα/β由OSTα和OSTβ两个亚基组成,且只有OSTα和OSTβ同时表达时才能稳定存在并发挥功能[3-5]。小鼠OSTα缺乏会导致肠道绒毛变钝、融合以及胆汁酸吸收不良等表型[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溶质转运体α/β 胆汁酸 类法尼醇X受体 肠肝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resin 1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何回香 刘敏 +1 位作者 陈嘉欣 陈丽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5期439-444,共6页
炎症是很多肺部常见疾病如急性肺损伤、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癌等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靶向炎症反应启动及消退的发生机制将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方向。炎症消退反应被证明是由一系列特异性促炎症消退脂质介质(specialized... 炎症是很多肺部常见疾病如急性肺损伤、肺炎、肺纤维化、哮喘、肺癌等的共同病理生理学基础,靶向炎症反应启动及消退的发生机制将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提供新的方向。炎症消退反应被证明是由一系列特异性促炎症消退脂质介质(specialized proresolving lipid mediators,SPMs)参与的主动过程。Maresin 1作为SPMs家族的一员,源自内源性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enoic acid)的兼具抗炎和促炎症消退活性的脂质活性介质。在许多炎症性疾病中均发挥了保护性作用。本文将结合近期的研究工作对Maresin 1在肺部炎症性疾病中的作用进行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resin 1 SPMs 肺部炎症性疾病 炎症 炎症消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依赖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SNAT2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杜春秀 张晓燕 管又飞 《生理科学进展》 2021年第3期207-211,共5页
钠离子依赖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sodium-coupled 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SNAT2)是SLC38基因编码家族中转运系统A(SystemA)的重要成员。SNAT2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各组织中。其表达受高渗、pH值、激素、炎症因子等因素的影响... 钠离子依赖的中性氨基酸转运蛋白2(sodium-coupled neutral amino acid transporter 2,SNAT2)是SLC38基因编码家族中转运系统A(SystemA)的重要成员。SNAT2广泛表达于哺乳动物各组织中。其表达受高渗、pH值、激素、炎症因子等因素的影响。SNAT2可以通过改变细胞内氨基酸的水平来调控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1(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 complex 1,mTORC1)的下游通路,从而影响细胞蛋白质合成。SNAT2在肥胖、糖尿病、关节炎、癌症等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对SNAT2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s SNAT2 中性氨基酸 mTORC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受体功能及其在银屑病中的病理生理学意义
11
作者 李畅 姜婷婷 +1 位作者 汪南平 校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60-2165,共6页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化异常、免疫细胞的浸润以及微血管新生。这些病理特征共同作用,导致银屑病的典型皮肤表现,如红斑、鳞屑和搔痒。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构...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主要病理特征包括表皮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和分化异常、免疫细胞的浸润以及微血管新生。这些病理特征共同作用,导致银屑病的典型皮肤表现,如红斑、鳞屑和搔痒。核受体是一类配体依赖的转录因子,构成了核受体超家族。核受体通过与其配体及辅因子的相互作用,调控基因表达,在脂类代谢、葡萄糖代谢、胆固醇代谢、胚胎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核受体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和细胞功能,参与银屑病的发病机制调控,尤其在表皮增殖和免疫炎症反应中扮演关键角色。本文简要综述核受体在银屑病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屑病 核受体 基因表达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微生态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倩 张海博 +4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惠毅 常占杰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355-2359,共5页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逆流入血,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肠... 肝内胆汁淤积是由遗传、免疫、炎症、结石、肿瘤等多种原因引起的胆汁生成、分泌、排泄功能障碍,不能正常排入十二指肠而逆流入血,引起一系列器质性损害、代谢失调和功能紊乱的临床疾病。近年来,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揭示出肠道微生态在肝脏疾病发生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综述了肠道微生态及炎症因子在肝内胆汁淤积中的作用机制,探究益生菌在调节肠道菌群稳态,改善肠道微环境等方面进展,为临床治疗、科研研究和药物研发等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 肝内 胃肠道微生物组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FXR、ApoM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黄倩 刘永刚 +4 位作者 李京涛 魏海梁 闫曙光 张海博 常占杰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478-484,共7页
目的探讨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FXR/ApoM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木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0只采用高脂膳食喂养12周建立... 目的探讨消木丹颗粒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对FXR/ApoM表达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按体质量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消木丹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多烯磷脂酰胆碱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0只采用高脂膳食喂养12周建立NAFLD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灌胃给予相应药物,给药4周后取血清及肝脏组织样本。称取大鼠体质量及肝湿质量,计算肝脏指数;HE染色、油红O染色观察肝脏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血脂及肝功能水平;免疫组化观察肝组织FXR、ApoM的表达;qPCR法检测肝组织FXR、ApoM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上述各项基因的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消木丹颗粒干预后能显著改善NAFLD大鼠体质量、肝脏指数,降低血清ALT、AST、TC、TG、LDL-C含量,增高HDL-C含量,同时能增强肝脏FXR、ApoM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0.01)。结论消木丹颗粒可调节NAFLD大鼠肝脏的脂质代谢,改善脂质沉积,其机制可能与调控FXR及其相关基因ApoM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木丹颗粒 非酒精性脂肪肝 FXR APOM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复6h时差处理对小鼠行为节律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琼 马常啸 +1 位作者 陈丽红 杨光锐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54-459,共6页
机体受到昼夜紊乱干扰时,通常需要若干天来重新同步体内时钟与外部时钟.为研究短期多次时差处理对小鼠行为节律的影响,给予C57BL/6小鼠多次向前6 h时差(+6,即相当于向东跨越6个时区)或向后6 h时差(-6,即相当于向西跨越6个时区),利用跑... 机体受到昼夜紊乱干扰时,通常需要若干天来重新同步体内时钟与外部时钟.为研究短期多次时差处理对小鼠行为节律的影响,给予C57BL/6小鼠多次向前6 h时差(+6,即相当于向东跨越6个时区)或向后6 h时差(-6,即相当于向西跨越6个时区),利用跑轮活动来了解小鼠适应能力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随着+6或-6时差次数的增加,行为适应所需时间均逐渐减少[+6时差:从(5.33±0.21)d到(1.29±0.18)d,p<0.001;-6时差:从(5.83±0.40)d到(3.00±0.37)d,p<0.001].然而,在多次+6时差后,给予-6时差处理,小鼠的适应能力并未进一步提高[(5.71±0.61)d vs.(5.33±0.21)d,p=0.95].而先经历多次-6时差,后经历+6时差的小鼠,适应第一次+6时差所需时间显著延长[(13.14±0.55)d vs.(5.83±0.40)d,p<0.001].这些结果表明,短期多次同向时差处理可以提高小鼠的适应性,但给予反向时差处理时适应能力并未增强,甚至有可能被显著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差 适应性 小鼠 行为节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岛素信号损伤对糖尿病心肌病的影响 被引量:5
15
作者 郭瑞 刘敏 +1 位作者 陈丽红 季爽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1年第2期123-127,共5页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发生的... 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糖尿病患者的一种慢性并发症,目前已成为糖尿病患者心力衰竭和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是指糖尿病患者在没有其他心血管疾病如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瓣膜病和先天性心脏病的情况下发生的心功能障碍,其潜在病因尚不清楚。其特征是早期表现为左心室肥厚和舒张功能受损,晚期呈现心肌纤维化和心肌收缩功能障碍,最终导致心力衰竭。一些致病因素,包括高血糖、脂毒性、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激活、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紊乱以及机体钙稳态的改变,在以往的研究中均被证明与加剧糖尿病患者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改变密切相关,但这些致病因素的起因和彼此之间的联系并不十分明确。尽管这些因素的性质和作用机制各不相同,但归结起来,其实都源于胰岛素信号受损所导致的代谢功能异常,使葡萄糖的氧化机能受损,机体绝对的依赖脂肪酸合成ATP,从而对心肌细胞造成损伤。基于此,本文将对胰岛素信号损伤与糖尿病心肌病发病和进展的关系作一综述,以求为该病的治疗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心脏病 胰岛素抵抗 代谢功能紊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生四烯酸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4A14(Cyp4A14)在血压调控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余敬伟 王功炜 +3 位作者 周云枫 管又飞 张晓燕 苏文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34-438,共5页
小鼠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A14是细胞色素P450酶超家族4A亚家族成员,与人类的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1高度同源,参与花生四烯酸的ω-羟化,产生代谢产物主要为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onic acids,2... 小鼠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A14是细胞色素P450酶超家族4A亚家族成员,与人类的细胞色素P450ω-羟化酶Cyp4A11高度同源,参与花生四烯酸的ω-羟化,产生代谢产物主要为20-羟基二十碳四烯酸(20-hydroxyeicosatetraeonic acids,20-HETE)。Cyp4A14在小鼠体内分布广泛,尤其在肾脏皮质表达丰富。肾脏除具有排出废物、维持机体电解质平衡和内分泌等功能外,还参与机体对血压的调节。Cyp4A14高水平的表达在小鼠肾脏近端小管,其功能异常与高血压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目前研究发现小鼠Cyp4A14基因缺失与人Cyp4A11的基因突变均可引起原发性高血压。本文就Cyp4A14在肾脏中的分布、功能以及其与高血压发生的关系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4A14 高血压 Cyp4A11 脂代谢 花生四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列腺素在腹主动脉瘤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郭美娜 刘敏 +1 位作者 季爽 陈丽红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2年第4期294-298,共5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超过正常血管直径50%的无症状腹主动脉扩张,动脉瘤瘤体可能发生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目前尚无针对AAA的特异性药物干预措施,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前列腺素(prostaglan...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指超过正常血管直径50%的无症状腹主动脉扩张,动脉瘤瘤体可能发生破裂,是一种危及生命的血管疾病。目前尚无针对AAA的特异性药物干预措施,外科手术仍是其主要治疗手段。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s,PGs)是花生四烯酸经一系列酶促反应代谢产生的一类具有重要生物学活性的脂质活性物质,在体内广泛分布。越来越多的研究表示,PGs尤其是PGE_(2)在AAA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PGs代谢通路中的合成酶和受体有望成为AAA治疗的新靶点。本文将主要就PGs与AAA发生发展关系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AA的临床防治提供新思路、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素 腹主动脉瘤 前列腺素合成酶 前列腺素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异源物代谢核受体PXR和CAR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18
作者 张子绘 汤伟琦 +2 位作者 李帆 校蕾 汪南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341-346,共6页
孕烷X受体(pregnant X receptor,PXR)和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是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NRs)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肝脏和小肠等组织,经配体激活后可调控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调... 孕烷X受体(pregnant X receptor,PXR)和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是核受体(nuclear receptors,NRs)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分布在肝脏和小肠等组织,经配体激活后可调控药物代谢酶及转运体的表达和活性,调节毒性物质的清除、解毒及代谢,保护机体免受外源性化学物质和内源性毒性脂质损伤。因此,PXR和CAR也被称为异源物代谢核受体(xenobiotic nuclear receptors)。近年发现,PXR和CAR也参与糖、脂代谢和炎症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同时,在血管内皮细胞也有表达,从而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等血管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本文简要综述PXR和CAR的结构、组织分布、配体、激活及其在血管疾病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源物代谢核受体 孕烷X受体 组成性雄甾烷受体 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录因子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及其生理学意义
19
作者 崔琪 杜雄 +1 位作者 校蕾 汪南平 《生理科学进展》 CAS 2023年第1期26-32,共7页
巯基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修饰是一种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导的氧化还原依赖的、可逆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生理条件下,S-nitrosylation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活性、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维持细胞... 巯基亚硝基化(S-nitrosylation)修饰是一种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介导的氧化还原依赖的、可逆性蛋白质翻译后修饰。生理条件下,S-nitrosylation通过调控蛋白质的稳定性、蛋白质活性、亚细胞定位及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在维持细胞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而在多种病理条件下,蛋白质S-nitrosylation及其产物表现出异常的升高或降低。转录因子又称反式作用因子,通过识别并结合调控元件而影响基因转录。本文简要综述转录因子的S-nitrosylation修饰的研究进展及其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巯基亚硝基化修饰 转录因子 一氧化氮 基因表达 转录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型雄甾烷受体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20
作者 姜婷婷 汪南平 校蕾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2025年第8期1605-1610,共6页
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表达于肝脏和肠道,在外源性化合物及内源性代谢物的解毒与清除中发挥关键作用。与经典核受体不同,CAR具有组成型活性,即在无配体结合时仍具有一... 组成型雄甾烷受体(constitutive androstane receptor,CAR)是核受体超家族的重要成员,主要表达于肝脏和肠道,在外源性化合物及内源性代谢物的解毒与清除中发挥关键作用。与经典核受体不同,CAR具有组成型活性,即在无配体结合时仍具有一定的基础活性维持靶基因的转录。近年来研究表明CAR不仅调控药物代谢酶和转运体的表达,还广泛参与糖脂代谢、胆汁酸稳态、激素调控及细胞增殖等生理过程,并在脂肪肝、糖尿病、肿瘤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综述CAR的生物学功能及其病理生理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型雄甾烷受体 基因表达调控 代谢性疾病 肿瘤 心血管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